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光啓

(越南陳朝宗室)

鎖定
陳光啓(1241 [1]  年-1294 [7]  年)越南陳朝宗室、將領。他在越南擊退元朝入侵的戰爭中起重要作用。
全    名
陳光啓
民族族羣
京族
出生日期
1241年
逝世日期
1294年
主要成就
參加元越戰爭

陳光啓人物生平

陳光啓是陳太宗第三子,為順天皇后李氏所生,封昭明王 [1]  。1261年,被已經退居太上皇之位的陳太宗任命為太尉 [2]  。在陳守度、陳日晈這兩位重臣相繼逝世之後,陳光啓受到陳太宗的重用,於1271年被任命為相國太尉之職 [3] 
陳太宗逝世後,陳光啓依然受到陳聖宗的重用。1282年,元朝入侵越南,陳光啓受封上相太師 [4]  ,與仁惠王陳慶餘一起破敵。陳光啓駐守乂安 [5]  ,後率軍進兵昇龍、章陽等地,擊退元軍。戰爭勝利之後,他在回昇龍的途中作詩《從駕還京》一首,以示慶祝 [6] 

陳光啓親屬成員

父 陳太宗
母 順天皇后
參考資料
  • 1.    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卷之五 辛丑十年〈宋淳祐元年〉春二月,選有勇力、諳武藝者充上都宿衞。 夏四月,旱。各處山崩,椰市地裂。 秋八月,大水。 九月,詔諸司斷獄,許取評泊錢〈評即斷也,前有評司亦是也〉。 冬十月,北蠻寇邉。命督將範敬恩討之,略諸蠻峒而還。 皇第三子光啓生,太子晃同母弟也。國康其長兄也,後並封大王。次則日永、益稷、昭文並封王,又次則封上位侯。諸王長子則封王,次則封上位侯,永為定製。
  • 2.    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卷之五 辛酉四年〈宋景定二年,元中綂二年〉春正月,選諸路丁壯為兵。餘充各省院局色役,及各府路縣選鋒隊。 試吏員以書算,中者充內令史、掾吏、太醫、太祝,各司考試精通本藝者除本職。 夏六月,元遣禮步郎中孟甲、員外郎李文俊齎書來諭〈其略曰:安南官僚士庶,凡衣冠禮樂風俗百事,一依本國舊例,不須更改,況髙麗國北遣使來請,已下詔悉例此例,除戒雲南邊將,不得𢫔興兵甲,侵撂疆埸,撓亂人民,爾國官僚士庶,各宜安治如故〉。孟甲等於聖慈宮,遣通侍大夫陳奉公、諸衞寄班阮琛、貟外郎阮演齎書如元通好。元封帝為安南國王,賜以西錦三、金熟錦六。 以昭明大王光啓為太尉,時帝兄國康年長,然乃常才,故相光啓。
  • 3.    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卷之五 辛未十四年〈宋鹹淳七年,元至元八年〉春正月,錄囚。 二月,朔,地震。 三月,拜昭明大王光啓為相國太尉,總天下事。
  • 4.    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卷之五 冬十月,帝幸平灘,駐蹕陳舍灣,會王侯百官,議攻守之策,及分守要害。以仁惠王陳慶餘為副都將軍。初,元人入冦,仁惠王陳慶餘乘間襲擊,上皇嘉其智略,立為天子義男。後討山蠻大捷,拜驃騎大將軍。驃騎將軍非皇子不得,慶餘以天子義男,故有是命。仍自侯秩累遷紫服上位侯,權為判守。與天瑞公主私通。時興武王巘以國峻之子尚天瑞公主,且有戦功。上恐乖國峻意,乃使人杖殺慶餘於西湖,又戒毋大痛,使不至死。尋詔奪官爵,沒其貲產,不一撮遺。至靈州本上相陳傅説物,故慶餘保焉。慶餘退居至靈,與賤卑賣炭為業。時上舶住平灘渡,潮退風急,有大船載木炭,其舟師戴草笠、穿短褐,上指謂侍臣曰:“彼非仁惠王乎?”即命小船追至大灘港口,及之,軍校曰:“舟師帝命召汝。”慶餘曰:“老翁是買賣人,何事見召?”軍校還具以實聞,上曰:“是仁惠也,知常人必不敢語此。”又命內侍召之,慶餘著短褐、戴草笠,上曰:“男兒到此極矣。”詔免罪,慶餘上船拜謝,上賜御服,坐次諸王下、公侯上,同論公事,多吻合,至是十月復以慶餘為副將軍,然竟不能改前愆。又時帝以𢙇文侯國瓚、𢙇仁王並年幼,不許預議。國瓚內自𢙇愧憤,手握柑子,不覺碎爛。及退,率家奴及親屬,得千餘人,脩戰器戰船,題“破強敵,報皇恩”六字於旗。後與賊對陣,身先士卒,賊見之退避,無敢當其鋒者。及卒,帝深嘆惜,親為文祭之,又加贈封以王爵。 以太尉光啓為上相太師,丁拱垣為翰林學士奉旨。
  • 5.    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卷之五 乙酉七年〈九月以後重興元年,元至元二十二年〉春正月六日,元烏馬兒犯萬劫、普賴山等處。官軍奔潰。 十二日,賊犯嘉林、武寧、東岸,獲我軍,皆墨刺殺韃二字於臂。大怒,殺之甚眾。遂至東步頭建大旗。帝欲使人覘賊虛實,而未得其人。祗候局首杜克終趍進曰:“臣卑賤不才,請行。”帝喜之曰:“安識塩車有此騏驥。”遣奉書請行城。烏馬兒問曰:“國王無禮,令人墨刺殺韃字,欺侮天兵,其過大矣。”克終應曰:“家狗吠人,非其主也。忠憤之心,彼自刺耳。國王不之知。我是近臣,何事獨無。”乃攘其臂示之。馬兒曰:“大軍遠來,爾國何不倒戈偕來相見,卻乃拒命,螳臂當轍,將如之何?”克終曰:“賢將不蹈韓信平燕之策,駐軍界首,先達信書,如不通好,是其過也。今乃相逼,所謂獸窮則摶,鳥窮則啄,況於人乎。”馬兒曰:“大軍假道以徵佔城,國王若來相見,則境內晏然,秋毫無犯。苟或執迷,則頃刻之間,山川將為平地,君臣將為腐草矣。”克終既回,馬兒謂諸將曰:“此人當威制之際,辝氣自若不卑,主為蹠不諂我為堯,但曰家犬吠人,善於應對,可謂不辱君命。彼國有人,未易圖也。”使人追之不及。 十三日卯時,克終自元軍回。賊躡至,與官軍相敵。 二十八日,興道王議請上相太師光啓御唆都元帥軍於乂安。
  • 6.    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卷之五 十日,有自賊處逃赴御營,奏報雲上相光啓、懷文侯國瓚及陳聰、阮可臘與弟阮傳率諸路民兵敗賊於京城、章陽等處。賊軍大潰。太子脱驩、平章阿剌等奔過瀘江。十五日,二帝拜謁龍興諸陵。十七日,唆都與烏馬兒自海再來犯天幕江,欲會兵京師相為援。遊兵至扶寧縣,本縣輔導子何特上峙山固守。賊屯巨陀洞。特以竹編作大人形,衣以衣,暮夜引出入,又鑽大樹,取大箭𢮿入其中,使賊疑射力之貫。賊懼,不敢與戰。我軍遂奪擊破之。特追戰至阿臘,為浮橋渡江,酣戰死之。弟彰為賊所獲,盜得賊旗幟衣服逃回,以之上進,請用彼旗假為賊軍就賊營。賊不意我軍,遂大破之。二十日,二帝進次大忙步,元總管張顯降。是日敗賊於西結,殺傷甚眾,斬元帥唆都首。夜半,烏馬兒遁過清化江口。二帝追之不及,獲其餘黨五萬餘以㱕。烏馬兒僅以單舸駕海得脱。興道王又與脱驩、李恆戰於萬劫,敗之,溺死甚眾。李恆以兵衞脱驩還思明,我軍以藥矢射中恆左膝死。裨將李瓘餘卒五萬人,以銅器匿脱驩其中北遁。至思明,興武王追之,以藥矢射中李瓘死。元兵大潰。帝見唆都首級,惻然曰:“為人臣當如是也。”解御衣,命有司斂葬之,潛以其首油浸,以示戒,以唆都三年假道入我國故也。 史臣吳士連曰:嗚呼,帝之此言,真帝王之言哉。明其大義,使萬世人臣知有忠君死事之榮,雖死不朽,其所關也大矣。況又解衣,使之斂葬,乎其能奮士氣,以剿強冦也。宜哉。 六月六日,二帝駕回京師。上相光啓作詩曰:奪矟章陽度,擒胡鹹子關,太平須致力,萬古此江山。是日大水。
  • 7.    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卷之六 甲午興隆二年元至元三十一年春二月七日,頒國諱,帝諱烇、仁宗昑、聖宗晃、太宗煚、太祖承、元祖李,內諱聖慈皇后蜂、順慈皇后妙、顯慈皇后瑩、元聖皇后歆。 三月,以入內判首上位昭𢙇侯現為都押衙,掌聖慈宮內外諸色。文肅王子文壁為上位威肅侯。 秋七月三日,上相太師昭明大王光啓卒,年五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