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院(拼音:yuàn)為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2]  。此字始見於戰國秦簡,古字形從阜(阝)、完聲。“院”基本義指院牆、圍牆。後轉指有圍牆的院子、房屋。此外,“院”在舊時也指官署。現代有些組織、政府機構和公共場所也叫“院”。
中文名
拼    音
yuàn
部    首
阝(左)
五    筆
BPFQ [1] 
倉    頡
NLJMU [1] 
鄭    碼
YWBR [1] 
筆    順
橫撇彎鈎、豎、點、點、橫鈎、橫、橫、撇、豎彎鈎
字    級
一級(編號:1734) [2] 
平水韻
去聲·十七霰 [3] 
總筆畫
9(部首2,部首外7)
四角號碼
7321₂
UniCode
U+9662 [1] 
筆順編號
524451135
注音字母
ㄩㄢˋ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造字法
形聲字

文字源流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院”由“阜”和“完”組成。“”的古文字形,有人認為它表示逐層上升的山崖,也有人認為它是石階之形,總之都跟山勢、地形的高低升降有關。“阜”在楷書中當左偏旁使用時寫作“阝”。這個偏旁的字在意思上多與土山、丘陵、地勢的高低升降有關,比如降、陟、陵等,但也有的字跟建築物有關,比如除、階以及院。“完”在字中起表示讀音的作用。
“院”較早的意義是指“圍牆”。《廣雅·釋宮》:“院,垣也。”“垣”就是牆。《説文解字》阜部、宀部下均收了“院”字,宀部的“院”注為“寏(huán)之或體”,且雲:“寏,周垣也。”“周垣”就是圍牆的意思。《説文解字》另釋“院”為“堅”,表示“堅固”的意思,聊備一説。
由“圍牆”的意思,“院”進一步指圍牆內房屋四周的空地,也就是庭院、院子。宋代《增修互注禮部韻略》:“有垣牆者曰院。”“院”的這個意思超越了它最初的含義,而更為人所熟知,唐代以後,多見於詩詞歌賦中。如李白《之廣陵宿常二南郭幽居》:“忘憂或假草,滿院羅叢萱。”又如南唐後主李煜《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詞:“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鈎。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後來,“院”又用作官署的名稱,比如,唐以後有“翰林院”,清末有“大理院”。在當代,“院”還作為某些公共場所的名稱,如醫院、戲院、畫院等。從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院”由指圍牆,到指院落,再到指某些場所這樣一條發展脈絡。 [13] 

詳細釋義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名詞
圍牆
wall
睡虎地秦墓竹簡《秦律十八種·法律答問》:“巷相直為院,宇相直者不為院。”
院子,房屋周圍用牆或柵欄圍起來的空地
yard;
courtyard
唐·廣宣《九月十五日夜宿鄭尚書絪車東亭望月寄杜給事》詩:“清光滿院恩情見,寒色臨門笑語諧。”
前蜀·韋莊《謁金門·空相憶》詞:“新睡覺來無力,不忍把伊書跡,滿院落花春寂寂,斷腸芳草碧。”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一:“長脖子男人推開的小門沒有關住,從那門洞裏能望到院裏。”
院落;庭院;四合院;深宅大院
某些機關和公共場所的名稱
《新唐書·百官志三》:“﹝御史台﹞其屬有三院:一曰台院,侍御史隸焉;二曰殿院,殿中侍御史隸焉;三曰察院,監察御史隸焉。”
宋·趙彥衞《雲麓漫鈔》卷七:“唐有三院御史,侍御史謂之台院,殿中侍御史謂之殿院,監察御史謂之察院。”
《儒林外史》第十回:“向在京師,蒙各部院大人及四衙門的老先生請個不歇。”
法院;醫院;博物院;國務院;科學院;電影院
特指學院
高等院校
特指醫院
出院;住院;轉院
僧、道者居住的地方
唐·李隆基《為趙法師別造精院過院賦詩序》:“入清虛院,則法師所居之地也。”
唐·韓愈《同竇牟韋尋劉師尊不遇》詩:“院閉青霞入,松高老鶴尋。”
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二:“念本寺裏別無寶貝,敝院又沒糧草。將軍手下許多兵,怎地停泊?”
園林
garden
唐·錢起《夏日陪史郎中宴杜郎中果園》詩:“竹陰疏柰院,山翠傍蕪城。”院,一本作“苑”。
姓氏用字,參看主詞條“院姓



(參考資料:《現代漢語詞典》 [4]  《漢語大字典》 [5] 

古籍訓釋

説文解字

【卷十四】【𨸏部】王眷切(yuàn)
院,堅也。從𨸏完聲。
【註釋】徐鉉等注:宀部已有,此重出。
【卷七】【宀部】胡官切(huán)
寏,周垣也。從宀奐聲。
院,寏或從𨸏。 [6] 

説文解字注

【卷十四】【𨸏部】
“(院)堅也。從𨸏完聲”注:王眷切。十四部。按,宀部為寏之或體。 [7] 
【卷七】【宀部】
“(寏)周垣也”注:寏之言完也。《西京賦》曰:“鐐亙綿聯,四百餘裏。”薛注曰“苑之周圍也。”善曰:“《西都賦》之繚以周牆也。”
“從宀,奐聲”注:胡官切,十四部。
“院,寏或從𨸏,完聲”注:完亦義也。《廣雅·釋室》雲:“院,垣也。”《左傳》:“繕完茸牆,以待賓客。”李涪雲:“完當為宇。”按,“繕完茸”三字成文,猶下文雲“觀台榭”亦三字成文也,安得以今人儷辭之法繩之,必欲謂為誤字。則完當是“院”字,蓋惟子産盡壞館垣,故措辭就垣言,上文高其閈閣,亦為門不容車掩飾,古人字無泛設也。又按,鉉本雲:“寏或從𨸏。”鍇多“完聲”二字,皆非善本。蓋此篆當從宀,阮聲,與𨸏部從𨸏,完聲之字別,篆體及説解轉寫誤耳。 [8] 

康熙字典

【戌集中】【阜字部】院;部外筆畫:7
《唐韻》王眷切。《集韻》《韻會》於眷切,並音瑗。《説文》:堅也。《玉篇》:周垣也。亦作寏。《增韻》:有垣牆者曰院。《唐書·宣宗紀》:作五王院,以處皇子之幼者。
又官廨曰院。《唐書·明皇紀》:置麗正書院,聚文學之士。又《令狐綯傳》:綯為翰林學士,夜對禁中燭盡,以金蓮花炬送歸院。又《南部新書》:自唐初來,歷五院惟二人,李商隱,張延賞。註:五院,謂監察殿中侍御史中丞大夫也。
又儒者所居曰書院。《方隅勝略》:白鹿書院,在廬山。鵝湖書院,在鉛山縣。
又浮屠所居曰僧院。《傳燈錄》:本行和尚雲:若有人道得著,老僧分半院與汝同住。
又道流所居曰道院。白樂天《尋郭道士》詩:看院止留雙白鶴。
又《廣韻》《集韻》並胡官切,音桓。
又《集韻》委遠切,音婉。義並同。 [9]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書寫提示

【規範提示】“阝”2畫,㇌(橫撇彎鈎)一筆寫成。
【寫法】“阝”窄“完”寬,頂部“阝”低,底部左右旁齊平。“阝”,㇌(橫撇彎鈎)的鈎尖收於橫中線。“完”,“宀”的首筆點從豎中線上端右側起筆,第二筆點寫在豎中線左側;“元”,短橫起筆於橫中線;撤從豎中線撇向“阝”下側。 [11]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韻書集成

韻書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平聲
二十六桓

合口呼
全濁
胡官切
ɣuɑn
去聲
三十三線

合口呼
次濁
王眷切
ɣjuæ̆n
集韻
平聲
二十六桓

合口呼
全濁
胡官切
ɣuɑn
上聲
二十阮

合口呼
全清
委遠切
ʔiuɐn
去聲
三十三線
雲/匣

合口呼
全濁
於眷切
ɣiuæn
禮部韻略

去聲





於眷切

增韻

去聲





於眷切

中原音韻

去聲
先天

撮口呼

全清

iuɛn
中州音韻

去聲
先天





餘眷切

洪武正韻
願(願)

去聲
十一霰


次濁
虞怨切
oyen
分韻撮要
陽去
第十三鴛婉怨乙
(參考資料:漢典 [10] 

上中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ɡ
i̯wan
先秦
王力系統
ɣ
ǐwan
先秦
董同龢系統
ɣ
juan
先秦
周法高系統


先秦
李方桂系統
gw
janh


jian


jian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j
i̯wɛn
隋唐
擬音/王力系統

ɣ
ǐwɛn
隋唐
擬音/董同龢系統

ɣ
juæ̆n
隋唐
擬音/周法高系統

j
iuan
隋唐
擬音/李方桂系統

j
wän
隋唐
擬音/陳新雄系統
j
ǐuɛn
(參考資料:漢典 [10]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聲母和韻母用國際音標標註;各方言點的字音以當地城區中老年人口音為依據,僅作參考
方言類別
方言點
聲母及韻母
調值
調類
備註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yan
51
去聲

官話(冀魯官話)
濟南
yæ̃
21
去聲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yæ̃
55
去聲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yɛn
35
去聲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yɛn
13
去聲
未註明異讀原因
uan
13
去聲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yĩ
53
去聲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yẽ
55
去聲

晉語
太原
ye
45
去聲

吳語
蘇州
jiø
31
陽去

吳語
温州
jy
22
陽去

湘語
長沙
yẽ
45
陰去
文讀
yẽ
21
陽去
白讀
湘語
雙峯
uĩ
33
陽去

贛語
南昌
yɔn
21
陽去

客家話
梅縣
ian
52
去聲

粵語
廣州
jyn
22
陽去

粵語
陽江
jin
54
陽去

閩語(閩南片)
廈門
iɛn
33
陽去
文讀
33
陽去
白讀
閩語(閩南片)
潮州
11
陽去

閩語(閩東片)
福州
ieŋ
242
陽去

閩語(閩北片)
建甌
ŋyɪŋ
44
陽去

(參考資料:《漢語方音字彙》 [12]  、漢典 [10] 
參考資料
  • 1.      .漢典[引用日期2020-07-01]
  • 2.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3-08-30]
  • 3.    平水韻 十七霰 院  .搜韻[引用日期2023-08-30]
  • 4.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代漢語詞典 第7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09:1615
  • 5.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 第2版[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4446-4447
  • 6.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991,2104
  • 7.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註譯本》編委會編.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注全譯本 第5卷[M]. 北京:中國書店, 2010.12:2433
  • 8.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註譯本》編委會編.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注全譯本 第3卷[M]. 北京:中國書店, 2010.12:1138
  • 9.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 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8:1340
  • 10.    院的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23-08-30]
  • 11.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433
  • 12.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本)[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06:276
  • 13.    富麗. 説“院”[J]. 月讀, 2021, (11):78-80.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