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陝西省檔案館

鎖定
陝西省檔案館是陝西省委直屬正廳級事業單位,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履行檔案收集保管利用職能。是國家一級綜合檔案館、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省政府政務信息公開場所。
陝西省檔案館(局)位於西安市長安區,佔地面積65畝,建築面積22452平方米。現館藏490個全宗,64萬卷(冊)、6.8萬件檔案資料。主要分清代檔案、民國檔案、革命歷史檔案、西北大區檔案及建國後省級機關檔案五部分。其中最早的紙質檔案為清代乾隆十七年(1753年)的土地契典,最早的資料為明代正德十四年(1519年)《朝邑縣誌》及《四部備要》等;檔案載體以紙質為主,並有照片、膠片檔案及少量麻布、銅質、玉質等其它載體的實物檔案。 [1] 
中文名
陝西省檔案館
外文名
Shaanxi Provincial Archives
全    宗
490個
館    址
西安市建國路
成立時間
1958年10月
新館址
長安區子午大道與學府大街十字
郵    編
710100

陝西省檔案館歷史背景

陝西省檔案館其中有清代陝西地方政府的檔案,反映了禁煙、災情、捐濟、民事糾紛、金融、工商、軍機、涉外、錢糧奏銷等方面的情況。民國時期的有國民黨陝西省黨部、陝西省政府、參議會的檔案,有關重大歷史事件、重要人物活動的函件、手跡、照片等,如“四一二”大屠殺前後國民黨軍政要人的來往電報,反映何應欽與日本帝國主義秘密簽訂“何梅協定”的電報,國民黨軍隊圍堵紅軍長征的兵力部署、“匪”情調查報告、軍事戰鬥情報,以及反映西安事變的珍貴史料等。革命歷史檔案豐富是館藏的主要特點,尤其是陝甘寧邊區政府的檔案,比較完整、系統,內容反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土地革命、武裝鬥爭、建立蘇維埃政權和革命根據地,抗戰時期建立抗日民主根據地、實行民主建政、減租減息、精兵簡政、大生產運動、整風整紀、鋤奸反霸,解放戰爭時期粉碎國民黨軍隊進犯、進軍大西北等各方面的情況。一些中共中央領導人的親筆手跡、講話材料、往來函件等尤為珍貴。另有革命歷史報紙20餘種。

陝西省檔案館業務部門

陝西省檔案館(局)為中共陝西省委直屬機構,履行檔案事業行政管理和檔案收集保管利用職能。館(局)內設處、室、所12個(含機關黨委),編制140人。

陝西省檔案館主要服務

陝西省檔案館設有80個座位的閲覽室,並提供複印、函覆和諮詢等服務。1949年以前的檔案已向社會開放,並備有各種檢索工具。1980~1990年共接待利用者 83559人次, 提供利用檔案資料339635卷 (冊)次。該館自編或與其他單位合編的檔案資料彙編有7種,2000 餘萬字,其中《陝甘寧邊區政府文件選編》、《抗日戰爭時期陝甘寧邊區財政經濟史料摘編》、《陝甘寧革命根據地工商税收史料選編》、《西安事變檔案史料選編》、《陝西省大事記》等較有影響。該館還與陝甘寧三省(區)社會科學院等單位於1987年在延安舉辦了紀念陝甘寧邊區政府成立50週年的活動和學術討論會,並出版了論文選編;1988年舉行館慶活動和學術討論會,開展了對檔案工作的宣傳和學術研究。

陝西省檔案館檔案保護

該館在保護技術研究方面有突出貢獻,1987年研製的DH-B型藍色墨水字跡恢復劑、IB-E型藍色紅色墨水字跡保護劑和脱酸在檔案託裱工藝中的應用,多次獲科研成果獎,經試用和推廣,效果良好。1990年完成LC藍墨水字跡顯色固色劑,BS73、TH22擴散圓珠筆、複寫紙字跡恢復劑,BAH、DAH褪色圓珠筆、複寫紙字跡恢復劑,均為國際首創。還完成“珍貴檔案書畫保護劑和耐久工筆畫用紙的研製”研究課題,在檔案、書畫材料保護方面有特殊效果。
該館總面積為14673平方米,1988 年新建館庫和工作樓7600平方米,配有各種先進設備,並開展了檔案標準化著錄與電子計算機檢索的試點工作,為實現以現代化技術手段管理和提供利用檔案奠定了基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