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除官赴闕至江州寄鄂嶽李大夫

鎖定
《除官赴闕至江州寄鄂嶽李大夫》是由唐代詩人韓愈創作的一首詩詞。
作品名稱
除官赴闕至江州寄鄂嶽李大夫
作    者
韓愈
創作年代
唐代
文學體裁

除官赴闕至江州寄鄂嶽李大夫詩詞正文

盆城去鄂渚,風便一日耳。不枉故人書,無因帆江水。
故人辭禮闈,旌節鎮江圻。而我竄逐者,龍鍾初得歸。
別來已三歲,望望長迢遞。咫尺不相聞,平生那可計。
我齒落且盡,君鬢白幾何。年皆過半百,來日苦無多。
少年樂新知,衰暮思故友。譬如親骨肉,寧免相可不。
我昔實愚蠢,不能降色辭。子犯亦有言,臣猶自知之。
公其務貰過,我亦請改事。桑榆倘可收,願寄相思字。 [1] 

除官赴闕至江州寄鄂嶽李大夫譯文

旅途中停靠的湓口城到鄂州您的治所,順風只消一日,(但我還是不能去拜訪專)。不是要枉費老友你的(情誼)書信,(我實在)沒有什麼理由(不好意思)揚帆去拜訪您。(因為)您是辭別廟堂屬,風光地做鎮守一方的封疆大吏。而我只是個被謫貶遠地的人,老態龍鍾了才能返回。距離上次離別已經三年了,在漫漫的時光長河裏對彼此的思念是如此的急切。如今近在遲尺,卻不敢去探望,這在平生又是哪裏會料想到會是這樣呢?我的牙齒掉光了,您的鬢毛也白了許多。我倆都已年過半百,來日苦短,恐是時日不多。少年人樂於結交新知己,老年人則思念昔日的老朋友。你我就如親兄弟一樣,在之前共事之時也難免有合與不合。我過去實際上很愚蠢,對人臉色不好看,説話也不中聽。就像晉文公的舅舅狐偃對晉文公道歉時説的那句話:“連我自己尚且知道有罪”。希望您務必寬恕我的過錯,我也期待着能像鄭襄公對楚莊王求和時所説的那樣,“重新事奉於您”。我願意通過這封書信,彌補我們友情上曾經的缺失。

除官赴闕至江州寄鄂嶽李大夫作者簡介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內河陽(今河南孟縣)人。因其郡望在昌黎,故世稱“韓昌黎”。德宗貞元八年登進士第。貞元十九年,因言關中旱災,觸怒權臣,被貶為陽山令。憲宗元和元年召拜國子博士。元和十二年從裴度討淮西吳元濟有功,升任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上表諫迎佛骨,貶潮州刺史,後歷任國子祭酒、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職。大力倡導古文運動,其散文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主張“以文為詩”,作詩力求新奇,且多議論。《全唐詩》存其詩十卷。有詩文合編《昌黎先生文集》。 [2] 
參考資料
  • 1.    (清)曾國藩纂,十八家詩鈔 上,嶽麓書社,2015.07,第397頁
  • 2.    (清)蘅塘退士編選;思履主編,唐詩三百首圖解詳析,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4.10,第30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