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克桂

鎖定
陳克桂(1892—1969),福建省霞浦縣城東街(今萬賢街)人。曾任福安專區土改委員會委員,霞浦縣人民委員會委員、政協霞浦縣委員會常務委員。1969年11月17日病逝。 [1] 
中文名
陳克桂
國    籍
中國
籍    貫
福建省霞浦縣城東街
出生日期
1892年
逝世日期
1969年11月17日
人物生平
陳克桂,福建省霞浦縣城東街(今萬賢街)人,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十一月十四日生。少家貧,以沿街販賣糖餅、水果補貼家庭。宣統二年(1910年)開始創業,初與好友合夥承包水果採銷,幾年後獨自收購地產中藥天冬等,運往浙江温州銷售。民國21年(1932年),與羅雨川等合資興辦新寧輪船公司,購買80噸位福興號木殼輪船1艘,行駛霞浦、福州之間,創霞浦客輪運輸之始。民國26年(1937),縣內李果豐收,他獨資收購鮮果,製成李幹運銷香港,獲利頗巨。抗日戰爭爆發後,海運阻塞,他改辦家庭捲煙廠,生產捲煙。民國29年(1940)4月,購木質織布機10台,招女工10人,創辦陳克桂紡織廠,生產土布、毛巾,漸發展至紡織機68台,工人100多人。接着開設“晉泰”商行,經營京雜土特產業務,附設茶廠,自制名茶,開闢寧波、上海、香港等地銷路。民國32年(1943)秋,創辦陳克桂農場,購地500多畝,僱工20多人,種植水稻,引種水蜜桃和台灣糖蔗,年產稻穀20多噸,水果若干。民國33年(1944),農場設製糖廠,產板糖、沙糖、冰糖,銷往温州、福州、廈門等地。 [1] 
陳克桂出身貧寒,事業有成後,頗重公益事業,先後擔任縣商會理事長、農會理事長和長溪鎮農田水利協會主席。1932年,霞浦發生大水災,原海軍上將薩鎮冰來霞浦察看災情,他主動接待,陪同察看,並主持疏浚護城河和擴建東關市場。這年開始,每逢春節他都開倉施賑,救濟城關貧民每户白米2鬥、銀元1塊,個別户增施棉衣等。1940年7月,三都澳(今屬寧德市)遭日本侵略軍轟炸,他樂捐大米1噸、生豬2口送往災區賑濟。1942年7月,三沙隴頭村遭日軍襲擊,全村110多座房屋被毀,他又捐助大米、薯米各1噸救濟災民。1945年5月,縣城淪陷,松鷗鄉(今州洋鄉)獅頭、青福等保民房10餘座被毀,他給每户災民賑濟薯米、稻穀各50公斤。日軍北退後,羅源、連江、福州、長樂等地被擄民夫近千人陸續回經霞浦,他設臨時收容所,留宿供食,有病的延醫治療,還按災民回家路程發給路費。1946年10月,國民政府頒給“勝利勳章”,嘉獎他的義行。抗日戰爭勝利後,拓寬縣城大街,他親董其事,共動員拆遷商店民宅604間,集資10餘億元(法幣),歷時3年完成大街拓建。1947年,霞浦旱災,他奔走於鷗港、後墩、橋頭等地,發動農民清渠浚河,閘港抗旱,親自督導施工,直至閘港成功。 [1] 
1949年6月17日,霞浦縣城解放,他動員商店開門營業,還寫信給逃往南鄉的縣保安隊官兵,動員他們認清形勢,攜械回城投誠。新中國成立後,他以開明士紳被推選為福安專區土改委員會委員、縣各界人代常務委員會副主席、縣工商聯合會執行委員。 [1] 
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運動中,他主動向人民政府申報土地和房產,協助政府推銷折實公債,帶頭捐贈人民幣1000萬元(舊人民幣),並發動工商界積極捐獻,支援抗美援朝戰爭。在對私改造中,他的紡織廠首先參加公私合營,被委為副經理。1955年後,先後被選為縣人民委員會委員、政協霞浦縣委員會常務委員,參加政協老人俱樂部開展的各種活動。他一貫熱心城關消防工作,一直擔任城關義務消防總隊總隊長,參加打更巡邏,遇有火警都到現場指揮救火。曾先後獲華東區和省、專、縣各級政府的表彰和獎勵。 [1] 
1964年“四清”運動中,他被錯戴地主分子帽子,“文化大革命”初,又受衝擊。1969年11月17日病逝,終年77歲。1982年10月,經縣人民政府複查認定,予以糾正,恢復名譽。 [1] 
參考資料
  • 1.    陳永庚;湯鳴統;薛繼輝;陳雪玲.霞浦縣誌/第二十八篇人物.霞浦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方誌出版社,1999年12月:1037-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