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伯鈞

(開國上將)

鎖定
陳伯鈞(1910年11月26日-1974年2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上將,四川省達縣(今達川)河市壩村人。在革命生涯中,歷任團部副官、新兵訓練處主任、排長、教導隊副隊長、連長、縱隊參謀長、軍參謀長、師長、軍長、軍團參謀長、紅軍大學主任教員、軍團長、旅長、抗日軍政大學訓練部部長、抗大第2分校校長、軍事學院副教育長、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員、軍副參謀長、東北軍政大學教育長、合江軍區司令員、東北野戰軍上級幹部大隊大隊長、兵團副司令員等職。先後參加了平定夏鬥寅叛亂的戰鬥、秋收起義五斗江戰鬥草市坳戰鬥龍源口戰鬥黃洋界保衞戰水南戰鬥、中央蘇區一至五次反“圍剿”、漳州戰役南雄水口戰役樂安宜黃戰役長征陳莊戰鬥熱河保衞戰遼瀋戰役平津戰役衡寶戰役廣西戰役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訓練部副部長、副教育長、教育長、副院長、代院長,高等軍事學院副院長、院長等職。參加了湘西剿匪。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1974年2月6日在北京病逝,享年64歲。 [1-2] 
中文名
陳伯鈞
別    名
陳國懋
陳少達
陳稚勉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10年11月26日
逝世日期
1974年2月6日
畢業院校
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黃埔軍校第六期)
職    業
軍人
主要成就
參加了平定夏鬥寅叛亂的戰鬥
參加了秋收起義
參加了五斗江、草市坳、龍源口戰鬥和黃洋界保衞戰
參加了水南戰鬥
參加了中央蘇區第一、二、三次反“圍剿” 展開
主要成就
參加了平定夏鬥寅叛亂的戰鬥
參加了秋收起義
參加了五斗江、草市坳、龍源口戰鬥和黃洋界保衞戰
參加了水南戰鬥
參加了中央蘇區第一、二、三次反“圍剿”
參加了漳州、南雄水口、樂安宜黃等戰役
參加了中央蘇區第四、第五次反“圍剿”
參加了長征
參加了陳莊戰鬥
參加了熱河保衞戰
協助指揮部隊圍困長春、攻打瀋陽、進軍關內、威逼平津
率部參加了衡寶、廣西等戰役
參加了湘西剿匪 收起
出生地
四川省達縣(今達川)河市壩村
代表作品
《陳伯鈞日記》
軍    銜
上將(1955年)

陳伯鈞人物生平

陳伯鈞早年經歷

1910年11月26日,陳伯鈞生於四川省達縣(今達川)河市壩村一個農民家庭。 [1-2] 
1916年,陳伯鈞入本村小學讀書。 [1-2] 
1923年,陳伯鈞考入萬縣省立第四師範學校,曾因參加進步學生運動被開除學籍。 [1-2] 

陳伯鈞大革命時期

1927年1月,陳伯鈞入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黃埔軍校第六期)第1大隊。5月,參加平定夏鬥寅叛亂的戰鬥,因作戰勇敢在咸寧前線加入中國共產黨。後被編入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總指揮部教導團。 [1-2] 

陳伯鈞土地革命時期

土地革命時期的陳伯鈞
土地革命時期的陳伯鈞(4張)
1927年8月,陳伯鈞隨隊準備經九江前往南昌參加起義軍,但在九江被張發奎繳械扣押。後脱逃繼續趕赴南昌,途中得悉起義軍已轉移,便在高安加入第20軍獨立團,任團部副官、新兵訓練處主任。9月,參加毛澤東領導的湘贛邊界秋收起義,任工農革命軍第1軍第1師第3團3營6連1排排長。曾被毛澤東選派到袁文才率領的農民自衞軍,做該部的改造和訓練工作。到井岡山後,任工農革命軍教導隊副隊長兼黨支部書記、紅4軍第31團1營1連連長,參加了五斗江、草市坳、龍源口戰鬥黃洋界保衞戰 [1-2] 
1929年1月,紅4軍主力向贛南出擊後,陳伯鈞奉命堅守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在第三次反“會剿”作戰中,陳伯鈞因腿傷未能突圍,在敵人搜山時被捕。5月,陳伯鈞被營救出獄,任紅4軍駐吉安辦事處代表、紅6軍第1縱隊參謀長。 [1-2] 
1930年2月,陳伯鈞參加水南戰鬥,在追擊逃敵時腿部再次負傷。同年7月,起任紅20軍參謀長、紅3軍第7師師長、紅15軍軍長等職,參加中央蘇區第一、二、三次反“圍剿”和漳州、南雄水口、樂安宜黃等戰役。 [1-2] 
1932年10月,陳伯鈞因支持毛澤東的主張,被執行“左”傾路線的中央領導人免去軍長職務,調到瑞金紅軍學校學習。 [1-2] 
1933年1月,陳伯鈞起任紅5軍團參謀長、第13師師長,參加中央蘇區第四、第五次反“圍剿”。同年8月,獲二等紅星獎章。重視總結經驗教訓,反對“左”傾教條主義,曾寫作《論運動防禦》等文章,強調運動戰的重要性。 [1-2] 
1934年10月,陳伯鈞率部從興國出發參加長征,負責掩護中央縱隊行動。12月,調任紅5軍團參謀長,協助軍團長董振堂指揮所部執行後衞任務,多次打退國民黨軍追擊,被譽為“鐵屁股”。 [1-2] 
1935年7月,陳伯鈞與紅四方面軍會合後,調任紅四方面軍第9軍參謀長。9月,因反對張國燾的分裂活動而被免職,改任紅軍大學主任教員。 [1-2] 
1936年2月,張國燾的錯誤被糾正後,陳伯鈞任紅4軍參謀長。期間,曾編寫《步哨動作》、《偵察勤務》等教材。7月,調任紅二方面軍第6軍團(亦稱第6軍)軍團長。10月,率部到達陝北蘇區,與紅一方面軍會師。 [1-2] 

陳伯鈞抗日戰爭時期

抗日戰爭時期的陳伯鈞
抗日戰爭時期的陳伯鈞(6張)
抗日戰爭爆發初期,陳伯鈞任八路軍第120師第359旅旅長,後到中共中央黨校學習。 [1-2] 
1938年6月,陳伯鈞調任抗日軍政大學訓練部部長。12月,任抗大第2分校校長,組織幹部、學員前往河北陳莊、神南地區辦學。 [1-2] 
1939年9月,陳伯鈞率抗大學員參加陳莊戰鬥 [1-2] 
1940年5月,陳伯鈞回延安學習,參加毛澤東主持的哲學研究會和戰爭研究會,並撰寫《八路軍簡史》、《參謀長工作講授提綱》等。 [1-2] 
1941年11月起,陳伯鈞任軍事學院副教育長、陝甘寧邊區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員、第385旅副旅長兼隴東軍分區副司令員,領導部隊進行反“摩擦”鬥爭,開展大生產運動。 [1-2] 
1945年8月,陳伯鈞任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副參謀長。 [1-2] 

陳伯鈞解放戰爭時期

解放戰爭時期的陳伯鈞
解放戰爭時期的陳伯鈞(4張)
1945年10月,陳伯鈞率800名幹部及戰士、家屬共1300餘人赴東北,途中奉命駐留冀熱遼軍區,參加熱河保衞戰 [1-2] 
1946年1月,陳伯鈞任北平軍事調處執行部熱河執行小組中共方面代表。7月,轉赴東北,先後任東北軍政大學教育長、合江軍區司令員、東北野戰軍上級幹部大隊大隊長。 [1-2] 
1948年5月,陳伯鈞任東北野戰軍第1前方指揮所(8月改稱第1兵團)副司令員,協助司令員蕭勁光指揮部隊圍困長春、攻打瀋陽、進軍關內、威逼平津。 [1-2] 
1949年4月,陳伯鈞任第四野戰軍第12兵團第一副司令員兼第45軍軍長,率部參加衡寶、廣西等戰役。 [1-2] 

陳伯鈞建國之後

建國之後的陳伯鈞
建國之後的陳伯鈞(17張)
1950年2月,陳伯鈞兼任湖南軍區第一副司令員,率部清剿湘西國民黨殘餘武裝和土匪。同年12月起,先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訓練部副部長、副教育長兼軍事學術研究部部長、教育長、副院長、代院長,協助院長劉伯承主持全院工作。 [1-2] 
1957年9月,陳伯鈞任高等軍事學院副院長。 [1-2] 
1962年9月,陳伯鈞任高等軍事學院院長。是第一至第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 [1-2] 
1974年2月6日,陳伯鈞在北京病逝,終年64歲。 [1-2] 

陳伯鈞主要成就

井岡山上主攻堅
在井岡山斗爭時期,陳伯鈞率部追擊國民黨軍譚道源師,殲滅該師過半,繳獲步槍2000餘支,機槍46挺;反擊國民黨軍公秉藩師時,巧妙運用戰術,抄小路預先設伏,將公秉藩師全部繳械。 [3] 
湘江戰役擔後衞
1934年10月18日,陳伯鈞率部開始長征,指揮十三師為紅一方面軍全軍後衞,掩護紅軍部隊先後突破國民黨軍四道封鎖線。抵達湘江前,親率十三師在國民黨軍夾擊中打了一整天阻擊戰,終於掩護整個方面軍渡過湘江。陳伯鈞也因此在紅軍高級將領中獲得了“鐵屁股”的美譽。 [3] 
戎馬倥傯記日記
在戎馬倥傯的戰爭歲月中,無論是作戰間隙,還是行軍路上,陳伯鈞始終保持記日記的習慣,從1933年起至1950年,記下了4000多篇日記,以一個革命戰爭參與者的視角,從一個側面大跨度地記載了中國革命戰爭的進程和人民軍隊的戰鬥足跡,涉及1933年的反“圍剿”鬥爭、二萬五千里長徵、與張國燾分裂路線面對面的鬥爭,以及遼瀋戰役、平津戰役、湘西剿匪等眾多重大的歷史事件,被學術界評價為在黨史、軍史研究領域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4-5] 

陳伯鈞主要著作

教材
陳伯鈞主要著作
陳伯鈞主要著作(6張)
編寫《步哨動作》、《偵察勤務》等教材。 [1-2] 
著作
撰寫《八路軍簡史》、《參謀長工作講授提綱》等。 [1-2] 
文章
《論運動防禦》 [1-2] 
《游擊戰術中的襲擊與埋伏》(1937年,發表於《解放》雜誌) [6] 
《毛委員率領我們上井岡山》(1957年,發表於《紅旗飄飄》) [6] 
書籍
《學習毛澤東同志的軍事思想》(1960年,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 [7] 
日記
陳伯鈞日記》(1987年9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3]  [8] 
《陳伯鈞日記·文選》(2002年6月,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出版) [4]  [9-12] 
《春雨》 [13] 

陳伯鈞所獲榮譽

1955年,陳伯鈞被授予上將軍銜,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一級解放勳章。 [1-2] 

陳伯鈞親屬成員

陳伯鈞的親屬成員
陳伯鈞的親屬成員(4張)
第一任妻子:何克春,參加長征,去世。 [14] 
第二任妻子:陳琳(1926年-2022年3月24日),出生于山西晉城。1939年,13歲的陳琳跟着父親離開家鄉來到了延安革命根據地。先後在魯迅幹部子弟學校、延安自然科學院、延安大學就讀。後赴蘇聯留學,回國後在中央宣傳部長期從事翻譯工作,曾翻譯了多本俄羅斯名著。八十年代,從軍委辦公廳離休。生女陳進元、陳婧媛,生子陳延滳。 [10]  [15-18]  [37] 
兒子:陳延滴,正師職大校。 [18-19] 
長女:陳進元,北京大學教授,北大學報自然版主編。 [20]  [19]  [21-23] 
次女:陳婧媛。 [20]  [18]  [21] 

陳伯鈞人物評價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毛澤東:陳伯鈞是紅軍幹才。 [3]  [24-25] 
新華社:陳伯鈞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在長期革命戰爭中,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貫徹執行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忠於黨,忠於人民,英勇奮鬥,積極工作,立場堅定,作風正派,熱愛黨的教育事業,勤勤懇懇為人民服務,為革命事業貢獻了一生。 [26] 

陳伯鈞後世紀念

文章
後世紀念陳伯鈞
後世紀念陳伯鈞(6張)
《紀念陳伯鈞誕辰105週年緬懷開國上將陳伯鈞:被毛澤東譽為紅軍“幹才”所寫長征日記留下信史(組圖)》 [24] 
《劉伯承與陳伯鈞——紀念開國上將陳伯鈞誕辰100週年系列人物故事之二》 [27] 
《跨越時空的財富———陳伯鈞上將留下的日記》 [28] 
《將軍與文藝》 [29-31] 
視頻
《開國上將之陳伯鈞(中國將帥80)》 [32] 
活動
達州召開紀念陳伯鈞誕辰100週年座談會。 [33-34] 
《陳伯鈞日記·文選》再版座談會在北京舉行。 [35] 
紀念室
陳伯鈞紀念室位於四川省達州市達川區河市鎮陳伯鈞故居附近的河東街45號耀華育才學校大門口,佔地150餘平方米,“開國上將陳伯鈞紀念室”由原國防部長遲浩田題寫,紀念室於2009年建成對外開放接待遊客。
紀念室分外廳和內廳,外廳入口處是陳伯鈞的塑像,塑像上有毛澤東對陳伯鈞“紅軍幹才”四個大字的評價,內廳有徐向前給陳伯鈞上將的題詞——“陳伯鈞同志的光輝業績是不可磨滅的”。內廳中央是一個玻璃櫥櫃,收錄關於陳伯鈞上將的報刊、雜誌和專著80餘冊。紀念室外廳和內廳的圖片和文字資料共300餘幅,共分熱血男兒、井岡紅旗、雄關漫道、寶塔巍巍、征戰南北、桃李芬芳、文韜武略、鐵骨柔腸等八個部分來介紹、展示陳伯鈞不平凡的一生。 [19]  [22]  [3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