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陝西省秦俑學研究會

鎖定
陝西省秦俑學研究會是從事秦俑學研究的羣眾性學術團體,學會掛靠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秘書處設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科研規劃部。
“秦漢文化網”作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秦文化研究會與陝西省秦俑學研究會聯合主辦的官方網站。
中文名
陝西省秦俑學研究會
主管部門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目錄

陝西省秦俑學研究會簡介

陝西省秦俑學研究會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的、從事秦俑學研究的羣眾性學術團體,學會掛靠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秘書處設在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科研規劃部。

陝西省秦俑學研究會宗旨

堅持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發揚實事求是、理論聯繫實際的學風,不斷深化秦俑學的研究,從而為繁榮和發展文化事業,為人類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建設做出貢獻。

陝西省秦俑學研究會任務

組織開展學術研究活動,加強國內外的學術研究,努力採用現代化的製作和傳播手段,採取多種形式,介紹有關資料和研究成果,編輯會刊、學術論文集等。

陝西省秦俑學研究會概況

為了及時交流研究成果,廣泛聯繫國內外專家,進一步深化秦俑研究,探討秦陵秦俑秦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問題,團結和聯繫了一批國內外著名的學者深化了秦俑學研究,秦俑學研究會與秦俑博物館分別於1984年、1986年、1990年、1994年、1999年、2004、2009、2016年召開了八屆秦俑學研究學術研討會和秦俑及彩繪文物保護與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以1984年召開的第一屆秦俑學術討論會為標誌,秦俑博物館的科研工作從艱苦求索的拓荒期步入了初步發展的新階段。
第一屆學術討論會召開於1984年10月,主要議題是秦俑坑的屬主問題。會議收到學術論文38篇,其中我館業務人員撰寫20篇,佔論文總數的52%。論文涉及秦俑的軍事內容、藝術、秦陵研究、秦陵二號銅車馬等。參加會議的87位代表來自全國各地,與會代表熱烈地發言交談,着重討論了陳景元提出的秦俑屬主的新見解。我館中青年學者大多首次在大型學術會議上提交論文,參與學術切磋,表明秦俑博物館中青年學者已躋身國內秦史、秦俑學研究殿堂,並佔據一席之地,標誌我館科研工作邁上了新台階。
第二屆學術討論會於1986年11月10~13日召開。會議的主要議題是秦俑的軍事內容、秦俑藝術、秦俑主題。大會收到論文58篇,我館20餘人出席會議,提交論文23篇,佔總數的39%。在這次會議上,根據學者的意見,成立了秦俑學研究會,聘請石興邦、李學勤、林劍鳴等9人為顧問。選出吳梓林、何清谷、袁仲一等21人為理事。秘書處設在秦俑博物館研究室,由秘書處負責召集理事會,選出常務理事及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副秘書長等。
第三屆學術研討會於1990年6月18~23日召開,會議主題是秦俑與秦文化。參加會議的中外學者136人,收到論文89篇。在這次會議上,學者們提出將秦俑納入秦文化的範疇內研究,因為秦俑、秦陵是秦文化的集中反映,也是秦俑博物館文物、遺址的基本內涵。所以,由秦俑而秦陵再延伸到秦文化,是秦俑研究的必然邏輯。會議期間改選了秦俑學研究會理事會,選出了會長、副會長和秘書長。聘請武伯綸、李學勤、湯池、林劍鳴等8人為顧問。會長袁仲一,副會長何清谷、張文立、賈景臣。秘書長由張文立兼任,副秘書長徐衞民。推選出理事27名,其中常務理事15名。
第四屆學術研討會於1994年8月16~20日召開,會議主題是秦俑與秦文化,秦俑博物館副館長吳永琪、館長袁仲一分別致開幕詞和閉幕詞。與會代表109人,收到論文96篇。會議論文涉及到秦俑、秦文化研究的許多層面。在這次會議上,秦俑學研究會召開了常務理事會及會員代表大會。聘請李學勤、湯池、林劍鳴等7人為顧問。會長袁仲一,副會長何清谷、張文立、韓偉、吳永琪。推選理事28名,其中產生常務理事16名。
第五屆學術研討會於1999年8月召開,會議主題是秦代的中西文化對比和秦俑文物的科學保護。參加會議的中外學者120人,收到論文108篇。與會代表就秦俑研究中的熱點問題、難點問題進行了熱烈而集中地討論。由秦俑、秦陵到秦史、秦文化,涉及面較寬,對一些老課題如人物評價、秦王朝滅亡的原因、早期秦文化、秦文化與周文化、東方六國文化的關係提出了新觀點和研究的新思路。會議期間,改選了秦俑學研究會,聘請李學勤、劉士莪、宋伯胤、周天遊、餘華青為顧問。選出會長袁仲一,副會長何清谷、張文立、韓偉、黃留珠、吳永琪、張仲立,秘書長徐衞民,副秘書長田靜,常務理事18人,理事35人。
第六屆學術研討會於2004年7月召開,會議主題是秦俑與秦漢文化。會議期間召開理事會,討論秦俑學研究的現狀和未來。理事們提出四點建議:第一,開展經常性的研究活動,及時組織小型靈活的討論會,研究秦俑秦文化的熱點問題。第二,開展專題研究,對某些專題可組織二三十人的短小研討會。第三,加強與會員的聯繫。第四,注意收集秦文化的研究信息。會議推選37位學者為理事,產生常務理事23名。選舉袁仲一為會長;吳永琪為常務副會長;何清谷、張文立、黃留珠、張仲立、焦南峯、徐衞民為副會長;秘書長田靜,處理學會日常工作。
第七屆學術研討會於2009年10月10日召開,由陝西省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陝西省秦俑學研究會主辦的秦俑博物館開館三十週年國際學術研討好暨秦俑學第七屆年會,在西安建國飯店隆重召開。來自中國、韓國、日本的130餘位專家學者,包括秦俑博物館40餘位研究人員參加了此次會議,對秦俑進行再次審讀和研究,並提出一些新的觀點。
第八屆學術研討會於2016年11月22——23日,由陝西省秦俑學研究會主辦、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承辦的“秦俑學第八屆學術研討會”在陝西臨潼召開,來自全國各大專院校、研究機構及文博系統從事秦歷史、考古研究等方面的120餘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本次會議。
秦兵馬俑面世四十多年來,秦俑學的研究由考古學、歷史學向外輻射,逐漸涉及到了文化史、科技史等其他學科;秦俑學研究由最初參與俑坑發掘的考古人員和秦俑博物館的業務人員,逐漸形成了一支力量雄厚的研究羣體,人員越來越多,學科越分越細,學者遍佈神州大地、五湖四海。
秦俑學研究會召開會員代表大會 [1]  ,選舉出了第八屆學會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常務理事、理事。會長:田靜;副會長:徐衞民、 侯寧彬、賈強;秘書長:朱學文 。選舉產生了16位特聘專家,21位常務理事和45位理事,大會還通過了新修訂的《陝西省秦俑學研究會章程》。
秦俑學第八屆學術研討會2016年11月在陝西臨潼召開 [2]  ,來自全國各大專院校、研究機構及文博系統從事秦歷史、考古研究等方面的120餘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本次會議。
連續八屆秦俑研究學術討論會的召開,擴大了秦俑在學界的影響,活躍了館內學術氣氛,增強了館內學者與國內外學者的聯繫和交流,有力地提升了本館科研人員的水平和境界。
三十多年來,秦俑學人不僅以寬闊的胸懷廣交學友,而且以崇高的敬業精神編輯出版了秦俑、秦文化和博物館學的研究書籍多部,使得秦俑研究在學術界的影響日益擴大。這種長期的學術聯繫和磨鍊,也造就了一批人才,使秦俑博物館多位業務骨幹逐漸成為各個研究領域的專家,被稱為一支不可忽視的“秦軍”。
本會會員遍及陝西省內各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文博單位,現有會員120人,理事45人,常務理事21人,學會掛靠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秘書處設在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科研規劃部。31年來,在社科聯的正確領導下、民間組織管理局的支持下,學會團結和帶領廣大會員積極開展秦俑、秦文化研究,已成功舉辦了八屆秦俑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資助出版學術專著50餘部,其中《秦文字編》《秦始皇陵兵馬俑研究》等10餘部著作獲得全國古籍整理一等獎和陝西省社科成果一等獎;先後邀請30餘位知名學者講學,並組織會員外出參加各類學術會議。秦俑學研究已由考古學、歷史學向外輻射,逐漸涉及到文化史、科技史以及文物保護等其他相關學科。全會人員出版專著100餘部,發表論文500餘篇,多項科研項目和科研成果獲得國家、省部級獎。秦俑學研究會與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聯合策劃出版的《秦俑秦文化叢書》已出版19本著作,輯刊《秦文化論從》已出版14輯,會刊《秦陵秦俑研究動態》1986年創刊,1990年固定為季刊,作為會員提供交流園地,迄今已連續編印119期,被評為“陝西省內部一級刊物”;已出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刊六輯。今後,秦俑學研究會將進一步加強與會員的聯繫,繼續編輯出版秦俑秦文化研究書籍,組織學術考察活動和學術交流活動,推進秦俑秦文化研究向縱深發展,為弘揚祖國優秀傳統文化發揮積極作用。
2017年7月經秦文化研究會、秦俑學研究會領導會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領導同意並授權,在互聯網上正式開通了由本館計算機專業技術人員自主開發的“秦漢文化網”,作為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秦文化研究會與陝西省秦俑學研究會聯合主辦的官方學術網站,備案號:陝ICP備18006223號-1,公安備案號:陝公網安備61011502000008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