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光唐

鎖定
陳光唐,副研究員,福建省政和縣籍,曾任河北省邯鄲市文物保護管理處處長,邯鄲市政協委員,曾兼任市政協文史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考古學會會員,古城學會會員,河北省考古學會理事,邯鄲市歷史學會副會長,磁州窯學會副會長,由於他的積極貢獻,曾先後被評為河北省、邯鄲市勞動模範。1991年被國家文化部授予“燕趙護城人”光榮稱號,並受到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的親切接見。
陳光唐勤奮工作,潛心研究,和友人合作編撰主要著作有:《邯鄲歷史與考古》、《趙都詩詞選注》、《邯鄲歷史人物傳》等,編寫發表考古論文、調查報告60餘篇,還撰寫了《創建邯鄲碑林記》、《胡服騎射》等碑文,是邯鄲市一位有着重大影響的學者專家。
中文名
陳光唐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26年12月
逝世日期
2010年5月
畢業院校
福建省福州師範學院
職    業
考古工作者
主要成就
歷時8年首次發現古城原貌
出生地
福建省政和縣
代表作品
《邯鄲歷史與考古》
《試談趙都邯鄲古城的形成與興衰變化》

陳光唐主要成就

陳光唐發現古城

陳光唐參加首屆全國文化系統表彰會留影 陳光唐參加首屆全國文化系統表彰會留影
陳光唐在文保戰線上工作30年如一日。他曾為保護國家級重點文物趙王城,甘冒生命之危,堅決抵制了一些人的破壞行徑,使這座舉世聞名的古城遺址免遭夷平之禍。併為古城遺址資料的調查整理辛勞奔波,在全國文化系統表彰大會上,他因此被授予“燕趙護城人”光榮稱號。
七十年代初,在市人防工程施工中挖出古陶片,陳光唐如獲至寶,早出晚歸,配合人防工程,踏遍了近5萬平方公里範圍內的所有坑道、筒井和地下線路、反覆調查,採集了數以千計的遺物標本,終於發現了豐富的戰國和兩漢文化遺存,並進一步結合地面鑽探,前後歷時8年,最終確認這一帶是戰國時期構建的趙國故城的一部分,因位於趙王城之北,故命名“大北城”它東西寬3200餘米,南北長4880米,面積約13.2萬平方米,此遺址的發現,糾正了史籍上的一些錯誤記載,使得趙都古城的原貌得以展露。調查報告發表後,受到了國內外專家學者的稱讚和好評,為趙文化和邯鄲歷史研究增添了新的內容。

陳光唐發掘成果

陳光唐在文保工作中一向重視重要文物的發現和及時搶救發掘。他先後主持或配合發掘大中型遺址3處,古墓10多座,小型墓葬20餘座,石窟3座。1970年發掘的張莊橋1―2號漢墓,出土重要文物200多件,其中鎦金大爵尊等為全國罕見。參與發掘的磁山文化遺址,直接促成了全國磁山文化研討會在我市的召開。他在1977年從大名萬堤農場搶救收集而來的何弘敬(唐末節度史)碑誌,系發現的中國最大、工藝最好的文物珍品,連同蒐集的其他大小古碑誌30餘塊,成為邯鄲碑林的建設基礎。

陳光唐主要作品

陳光唐圖書

情灑古城
情灑古城(6張)
陳光唐平時注重收集整理文史資料,建立科學檔案150餘卷。他曾與友人多次合作,先後編寫了《邯鄲歷史與考古》、《趙都詩詞選注》、《邯鄲歷史人物傳》等,還擔任《邯鄲市文化志》的編輯。在省級以上報刊中發表論文、文章近40篇,在地方報刊上發表的文史資料及文章20餘篇,為社會錄用的碑文、文物簡介等作品22篇。他的論文《試談趙都邯鄲古城的形成與興衰變化》獲市一等獎、省二等獎;《水浴寺石窟調查報告》(與劉東光合作)獲省三等獎。大型調查報告《趙都邯鄲故城調查報告》內容充實,備受好評,為有關領導部門採用。《邯鄲故城》、《響堂寺石窟》兩文載入《中國大百科全書―文物卷》。《邯鄲故城》被收入由香港出版的《中國建築技術史》一書。《邯鄲百家村慘案》、《和村萬人坑》兩文在日本出版。陳光唐還撰寫了《創建邯鄲碑林記》、《百家村慘案碑記》、《胡服騎射》等碑文,是邯鄲市一位有着重大影響的學者專家。

陳光唐論文

1、“河北邯鄲發現一批古錢” 。《考古》,1965年第11期。
陳光唐考古照片 陳光唐考古照片
2、“河北磁山新石器遺址試掘” 。《考古》1977年第6期。
3、“邯鄲文物保護與其它”八篇。《邯鄲市日報》,1978年。
4、《邯鄲名勝古蹟簡介》。1978年8月。
5、《邯鄲名勝古蹟歷代詩文選》。1979年12月。
6、“趙都邯鄲故城”。《百花園》,1980年第1期。
7、“河北邯鄲市區古遺址調查報告”。《考古》1980年第2期。
8、“歷代詩人詠邯鄲”。《邯鄲市新聞報》十一篇連載,1980年3-11月。
9、“話邯鄲”。《邯鄲市新聞報》七篇連載,1980年4-7月。
10、“邯鄲文保工作的四有總結”。《文物工作》1981第1期。
11、“趙都邯鄲故城的保護管理四有工作”。全國古城保護研討會論文。1981年。
12、“河北武安磁山遺址”。《考古學報》1981年第3期。
陳光唐留存的著名書法家作品
陳光唐留存的著名書法家作品(6張)
13、“藺相如回車巷碑記”。1981年6月。
14、“温明殿遺址碑記”。1981年6月。
15、“邯鄲古蹟名勝”。《中國名勝詞典》,1981年10月。
16、“趙都故城”。《文物》1981年第12期。
17、“邯鄲古市場的變遷”。《邯鄲市日報》,1982年7月19、21日。
18、“古邯鄲的交通運輸”。《河北參考資料—公路交通史》1982年9月第19期。
19、“河北鼓山常樂寺清理報告”。《文物》,1982年第10期。
20、“我們是如何做好科檔工作的”。 1983年7月。
21、“在邯鄲鑽古地道”。《旅遊》1984年第3期。
22、“趙都邯鄲故城調查報告”。《考古學集刊》,1984年第4期。
23、“趙王城”。《旅遊》,1984年第4期。
24、《燕趙名人錄》邯鄲部分。1984年6月。
25、《中國名人名勝錄》邯鄲部分。1984年7月。
26、“河北大名縣唐何弘敬大墓誌”。《考古》1984年第8期。
27、“邯鄲古今談”。《邯鄲文史資料》第一輯,1984年12月。 [1] 
28、“滏陽河變遷與灌溉史”。《邯鄲文史資料》第一輯,1984年12月。
29、“可愛的邯鄲”八篇。《邯鄲廣播電台播出》,1984年11月-1985年1月。
30、“趙都周圍的古文化”。《邯鄲市報》七篇連載,1985年3-10月
31、“百家村慘案碑記”。1985年8月。
32、“邯鄲興起與自然條件”。1985年9月。
33、“西王看人民的抗日鬥爭”。《邯鄲文史資料》第二輯,1985年9月。
34、“和村萬人坑 ”。 《邯鄲文史資料》第二輯,1985年9月。
35、“邯鄲城”《中國建築技術史》1985年10月。
36、“河北邯鄲明刑部尚書張國彥墓誌”。《文物》1986年第8期。
37、“冀南名都—邯鄲”。《中國曆代名都》,1986年9月。
情灑古城【陳光唐回憶錄】封面、封底 情灑古城【陳光唐回憶錄】封面、封底
38、“邯鄲鼓山水浴寺石窟調查報告”。《文物》,1987年第4期。獲河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39、《邯鄲》畫冊。1987年6月。
40、“太行東麓趙王城”。 《中國曆代宮苑》,1987年8月。
41、“學步橋修繕碑記”。1987年10月。
42、“趙王城碑記”。1987年10月。
43、“邯鄲文物與考古”。《邯鄲市情》,1988年5月。
44、“邯鄲之最”。《邯鄲市日報》三篇連載,1988年7、8、11月。
45、“略談古陶工藝及其發展”。《磁州窯研究論文集》,1988年10月。
46、《趙都詩詞選注》。1988年12月。獲邯鄲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47、“試談趙邯鄲故城形成佈局與興衰變化”。《趙國曆史文化論叢》,1989年4月。獲河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邯鄲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48、“邯鄲名勝古蹟典故”。《中國城市經濟社會叢書—邯鄲市》,1989年5月。
49、“邯鄲名紳王琴堂”。《邯鄲文史資料》第六輯,1989年6月。
50、“略談和磁山文化有關的幾個問題”。《磁山文化論文集》1989年6月。《磁山文化綜覽》轉載1997年9月。
51、“邯鄲文物古蹟”和“錄像解説詞”。1989年8月。
52、“創建邯鄲碑林記”。1989年9月。
53、“叢台古槐樹簡介石刻”。1989年10月
54、“叢台簡介碑刻”。1989年10月。
55、“叢枱曆代維修簡記”。1989年10月。
56、“磁山遺址中的世界之最”。《旅遊縱覽》,1991年第1期。
57、“羅城頭何以得其名”、“文物展覽異彩紛呈”。《邯鄲日報》和《邯鄲晚報》,1991年3月與1994年6月2日。
58、“邯鄲市賓館地下古遺址的調查”。《文物春秋》1991年第4 期。
59、“軍事古城邯鄲”。《旅遊縱覽》,1991年第4期。
60、“邯鄲文物古蹟”。《河北文史集粹—風物卷》,1991年8月。
61、《邯鄲歷史與考古》。1991年9月。獲邯鄲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62、“艱苦創業為邯鄲古文化添彩”。 1991年11月。
63、《邯鄲市志》。1991年12月出版。1993年獲國家地方誌一等獎。
64、“如何發展邯鄲的旅遊事業”。《邯鄲社會科學》,1992年。
65、“邯鄲百家村慘案”、“和村萬人坑”。《燕趙悲歌》,1992年出版。
66、“聰明山神廟唐碑譯文”。1992年元月4日。
67、“磁山文化的原始建築與房址復原初探”。日本丹青社採用並獲獎,1992年5月12日。
68、“千古一帝秦始皇出生地的考查”。1993年。
69、“趙何、趙奢、趙勝等歷史人物和成語典故六則。《邯鄲社會科學》,1993年1-4期。
70、“編制好名城保護規則,切實加強名城保護工作”1993年6月申報全國曆史文化名城材料之一 。
71、“胡服騎射”石刻。1993年10月。
72、“酒與廟會文化”。1993年11月。
73、“邯鄲故城”、“響堂山石窟”。《中國大百科全書—文物卷》。1994年。
74、“磁山文化的原始農業與建築”。《第3屆環渤海考古國際學術論文集》,1994年。
75、“邯鄲文物古蹟”和“錄像解説詞”編入《邯鄲市歷史文化名城資料彙編》。1994年1月4日。
76、“秦始皇東巡線上各景點”。1994年2月。
77、“邯鄲八條旅遊線上各景點”。1994年2月。
78、“唐何弘敬墓誌”“趙邯鄲故城”。《國寶文物單位》,1994年4月。
79、《邯鄲歷史人物傳》上冊。1994年7月。
80、《峯峯文史資料》第一輯轉載,1994年10月。
81、“酒在人類生活中的特殊地位”。1994年11月。
82、《邯鄲市文化志》。1994年12月。獲邯鄲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83、“趙都成語典故園碑刻”。1996年5月。
84、“黃粱夢呂仙祠創建年代初探”。《邯鄲文化》,1997年第1期。
85、《邯鄲歷史人物傳》下冊。1998年出版。
86、“邯鄲大事記”文物部分,編入《邯鄲大事志》。
87、“酒在廟會文化中的特殊地位”。《趙文化》,2001年1月。

陳光唐期刊

1、“邯鄲市文物四有工作”。《文物工作》。1981年第1期。
2、“可貴的事業心—記邯鄲市文保所(文管處)所長陳光唐和他的兵”。《文物工作》1981年第1期。
3、“我市文物考古事業成績顯著”。《邯鄲市報》。1984年10月8日。
4、“他為古城添光彩”。《河北日報》。1987年 6月5日。
5、“一個文物工作者的追求”。《河北日報》。1988年11月27日。
6、“真情一片灑故都”。《邯鄲市報》。1990年10月21日。
7、“他為歷史再展風采”。《邯鄲市報》。1990年11月25日。
8、“邯鄲市文物保護工作紀實”。《民主與法制》。1991年第3期。
9、“大家都來關心文物保護事業”。《民主與法制》。1991年第3期。
10、“責任”。《羣星閃爍》1991年 5月。
11、“他為文物考古事業拼搏”。《河北文化》。1992年第10期。
12、 “全國文化系統首批先進工作者光榮稱號”。《文化羣英錄》。1993年3月。
13“默默奉獻 幹文物考古事業的人”。《文化羣英錄》 ,1993年5月。
14、“博物館——重塑邯鄲人的驕傲”。《邯鄲日報》。1994年5月4日。
15、“隆重表彰博物館啓新工程有功人員”。《邯鄲晚報》。1994年5月5日。
16、“情灑古城”。《法制日報》。1997年3月14日。
17、《磁山文化綜覽》。1997年 9月。

陳光唐出版圖書

陳光唐相關詞條

陳麗娟 [2]  李守誠 [1]  郭永贊 [3]  謝裕國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