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陝西千渭之會國家濕地公園

鎖定
陝西千渭之會國家濕地公園位陝西省寶雞市千渭交匯處,涉及鳳翔縣、陳倉區、高新區,範圍西起渭河卧龍寺大橋,東至渭河鳳凰大橋,北起千河王家崖水庫,南至渭河濱河南路,南北長17千米,東西寬7千米,總面積1864公頃,其中濕地面積1737公頃,佔公園總面積的93.2%。公園分為濕地保育、恢復重建、科普宣教、管理服務和合理利用五大功能區。 [1] 
2021年2月5日,被中國林學會命名為第五批全國林草科普基地,有效期為2021年~2024年。
中文名
陝西千渭之會國家濕地公園 [2] 
森林公園級別
國家級 [2] 
地理位置
陝西省寶雞市 [1] 
面    積
1864 公頃 [2] 
管理單位
陝西千渭之會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 [3] 
批准時間
2012年 [4] 

陝西千渭之會國家濕地公園地理環境

陝西千渭之會國家濕地公園位於陝西省寶雞市千渭交匯處,距離行政中心以東 3.5 公里,西起渭河卧龍寺大橋,東至渭河鳳凰大橋,北起千河王家崖水庫,南至渭河濱河南路,南北長17千米,東西寬7千米,總面積1864公頃,其中濕地面積1737公頃,佔公園總面積的93.2%。是城區東擴規劃建設的“綠肺”和生態隔離帶。涉及鳳翔縣、陳倉區、高新區3個鎮23個行政村。公園分為濕地保育、恢復重建、科普宣教、管理服務和合理利用五大功能區。 [1-2] 

陝西千渭之會國家濕地公園開發建設

陝西千渭之會國家濕地公園基礎建設

2013年初國家林業局批覆試點建設以來,在國家、省市林業部門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導下,按照“保護優先、科學修復、合理利用、持續發展”建設原則,根據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辦法、建設規範和千渭之會濕地公園總體規劃、修建性詳規,重點實施堤防整修、河道疏浚、治污淨水、濕地修復、植樹建綠、環境治理等生態工程,形成庫塘、溪流、灘塗多形態濕地環境,努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積極開展科普宣教活動,有力支持社區經濟發展,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環境。濕地生態系統得到有效保護,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園服務功能日趨完善。 [1] 

陝西千渭之會國家濕地公園管理機構

陝西千渭之會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成立於2013年,隸屬於陝西省寶雞市林業局管理。主要職責包括:編制濕地公園生態保護與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負責公園內濕地保護和管理工作;負責公園內濕地生態系統恢復、科研檢測、科普宣傳、濕地資源利用工作;負責公園內建設項目的申報,年度計劃安排,落實安全生產、督查考核等工作。 [3] 

陝西千渭之會國家濕地公園所獲榮譽

2021年2月5日,被中國林學會命名為第五批全國林草科普基地,有效期為2021年~2024年。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