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伯陶

鎖定
光緒年間,廣東幾個陳姓族人,倡議在廣州籌建一座全省性的陳氏合族祠堂,各地陳氏熱烈響應,紛紛慷慨捐資。1892年,京城傳來喜報:一名陳姓子弟被欽點探花郎。這對在建的祠堂而言,可謂錦上添花。族人驚詫四起,喜不自禁:建祠的功效竟然如此靈驗!於是更大規模的籌資活動開始。1894年,宏偉而精緻的陳氏祠堂宣告竣工。這座祠堂,就是聞名的陳家祠;而那名高中探花的陳姓子弟,叫陳伯陶,東莞中堂鎮鳳湧人,他也是修建陳家祠的幾個倡議者之一。
中文名
陳伯陶
出生日期
1855年
逝世日期
1930年
出生地
東莞中堂鳳湧
象華
子礪
年    代
光緒

陳伯陶人物生平

陳伯陶人物簡介

陳伯陶(1855—1930),號象華,一字子礪,晚年更名永燾,又號九龍真逸,東莞中堂鳳湧人,清朝探花。6歲拜陳澧為師,10歲通讀五經,後就讀於羅浮山酥醪別院。光緒元年(1875年)中秀才。光緒五年(1879年)參加鄉試獲第一名(解元),隨即上京準備參加會試,因祖母和父親相繼去世,便奔喪回鄉。此後數年,他以教書所得,供養母親及弟妹。光緒十八年(1892年)中壬辰科進士,殿試獲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編修、文淵閣校理、武英殿協修。後又任國史館協修、總纂。
政治生涯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他出任雲南、貴州、山東鄉試副考官。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攻陷天津,他攜眷南歸。翌年二月,聞慈禧太后光緒帝逃奔西安,他就從東莞起程赴西安“從駕”。庚子之役和議成,便隨帝后還京。以後,曾任南書房行走、江寧提學使等職。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六月,派往日本考察教育。回國後,在南京創辦學習外國語文的方言學堂和創辦暨南學堂,招華僑學生至南京攻讀。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任江寧布政使。宣統二年(1910年)五月,棄官歸裏。次年,他任廣東省教育總會長。 同年九月,革命軍攻破廣州,他逃往香港九龍。民國2年(1913年)2月,移居九龍官富場,署所居曰“瓜廬”,此後潛心著述。以清朝遺老自居,避居於九龍,並以“九龍真逸”自號。他從小涉獵古籍,耳濡目染,好收藏明、清朝野史、稗官、奏議、文集等文獻,藏書頗具規模,晚年遵照遺命,將藏書捐置於“酥醪觀”中,所以在羅浮山有“道同圖書館”之設。其書法工整,以楷體見長。著有《瓜廬文乘》、《瓜廬詩乘》、《元朝東莞遺民錄》、《明朝廣東遺民錄》、《明東莞三忠傳》、《孝經説》、《吳梅村詩發微》、《袁督師遺稿》等,參與編纂有《東莞縣誌》;在九龍寓居期間,蒐集宋王台在九龍所著所見;輯有《宋台秋唱》。刊刻有《聚德堂叢書》。 [1] 
人物經歷
少年
陳伯陶全身照 陳伯陶全身照
陳伯陶五歲就讀,六歲師從廣東歷史上有名的大學者陳澧。他少年勤學,生性聰慧,十歲便能背誦五經。某日,父親的兩位朋友方文炳(東莞報功祠四君子之一)與方應錫來訪,夜飲,見伯陶夜讀,就出上聯為“半夜讀書燈火細”的對聯叫伯陶應對。伯陶應聲説“三更飲酒月輪高”。聽後,方文炳對方應錫説“此佳婿也”。方應錫即與陳家訂立婚姻,把次女許配給陳伯陶。
青年
21歲,陳伯陶中了秀才,25歲時獲鄉試第一名。老師陳澧更以對聯贈送給陳伯陶,勉勵他“文章高似羅浮頂,科第連登會狀元”。可惜,此話並未“一語成讖”,光緒十八年陳伯陶復出應試,在殿試中初置第一,也就是狀元。然而在試卷中,他將“宣撫司”寫成了“宣慰司”,因此被壓在第十名之外。所幸得到咸豐朝狀元、户部尚書翁同和為他據理力爭,謂此積學之士,故改列第三名,成為了東莞歷史上的文探花。
中年
在這之後,38歲的探花郎陳伯陶,其滄桑可嘆的人生才剛剛開始。“春風得意馬蹄疾”,隨之而來的先是喜嘆。無論當時的中國正面臨着怎樣的風雲變幻,作為個體人生而言,陳伯陶可謂拔萃於芸芸眾生:欽點探花,並授翰林院編修,後歷任雲南、貴州、山東鄉試副考官,文淵閣校理,武英殿纂修,國史館總纂,憲政編查館一等諮議等職。雖沒高官厚爵,而對於生性不善逢迎的陳伯陶而言,也稱得上青雲直立。即便在甲午戰敗、戊戌變法等事件衝擊下,陳伯陶也是不為所動、坐懷不亂。
老年
庚子亂起,八國聯軍攻陷京師,光緒和慈禧倉惶出逃。陳伯陶仍不為時勢所動,早在1898年,他便親自見證了李鴻章代表中國與英方簽署《拓展香港界址專條》,強租新界及香港地區235個島嶼99年的恥辱之事。兩宮返京後,陳伯陶入職南書房,後被派往日本考察學務,歸國後出任江寧提學使。陳伯陶重視國學,曾四處奔走,遊説勸諭國內外華人華資辦學以振興中華。1906年,陳伯陶協助當時的兩江總督端方,在六朝古都南京創辦國內首個培養僑生的學堂,目的是培養華僑學生的國文及國語等,並由陳伯陶命名―――暨南學堂,也就是廣州暨南大學的前身。陳伯陶更以提學使身份,兼任暨南學堂監督,親自制定辦學章程和經費預算。他與中國教育的深厚淵源,由此可見一斑。
成就
陳伯陶在香港隱居二十年,最大的貢獻就是與賴際熙等人創立學海書樓,開壇講經,傳揚國粹,倡施義學,以救當時不振的國學。賴際熙會同陳伯陶、陳望曾、蘇志綱、馮博庵、羅元燮等一羣前朝遺老,向香港紳商遊説,勸其出巨資購經籍,並由陳伯陶、賴際熙等每週輪流講學。起初租賃堅尼道,前半藏書,後半講學。藏書每日開放,任公眾閲覽。不久得到紳商贊助四五萬港元,後購中環般含道18號洋樓一座,一層講學,一層藏書,另一層則租賃與人,收取租金以付開支,藏書四萬餘冊。1963年,學海書樓需拆建,書樓遂把全部藏書借存於大會堂圖書館,至2001年,特藏書籍再遷移至香港中央圖書館繼續供讀者參閲。
陳伯陶對東莞的貢獻,在於他對東莞文獻資料的整理上。特別是他歷經六載編寫的《東莞縣誌》。陳伯陶一生學養深厚,著作甚多,有《東莞縣誌》98卷(附《沙田志》4卷);《勝朝粵東遺民錄》4卷;《宋東莞遺民錄》2卷;《明季東莞五忠傳》2卷;《增補陳琴軒羅浮志》15卷;《孝經説》3卷;《袁督師遺稿》3卷;《瓜廬文乘》4卷。在其諸多著作中,以《東莞縣誌》和《勝朝粵東遺民錄》最有價值。
東莞縣誌》是陳伯陶在港期間,組織數十人,博行採訪,詳加徵引,仿阮文達《廣東通志》及近代南番諸志的體例,重新纂輯,歷時六載才修成。《東莞縣誌》為歷史上的東莞志書之最,也是他為東莞鄉親作出的最大貢獻,“為歷史上東莞志書之最”。仍是作為參考東莞昔日曆史的重要文獻,是不可多得的一本歷史文獻瑰寶。
車水馬龍、商鋪林立的莞城東正路,就是昔日陳伯陶的出生地。東正路原名東門正街,因路正對着東門城樓而得名。從明朝洪武年間即14世紀擴建東莞城開始,這條路已存在,算來有600多年曆史。東正路原是一條4米寬的麻石路,上世紀50年代末,擴建為12米寬的水泥路。
路西一段原叫“榜眼坊”,明朝東莞榜眼劉存業曾在街口建一麻石牌坊,上面刻有“榜眼坊”三個字,路也因此得名。牌坊在上世紀中期被毀掉,路也在拓寬後一併稱作東正路,東正路還包括北側的十九巷。説起十九巷,裏面大有文章。據《東莞市地名志》記載,十九巷乃明末清初的東莞富紳李作楫所建。傳説是李作楫在此建了十八棟同一式樣和規格的房屋,並且是在同一個晚上上好十八條屋樑,形成了十九條小巷,所以取名為十九巷。走進去看,十九巷的風貌還依然可見,縱橫交錯成“井”字的一條條小巷,寬度僅可容兩人並排通行。兩邊的房子一律青磚紅瓦,東正街橫巷24號、26號,據説都是昔日陳的故居探花第,如今探花第已不復存在。24號房子仍有人租住,26號房則是人去留空。當年探花第北側的陳宅尚在,是個三進大院,最裏面的一進有兩層,據説是陳伯陶的書房。書房檐下的木雕還在,精緻而古樸。

陳伯陶宗祠

東莞中堂鎮鳳湧村是陳伯陶祖籍之地,至2021年9月這裏保留着陳氏宗祠和陳伯陶家祠。2007年10月,作為東莞市村史展覽的示範點,陳伯陶史蹟陳列館在該村宗祠正式開館。

陳伯陶相關作品

陳伯陶好學深思,多才多藝,精通詞翰書畫,旁及醫術、地理、經濟。其著述甚豐,有 《孝經説》,《勝朝粵東遺民錄》4卷,《宋東莞遺民錄》2卷,《明季東莞五忠傳》2卷,《袁督師遺稿》3卷,《增補羅浮山志》5卷,《東莞縣誌》98卷附《沙田志》4卷,《瓜廬文剩》4卷和《瓜廬詩剩》4卷等,尤以《勝朝粵東遺民錄》和他主編的《東莞縣誌》最有價值。《東莞縣誌》是他在九龍完成的,歷時六年,是一部史志學界評價較高的縣誌。1930年8月20日,卒於九龍寓所,終年76歲。墓葬廣州羅崗小金鳳山
代表作品
陳伯陶作品 陳伯陶作品
陳伯陶作品 陳伯陶作品
參考資料
  • 1.    李玉安 黃正雨.中國藏書家通典:中國國際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