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院線制

鎖定
院線制是由一個發行主體以資本和供片為紐帶,與若干影院組合,實行統一品牌、統一排片、統一經營、統一管理的發行放映機制。是發行公司擁有影院的資產或與影院存在資產連接,二者有着共同的商業利益和目標的一種模式。
中文名
院線制
外文名
theater chain
紐    帶
發行主體資本和供片,與影院聯合
放映機制
統一品牌、排片、經營、管理
模    式
共同的商業利益和目標

院線制概念演進

院線對應的英文是theater chain,偶爾也用theaters或者theater circuit,chain的一個釋意是:聯合。
擁有共同產權或統一管理的一系列企業或機構,即院線這樣的發行放映聯合體至少包含共同名稱、共同產權或統一管理、系列電影院三個特徵。
為了改革電影發行放映機制,促進國產電影發行放映,2001年12月18日頒佈的《關於改革電影發行放映機制的實施細則》中對以“院線制”替代原有的層級發行網絡做了具體規定,其中對院線制有一個具體描述:
以資本或供片為紐帶,加快結構調整,推進院線組建。由一個發行主體和若干影院組合形成院線,實行統一品牌、統一排片、統一經營、統一管理。
在媒體報道中,“院線制”一般被定義為:以幾個影院為依託,以資本和供片為紐帶,由一個發行主體和若干影院組合形成,實行統一品牌、統一排片、統一經營、統一管理的發行放映機制。
由於院線制度是電影市場競爭中的自然產物,是片商和影院共同利益的保證,所以基本成為國際上通行慣例。例如美國的美國多功能院線、聯美院線、索尼院線;香港的嘉禾院線、麗聲院線;中國大陸的東方院線、中華院線等。
需要指出的是,通常所説的院線制在兩個不同層面提及:
一是整體電影發行放映的角度,院線作為發行對象,“院線制”就是和傳統層級發行放映機制相對應的一個概念,它和分帳發行等都是新的發行放映機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個概念可以看作新機制的一個縮微,它從放映的角度來描述新的發行放映機制。
二是從影院經營的角度,是影院競爭聯合的結果,因為品牌統一、資源共享、連鎖經營等運營機制,影院能夠獲得更好的銷售利潤。因此在經營角度上講,院線又和多廳影院、放映集團等緊密聯繫,是一種影院經營、電影放映的模式,通常多家影院背後有一個經濟主體。

院線制國內

而在我國,傳統計劃體制下的電影發行放映流程正好相反,發行環節最為龐大,並且在利益上“旱澇保收”。實行“院線制”將徹底打破電影市場的區域壟斷,是電影由壟斷髮行向院線制的供片方向發展。近年來一些城市探索性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北京新影聯發行公司便是一例。1996年由北京市電影公司、中影公司及北京市10多家影院共同出資參股,組建了新影聯發行公司,專門負責向北京各大影院發行影片。這等於將以前北京市電影公司“獨家壟斷”的這塊業務剝離了出來。但“損失”了發行業務的北京市電影公司由於在新影聯參了股,且大部分人員也被新影聯吸納過去,因此並沒有覺得“吃虧”。
同樣,在1998年實現聯合經營的遼寧北方電影股份公司也受到業內關注。該公司是遼寧省電影公司與各市、縣級發行公司合併後的產物。它將原來各公司總共1300人通過轉崗分流的方式裁減到只剩180人,並且實行現代化企業管理模式,意在統一經營遼寧電影市場。

院線制中國發展歷程

模式
解放後一直持續到20世紀90年代初,我國電影發行放映體制一直是“統購統銷” + “層級發行”模式,即大小製片廠生產影片後一次性由中國電影發行放映輸入輸出公司(簡稱中影)買斷,後者再分別經按照省、市、縣這樣的行政層級的發行公司發行到各電影院。但是這種模式存在於計劃經濟體制下,不適應20世紀80年代開始的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導致效率低下,資源浪費,對我國電影工業的萎靡必須承擔一定責任。並且自1984年開始電影製片不再由國家統一撥款,電影的發行放映也需要一個與之配套的市場機制。
我國電影發行放映改革先後經歷兩次重要時期,其標誌年份一是1993年,以《關於當前深化電影行業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業內常稱三號文件)和《電影行業機制改革方案實施細則》為主,輔以《中國電影發行放映輸出輸入公司影片購銷暫行辦法》等政策出台為代表;二是2001年,以《關於進一步深化電影業改革的若干意見》和《關於改革電影發行放映機制的實施細則(試行)》(業內常稱1519號文)等政策為代表。
1993年正式出台的相關政策裏面並沒有談到“院線”,但是院線制的起步卻與此次電影機制改革緊密相關。此階段的電影機制改革最重要的內容是電影製片廠自辦發行,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把影片直接銷售給各省和省以下的電影公司,可以和發行部門實行發行收入分成(這開始了早期的分帳發行機制)。此舉在很大程度上對電影發行起到了很大的改革促進,但是對放映的影響有限。因為電影院仍是國有,被納入地方行政管理範圍內,加上電影院設備和管理落後,因此整體發行成本較高、發行混亂,省級電影發行公司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中影公司在地方上獲得壟斷性。電影發行和放映是一個整體,相互制約,分帳發行和院線制度以及多廳影院等都緊密相連,由於我國當時無法建成院線,製片廠由面對一個壟斷性的中影改為32個壟斷性的省級電影發行公司,所以改革的成效有限。正是基於這樣,2001年才出台進一步的深化電影改革意見,並促進院線建立。
市場競爭卻使得一些先行者在1995年前後就開始了院線制的探索,摸着石子過河,付之具體實踐。其中包括福建、上海、四川等地出現了第二發行渠道,這些發行渠道所面向的主體影院構成了獨立於省級發行公司所控制的影院以外的“院線”,因此某些省出現了這種院線雛形。最關鍵的是,這種模式即省內電影院聯營代表了我們對院線的認識。
2001年12月18日廣電總局和文化部頒發的《關於改革電影發行放映機制的實施細則(試行)》明確提出院線制將成為我國電影發行放映的主要機制,10條細則中4條用於明確院線的建設和發展,其中包括帶有行政色彩的政策:
實行以院線為主的發行放映機制,減少發行層次,改變按行政區域計劃供片模式,變單一的多層次發行為以院線為主的一級發行,發行公司和製片單位直接向院城公司供片;有條件的地區,要儘快組建兩條或兩條以上的院線;鼓勵有實力的院線跨省經營。凡是在2002年6月1日之前沒有形成院線的地方,將停止向其供應進口分帳影片(經批准的地區除外)。2002年10月1日之前,北京、上海、江蘇、浙江、湖北、湖南、廣東、四川要率先組建兩條院線,否則將停止向其供應進口分帳影片。 [2] 
組建的要求與具體內容
組建院線必須符合以下條件和要求:(1)10家以上以資本或供片為紐帶的專業影劇院,其中實行計算機售票的影院不少於8家或者年度票房不低於800萬且電影專項資金如實上繳,可以發起組建一條省內院線,由省級電影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報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備案。(2)15家以上以資本或供片為紐帶且影劇院分佈在不同省級區域的專業影劇院,其中計算機售票不少於10家或者年度票房不低於1000萬且電影專項資金如實上繳,可以發起組建一條跨省院線,協商跨區域省級電影行政主管部門後,報送國家廣電總局審批,並向有關省級電影行政主管部門抄送批件。(3)一個省的院線組建最多不超過三條。以簽約形式組合的院線,簽約期不少於3年(含3年)。一個影院只能加入一家院線。簽約期滿後,可以重新進行選擇。
這種改革一方面是基於1993年政策推動的改革並不徹底,新的地方壟斷和中間發行環節仍然導致機制不暢;一方面是推動國產片的生產發行放映的任務日趨緊迫。院線制改革總體上再次將原有產品流通鏈條中的“發行”一節縮減,在院線中包含了一個發行主體和若干影院,而各電影製片廠和中影直接面對院線發行,以期達到減少發行層次,合理分配製片發行放映三方利益。由於對院線公司的運營管理有具體審核要求,尤其是國產片放映時間要達到2/3,這樣不僅僅有利於發行放映的管理,對於電影生產會起到直接促進。
據中國電影集團電影發行放映公司消息,截至2002年6月1日,已批准成立的30家省內和跨省院線,含電影院846座,1536塊銀幕。新疆、內蒙古、寧夏、青海等9省、自治區獲准緩建院線。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