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陰常不足,陽常有餘

鎖定
陰常不足,陽常有餘是中醫學術語,是元代醫師朱丹溪臨牀試驗出的論説。
中文名
陰常不足,陽常有餘
提出者
朱丹溪
術語介紹
中醫學術語。元代朱丹溪氏經過臨牀實際體會所提倡的一種論説。他所指的陰是精血,陽是指氣火,即由於精血虧損所產生的虛火。他認為精血是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不斷消耗,易損難復,故陰常不足。如不注意保養精血,嗜酒縱慾,傷戕過度,則陽氣易亢,虛火妄動,故陽常有餘。陰虛陽亢,則百病叢生。故主張保重精血以維持身體陰陽的相對平衡,這是他在臨牀上偏重滋陰法的理論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