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啓基

鎖定
陳啓基 [3]  ,男,1946年出生於貴州石阡,現工作、生活於貴陽。
中文名
陳啓基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貴州石阡
出生日期
1946年
職    業
藝術家
藝術風格
當代藝術

陳啓基藝術風格

六十年代開始畫畫,深受蘇派現實主義的影響。八十年代初在貴州省藝術學校進修(現為貴州大學美術學院),八十年代接受西方現代藝術,進行了多種藝術實驗,包括: 行為藝術(人、生命、信仰的創作,歷時三年)、攝影、壁掛、陶藝、油畫、裝置等。2003年開始<中國家庭>的創作,歷時十年有餘,其間也進行繪畫創作至今,其中從佛教精髓中吸取營養,一度將佛經植入繪畫作品中,將其<中國家庭>中的圖像消解,後又將佛經植入山石風景中、意像的場景中,使其誦吟之聲淵遠流長,同時給畫面帶來別樣的效果,一種形式上的符號顯現。以泥土、沙石、土紙、及舊物等物件作為創作材料,讓畫面更具歷史感,滄桑感、厚重感,使其人生及生命得以呈現。

陳啓基藝術履歷

陳啓基個人展覽

藝術家個人展覽
年份
展覽名稱及地點
地理區域
2018
《時光拼貼的家族》文獻展,貴陽天海美術館
貴陽,中國
2017
《時光拼貼的個體》 [1]  ,貴陽美術館
2015
《從泥土中來》,德滋畫廊
北京,中國
2008
《中國家庭2008》 [2] 
重慶,中國
2005
《中國家庭——藝術計劃》
貴陽,中國
2004
《中國家庭——藝術計劃》
昆明、雲南,中國
2002
《邊緣·鏡像》當代藝術展
貴陽,中國
2000
《折射》雙個展
1993
《造型藝術》雙個展,中央美術學院畫廊
北京,中國
1987
《現代藝術》雙個展
貴陽,中國

陳啓基羣體展覽

藝術家羣體展覽
年份
展覽名稱及地點
地理區域
2021-2022
《壁山有書》要有書--當代藝術專題創意社區文獻展
重慶,中國
2021
《城市鉚釘》成都雙年展平型展
昆明,中國
《雲大有書》昆明雲大美術館
2020
《要有書》文獻展 成都西藏飯店
成都,中國
2018
《以往的記憶》山西太原藝術博物館
山西,中國
2016
《山水社會--民間記憶》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
上海,中國
2015
《臨時關係》德滋畫廊
北京,中國
《第一種民間記憶》
深圳,中國
2014
《何為江湖?何為民間?》西安美術學院
西安,中國
2013--2014
《後語境》擴展的邊界和風化的故土 巡展
武漢、上海、香港,中國
2013
第55屆威尼斯雙年展大型平型展《中國獨立藝術展:未曾呈現的聲音》
威尼斯,中國
2012
《貴陽敍事——長征中的城市零件》展 成都當代美術館
成都,中國
《貴陽敍事——長征中的城市零件》展 廣州53美術館
廣州,中國
2011
《浮市若夢》月湖美術館
上海,中國
2010
《桂林愚智樂園國際藝術創作營第七期》
桂林,中國
《補一刀——K11貴陽藝術村·城市零件工作室開放展》
貴陽,中國
2009
《滲透》798
北京,中國
2008
《中國當代藝術的身份與轉化》當代藝術展
Kalmar,瑞典
《輸家與贏家》當代藝術四人展 By Gallery Dong Xi 東西畫廊
挪威
2007
《底層人文——當代藝術的21個案例》
北京,中國
《貴州的當代美術——貴陽美術館2007學術提名展》
貴陽,中國
《中國當代藝術的身份與轉化》當代藝術展
Uddevalla Bohusläns,瑞典/諾地卡/昆明/雲南,中國
《角落——來自貴陽的當代藝術》展
成都,中國
《口傳與耳聞的四方》第三屆貴陽藝術雙年展
貴陽,中國
2006
《玩在六、七十年代》當代藝術特展
2005
《月亮鄉》Ilimitrof中法藝術交流計劃
2003
《第二屆中國貴陽油畫雙年展》 貴州師範大學
2001
《第一屆中國貴陽油畫雙年展》
2000
《土地·生存》當代藝術特展 貴州省愽物館
1991
《第四屆國際鞋箱雕刻展》
夏威夷,美國

陳啓基公共收藏

藝術家公共收藏
作品
收藏機構
地點
木雕作品《悟》等三件
北京國際藝苑藝
北京,中國
油畫作品《遠山》《中國家庭》等八件
貴陽美術館
貴陽,中國
布面炳烯作品《中國家庭》二幅
成都K·畫廊
成都,中國
布面炳烯作品《中國家庭》二幅
重慶錦瑟畫廊
重慶,中國
布面炳烯作品《中國家庭》
斯民藝苑
新加坡
木板綜合材料作品《遺蹟》一幅
月湖美術舘
上海,中國
布面綜合材料作品《遺蹟》
藍頂美術館
成都,中國
油畫作品《遠山》五幅
北京德滋畫廊
北京,中國
油畫作品《遠山》一幅
天海美術館
貴陽,中國
布面綜合材料《金剛經》一幅
雅商集團
美國

陳啓基主要作品

藝術家主要作品
作品名
作品圖
作品信息
中國家庭
尺寸可變 圖片鏡框
2003-2015年
現代藝術展-我是誰
現代藝術展-我是誰 現代藝術展-我是誰
1987年
老樹
老樹 老樹
綜合材料
720x70cm 2015年
荒漠
荒漠 荒漠
綜合材料
6米x2米 2019年
中國家庭-椅子
中國家庭-椅子 中國家庭-椅子
紙本圖片
60x45 2007年
心印2
心印2 心印2
綜布面合材料
150x120 2013年
心印1
心印1 心印1
綜布面合材料
150x120 2014年
無相之相2
無相之相2 無相之相2
布面綜合材料
120x80 2022年
無相之相1
無相之相1   無相之相1  
布面綜合材料
120x80 2022年
圖騰
圖騰 圖騰
綜合材料
2.5x1.5m 1987年
麻編壁掛-高原魂
麻編壁掛-高原魂   麻編壁掛-高原魂  
6x4m 1986年

陳啓基出版物

藝術家出版物
出版時間
出版物
出版社
2006年
《我的石阡》散文集
2014年
《憶象五十年》藝術與人生
2016年
《時光拼貼的個體》陳啓基藝術之路(王林主編)
貴州大學出版社

陳啓基人物評價

王棟棟(評論家):
生活中的幺哥不善言談,但幺哥的藝術卻處處流露出可以言説的人情味。當然,這種人情味不是齊白石式的大眾美學,而好似古畫散落到現代社會的一股遺風,既蒼涼,又令人回味——我看他近期的作品“遠山系列”,畫中總有一個老者的影子並交錯着一幅壯年的骨架,似乎可以看到畫中的另一個幺哥,在氣韻之間,他像一個皮影在運動,既機械又生動。在一個“人生七十古來稀”的年齡,其藝術一定是經過了時間的打磨。他的另一件作品《老樹》,一顆參天大樹,雖已橫卧大地,但其健碩的身影依舊,並釋放出運動和生機的氣息,展現了從泥土中來,到泥土中去,循環往復,生生不息的生命絕唱。幺哥的畫中潛藏着死的影子和生的氣息,這是一種很高的人生境界。幺哥可謂高手,高手絕對是孤獨的。
王林(藝術批評家,策展人):
幺哥的作品,我一直很關注。關注的原因有二: 一是我看藝術家,首先看他是否把藝術當作畢生的事業,藝術是否他畢生的生命呈現和精神追求,我覺得幺哥是。二是看他的藝術創作是否有持續的創作邏輯,是否有特立獨行的亮點,我覺得幺哥有。幺哥作品有兩個方面引人注目:一個方面是他對家族家庭歷史的興趣——因為貴州有很多老家庭,留存在這個城市,他們有很辛酸、很曲折、很複雜,充滿了跌宕的人生經歷,幺哥的藝術創作,他的攝影、繪畫,提供了一種見證,見證了這個時代中國人歷史經歷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第二個方面,他的藝術創作有一種對於文本敍述的強烈興趣,很多作品均由個人敍事構成,這種敍事採用很多本土材料和文化資源。他的作品不是來自外部世界,也不是來自既有既是的美術史敍事,他不願在主流狀態中約束自已,有非常強勁的本土意識。材料使用和構成方式,有非常在地、在場的創作屬性。我個人對幺哥的作品非常喜歡,看到新作讓人興奮。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