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陝西中醫藥大學

鎖定
陝西中醫藥大學(Shaan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簡稱“陝中大”,坐落於陝西省咸陽市陝西省人民政府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建高校 [30]  ,是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 [1]  ,國家“‘十四五’教育強國推進工程”建設高校,國家“一流專業”和陝西省“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31]  ,陝西省國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試點高校 [32] 
學校前身是1952年創建於西安的西北中醫進修學校。1953年更名為陝西省中醫進修學校,1959年升格為陝西中醫學院,1961年遷至古都咸陽,1978年開始招收培養碩士研究生並被確定為確定的全國8所重點建設的中醫院校之一,1981年成為全國首批碩士授權單位,1990年被教育部批准為首批有條件接收國外留學生、港澳台地區學生的高等院校。2015年更名為陝西中醫藥大學 [1]  [33] 
截至2024年3月,學校有南北兩個校區,佔地總面積約86萬平方米;設有14個教學單位,2個醫教協同共建單位,2所直屬附屬醫院,13所非直屬附屬醫院及1座製藥廠和1箇中醫博物館,開設26個本科專業;擁有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個,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6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有教職員工5000餘人(含直屬附屬醫院),專任教師1181人;有全日制在校生16474人,其中本科生13562人,碩士研究生和留學生共2912人。 [1] 
中文名
陝西中醫藥大學
外文名
Shaan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簡    稱
陝中大、SUCM
創辦時間
1952年
辦學性質
公辦大學
學校類別
醫藥類
學校特色
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
省部共建高校 [30] 
主管部門
陝西省
現任領導
劉雙耀(黨委書記) [23] 
楊曉航(校長)
本科專業
26個
碩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5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31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6個
博士後
科研工作站1個 [1] 
院系設置
基礎醫學院、第一臨牀醫學院、第二臨牀醫學院、藥學院、針灸推拿學院、護理學院等14個教學單位
校    訓
精誠仁樸
校    歌
《大醫賦》
校慶日
5月22日 [34] 
地    址
南校區:陝西省咸陽市秦都區世紀大道中段1號 [105] 
北校區:陝西省咸陽市秦都區渭陽中路1號
院校代碼
10716
主要獎項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
省級教學成果獎12項

陝西中醫藥大學辦學歷史

陝西中醫藥大學創立初期

陝西中醫藥大學校園風光
陝西中醫藥大學校園風光(10張)
1952年,西北中醫進修學校在西安成立。
1953年,西北中醫進修學校更名為陝西省中醫進修學校 [33] 

陝西中醫藥大學升格搬遷

1959年,學校升格為陝西中醫學院。
1961年,學校遷至咸陽
1978年,中共中央56號文件確定陝西中醫學院為全國8所重點建設中醫院校之一。
1981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首批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等醫藥院校。
1990年,被教育部批准為首批有條件接收國外留學生、港澳台地區學生的高等院校 [2] 

陝西中醫藥大學更名發展

2015年4月24日,陝西中醫學院更名為陝西中醫藥大學 [3]  。同年4月28日,被批准為“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 [4] 
2021年7月23日,陝西省人民政府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簽署《共建陝西中醫藥大學協議》。 [21] 
2022年,學校入選陝西省國家高等教育智慧平台試點高校 [32] 
2023年6月,陝西中醫藥大學廉潔文化研究中心揭牌。 [57] 
2023年12月,浙江中醫藥大學發起成立全國中醫藥數字化教學聯盟。 [102] 

陝西中醫藥大學辦學條件

陝西中醫藥大學院系專業

截至2024年3月,學校設有14個教學單位,2個醫教協同共建單位,2所直屬附屬醫院,13所非直屬附屬醫院及1座製藥廠和1箇中醫博物館,開設26個本科專業,已形成了以中醫藥為核心,醫、理、工、文、管等學科專業協調發展的專業格局。 [1]  [25] 
院系名稱
專業名稱
陝西中醫藥大學第一臨牀醫學院
中醫系
中醫學、中醫骨傷科學、中醫兒科學
中西醫臨牀醫學系
中西醫臨牀醫學
陝西中醫藥大學第二臨牀醫學院
臨牀醫學系
臨牀醫學
中藥資源與開發、中藥學、中藥製藥、藥學、藥物製劑、製藥工程
中醫康復學、康復治療學、針灸推拿學
醫學檢驗技術、醫學影像學、生物技術
護理學、助產學
陝西中醫藥大學公共衞生學院
應用心理學、預防醫學、食品衞生與營養學
漢語言文學、市場營銷、公共事業管理、健康服務與管理
陝西中醫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
陝西中醫藥大學體育部
/
/
陝西中醫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
/
陝西中醫藥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
陝西中醫藥大學外語學院
/
參考資料: [25-27]  [35-39] 
附屬醫院
直屬附屬醫院
非直屬附屬醫院
銀川市中醫醫院
西安中醫腦病醫院
西安大興醫院
寶雞市高新人民醫院
咸陽彩虹醫院
寶雞市婦幼保健醫院
西安工會醫院 [5] 

陝西中醫藥大學師資力量

國醫大師
國醫大師(2張)
截至2024年3月,學校有教職員工5000餘人(含直屬附屬醫院),有專任教師1181人,其中副高以上職稱702人;有碩士研究生導師964名、兼職博士生導師38名、博士後導師8名;分別與中國中醫科學院及北京、上海、廣州、南京、成都、黑龍江、浙江、遼寧等中醫藥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現有國醫大師、全國優秀教師、國家中醫藥教學名師6人,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陝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23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國家岐黃學者、青年岐黃學者11人,國家級、省級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項目指導教師63人,陝西省名老中醫、名中醫49人,陝西省教學名師、優秀教師、師德標兵(先進個人)26人,陝西省“三秦學者”、“特支計劃”、陝西省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陝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陝西省普通高校青年傑出人才等省級人才67人,陝西省優秀教學團隊10個,陝西省重點科技創新團隊、“特支計劃”三秦學者創新團隊8個。 [1] 
類別
名單
國醫大師
張學文、郭誠傑、雷忠義
國家中醫藥教學名師
周永學、賀豐傑
思邈傑出人才
喬海法、唐志書
思邈學者
唐於平、邢玉瑞、 閆詠梅、袁普衞、張紅
思邈青年學者
張崗、 郭東豔、張琪、王徵、劉妍如、張小飛、王斌、陳豔琰、王宇
思邈新星
曲璇、李京濤、黃文靜、王衝、許洪波、潘豔芳、楊新傑
全國優秀教師
賀豐傑(2014)
全國中醫藥高等學校教學名師
周永學、賀豐傑(2016)
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唐於平(2014)、唐志書(2016)
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唐志書(2018)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唐志書、唐於平、喬海法
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崗學者
李京濤(2020)
國家青年岐黃學者
李京濤(2020) [1]  [40-42] 
陝西中醫藥大學省級教學團隊
序號
項目名稱
批准時間
批准文號
1
中醫基礎理論
2007年
陝教高(2007)52號
2
中醫內科學
2009年
陝教高(2009)21號
3
中藥學
2010年
陝教高(2010)7號
4
中醫骨傷科學
2011年
陝教高(2011)39號
5
中藥製藥
2012年
陝教高(2012)36號
6
針灸推拿學
2013年
陝教高(2013)30號
7
中醫婦科學
2014年
陝教高(2014)16號
8
醫學檢驗技術
2014年
陝教高(2014)16號
9
婦產科學
2015年
陝教高(2015)13號
10
中藥藥理學
2015年
陝教高(2015)13號 [6] 

陝西中醫藥大學學科建設

截至2024年3月,學校有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有6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具有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17個,5個學科在“十一五”“十二五”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考核中獲得優秀等次。其中,陝西高水平中醫藥重點學科5個,省級重點學科6個,陝西省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15個。有校級優勢學科2個,特色學科4個,培育建設中醫藥+交叉學科4個,有35個學科創新團隊。中醫腦病學、中西醫結合基礎、中醫婦科學、中西醫結合臨牀、中藥化學2023年入選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高水平中醫藥重點學科建設名單。中醫學連續兩輪入選陝西省“雙一流”培育學科,學校成為陝西省“雙一流”培育高校。臨牀醫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2022年學校自主設立中醫技術裝備工程、中醫藥管理學、中醫藥文化學三個目錄外二級學科。 [1] 
類別
學科名稱
國家中管局重點學科
中醫腦病學、中醫脾胃病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藥理學、臨牀中藥學、內經學、中醫康復學、中藥化學、中西醫結合基礎、中醫文化學、中醫瘡瘍病學、中醫耳鼻喉科學、中西醫結合臨牀(外科)、中醫血液病學、中西醫結合臨牀(心血管)
陝西“雙一流”建設學科
中醫學
省級重點學科
中醫基礎理論、中藥製藥、中醫藥特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研究、中醫臨牀基礎(傷寒論)、中醫骨傷學科、中醫養生學
陝西省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
中西醫結合骨傷學科、中醫消化內科、中醫康復學(二附院)、中醫心病學科、針灸學、中醫脾胃病學(二附院)、中醫腦病學科、中醫腫瘤學、中醫肺病學、方劑學、中醫醫史文獻、針灸推拿學(基礎)、中藥炮製學、中藥製藥工程學、中藥資源學
國家臨牀重點專科
骨傷科、腦病科、腫瘤科、心血管科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
腦病科、腫瘤科、骨傷科、腎病科、針灸科、耳鼻喉科、心病科、重症醫學科、治未病科、心血管科
陝西省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
中醫眼科、腫瘤科、肛腸外科、腎病科、兒科、心腦血管病科、針灸科、血液病科、糖尿病科、婦科、中西醫結合腫瘤專科、肺病科、老年病科、脾胃病科、中醫護理針灸康復科 [11] 
陝西中醫藥大學碩士學位點
學位類別
一級學科
二級學科
學術學位
中醫學
中醫基礎理論
中醫臨牀基礎
中醫醫史文獻
方劑學
中醫診斷學
中醫內科學
中醫外科學
中醫骨傷學
中醫婦科學
中醫兒科學
中醫五官科學
針灸推拿學
中西醫結合
中西醫結合基礎
中西醫結合臨牀
臨牀醫學
內科學
神經病學
影像醫學與核醫學
臨牀檢驗診斷學
外科學
婦產科學
麻醉學
藥學
藥物化學
藥劑學
生藥學
藥物分析學
藥理學
中藥學
不分設二級學科
專業學位
中醫
中醫內科學
中醫外科學
中醫骨傷科學
中醫婦科學
中醫兒科學
中醫五官科學
針灸推拿學
中西醫結合臨牀
全科醫學
中藥學
/
公共衞生
/
護理
/
漢語國際教育
/
應用心理
/
參考資料: [12]  [56] 

陝西中醫藥大學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截至2024年3月,學校有2個國家級及20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2個國家級和6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個教育部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項目,8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個省級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試點學院(系),建有省級課程思政教學示範中心、省級創新創業教育培訓基地、省級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建有2門國家精品在線課程、5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35門省級一流課程、14門省級課程思政示範課程、4門省級特色線上課程、3門省級創新創業教育課程、4門省級創新創業教育在線開放課程、20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5項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 [1] 
類別
名稱
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中醫學、中藥學
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
中醫學、中藥學
教育部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項目
五年制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面向基層的中醫全科醫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陝西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製藥工程、臨牀醫學、醫學影像學、針灸推拿學、中西醫臨牀醫學、中藥資源與開發、醫學檢驗技術、生物技術、預防醫學、藥學、藥物製劑、中藥製藥、康復治療學、護理學、市場營銷等 [7]  [43]  [53]  [55] 
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建設名單
課程名稱
主持人
成員
類別
年份
黃帝內經
張登本
孫理軍、邢玉瑞、張景明、李翠娟
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2018
中醫食療學
辛寶
錢文文、滕春風
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2018
黃帝內經
張登本
孫理軍、邢玉瑞、張景明、李翠娟
國家線上一流課程
2020
中醫食療學
辛寶
錢文文、滕春風
國家線上一流課程
2020
生理學
韓曼
於遠望、任豔芸、鞠迪、李汨
國家線下一流課程
2020
內經選讀
喬文彪
張登本、李翠娟、田丙坤、佟雅婧
國家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2020 [8] 
陝西省級一流本科課程建設名單
課程名稱
主講人
成員
類別
年份
內經選讀
喬文彪
張登本、李翠娟、田丙坤、佟雅婧
線上線下混合式
2019
中醫食療學
辛寶
錢文文、周海哲、滕春風
線上線下混合式
2019
生理學
韓曼
於遠望、任豔芸、鞠迪、李汨
線下
2019
中藥藥劑學
郭東豔
史亞軍、唐志書、王晶、程江雪
線下
2019
康復評定學
陸健
申嘉怡、張英傑、郭奎奎
線下
2019
訪山問藥
劉阿萍
高靜、張崗、陳瑩、沈霞
社會實踐
2019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持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楊珂娟
徐臣攀、武濤、蔡心、高妍
社會實踐一流課程
2021
藥用植物學
沈霞
張崗、程虎印、劉阿萍、張明英
線上線下混合一流課程
2021
中藥製劑分析
王小平
孟慶華、龍旭、謝允東、侯淑珍
線上線下混合一流課程
2021
中藥藥理學
衞吳
劉繼平、王斌、嚴亞鋒、郭潔
線下一流課程
2021
組織學與胚胎學
李濤
範妤、劉芳、王少蘭、李娜
線下一流課程
2021
病理生理學
張紅
段麗芳、李鑫、張文將、楊冬梨
線下一流課程
2021
局部解剖學
馬莉
關建軍、吳世衞、姬軍鳳、武姍姍
線下一流課程
2021
病理學
方豔
應小平、潘豔芳、李宏、魏靜
線下一流課程
2021
傷寒論
李小會
楊景鋒、陳麗名、譚穎穎、楊軍
線下一流課程
2021
中藥炮製學
宋藝君
王昌利、吳建華、李景麗、趙重博
線下一流課程
2021
中藥鑑定學
楊冰月
顏永剛、彭亮、胡本祥、孫濤
線下一流課程
2021
製藥過程安全與環保
張麗華
史亞軍、趙鵬、吳光明、王文曉
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
2021 [8] 
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項目名稱
批准時間
批准文號
中醫臨牀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2007年
陝教高(2007)53號
“思邈計劃”中藥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2009年
陝教高(2009)48號
針灸推拿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2013年
陝教高(2013)28號
系科合一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2014年
陝教高(2014)16號
臨牀醫學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2015年
陝教高(2015)13號 [9] 
省級教學中心
類別
項目名稱
批准時間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
2009年
中醫骨傷實驗教學中心
2011年
中醫診斷學實驗教學中心
2012年
製藥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2013年
生藥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2015年
生物實驗中心
2016年
機能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2017年
中藥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2019年 [10] 
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針灸推拿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2016年
形態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2017年
藥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2019年 [53] 
省級課程思政教學示範中心
醫藥院校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範中心
[53] 
  • 教學成果
截至2024年3月,近年來,學校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15項,其中特等獎2項,一等獎3項。 [1] 
國家級、省級教育教學成果獎部分獲獎情況
獎項名稱
成果名稱
等級
年度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
中醫研究生“院校+分層師承”培養模式的構建與實踐
二等獎
2018
陝西省教學成果獎
一體兩翼三化四平台生理學一流課程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特等獎
2021
基於科教協同的創新型中藥學人才培養機制探索與實踐
特等獎
2019
面向國家戰略,助力區域脱貧,創建中藥資源“三課堂一基地”實踐育人模式
一等獎
2021
藴德於教以能育人一一“健康中國”背景下卓越中醫藥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一等獎
2019
新醫科背景下科教協同驅動“3444”化學實踐教學新模式的構建與應用
二等獎
2021
以整合為策略、臨牀能力為核心的地方院校臨牀醫學教學改革與實踐
二等獎
2021
以中藥綜合應用能力為目標,虛實結合的中藥學專業中藥學課程教學模式構建與實踐
二等獎
2021
基於“大醫精誠”的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12345”協同育人模式探索和實踐
二等獎
2021
系科合一應用型醫學檢驗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二等獎
2019
以執業勝任能力為目標導向的“四位一體”卓越中醫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
二等獎
2019
參考資料: [53-54] 
  • 學生成績
2021-2022學年,學校學生在第六屆全國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大學生在線形態學大賽獲三等獎1項,第一屆虛擬仿真臨牀實驗診斷大賽獲一等獎1項、三等獎1項,第五屆全國醫學檢驗金微課大賽獲二等獎1項 [53] 

陝西中醫藥大學學校榮譽

時間
榮譽
2020年11月
2017至2019年全國內部審計先進集體
2022年3月
陝西省2021年度“雙百工程”先進單位 [13]  [24] 

陝西中醫藥大學學術研究

陝西中醫藥大學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3月,學校擁有國家藥物臨牀試驗機構、國家中醫藥標準研究推廣基地、國家中藥材產業技術 體系綜合試驗站、國家中藥材種子種苗繁育基地、第二批國家中醫臨牀研究基 地、陝西中藥資源產業化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秦藥特色資源研究開發國家 重點實驗室(培育)等多個科研平台。擁有3個國家中管局科研三級實驗室、5 個陝西省重點實驗室、2個陝西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陝西省臨牀研究中心 與分中心、1個陝西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陝西省國際科技合作基 地、2個陝西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4個陝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個陝西 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14個陝西省中管局重點研究室、陝西省創新藥物研究 中心、陝西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一帶一路”中醫藥健康發展 研究中心、陝西省中藥產業研究院、陝西省中醫藥真實世界臨牀研究中心、陝陝西省中醫藥發展與戰略研究院、陝西省公眾科學素質與中醫藥學創新發展研究 中心、院士工作站、國醫大師研究院、整合醫學研究院等科研平台。 [1]  [44] 
類別
名稱
省部(教育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陝西中藥資源產業化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研三級實驗室
中藥製劑實驗室、分子生物學實驗室、中藥藥理實驗室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研二級實驗室
中醫藥分子生物實驗室、中藥鑑定學實驗室、血管神經生理學實驗室、藏象分子免疫學實驗室、針灸推拿實驗室、血證診斷實驗室、脾胃病分子免疫實驗室、中藥化學實驗室、中藥物理實驗室、中西醫結合免疫學研究室、分子病理學實驗室、中醫骨病理與生物力學實驗室、中醫藥分子學與免疫學實驗室
省級研究中心
陝西省秦嶺中草藥應用開發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陝西省中藥飲片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陝西省中藥資源產業化協同創新中心、針藥結合創新研究中心、陝西省中醫(中西醫結合)腦病臨牀醫學研究中心
省級重點實驗室
陝西省中藥基礎與新藥研究重點實驗室、陝西省中醫體質與疾病防治重點實驗室、陝西省中醫腦病學重點實驗室、陝西省針藥結合重點實驗室、陝西省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防治重點實驗室
省級重點研究室
陝西省胃腸病證方藥重點研究室、陝西省痰瘀論治中醫腦病重點研究室、中藥配伍重點研究室、中醫藏象理論重點研究室、骨退行性疾病中西醫結合防治重點研究室、中藥藥效機制與物質基礎重點研究室、中醫藥防治消化道癌前病變重點研究室、傷寒學與經方辨治疑難病重點研究室、外科疑難病重點研究室 [14-15]  [44] 

陝西中醫藥大學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3月,學校近5年來承擔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重點研發計劃、重 大新藥創制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社科基金等1000餘項,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勵22項,其中省部級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項。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Cancer Letters 、Nano Research 、Phytomedicine 等期刊發表高水平論文700餘篇。 [1] 
獎項
等級
項目名稱
國家科技進步獎
二等獎
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
一等獎
腦病痰瘀毒損理論體系構建與臨牀驗證 [48] 
陝西省科學技術獎(部分)
一等獎
陝產棗類及沙棘等藥食兩用資源的綠色產業鏈構建與示範應用 [49] 
一等獎
秦巴特色太白七藥資源價值發現及其產業化 [51] 
二等獎
益氣活血方藥防治缺血性腦損傷的實驗研究與臨牀應用 [49] 
二等獎
中藥多糖分離純化及衍生物對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表面修飾研究 [49] 
三等獎
基於“治未病”理論的中醫體質基礎研究與應用示範 [49] 
三等獎
基於虛實相因病機運用加味薯蕷丸治療慢性腎衰竭的臨牀及實驗研究 [49] 
陝西省科學進步獎(部分)
一等獎
當歸養血活血系列藥對配伍效應與功效成分研究及應用 [50] 
二等獎
陝產特色資源太白楤木開發體系的構建與應用 [52] 
三等獎
佛胃康方抑制慢性萎縮性胃炎癌前病變的作用機制 [50] 
三等獎
腦出血中西醫結合精準預防研究 [50] 

陝西中醫藥大學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2023年5月學校圖書館官網顯示,學校圖書館總建築面積23307平方米,藏有紙質印刷性文獻141萬餘冊,古籍4.1萬餘冊,中醫藥古籍1.5萬冊,其中有《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第二十四卷》《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第二十四卷》《補註釋文黃帝內經素問十二卷》《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三十卷》[明萬曆十五年(查1587年)內府刻本]《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三十卷》《唐類函二百卷目錄二卷》《華先生中藏經八卷》等古籍。學校還購置了《海外中醫珍善本古籍叢刊》403冊,民國中醫藥期刊、棲芬室藏中醫典籍精選14種,中醫古籍珍本集成213種322冊以及四庫全書子部醫家類等;有電子圖書290萬餘冊,數據庫41個,其中34箇中文數據庫,包括中國知網、萬方醫學網、人衞臨牀醫學庫、醫學素材庫、愛如生古籍數據庫、中國醫學實訓視頻平台、醫藥知識服務平台、新東方多媒體學習庫、起點考研網等;3個外文數據庫,包括外文醫學信息資源檢索平台、Ovid-LWW全文期刊數據庫、Springer全文期刊庫;4個自建特色數據庫,包括中醫經典古籍辭書庫、古籍館藏數據庫、秦嶺中草藥標本館圖像數據庫、碩士論文庫;每年訂閲紙質中外文報刊800餘種 [45] 
  • 學術期刊
陝西中醫藥大學學術刊物
陝西中醫藥大學學術刊物(2張)
陝西中醫藥大學學報》(雙月刊)由陝西中醫藥大學主辦,創刊於1978年,是國內外公開發行的中醫藥學術刊物。是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中國科技期刊數據庫原文收錄期刊、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生物學文摘·中國生物學文獻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榮獲“以嶺杯”第三屆全國中醫藥優秀期刊、陝西省高校學報優秀期刊和陝西省優秀期刊。 [16] 
現代中醫藥》由陝西中醫藥大學主辦,創刊於1981年,是國內外公開發行的中醫藥學術刊物。是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美國《化學文摘》(CA)、中國科技期刊數據庫、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收錄。是陝西省優秀期刊。 [46] 

陝西中醫藥大學文化傳統

陝西中醫藥大學形象標識

  • 校徽
校徽 校徽
設計整體色彩以綠色烘托,代表了蒸蒸日上的強大生命力;中心主體圖案是一支有力的大手,寓意“支持、援助、服務、關愛”,體現了人類社會的共同願望,更是醫學工作的最終目的,同時,他也隱含了一隻和平鴿,既象徵了全人類的共同願望,也喻示醫學校莘莘學子發奮努力,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圖案的“大手”上方托起的是銀杏葉。
“大手”與銀杏葉整體又藴含了一個“Y”,是醫、藥、語言的拼音第一個字母,其讀音仍為“Yi”。
在本圖案內圓的右下方,有一個黃顏色的飄帶,整體構成一個大寫“Q”,是陝西簡稱“秦”的拼音的第一個字母。
陝西中醫藥大學校徽體現了陝西中醫藥大學人團結、友愛和發奮向上,積極奉獻的精神風貌。 [17] 

陝西中醫藥大學精神文化

  • 校訓
精誠仁樸
精誠:原取於唐代醫家孫思邈名句“大醫精誠”。“精”,指以精微之心,精勤不倦的學習和研究以學這門“至精至微”的學問;“誠”,願為儒家的道德修養方法和通過修養所達到的道德境界。指品德高尚,真實可信,不虛偽,不妄欺。孫思邈論述“大醫”要修養 “精”與“誠” 兩個方面。就是説,為醫者必須醫術精湛,醫德高尚。也是高等院校在教育與科學研究的工作中應該遵從的風尚。
仁樸 :仁:“仁”為儒家理想人格思想的核心內容。“仁者,愛人”,是要求個體“品德完美”的思想境界。“醫乃仁術”是中國傳統醫學給醫學下的定義。這種認識始於漢代,人們稱醫術為“仁術”,稱醫家為“仁義之士”。強調“仁”與“術”的統一。認識到,“仁”是醫學的核心和特質,醫學不但是“救人生命、活人性命”的技術,更強調醫者要有一顆同情病人、真誠地為病人解除痛苦的“仁愛”之心,尊重生命,關愛病人,做到有“仁心仁術”兼備。可見, 醫乃仁術”是醫術與醫德的統一,是醫學職業精神的寫照。
“樸”,是指本然樣態的原木。《莊子》雲:“無刀斧之斷者為之樸”。又指純真而無華飾。這裏是指返樸歸真、樸實無華。
陝西中醫藥大學校訓,包攬了師生員工在品德、行為、學識與才能方面的要求。主旨明確,內涵豐富,辭精義達。四字校訓古今融通,既有歷史感,又有現代感,既有內斂之力,又有外顯之效。讀之琅琅上口,思之回味無窮。且文理通用,雅俗共賞。專家學者不以為淺,市井百姓不以為深。 [18] 
  • 校歌
《大醫賦》
秦山蒼,渭水長,岐黃聖地,藥王故鄉。
古風新韻續遠志,國醫學府,教研譜華章!
學如舟,教有方,醫藥工文,相得益彰。
杏林苑裏展宏圖,繼往開來,桃李競芬芳。 [19] 

陝西中醫藥大學交流合作

截至2024年3月,學校是我國最早開展對外國留學生和港澳台地區學生進行中醫藥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有教育部“中國政府獎學金”和陝西省人民政府“三秦外國留學生獎學金”。先後同美國、加拿大、韓國、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日本、馬來西亞、澳大利亞、新西蘭、波蘭等國家和台灣、香港等地區的高校建立校際合作交流關係,為世界各地30多個國家和地區培養了3000多名中醫藥人才。近年來,學校充分發揮地緣和人文優勢,主動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積極投身“一帶一路”中醫藥傳播事業,先後獲批國家級中醫藥國際合作專項“國家絲綢之路中醫藥國際合作基地(陝西)”“中國-瑞士中醫藥中心(日內瓦)”,在俄羅斯、瑞士、羅馬尼亞、贊比亞成立了中醫藥醫療中心,設立了絲綢之路中醫藥國際合作基地英國工作站,進一步拓寬我校對外交流渠道,提升了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 [1] 

陝西中醫藥大學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黨委副書記、校長
楊曉航 [58-59] 
黨委副書記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監察專員
副校長
楊景鋒繆峯 [20]  [22]  [28-29]  、唐於平 [103] 
黨委委員、副校長
孫靜 [104] 

陝西中醫藥大學知名校友

姓名
備註
雷忠義
第三屆國醫大師、陝西省中醫醫院主任醫師 [60] 
楊 震
第四屆國醫大師、西安市中醫醫院原院長 [61] 
劉華為
全國名中醫、陝西省中醫醫院主任醫師 [62] 
曹利平
全國名中醫、陝西省中醫醫院主任醫師 [63] 
劉亞嫺
全國名中醫、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河北省腫瘤醫院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64] 
劉保延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岐黃學者、中國中醫科學院原常務副院長 [65] 
張 冰
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教學名師、岐黃學者,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66] 
楊明會
岐黃學者、解放軍總醫院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67] 
胡元會
岐黃學者、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68] 
萬海同
岐黃學者、浙江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69] 
李素雲
岐黃學者、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70] 
唐志書
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岐黃學者,中國中醫科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71] 
劉少明
原陝西省衞生廳廳長 [72] 
姜良鐸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73] 
李惠林
深圳市中醫院副院長、廣州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74] 
蘇榮彪
陝西省中醫藥管理局原局長 [75] 
崔彩蓮
北京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 [76] 
張 仁
中國針灸學會名譽副會長、上海市針灸學會名譽理事長 [77] 
金 霞
空軍軍醫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唐都醫院副院長 [78] 
劉勤社
陝西省衞生健康委黨組書記 [79] 
劉銅華
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80] 
史正剛
甘肅中醫藥大學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81] 
王益民
步長集團副總裁 [82] 
楊金生
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83] 
牛 陽
寧夏醫科大學黨委副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 [84] 
許建秦
陝西省中醫醫院院長 [85] 
杜力軍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86] 
趙 鋒
西安市中醫醫院院長 [87] 
馮振斌
陝西漢王制藥有限公司董事長 [88] 
朱西傑
全國中醫藥高等學校教學名師、教授、主任醫師 [89] 
李金田
甘肅中醫藥大學原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90] 
宋虎傑
西安市腦病醫院院長 [91] 
李振斌
西安大興醫院董事長 [92] 
孫永寧
上海市領軍人才、上海市中醫院副院長、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93] 
張喜奎
全國中醫藥高等學校教學名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94] 
樊新榮
中國中醫科學院醫學科研實驗中心主任、中國中醫科學院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95] 
張陽宜
全國優秀鄉村醫生 [96] 
李小東
安康市平利縣老縣鎮衞生院院長,2020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時親切接見 [97] 
曹 飛
河南省平頂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 [98] 
王 穎
西藏藏醫藥大學教師 [99] 
李時庚
西藏阿里地區改則縣基層放射科醫生 [101] 
王 勇
CCTV最美鄉村醫生 [10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