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陝西省農業科學院

鎖定
陝西省農業科學院原有名稱為中國農業科學院陝西分院和陝西省農林科學院,其前身是始建於1952年的西北農業科學研究所,1983年改為陝西省農業科學院,直屬陝西省人民政府領導。1999年與原西北農業大學、西北林學院、中科院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植物研究所等數家單位合併組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成為我國最大的農林高等院校的一份子。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為升為211、985院校。
中文名
陝西省農業科學院
外文名
Shaan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創辦時間
1983年
辦學性質
211、985院校
所屬地區
陝西省
主要院系
陝西果品研究中心,國際農業科技情報體系
合併時間
1999年

陝西省農業科學院主要任務

原陝西省農業科學院該院的主要任務是:對全省農、牧業生產中重大的關鍵性科學技術問題組織研究攻關;接受國家下達的重點研究項目以及委託的區域性重大協作課題;負責全省農業科技幹部的對口培訓工作。

陝西省農業科學院學院介紹

全院設有糧食作物、特種作物、棉花蔬菜果樹蠶桑土壤肥料植物保護畜牧獸醫農業經濟、農業區劃、農業情報、黃土高原治理和黃土高原測試中心及14個研究所(中心)。並設有黃土高原科技交流培訓站、全國土壤肥力(黃土)監測站、陝西果品研究中心、國際農業科技情報體系(AGRIS)國家中心西北分中心和小麥研究中心等機構。
全院現有職工1650人,包括科技人員925人,其中有高級研究人員180人,中級360人。

陝西省農業科學院建制沿革

1952年10月,成立西北農業科學研究所籌備處,1954年9月定名西北農業科學研究所(簡稱西北農科所),由國家農業部領導。1958年3月,根據國家農業部指示,成立陝西省農業科學研究所,與西北農科所合署辦公,受中國農業科學院和陝西省農林廳雙重領導。1958年8月,在原西北農科所(陝西農科所)的基礎上,建立中國農業科學院陝西分院,業務由陝西省農林廳領導,並接受中國農業科學院指導。1973年7月,更名陝西省農林科學院。1983年10月,更名陝西省農業科學院,隸屬省農業廳領導。1990年11月,確定為省人民政府直屬機構。

陝西省農業科學院科研機構

1954年西北農科所成立初,設行政組、農藝組、園藝組、土肥組、植保組和試驗農場。1958年陝西分院成立後,對原西北農科所機構進行調整,設立院務會議和學術委員會,下設幹部科、秘書科、行政科和試驗農場。科研機構設作物系、植保系、耕作系、土肥系、氣象組、農經室、水保研究室、蔬菜室和分析室;陸續新組建了陝西省棉花研究所、農業機械研究所、果樹研究所、畜牧獸醫研究所、蠶桑研究所和林業研究所。後隨着建制調整,機構幾經設撤,至1998年底,院行政機構設辦公室、科研處、產業處、人事處、計財處、行政處。專業研究機構設糧食作物研究所(玉米作物研究所)、小麥研究中心、蔬菜花卉研究所、經濟作物研究所、棉花研究所、果樹研究所、畜牧獸醫研究所、蠶桑絲綢研究所、土壤研究所(旱地農業研究所)、植物保護研究所、黃土高原治理研究所、農業經濟科技信息研究所(農業區劃研究所)、黃土高原測試中心(農副產品加工研究所)。同時設有國家黃土肥力和肥效監測基地、陝西省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陝西省科技成果檢測鑑定機構、國家農業科技情報體系AGRIS西北分中心。

陝西省農業科學院科研方向

對全省農牧業生產中重大的關鍵性科學技術問題組織協調並進行研究,承擔國家和省部重點研究項目及區域性重大協作項目的組織、研究工作;接受橫向委託項目的研究和推廣;負責全省農業科技幹部的培訓工作。
1997年以來,隨着國家經濟發展戰略向西北地區轉移和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的建立,省農科院抓住這一歷史機遇,立足陝西,面向西北,以解決農業的關鍵技術問題為目標,以應用開發研究為主攻方向,進一步調整現有的學科佈局和科研機構,重點加強和發展9大優勢學科和1 6個重要項目的研究,建成3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並根據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需要,聯合地、縣農技部門,依託試驗基地和科技承包,以點帶面,積極開展科技成果產業化開發,逐步健全社會化、網絡化、專業化的科技服務體系。
四、科研設施
1952年開始籌建時,由西北農學院調撥土地421畝,建試驗樓1356平方米,職工宿舍樓1747平方米,工作室120平方米。至1998年底,全院總建築面積110000平方米;有試驗用地3100畝;省級重點實驗室3個,院級重點實驗室4個;大中型儀器設備340種900台(件);館藏圖書20餘萬冊;固定資產總值6200餘萬元。

陝西省農業科學院科研基地

從50年代開始,在農村建立各種試驗、示範基點,開展科學研究,推廣農業技術。1954年派出4個工作組,分赴陝北、永壽、靈武、周至縣農村蹲點。1958至1963年,每年派出的工作組增至40個,在全省的31個縣、市共設各類基點60個。1965年,設置基點48個,重點抓了16個綜合樣板和6個綜合基點建設,參加的科技人員219人,佔全院科技幹部的54%。1970年,按照陝西省革委會的意見,全院組織一半以上科技人員,在全省8個地(市)、75個縣、100個生產大隊建立農村科學實驗基點,號稱“百隊蹲點”。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農業科學實驗基點逐步轉向多學科、多專業聯合攻關,科研、推廣、生產相結合的綜合基地和專業基地建設。
“七五”期間,根據省政府“分區治理、分類指導”的方針,先後在全省5個生態類型區建立以丘陵溝壑區治理為中心的米脂實驗基地,以小流域綜合治理為中心的洛川實驗基地,以旱地農業研究為中心的合陽實驗基地和永壽實驗基地,以糧棉生產和棉田間套為中心的大荔實驗基地,以瘦肉型豬和經濟林發展為中心的洛南實驗基地,以蠶桑技術研究為中心的石泉實驗基地等8個實驗基地。經過幾年努力,各基地完成了計劃任務,為不同類型區綜合治理和脱貧致富做出了樣板。米脂縣泉家溝實驗基地從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入手,調整農林牧用地結構,與“六五”相比,人均基本農田由1.62畝增至1.96畝,糧食單產由174.5公斤增至241.5公斤,人均佔有糧食由504公斤增至631.8公斤。人均純收入由289元增至521元。合陽甘井實驗基地,通過以提高天然降水利用率為中心的旱地耕作方法研究,以增加肥料投入為基礎的土壤培肥及施肥技術研究,以及覆蓋栽培新技術研究,探索以磷促根,以肥調水理論,小麥畝產由1980年的50公斤提高到1989年的200公斤,獲省科技進步特等獎。
“八五”期間,在調整、鞏固原基地的基礎上,建立了7個農村綜合科學實驗基地和5個專業科學實驗基地。綜合基地包括黃土高原米脂實驗基地、渭北高原宜君實驗基地、渭北旱原合陽實驗基地、關中西部寶雞實驗基地,關中中部興平實驗基地,關中東部渭南實驗基地,秦巴山區洛南實驗基地。專業基地包括洛川果樹、永壽油菜、大荔棉花、石泉蠶桑和秦都區蔬菜基地。幾年來,在科技人員努力下,基地建設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渭南新市基地,重點開發推廣以噸糧田、雙千田為主要內容的立體農業綜合配套技術,糧食增長23.6%,多種經營產值增長35%。大荔埝橋基地科學種棉的經驗在全縣推廣,基地鄉和全縣皮棉單產分別達到96公斤和70公斤,生產投資分別降低24.7%和14.3%,棉花收入分別佔農業總收入的53.5%和25%。永壽監軍鎮基地建立的千畝油菜示範樣板經驗在渭北推廣,三年累計83萬畝,單產較對照增產41.7%,增產油菜籽2242萬公斤。各基地還針對當地農業生產中的問題,開展科學研究和新技術示範推廣項目192項,其中獲科技成果獎勵48項。
1995至1996年,配合農村科學實驗基地建設,先後在全省不同生態區建立了米脂區域治理試驗站,寶雞糧食優質高產試驗站和石泉蠶桑試驗站。
1996至1998年的基地建設,在“八五”工作的基礎上,重點抓了立足當地資源優勢,圍繞主導產業,不斷開發新產業,取得了重大進展。扶風基點在發展高效果菜產業中,相繼開發出“噸糧萬菜五千元田”、“兩糧一瓜一菜七千元田”和“一糧一瓜兩菜萬元田”的高效種植模式,在全省累計示範推廣1000餘畝。其中扶風示範400餘畝,平均畝收入6000餘元,為關中灌區發展高效農業樹立了樣板。合陽基點立足渭北資源優勢,利用果樹廢枝試栽香菇獲得成功,1998年在合陽甘井推廣栽培30萬袋,出菇率達90%以上,實現產值150萬元,為渭北旱原開發後續新興產業創出了一條新路。秦都基點圍繞城郊高效農業開發,摸索出的工廠化蔬菜生產模式,寶雞基點圍繞農業綜合開發,總結出的“增糧、壯果、興菜”綜合發展模式,都對當地農村經濟發展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自“七五”以來,基地累計推廣實用技術248項,推廣新品種86個,建立各類示範田(園)308萬畝,輻射帶動面積4800萬畝,創社會經濟效益8.1億元。
六、科研隊伍
西北農科所創建初期,有職工51人,其中科技人員44人。1958年組建農科分院時,有職工318人,其中科技人員160人。1978年,全院有各類科技人員595人,其中研究人員445人,科研輔助人員135人,科研管理人員15人。至1998年,全院有職工1424人,其中科技人員748人。在科技人員中,高級職稱200名,佔26.7%;中青年668名,佔89.3%;跨世紀學科帶頭人28名;國家、省級有突出貢獻專家17名。

陝西省農業科學院科研成果

建院以來,共完成科研成果671項,其中獲國家和省部級獎勵178項,育成農牧良種195個,出版專著151部,發表論文3000餘篇。小麥育種、玉米雜交育種、生物技術、大白菜不育系選育、黃土高原綜合治理等一些研究項目居全國乃至世界先進水平。一大批科研成果在生產上推廣應用,累計創經濟效益50億元。主要科研成果和推廣情況是:
1.棉花枯萎病菌生理型研究 1972至1973年,俞啓葆副院長聯合北京農業大學植物病理學家沈其教授和西北農學院仇元教授,爭取國家農林部和中國農科院的支持,成立全國棉花枯萎病菌生理型研究協作組,有23個科研、教學單位參加。先後在西北農學院和陝西省農科院聯合試驗,對陝西、河南、江蘇、四川、山東、遼寧、新疆、雲南等地的32個菌系進行鑑定比較,將棉花枯萎病菌劃分為生理型Ⅰ24個菌系、生理型Ⅱ5個菌系和生理型Ⅲ3個菌系,為棉花育種和品種佈局提供了科學依據,具有學術上、生產上的重要意義。
2.小麥條鏽病菌生理小種鑑定和保存研究 由植保所路端誼研究員主持,1961年在海拔1600米的太白縣建立了我國第一座夏季條鏽病實驗室,採集、鑑定並保存黃淮麥區和長江上游地區的條鏽菌菌種。1974年又爭取國家農林部撥款,建成全國條鏽病夏季研究中心。通過實驗研究,發現條中18、條中20兩個新小種,揭示了當時的主栽小麥品種阿勃和豐產3號抗鏽性退化的本質。“文革”結束後,全國原有條鏽病研究單位因工作中斷,菌種喪失,研究工作難以為繼。陝西為保存菌種做出了獨有貢獻,受到國家農林部的表彰。
3.作物蟲傳病毒病和陝北小麥下川問題研究 植保所朱象三研究員主持的研究組對陝北和渭北旱作農區的蟲傳病毒病進行研究。經過多項聯合試驗,重點對小麥的紅矮、藍矮、黃矮等病毒進行研究,取得新的進展。與國家衞生部、天津勞動衞生研究所合作開展鉀拌磷(即3911)殘毒研究,共同制訂出我國第一個劇毒農藥鉀拌磷用於小麥拌種的安全用藥量和殘留量標準。並以蒲城為中心,在渭北500萬畝麥田實施藥劑拌種、治蟲防病等綜合治理措施,解決了陝北川壩地因媒蟲和病毒疾病嚴重發生而不能種植小麥的問題。
4.旱原耕作改制“四改三擴”研究 植保所李立科研究員在渭北旱原地區蹲點實踐,把豌豆害蟲防治研究方向轉向提高豌豆產量的研究,歷經10年,於1972年總結提出了提高豌豆產量的“四改三擴”新技術,主要是施足磷肥,改良品種,擴大豌豆麥和複種面積,並在試驗區做出樣板。實施“四改三擴”後,乾旱農區由原來的三年四熟制改變成兩年三熟制,增產效果顯著。該項研究成果1972年送全國農林科技工作會議交流,為陝西省旱地農業研究和乾旱農區低產田改造研究開創了新路。
5.玉米自交系“武105”及雜交種“陝單一號” 由糧作所林季周研究員與西北農學院科技人員協作育成,是國內公認的少數幾個優良自交系之一。以它為材料培育出了17個在生產上大面積應用的雜交種和多個衍生系。以“武105”為母本培育的“陝單一號”高產、耐旱、耐澇、抗倒伏、適應性廣。1975年陝西省種植面積225萬畝,佔全省玉米雜交種推廣面積的21%。該品種在四川、甘肅、貴州、雲南、河南、河北、廣東等省也有一定種植面積。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獎。
6.抗枯、黃萎病棉花良種“陝棉1155”選育 由棉花研究所王遠研究員主持,用表現型差異大的品種與當地豐產性強的品種雜交,後代在致病力強的枯萎、黃萎菌種接種的病圃中連續選擇培育而成。1978年育成後,河南、山西、江蘇、湖北、湖南等省累計推廣面積271萬畝,增產皮棉1626萬公斤,增收4878萬元。1984年獲國家發明三等獎。
7.線辣椒高產栽培與人工乾製技術研究 1963至1970年,蔬菜研究所趙稚雅研究員在耀縣菜區設點試驗,摸索出一套辣椒高產栽培和人工乾製技術,在陝西省14個商品基地推廣,有40500畝幹椒平均畝產由原來100公斤提高到200公斤以上。採用人工乾製後,成品合格率由40%提高到90%以上,出口量由500噸上升到1700~2000噸。1971年此項成果在廣交會上展出,受到周總理重視。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獎。
8.耕牛蹄腿腫爛病的研究 1975至1978年,由畜牧獸醫研究所秦晟研究員主持,針對漢中地區多年來發生一種原因不明的蹄腿腫爛病開展調查研究。該病發病率高,死殘率25%~50%。研究揭示了該疾病是由木賊半裸鐮刀菌為主的真菌毒素引起的中毒病,並掌握了流行發病規律。該研究成果為我國牛病學增添了新的內容,併為發病區類似疾病的診斷與防治提供了科學依據。1979年獲國家農牧漁業部技術改進一等獎。
9.蘋果新品種秦冠 由果樹研究所原蕪洲研究員等科技人員經過近30年努力,以金冠作母本、雞冠作父本雜交,通過有性選育而成。該品種具有結果早、豐產、抗逆性強的特點,已在全國27個省、市栽植,年增純收益5億元左右。1989年獲國家發明二等獎。
10.小麥新品種“陝農7859” 由糧食作物研究所寧錕研究員主持育成。該品種弱冬性、耐旱性好、抗倒伏、抗條鏽兼抗葉鏽、白粉、葉枯、黃矮病。三年省區試及黃淮區試41個點次平均畝產385.5公斤,比對照品種增產13.2%。已在陝西、河南、皖北、魯南、晉南、鄂西、青海等省大面積累計推廣9000餘萬畝,增產糧食20餘億公斤,直接經濟效益15億元。1990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11.黃土高原峁狀丘陵溝壑區土地利用模式研究 由朱象三研究員主持。該項目在米脂縣泉家溝小流域通過六年的實驗,使糧田退耕43%,糧食單產、總產均大幅度提高。在人口年增長9‰的情況下,仍保持人均糧食500公斤左右,人均收入由169.5元提高到380元。林草面積由18%提高到50%,流失泥沙減少45%。該成果已在榆林地區大面積推廣,為我國治理黃土高原做出了樣板。1988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12.陝西省畜禽有毒真菌及真菌中毒病研究 由畜牧獸醫研究所汪昭賢研究員主持,通過研究基本查清了陝西省不同地區飼草、飼料有毒真菌相污染情況,分離鑑定出103種有毒真菌,新發現微小根毛黴菌病等3種條件致病真菌,新確診7種真菌性疾病,並在國內首次發現乳牛毛黴菌病與馬黃麴黴中毒病,完成了黃麴黴素B↓1等4種真菌黴素的分離、提純與測定。該成果對醫學、獸醫學和畜牧業生產具有重要意義。1991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13.辣椒新品種“8212” 由蔬菜花卉研究所莊燦然研究員主持選育。該品種具有抗病、抗災、優質、高產等特點,畝產幹椒300公斤,最高達400公斤,出口成品率90%以上。1986至1989年在陝、晉、豫、甘和新疆等省、區推廣130萬畝,淨增值3.6億元。1994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14.小麥新品種“229” 由小麥研究中心寧錕研究員主持育成。該品種耐旱、抗病、優質、高產,在省區試和黃淮區試中平均畝產分別為419.2公斤和435.6公斤,比對照分別增產16.7%和8.2%,均居第一位。該品種適宜關中平原灌區、渭北高原南部及黃淮麥區種植。1994至1996年累計推廣848.8萬畝,新增產值4.07億元。1997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15.普通小麥穩定自交結實缺體系統創制和小麥染色體工程育種研究 由小麥研究中心薛秀莊研究員主持。該項研究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地創制出20個連續穩定自交結實的阿勃小麥缺體系,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並在國內首次利用染色體工程育種方法育成小麥新品種“陝麥8003”等。1998年獲國家發明三等獎。
16.秦白系列大白菜新品種 由蔬菜花卉研究所趙稚雅、柯桂蘭研究員主持選育。其突出特點是營養品質優良,抗多種病害,豐產、穩定。已在全國10餘個省區推廣250餘萬畝,獲經濟效益10億餘元。該研究成果填補了陝西省自育白菜品種的空白,1990年被列入國家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劃。1992年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陝西省農業科學院科技服務

1.科普宣傳 1954至1958年,組織科研人員深入農村,傳授生產技術、農家肥和化肥施用技術、病蟲害防治和農藥使用技術。1959至1965年,在全省近40個縣、市開展農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推廣,至1965年底,基點、樣板直接覆蓋面積21萬畝,帶動面積709萬畝。1970至1976年,在全省75個縣100個生產大隊建立農業科學實驗基地,培訓農民技術員2萬餘名;提供作物良種800萬公斤,苗木良種400萬株,畜禽良種40萬隻;編寫科技書刊100餘種。“七五”以來,圍繞實現“兩高一優”農業,共建立科技示範户和專業户3萬餘户,採取舉辦培訓班、現場會、技術諮詢等多種形式,開展技術培訓385場(次),培訓農民60萬人(次);舉辦廣播講座75次,印發技術資料17000餘份。從1993年起,組織科技人員參加七屆科技之春宣傳月活動,同時配合每年一屆的楊陵農博會,進行科技宣傳和科技諮詢。據統計,全院共組織科技下鄉、實用技術培訓、技術諮詢等各類科技服務活動250餘次,散發科技資料217萬份,技術諮詢84萬餘人(次)。1997年,由省科協組織、農科院牽頭實施的陝西省“百鄉千村萬里行”蘋果技術服務活動,30餘名科技人員親臨第一線,開展科技宣傳,深受果農歡迎。1998年,各科研基地和科技承包點舉辦各種類型的農民技術培訓320場(次),技術諮詢4萬人(次),編印技術簡報24期,印發技術資料8000餘份。
2.科技承包 1988年9月,農科院向省政府提出,對渭北糧、油、煙、果、畜生產技術進行承包的建議。省政府採納了該建議,並在同年12月召開的全省“科技興陝”大會上提出,要把開展大面積集團性科技承包作為發展農業生產,提高農業經濟效益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長期堅持下去。
1989至1993年第一輪科技承包,農科院共承包18個縣、市,參加科技人員200餘人。五年共實現項目87個,承包面積5000餘萬畝,畜禽規模850萬頭;推廣農牧良種100餘個,農作物良種1.6億公斤,推廣應用技術780餘項;舉辦各類培訓班1.1萬期,培訓300萬人(次),技術諮詢145萬人(次),印發技術宣傳資料380萬份;協助當地政府召開各類技術推廣和生產現場會1.29萬次,參加人員78.2萬人(次)。結合科技承包,針對生產中的問題,開展了310項研究、示範、推廣工作,有103項獲得各級政府獎勵,其中省級以上獎勵40項。通過檢查驗收,對照合同承包基數,累計新增產值24. 33億元,其中農業技術增產效益為6.33億元,超額完成了合同承包徵務。
1994至1998年第二輪科技承包,共承擔14個縣、市的綜合技術承包和7個重大單項承包。全院參加承包科技人員187人,其中高級職稱64人,共承包科技項目64個,建立科技基點286個,推廣實用技術105項,承包工作進展順利,效果顯著。
3.科技開發 “七五”期間,建立科技諮詢經營組織8個,創辦科技開發實體6個,專兼職人員80餘名。通過技術諮詢、技術培訓、技術產品銷售、創辦實體等形式,共創收551.2萬元。“八五”期間,以良種開發為主,培育優良品種25個。至“八五”末,全院有科技開發實體40個,從事開發人員400餘人,五年累計創收922萬元。1996年,創辦以農作物良種為主,集果樹、苗木、專用肥、農藥等開發經營為一體的科技企業——金種子科技公司。在省內外建立1萬餘畝良種基地,並在一些省、市建立種子銷售網點20餘個。此外,還成立有食用菌研究開發中心、專用肥開發部、綠色科技開發公司等科技實體。1998年,共推廣優良新品種24個,新技術46項,開發效益從“八五”的年創收180餘萬元提高到1998年的500餘萬元。

陝西省農業科學院專業學會

陝西省園藝學會 1957年1月成立,現有會員479人,掛靠在蔬菜研究所。學會下設果樹、蔬菜、花卉、西甜瓜、茶葉和科普6個學組,並按不同專業單位和地區分成25個小組。
陝西省植物保護學會 1983年12月成立,掛靠在植物保護研究所,是省科協所屬的省級學會,現有會員323人。
陝西省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 1996年11月經省民政廳登記批准,掛靠土肥所。
陝西省作物學會 成立於50年代初,掛靠糧食作物研究所,受省科協領導。

陝西省農業科學院學術刊物

陝西農業科學》綜合性農業科學技術期刊,原名《西北農業科學》,在國內發行。1958年更名為《陝西農業科學》,為雙月刊。1987年批准在國內外公開發行。1988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期刊,1990年獲陝西省優秀期刊一等獎。
《國外農學——麥類作物》 國家農業部主管的全國性農業科技譯報系列刊物之一。1980年7月經中國科學技術情報編輯出版委員會批准創刊,為雙月刊,國內發行。1985年在中國科技信息刊物評比中獲二等獎,1992年獲陝西省優秀期刊一等獎。
西北農業學報》 由西北五省(區)農牧科學院倡議協商,1992年3月正式創刊公開發行。聯辦單位為西北五省(區)農(林)業科學院和青海新疆畜牧(獸醫)科學院7家,編輯部設在陝西省農業科技信息研究所。1995年獲陝西省優秀科技期刊一等獎。
《北方蠶業》 曾名《陝西蠶業》。1994年北方各省蠶業主管單位在“北方蠶業經濟協作區”年會上提議,要求拓寬《陝西蠶業》刊物的服務面,決定由山西、甘肅、寧夏、河北、河南、陝西等6省10個單位聯合辦刊,成立新的編委會。1995年《北方蠶業》正式出刊,國內發行。

陝西省農業科學院學術交流

1.對外學術交流 建院以來,先後接待40餘個國家來院考察、參觀和開展學術交流的專家、學者250批700餘人(次),選派科技人員赴國外進修、考察、訪問共160餘人(次),邀請外國專家來院講學130餘人(次)。1992年3月,烏克蘭共和國農業科學院院長索茲洛夫來院訪問,雙方經過協商,同意結成友好農科院,並簽署了開展科技與人才交流等協議書。
2.合作研究 “七五”期間,爭取國際合作項目4個,受援金額131.7萬美元。“八五”期間,引進智力項目262項,爭取國際合作項目6個,受援金額100萬美元。1996年,引進國外智力項目16項,獲得經費24.3萬美元;為留學回國人員爭取課題16項,資助經費5.7萬元。1997年引進國外智力項目10項,獲得經費30萬元,爭取留學回國人員資助項目8項,資助經費7.6萬元;爭取“948”安哥拉山羊項目1項,獲得資助10萬美元;申報世界銀行扶貧貸款項目3項。至1998年底,已完成項目主要有:
黃土高原土地和生物資源改良利用項目(CPR/86/012) 1986年7月開始至1998年底完成,中方主持人朱象三。外援資助39.9萬美元,其中引進價值16.92萬美元的儀器。通過項目出國進修5人,考察5人。
中瑞土壤保持合作項目 中國和瑞典簽署批准,由瑞典農業大學和陝西省農科院黃土高原治理所具體實施。中方主持人朱象三。1987年1月開始,1990年底結束。瑞典提供300萬克朗援助,先後派18人蔘加研究,黃土高原治理所派18人(次)赴瑞考察、培訓。開展了簡易土壤測試技術、生物改良土壤等4個課題研究,取得理想結果,國際專家組評審滿意。
果品中心項目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第四期援華項目的農業技術項目。1986年3月簽署項目文件,執行機構是聯合國糧農組織,實施機構為陝西省農科院果樹研究所(果品中心),主持人鄧熙時。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提供無償援助91.8萬美元,資助儀器設備91台(件)。院內派出科技人員11人赴美、英、日等國家進行技術培訓,9人出國考察。1990年第一期合同任務全部完成,順利通過驗收。
果品中心二期項目 即“無病毒果樹的繁殖及果品多樣化”項目,1993年9月簽字執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無償援助資金121.6萬美元,執行期5年。中方主持人諶有光、於啓昭。其間,在各果品生產示範縣舉辦各類培訓班40餘期,培訓農民6000人(次),1500畝無毒苗木示範園長勢良好,示範工作得到聯合國項目官員的好評,已順利完成終期總結報告,為爭取三期延續項目奠定了基礎。
加強小麥育種和種子生產能力項目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援華項目。1992年9月簽定合同,執行期5年。由農科院牽頭主持,西北農業大學、中國農科院參與實施。中方主持人呂金殿、高翔。資助總額為180萬美元,其中劃撥省農科院90萬美元。項目的目標是通過育種技術與方法研究,儘快培育出優質、高產、抗病、抗旱的小麥品種。
1992年,中國西北旱農扶貧推廣示範項目得到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批准,農科院承擔一子項目,主持人高宗,獲研究經費17萬美元。
1994年3月,和瑞典農業大學簽定的“減少氮素損失,提高氮肥利用率”合作研究項目,中方主持人呂殿青、同延安。瑞方無償提供價值130萬元人民幣的儀器設備。
在搞好對外學術交流的同時,“八五”以來,省農科院還接待國內進修學習、開展學術交流人員220餘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