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陰山山脈

鎖定
陰山山脈(Yinshan Mountains [6]  ),位於中國內蒙古自治區的中部,由大青山(狹義的陰山)、烏拉山狼山組成, [3]  東西長約1000千米,南北寬50—100千米。主峯和最高峯為西端狼山的呼和巴什格,海拔為2364米。 [2] 
陰山山脈地勢南高北低、西高東低,主要由塊狀的中低山,山間盆地和丘陵組成。大青山以西海拔為2000米向東遞減為1400—1600米。陰山山脈為內蒙古氣候南北差異的重要分界線, [2]  導致山脈南北兩側的景觀和農業生產差異顯著,山南為農業區,山北為牧業區。 [5]  陰山山脈的礦產資源非常豐富,尤其是稀土資源,不僅儲量巨大,而且礦石品位很高。 [2] 
陰山山脈地區先後有葷粥、土方、鬼方、林胡、婁煩、匈奴、鮮卑、突厥、回鶻、党項、契丹、女真、蒙古等北方遊牧民族,在這裏繁衍生息、遊獵駐牧。 [9]  陰山岩畫是陰山先民創造的傑出代表,其創作年代上限不晚於新石器時代早期,下限至近代,並被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8] 
中文名
陰山山脈
外文名
Yinshan Mountains [6] 
地理位置
中國內蒙古自治區的中部
走    向
東西走向
長    度
約 1000 km
寬    度
50 至 100 km
主    峯
呼和巴什格
海    拔
2364 m [1] 
氣    候
中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陰山山脈形成演變

億萬年前,陰山曾是海拔不過數百米的平原丘陵地帶。直至6500萬年前,地球內部的地幔活動越來越劇烈,印度板塊正在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靠近亞歐板塊。
6000多萬年前,地幔柱的不斷上升,引起地殼抬升,促使內蒙古北部地區形成高原,而在南部,沿鄂爾多斯台坳周緣發生強烈水平擠壓,陸地像拱起的毯子,地勢越來越高,南北逐漸形成了巨大的地形、地勢以及氣候、植被的差異,陰山山脈這條橫卧的巨龍,隱隱出現在內蒙古中部。
6500萬年前,印度板塊與亞歐板塊猛烈相撞,引發了超大幅度的地表隆起,誕生了地球上最高、最厚、最年輕的高原——青藏高原。同時,大碰撞的洪荒之力開始向外圍傳導,已經有了一定海拔高度的陰山山脈受到擠壓進一步抬升,包括內蒙古高原。
此後察右後旗的察哈爾火山羣爆發,30多座巨大的火山如同串珠一般沿地球斷裂帶分佈在40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火山噴發的大量熔岩流沿裂隙帶噴溢,填充低窪地帶,覆蓋周邊丘陵。數百米的熔岩流覆蓋在陰山上,再一次抬升了陰山的高度。
以上三種力量共同發力促成陰山的誕生。
因為陰山和鄂爾多斯高原的一再升高,兩處高地的擠壓使中間的地層發生斷裂,造成陰山南北不對稱——北坡和緩傾向蒙古高原,而南坡以1000多米的落差直降到河套平原,斷裂層出露,山石嶙峋。 [1] 

陰山山脈位置境域

陰山山脈橫亙於內蒙古自治區的中部,屹立在內蒙古高原的南緣,河套(後套)—土默特平原之北。它的西部是狼山、色爾騰山和烏拉山,中部為大青山(狹義的陰山);東從集寧熔岩台地,低山丘陵止於灤河與西拉木倫河的分水嶺,東西長約1000千米,南北寬50—100千米。 [2] 
陰山山脈及其山間盆地分佈示意圖 陰山山脈及其山間盆地分佈示意圖

陰山山脈地理環境

陰山山脈地質

陰山山脈自古生代以來經歷多次地殼變動,在第三紀喜馬拉雅運動與以後的新構造運動過程中,原有的斷裂又重新活動,山地南麓翹起斷裂上升,塊斷作用顯著,古夷平面在山頂保存完好,沿東西向斷裂與華夏向斷裂交匯地帶有玄武岩斷續噴溢,構成熔岩台地。山地的下伏基岩主要是太古代的結晶岩與變質岩系以及早古生代的厚層石英砂岩和石灰岩等,其上部覆有以陸相為主的晚古生代和中生代的沙礫岩及煤層,古、中生代的花崗岩侵入體也有廣泛出露。
陰山山脈丘陵中的串珠狀盆地從構造性質和成因上可分為構造凹陷盆地和斷陷盆地兩種類型。山間斷陷類型包括岱海盆地和黃旗海—興和盆地。這些盆地內主要岩層為下白堊系和較厚的第三系、第四系沖積湖積的砂和砂礫石層,在盆地周圍為山前衝洪積扇羣。岱海盆地坐落在北東向斷裂帶上,是一個長方形的陷落盆地,四周羣山環繞,基底主要為太古界花崗岩、片麻岩類,第四紀湖相沉積分佈廣泛,厚度可達240米左右。岱海南岸由玄武岩構成的斷層崖極為顯著,可以明顯地看出岱海盆地是由第三紀晚期到第四紀初期由構造陷落形成的地塹式內陸湖盆。黃旗海—興和盆地東、南、西3面由太古界片麻岩與花崗岩隆起的低山丘陵環繞,這個盆地是在白堊紀時形成的凹陷盆地,在第三紀末期盆地南北兩側發生斷裂,經中新世玄武岩噴發才分隔成西部的黃旗海盆地和東部的興和盆地。實質上興和盆地是黃旗海盆地東延的邊坡部分。
陰山山間凹陷盆地有海流圖盆地、西河盆地、烏克烏洞盆地,固陽—百靈淖盆地,武川—烏蘭花盆地、供濟堂盆地、黃羊城盆地、陶林盆地、商都盆地、大六號盆地和化德盆地等。它們的海拔為1300—1600米,盆地邊緣沒有明顯的斷裂,構造作用微弱,新生代以來邊緣撓曲或中部凹陷,凹陷深度不一,其中主要沉積了第四紀沖積洪積砂礫石層以及第三系和下白堊統礫岩、沙礫岩。這類盆地以武川—烏蘭花山間凹陷盆地最為典型。它從侏羅紀開始凹陷,至白堊紀時大幅度下沉,接受較厚的湖相沉積,又經白堊紀末晚期燕山運動,盆地緩緩回升,並受花崗岩隆起的影響,分隔成烏蘭花和武川兩個盆地,直至上新世早期的構造運動,這兩個盆地復又沉降,而後逐漸演變成今日的盆地現狀。 [2] 

陰山山脈地貌

陰山山脈地勢南高北低、西高東低。大青山以西海拔為2000米向東遞減為1400—1600米。最高峯在西端狼山的呼和巴什格,海拔為2364米。
陰山山脈
陰山山脈(10張)
陰山山地主要由塊狀的中低山,山間盆地和丘陵組成。卓資─察哈爾右冀中旗一線以西由互不連接的構造斷塊山組成,山峯高度相差無幾,代表了古夷平面的遺蹟。山地南側由東西向大斷裂造成的陡峻峭壁相對高差達千餘米,致使山地南北的氣候差異甚大,水熱重新分配,自然景觀垂直地帶性分化明顯,植被、土壤組合多樣,形成山地森林、灌叢及草原植被。山地南坡山麓地帶分佈有侵蝕殘餘的低山丘陵,山前和山谷兩側普遍發育多級階地和複式帶狀洪積扇羣。山地北坡剝蝕低山丘陵與盆地交錯,相對高差達200一400米,逐漸向內蒙古高原過渡,草原植被佔優勢,是良好的山地草場。卓資―察哈爾右翼中旗一線以東,地勢低,海拔在1500米左右,山嶺走向零亂,山坡呈緩狀,峯頂齊平,自然植被較好,山坡地綠草如茵,山谷中有小片森林,屬半乾旱草原景觀。
在陰山山脈低山丘陵中分佈着較為密集的成因複雜、形狀各異且面積大小不等的串珠狀盆地,海拔為1200—1600米。這些盆地主要有岱海盆地、黃旗海―興和盆地、大六號盆地,商都盆地、化德盆地、陶林盆地、黃羊城盆地、供濟堂盆地、武川—烏蘭花盆地、烏克烏洞盆地、西河盆地、固陽—白靈淖盆地和海流圖盆地等。這些盆地四周被低山丘陵分隔,中間低平,地表水易於彙集,常有河流貫通,具有灌溉之利。地下水埋藏淺且穩定,地平土肥,為發展農牧業生產提供了優越的自然條件,不僅成為農業上的“糧倉”,也是水草豐美的天然牧場。 [2] 

陰山山脈氣候

陰山山脈位於內蒙古高原中部,呈東西向伸展,成為天然屏障,為內蒙古氣候南北差異的重要分界線。在冬,春兩季,陰山山脈以北地區氣温很低,1月份平均氣温在-16℃以下,而山脈以南1月份平均氣温在-13℃左右;兩側氣温相差3℃以上。夏半年由於大陸內部普遍而迅速地增温,陰山山脈南北兩側氣温普遍較高,大部分在20℃以上;兩側氣温相差不大,多為1.5℃左右。年平均氣温兩側一般相差2—4℃,≥10℃的年積温兩側相差350—1000℃。在夏季,暖濕季風的來向幾乎與陰山山脈相垂直,在山體的迎風坡(南坡)受地形抬升而成雲致雨作用較為明顯,迎風坡降水大於背風坡的降水量,山體兩側的年降水量相差100—250毫米。
陰山山脈所在的內蒙古東部地區在氣候上屬中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冬季漫長嚴寒,多寒潮天氣,尤其北坡影響較大,冬季長達半年以上。陰山山地基本上沒有夏季,其餘半年為春季和秋季氣候狀況。陰山山地是半乾旱地區,屬於典型草原。
陰山山區日照時間較長,但熱量仍顯不足,日平均氣温穩定通過5℃的持續日在150—180天,≥5℃的年積温為2200—3000℃,≥10℃的積温為1200—2000℃。陰山地區氣候的總特點是:全年氣温偏低,夏季日温差大且雨量偏少,春季乾旱,光照較充足,風沙多;降水量由東向西、從南向北減少,從北部山麓向上降水量逐漸增加,但温度遞減,顯示了地勢的作用。 [2] 

陰山山脈水文

陰山山南為外流區,屬黃河、海河水系,流水侵蝕為主,河流溯源侵蝕與分割作用較強烈,溝谷深切,地面破碎;山北為內流區,河流稀少,水量小,侵蝕基準面高,因而侵蝕作用不顯著,溝谷淺緩,地貌外營力以風蝕為主,地面平坦,風沙散佈。 [4] 

陰山山脈植被

總起來看,陰山山地地形起伏不大,垂直自然帶不明顯,整個山地基本上為乾草原、荒漠草原景觀。本區屬乾草原慄鈣土地帶,植被為由本氏針茅、百里香組成的各類草原。這裏草場資源豐富,草場面積佔土地總面積的一半以上。森林草原分佈地區發育着森林草原黑鈣土。 [4] 

陰山山脈山脈關係

陰山山脈主要山脈

陰山山脈由大青山烏拉山狼山組成。 [3] 
  • 大青山
大青山屬陰山山脈的中段,西起昆都侖河,東至烏蘭察布盟卓資縣官山止,延綿250千米左右,橫跨內蒙古包頭市、呼和浩特市和烏蘭察布市的11個旗縣區,收集着東南季風帶來的降水,是河套平原、華北平原及首都北京的天然屏障。境內從昆都侖河至土右背鍋溝的東側,長80餘千米,南北寬約5—19千米,面積960平方千米。主峯在美岱召北,海拔2338米,高度僅次於陰山山脈主峯陝壩西北的呼和巴什格。
大青山在歷史上除了“陰山”這個古老的通名外,隨代稱之“秦山”“大斤山”。唐朝叫作“青山”,遼、金、元時代又叫作“天山”、祁連山”,據《萬曆武功錄》記載,明代嘉靖年間主式名為“大青山”。《山西通志》山川考也記載有:“明史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俺答老弱避暑大青山外,此大青二字入史傳之始當為我朝”。據此,大青山之名距今己有四百多年的歷史。大青山的蒙語名稱,明代蒙古文獻作“哈喇温納”,也作“達蘭、特力棍”,後來“達蘭,特力棍”叫作“達蘭、哈喇”,其含意是“眾多的黑山頭”。此外,沿山還有隨地而異的土名。 [12]  [16] 
  • 烏拉山
烏拉山屬陰山山脈西段南支,東起昆都侖河,西至烏拉特前旗西山咀,長約70千米,境內從昆都侖河口長34千米,南側追臨黃河,平均寬約12千米,面積400平方千米。主峯大樺背海拔2322米。
烏拉山在歷史上除了“陰山”這個古老的通名外,魏稱之跋那山,唐代叫作朝那山或木刺山,宋代西夏人叫作臘蓊山,遼代叫作牟那山,明代稱作母納山,清代叫作牟那山。據《山西通志》所載:“今烏喇特境內有山產松樹極多即名烏喇山亦曰西山。”“拉烏”一詞蒙古語叫“山”,滿語和藏語意為“差役”,源於突厥語。還有的説烏拉山這個名稱可能是清代末年由漢族人民口頭傳下來的。清末包頭地區流傳“火燒烏拉山”就是例證。
烏拉山山勢巍蛾,剖峯林立,山背多成犬齒狀。南麓陡峻,岩石裸露,植被稀疏。陰坡雜草叢生,並長有茂密的楊、樺、松柏樹。主要礦藏有鐵、菱鎂礦、雲母、水晶。野生動物資源有青羊、黃羊等。 [14] 
  • 狼山
狼山位於巴彥淖爾盟烏拉特後旗巴音布拉格鎮境內。長280千米。寬4—35千米。也稱“哈那林烏拉”,意“一對山"。由一對高峯在一起而得名。是陰山山脈西段最大的山。為東西走向,西部為東北走向。呈弧形環抱於河套平原之北,面積79.9萬公頃,海拔高度1500—2200米。最高峯是呼勒格爾山。海拔2335米。山岩多為各類變質岩,岩石堅硬,峯巒重疊,多懸崖峭壁。岩石裸露,植被稀疏。在山的陰面,生長着小灌木或雜草。狼山東段則可見少量的次生林木。狼山溝谷較多,比較大的有烏布浪口、達日黑口、狼山口、大巴圖等27條溝口。這些溝口蜿蜒曲折,兩側壁立,縱深長4—35千米,是貫通河套平原與烏拉特草原的主要交通要道。狼山南坡陡峻險要,而北坡較緩,山南、山北相對高差200—400米,為波狀起伏的低山丘陵,東西一線為南北分水嶺,嶺南水入黃河,嶺北水流向蒙古國。 [15] 

陰山山脈主要山峯

陰山山脈主峯呼和巴什格,海拔2364米。 [5] 

陰山山脈資源狀況

陰山山脈的礦產資源非常豐富,尤其是稀土資源,不僅儲量巨大,而且礦石品位很高。僅白雲鄂博1個礦牀的稀土總儲量即達1×108噸以上,為世界各國已探明儲量總和的5倍。銀礦儲量約為190×104噸,佔全國儲量的63%。銅、鉛、鋅集中分佈在西部的狼山和中部陰山北麓的白乃廟。內蒙古鋸、稀土的99%集中在白雲鄂博礦區。白雲鄂博鐵礦以磁鐵礦為主,埋藏有10×108噸的鐵礦,是個多金屬共生礦體,礦石中含有片、稀土、錳、鐵、氟、磷、針、鈦、鉀、鋇等70多種化學元素和142種礦物。狼山地區的炭窯口、東昇廟和甲生盤有大型銅、鉛、鋅礦和流鐵礦,並伴生有鑽、銀、金、鍺、錮、鎘等有益元素。包頭—白雲鄂博鐵路沿線的鐵礦佔內蒙古總儲量的71%。狼山地區的銅儲量最大,保有銅儲量126×104噸,佔全自治區儲量的39%。錳礦主要分佈在固陽附近。白乃廟地區分佈有原生金和伴金,大青山一帶砂金礦分佈普遍。集一二鐵路沿線也有鐵礦分佈。 [2] 

陰山山脈歷史文化

陰山山脈名稱來歷

蒙古語中,從西至東橫穿巴彥淖爾而過、佔去巴彥淖爾面積近三分之一的山脈不叫陰山,而叫“達蘭喀喇”,意為“七十個黑山頭”。其中的一個黑山頭在烏拉特後旗鏡內,名叫“潮格山”。許多巴彥淖爾人對潮格山並不熟悉,但因這座山而得名的“潮格鎮”卻沒有幾人不知,以至於後來它更名為“賽烏素鎮”很多年後仍然有很多人叫它“潮格鎮”。因為隆起於平地之上離長生天更近,所以潮格山是附近牧民們心中的“聖山”。而在整個巴彥淖爾的陰山山脈中,這樣的黑山頭數不勝數,從西往東叫得上名的就有獅虎山、卧佛嶺、萬佛嶺、大巴山、浩日格山、紅山、最高峯呼和巴什格峯、黑山、平頂山、馬鞍山、二狼山、阿其山、莫尼山(現在的烏拉山)、馬鬃山、哈日山、孤山等等。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名不見經傳的小山頭。
而“七十個黑山頭”的漢語名稱陰山,則飽含了歷史的滄桑。中國古代山南水北謂之“陽”,山北水南謂之“陰”。於是,黃河之北的陰山便被稱為“陽山”;陽山之下,黃河通過明安川向東流淌,位於當時的黃河以南的陰山支脈烏拉山便被稱為“陰山”。後來黃河幾經改道,而陰山的名稱代替“陽山”傳了下來。 [10] 

陰山山脈藝文

歷史上關於陰山的詩詞有近百首,其中最有名、廣為流傳的兩首是北朝民歌《敕勒歌》和王昌齡的《出塞》。 [10] 

陰山山脈民族

古往今來,陰山山脈地區先後有葷粥、土方、鬼方、林胡、婁煩、匈奴、鮮卑、突厥、回鶻、党項、契丹、女真、蒙古等北方遊牧民族,在這裏繁衍生息、遊獵駐牧。 [9] 

陰山山脈陰山岩畫

陰山岩畫 陰山岩畫
陰山岩畫主要集中在巴彥淖爾地區的山壑中,現已發現150多個分佈羣、5萬餘幅巖畫。其創作年代上限不晚於新石器時代早期,下限至近代。創作題材非常豐富,有動物、人物圖案,狩獵、放牧、舞蹈、征戰、巫師作法等圖景,還有日月星辰等符號。由於年代久遠,陰山先民的早期生產生活情形幾乎無從考證,陰山岩畫恰恰彌補了空白。 [8] 

陰山山脈生態保護

內蒙古大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陰山山脈中段,橫跨烏蘭察布市、呼和浩特市和包頭市的11個旗縣區,面積近4000平方千米,是中國北方面積最大的森林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
大青山自然保護區是陰山山脈山地森林、灌叢—草原鑲嵌景觀最完好的部分,是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區域,是華北植物區系與蒙古高原植物區系的分界線,是溝通東北、華北、西北動植物區系的過渡帶和大型動物活動的通道,是一個難得的野生物種資源基因庫,是一處天然的動植物園,是陰山山脈多樣的生物資源和景觀的縮影,是一處理想的科研和宣教基地。 [11] 
烏拉山自然保護區位於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境內,西起烏拉特前旗的西山咀鎮,東至昆都侖河,南臨110國道,北以烏拉山山腳線為界,東西長90千米,南北寬22千米,總面積116902公頃。 [13] 

陰山山脈社會生活

陰山山脈經濟

陰山山脈南北兩側的景觀和農業生產差異顯著。山南為農業區,山北為牧業區。 [5] 
陰山地區人類活動歷史十分悠久。據考證,在距今5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陰山南麓呼和浩特東北郊保合少鄉大窯村二道溝和前乃莫板村東山坡的“大窯文化”就是著名的打擊器製造場。秦漢時朝,在陰山一帶建立郡、縣,實行軍墾,隨後移民屯墾,使以遊牧為生的匈奴向北遷移。其後各朝代,這一帶戰爭頻繁,直至公元12、13世紀時,蒙古族崛起,才結束了北方民族聚散無常的局面。明、清代乃至1949年以前,包括陰山地區在內的內蒙古在各個方面的發展仍是相當緩慢。新中國成立以後,內蒙古自治區建立,全區經濟得到很大的發展,陰山南北的農牧業及工礦、交通、城鎮等各個方面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陰山丘陵間的串珠狀盆地中,土地肥沃,地表水彙集,地下水埋藏淺且比較穩定,為發展農業生產提供了優越的自然條件,不僅使其成為農業上的糧食產地,也是水草豐美的天然牧場。糧食作物主要分佈在盆地中和陰山山脈南北山區的丘陵地帶。作為內蒙古重要油料作物的油菜種植,主要分佈在陰山丘陵中西部。
陰山山地是內蒙古廣大畜牧業生產類型(按地形劃分)之一,主要由大青山、烏拉山、色爾騰山,狼山等組成,經營以養羊為主的畜牧業。由於靠近農業地區,得到了種植業的有力支援,畜牧業相當發達,其畜牧業產值佔內蒙古自治區畜牧業總產值將近1/8。
陰山山脈礦產的勘探開發促進了交通、城鎮建設。 [2] 

陰山山脈山口

陰山多可供通行的山口,其支脈狼山“東西數百里,隨處皆有通漠要道”,如大巴圖口、什探口、阿達口等等;大青山則有石枴、大萬家溝、大馬羣溝等等。清同治十年(1871年),普爾熱瓦爾斯基穿越烏拉山時,“只見當地人騎着驢或騾子,從山口出出入入,特別忙碌。這條峽谷並不狹窄,山間小路十分通暢,只有南坡的某些路段稍顯陡峭”。可見當時山口的繁忙景象。民國時期張佐華在陰山中見“許多行路人,都肩着包袱,拿着手杖行路,還有許多很笨的牛車、馬騾等運貨的隊伍”。何東輝在夜色中的大青山內也見“滿坑滿谷都是大車,是從陰山外起黑早趕道來的,大部都用牛拉,上面鼓着油麥的袋,土人爬在上面策着車子”等等,可見陰山並沒有成為兩側蒙古、漢等族民眾交往交流的阻礙。特別是數量眾多、不為官方重視、在歷史記錄中默默無聞的山口,這些地方雖通行條件稍差,但“歧路百出,外蕃部落,最易藏匿匪徒,盤查所不能及”,在戰亂時期,往往成為山脈兩側民眾交流或逃難的生命線,有時也是軍隊奇襲的要道。 [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