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予恕

鎖定
陳予恕,男,漢族,1931年3月29日出生於山東省泰安市肥城區中國共產黨黨員,工程非線性振動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1] 
1956年,陳予恕獲得天津大學學士學位;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6年至1958年,在天津大學材力教研室工作;1958年至1959年,在北京俄語學院學習俄語;1963年,獲得原蘇聯科學院機械所副博士學位;1963年,擔任天津大學機械學院振動所所長、教授;1984年至1986年,在加拿大Guelph大學做訪問學者;1986年,擔任天津大學一般力學博士點帶頭人、博士生導師、教授;1998年,當選為俄羅斯應用科學院外籍院士;1999年至2003年,擔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主持人;200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06年,擔任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學院教授。 [1-3] 
陳予恕主要從事工程非線性動力學理論及其在工程中應用研究工作。 [4] 
中文名
陳予恕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山東省泰安市肥城區
出生日期
1931年3月29日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畢業院校
前蘇聯科學院機械所
主要成就
200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性    別
職    稱
教授

陳予恕人物經歷

1931年3月29日,陳予恕出生于山東省泰安市肥城區。 [4] 
1950年9月至1956年7月,就讀於天津大學機械系內燃機專業,畢業後獲得學士學位。
1956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6年7月至1958年10月,在天津大學材力教研室工作。
陳予恕院士
陳予恕院士(6張)
1958年11月至1959年11月,在北京俄語學院學習俄語。
1959年11月至1963年5月,就讀於原蘇聯科學院機械所機械非線性振動專業,畢業後獲得副博士學位。 [2] 
1963年5月,擔任天津大學機械學院振動所所長、教授。
1984年11月至1986年5月,在加拿大Guelph大學做訪問學者。
1986年8月,擔任天津大學一般力學博士點帶頭人、博士生導師、教授。
1998年11月,當選為俄羅斯應用科學院外籍院士。
1999年3月至2003年10月,擔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9990510) 主持人。
200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
2006年6月,擔任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學院教授。 [1]  [3] 

陳予恕主要成就

陳予恕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1984年,陳予恕到加拿大“動力系統”專家W,F,Langford教授處去學習理論,經一年半的努力,陳予恕與W,F,Langford教授共同提出了國際上命名的C-L方法ChenYushu(陳予恕)-Langford求非線性動力學系統週期分岔解方法的思想。
1986年,在國家基金委支持下,陳予恕指導研究生對C-L方法進行完善、深化和推廣,為該理論能解決工程中的一些非線性動力學問題進行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工作,最後選擇“大型旋轉機械的非線性動力學問題”,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支持下,聯合中國對該項目已有較好基礎的13個單位共同進行攻關,將大型旋轉機械的疑難振動故障以線性理論為基礎的故障治理技術(該技術往往只能治標不能治本),提高到標本兼治,即以非線性理論為基礎上來。 [5] 
  • 承擔項目
據2020年6月中國工程院官網顯示,陳予恕主持完成了國家重要科技項目20餘項,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九五”重大項目“大型旋轉機械非線性動力學問題”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超超臨界汽輪發電機組轉子系統的若干非線性動力學問題”。 [6] 
20世紀70年代後期,陳予恕主持了機械工業部和煤炭工業部大型共振篩壽命問題的重大攻關項目,經過將近3年的努力研究,提出了新的解決雙質量非線性共振篩振動理論分析的處理方法,使得該共振篩同比節能50%,篩分率高20%,並大大了提高了設備壽命。 [7] 
1995年至2001年,陳予恕主持了中國一般力學第一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大型旋轉機械非線性動力學問題”,解決了7省市23台汽輪發電機組的疑難振動故障和一系列關鍵技術問題。
2015年,陳予恕組織參與了航空發動機安全運行基礎的“973”項目。
2016年,陳予恕牽頭申請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7] 
  • 學術論著
據2020年6月中國工程院官網顯示,陳予恕發表的300多篇論文中收入SCI、EI共100多篇,出版專著4部。 [6] 
出版日期名稱作者出版社
2011年7月《機械裝備非線性動力學與控制的關鍵技術》高金吉、陳予恕、黃文虎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2年《非線性振動》陳予恕北京高教出版社
2000年《非線性動力學中的現代分析方法 第二版》陳予恕科學出版社
1993年《非線性振動系統的分叉和混沌理論》陳予恕北京高教出版社
  • 科研獲獎
據2020年6月中國工程院官網顯示,陳予恕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各1項,省部級科技獎勵一等獎3項、二等獎6項,中國專利優秀獎1項和天津市專利金獎1項。 [6] 
獲獎年份獲獎項目名稱獎項名稱
2017年天津市科學技術獎
2005年大型旋轉機械和振動機械重大振動故障治理與非線性動力學設計技術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2004年共振篩動力學性能分析與調整技術天津市科學技術一等獎
2003年大型旋轉機械重大非線性故障機理分析與應用教育部提名國家科學技術一等獎
2003年複雜非線性系統的某些動力學理論與應用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2002年複雜非線性系統的動力學理論與方法天津市科學技術一等獎 [8] 

陳予恕人才培養

  • 指導學生
截至2018年4月,陳予恕帶出了120多位研究生、近百位博士生。 [9] 
  • 教育理念
陳予恕對待青年學生有四字箴言:“實、足、圓、滿”。實,就是踏踏實實去學;足,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就是要去實踐,要走好自己的路,不管遇到什麼樣的事情都要堅持走下去;圓,人都不是很完美的,但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每一件事做到圓滿,同時也要以平和的心態看待任何人和事;滿,其實是不滿足,不滿足現在的學術知識理念,要創新,要領會國家需要怎樣的人才,更有力去為國家做出力所能及的事情。 [7] 
陳予恕認為,作為科研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要牢牢把握“民、實、用”三個字,立足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加強重大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開發;堅持“三個面向”,務實忘我地潛心研究;恪守學術道德、擔起師者責任,毫無保留育才成才。 [10] 

陳予恕榮譽表彰

時間榮譽表彰
1998年俄羅斯應用科學院外籍院士
2005年中國工程院院士 [3] 
2016年9月30日2016年度最美教師 [11] 

陳予恕社會任職

時間擔任職務
1986年1月加拿大圭爾夫大學曼尼託巴大學客座教授
1986年1月至2004年1月中國振動工程學會非線性振動專業委員會主任
1986年1月至2004年1月中國振動工程學會常務理事
1986年10月大連理工大學兼職教授
1991年01月至2003年中國力學學會一般力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1992年1月(美)《國際JVC學報》 編委
1993年12月非線性動力學學報》主編
1994年6月至1998年6月美國JVC《國際振動控制學報》 編委
1994年10月至2003年IFTOMM非線性振動技術委員會委員
1998年加拿大韋仕敦大學客座教授
1999年4月同濟大學兼職教授
2001年香港城市大學客座教授 [3] 

陳予恕個人生活

  • 家庭背景
陳予恕出身於一個貧苦的家庭,父母都不識字,陳予恕有姊妹8人,父親在為養家餬口的拼搏過程中,深感文化知識的重要,儘可能地讓孩子們多念點書。 [5] 

陳予恕人物評價

陳予恕是中國工程非線性動力學的主要創始人之一 [6] 中國工程院評)
60年歲月滄桑,他(陳予恕)風雨無阻;一甲子歲月流長,他從未停歇;從教學、製造到應用,為中國產研學踏出了一條堅實而有力的道路;耄耋之年,仍腳踏三尺講台;一生只為動力學,正是他人生的寫照 [7] (2016年度“最美教師”獲獎詞)
(陳予恕)在學生們眼中,這個面色紅潤,時時都掛着笑容的長者,非常和藹;這個走路帶風,步伐鏗鏘的科學家,非常堅定;這個講話條理清晰,讓人茅塞頓開的師者,非常睿智 [7] 天津大學 評)
“先生貫穿始終的一個科研風格就是緊盯國家重大需求,理論聯繫實際。他用科學的理論來解決實際工程應用中的技術難題,這影響了我的一生。包括我在內,他的絕大多數弟子都延續和堅持了他這種風格 [7]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973”首席科學家楊紹普 評)

陳予恕人物影響

  • 陳予恕獎學金
2011年3月,為了鼓勵更多的優秀青年學子投身非線性振動與非線性動力學學科研究中來,陳予恕院士個人出資40萬元,學生、同事和同行捐資40萬元,設立了“陳予恕獎學金”,截至2016年9月,共有46名優秀研究生和直博的本科生獲得了“陳予恕獎學金”。 [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