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州區隸屬河南省三門峽市,位於三門峽市西部,東與澠池縣交界,西與靈寶市接壤,南依甘山與洛寧縣毗鄰,北臨黃河與山西省平陸縣隔岸相望,東西南三面環抱三門峽市區和湖濱區。
[1]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陝州區常住人口288538人
[35]
。
幅員面積1609.73平方公里;轄4鎮、9鄉,全年實現生產總值218.0億元。
陝州區歷史沿革
編輯公元前21世紀至16世紀,今陝州地是夏王朝統治的中心區域。公元前16世紀至11世紀,陝地屬商朝。
公元前11世紀,周滅商,分封焦國、虢國於陝境,陝地先後屬焦、虢。爾後,陝地成為西周初期兩大統治區域的分界線。“自陝以東,周公主之;自陝以西,召公主之。”
公元前775年,“虢人滅焦”,陝地歸虢。公元前655年,虢國為晉國所滅,陝地屬晉。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分晉”,陝地分歸魏國。
西漢時,陝縣歸弘農郡。
[4]
清雍正二年(1724年),陝州改升為直隸州。
民國二年(1913年)廢陝州置陝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屬河南省第三行政區管轄。民國廿一年(1932年),屬河南第十一行政督察區管轄。其間陝縣均為行政公署駐地。
1949年5月,陝縣解放,歸屬河南省陝州專員公署管轄,為陝州專署駐地。
1952年4月,陝州專區撤銷,併入洛陽專區,陝縣歸洛陽專區管轄。
1959年底,黃河水利樞紐工程——三門峽大壩動工興建,陝縣併入三門峽市。
1961年10月與三門峽市分開辦公。1962年3月恢復陝縣建置,縣委、縣政府設於三門峽市,隸屬洛陽專區。
1986年4月,撤銷洛陽地區,三門峽市升格為省轄市,陝縣歸三門峽市管轄。
陝州區行政區劃
編輯陝州區區劃沿革
2000年,陝縣轄4個鎮、13個鄉:大營鎮、原店鎮、觀音堂鎮、西張村鎮;張汴鄉、張灣鄉、宜村鄉、菜園鄉、東凡鄉、張茅鄉、王家後鄉、硤石鄉、柴窪鄉、大延窪鄉、西李村鄉、宮前鄉、店子鄉。
2005年,陝縣鄉鎮區劃調整:撤銷大延窪鄉併入觀音堂鎮,撤銷柴窪鄉併入王家後鄉,撤銷東凡鄉併入菜園鄉,撤銷宜村鄉併入西張村鎮。截至2005年12月31日,陝州區轄4個鎮、9個鄉:大營鎮、原店鎮、觀音堂鎮、西張村鎮;張汴鄉、張灣鄉、菜園鄉、張茅鄉、王家後鄉、硤石鄉、西李村鄉、宮前鄉、店子鄉,共有9個居委會、263個村委會,2232個村民小組。
陝州區區劃詳情
鄉 鎮 名 稱 | 面 積 (KM) | 村民委員會名稱 | 村 民小 組 | |
88.66 | 12 | 大營、黃村、南曲沃、五原、峪裏、寺古窪、兀家窪、温塘、呂家崖、辛店、城村、官莊。 | 253 | |
19.73 | 5 | 原店、岔裏、新建、寨根、郭家。 居委會名稱:東一區、東二區、中區、西區、北區、市場(6個) | 49 | |
113.38 | 11 | 張汴、窯底、曲村、北營、廟後、西王、劉寺、盧莊、寺院、草廟、西過。 | 104 | |
65.29 | 20 | 新橋、土橋、尤灣、蔡白、柳林、西罐、張趙、三元、七里堡、關溝、上陳東、新莊、蘆村、橋頭、紅旗、雷家灣、指望、大坪、下陳東;南關(現屬開發區)。 | 147 | |
281.89 | 41 | 張一、張二、張三、張四、陳村、趙村、水淆、石原、辛莊、凡村、廟上、南原、坡頭、東窯院、窯店、反上、廟窪、寺下、白草灣、澗裏、澗西、人馬、前關、後關、溝東、西陽、人馬寨、窯頭、王村、豐陽、太陽、東陽、營前、南溝、東溝、宜村、西溝、五花嶺、丁管營、大安頭、小安頭。 | 363 | |
146.24 | 34 | 菜園、北灣、南灣、南區、交林、石門、雙廟河、衞家莊村、草店、雁翎關、刁家、官村、桃王、中莊、過村、趙原、下莊、上窯、東寨、溝南、芬溝、田家莊、杜村、東凡、西凡、南陽、北陽、橋窪、槓廟、坳渠、崔家、東梁、連家窪、後架河。 | 235 | |
84.85 | 22 | 東村、南頭、位村、宋王莊、貫耳溝、麻塘灣、韓家溝、西崖、張茅、後崖、丁家莊、蘇村、楊村、草地、清泉溝、竹園、白土坡、廟坡、西坡腦、瓦山溝、劉家河、山口。 | 147 | |
123.04 | 19 | 老泉、王家後、燕山、趙裏河、東莊、廟前、鹿馬、上莊、朝陽、龍潭、葫果、賀村、墳上、柴窪、趙莊、崖底、支社、劉家山、柏樹山。 | 178 | |
70.39 | 13 | 石門溝、廟溝、王莊、硤石、車壕、王家寨、三教地、衞家溝、南坡、高崖、荊山、黃坡、東嶺。 | 107 | |
115.04 | 25 | 觀音堂、南寨、韓巖、石堆、七里、張村、阮坪、段巖、石壕、段家門、江樹腰、葛條溝、下潮、鏵尖嘴、糯米溝、君王、蘆草、窯院、劉莊窪、韓窪、陽窪、大延窪、陳營、界巖、韓莊。 居委會名稱:觀音堂街、觀音堂煤礦、甘壕煤礦(3個) | 193 | |
133.17 | 27 | 李村、唐家溝、巖裏、河窪、原村、泉溝、柳溝、陡溝、白埠、楊嶺、王彥、上斷、龍脖、吳家坑、王營、張溝、陳家莊、元上、訪禮、魏家窯、嶽莊、下張、高溝、寨上、南巖、塔羅、古店。 | 213 | |
197.87 | 25 | 宮前、岳家溝、池蘆、韓川、卸花池、蔡家灣、池頭、頭峪、五峪、黑山溝、青澗、馬圪瘩、杏花、葦元溝、劉家莊、鐵爐溝、太子溝、瓦窯溝、金鳳、三道院、明山、竹園、西坡、楊河、農場。 | 192 | |
170.18 | 9 | 大石澗、店子、黃塘、灣子、栗子坪、白石崖、寬坪、陳家原、楊家河。 | 51 | |
合 計 | 1609.73 | 263 | 2232 |
陝州區地理環境
編輯陝州區位置境域
陝州區位於河南省西部黃河南岸,隸屬於三門峽市;東與澠池縣交界,西與靈寶市接壤,南依甘山與洛寧縣毗鄰,北臨黃河與山西省平陸縣隔岸相望,東西南三面環抱三門峽市區和湖濱區。地處北緯34°24′至34°51′,東經111°01′至111°44′,東西長65.25公里,南北寬48.8公里。
[2]
陝州區地勢地貌
陝州區地勢南高北低,東峻西坦,呈東南向西北傾斜狀。地貌基本可分為山區、丘陵和原川3種類型。山區為中山和低山。中山分佈於南部;低山分佈於東北部。丘陵主要分佈在東部,最高點馬頭山海拔為881.5米、熊耳山海拔為885.3米;西部為原川區,本區黃土層厚約20米至70米,地面由南向北呈階梯降落。海拔最低308米,最高為1466米,相對高差為1158米。
[2]
陝州區氣候
陝州區地處中緯度內陸區,屬暖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多受蒙古冷高壓控制,氣候乾冷,雨雪稀少;春季氣温回升,雨水增多;夏季炎熱、雨澇;秋季氣候涼爽,雨水減少。以候温(5天為一候,連續5天日平均氣温)大於22攝氏度為夏,小於10攝氏度為冬,介於10攝氏度至22攝氏度之間為春秋劃分季節。春季總天數為56天,夏季為103天,秋季為66天,冬季為140天,冬長春短、四季分明。
[2]
陝州區水文
陝州區河流屬黃河水系。陝州區共有大小河流33條,西部和北部流域面積1039平方公里,內有大小河流20條,其中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3條(蒼龍澗、青龍澗、清水河),由南向北注入黃河;東南部為洛河水系,流域面積570.8平方公里,內有大小河流13條,其中,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2條(永昌河、大石澗),自西向東注入洛河。
[2]
陝州區自然資源
編輯陝州區礦產資源
截止2013年7月,境內發現礦產地164個,其中中型礦牀13處,已發現礦藏32種,探明儲量的3種,保有儲量居全市前三位的有2種,已開發利用的有8種。黃金礦主要分部在陝州區南部崤山腹地,礦產儲量和產量均居全市第二位,已探明儲量30餘噸,已知金礦牀、礦點、礦化點總計17處;鋁土礦已發現礦產地10處,總儲量約1億噸;煤炭有9個煤田,探明儲量近3億噸,保有儲量約為2.2億噸,年產量約200多萬噸,居全市第3位;石灰石礦探明儲量近2億噸,年產量近200萬噸。
[2]
陝州區地熱礦泉
陝州區地熱礦泉水是位列陝州區黃(黃金)、白(鋁土)、黑(煤炭)、水(地熱礦泉水)4大優勢資源之一。境內地熱礦泉水分佈區域面積約4.1平方公里,泉口水温65℃左右。經國家有關部門檢測,水中富含鉀、鈉、鈣、鎂等對人體有益的宏量和微量元素,適宜飲用和洗浴。
[2]
陝州區生物資源
陝州區植物屬華北植被類型,境內有植物700餘種,分種植作物和樹木兩大類。種植作物為糧食作物、經濟作物、蔬菜、食用菌、藥材等;樹木陝州區共有樹種400餘種,分用材林和果樹兩大類。用材林為泡桐、大葉揚、國槐、刺槐、椿樹、楸樹、箭桿揚等;果樹為蘋果、桃、杏、梨、柿、核桃、棗等。
[8]
動物資源
陝州區境內動物有400餘種,分家畜家禽和野生動物兩大類。家畜家禽2006年末大牲畜存欄14.49萬頭、豬12.34萬頭、羊15.39萬隻、家禽201.03萬隻;野生動物有珍稀鳥類白天鵝以及豹子、狼、山鹿、羚羊、山豬、獾、狐狸、啄木鳥、喜鵲等。
[8]
陝州區人口
編輯截止2012年,陝州區總人口344910人。
鄉鎮 | 人口(人) |
---|---|
大營鎮 | 43733 |
原店鎮 | 37055 |
張汴鄉 | 12739 |
張灣鄉 | 25928 |
西 張村 鎮 | 54178 |
菜園鄉 | 37424 |
張茅鄉 | 20452 |
王 家後 鄉 | 18543 |
硤石鄉 | 15172 |
觀 音堂 鎮 | 36818 |
西 李村 鄉 | 23519 |
宮前鄉 | 15265 |
店子鄉 | 4084 |
合 計 |
陝州區政治
編輯馮勇同志為三門峽市陝州區區委委員、常委、書記,陝州區產業集聚區黨工委書記;
陝州區經濟
編輯陝州區綜述
2014年,陝州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8.0億元,比上年增長9.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0.5億元,增長4.8%;第二產業增加值114.1億元,增長8.7%;第三產業增加值83.4億元,增長10.5%。第一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為9.4%,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2.3%,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8.3%。
全年全區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户)354.0億元,增長11.4%;在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户)中,民間固定資產投資286.8億元,增長32.9%,佔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户)的比重81.0%。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 17.7億元,比上年增長68.6%。其中,住宅11.3億元,增長71.2%。房屋施工面積98.3萬平方米,增長8.7%。其中,住宅53.8萬平方米,增長7.8%。房屋竣工面積1.04萬平方米,下降95.4 %。其中,住宅 0.8萬平方米,下降95.6.0%。商品房銷售面積23.9萬平方米,增長47.5%。其中,住宅 22.1萬平方米,增長43.5%。
陝州區第一產業
2017年,陝州區糧食播種面積35898公頃,比上年增長32.6%。其中,小麥播種面積12692公頃,下降2.1%;玉米播種面積10584公頃,下降0.2%;棉花播種面積66公頃,下降18.5%;油料種植面積1739公頃,增長4.0%;煙葉種植面積1397公頃,下降23.5%;蔬菜種植面積4649公頃,下降1.8%。
全年糧食產量105240噸,比上年下降4.6%。其中:夏糧產量54693噸,增長6.5%;秋糧產量50547噸,下降14.4%。小麥產量54693噸,增長6.5%;玉米產量40858噸,下降12.2%;棉花產量55噸,下降57.0%;油料產量3560噸,增長7.0%;煙葉產量3022噸,下降51.7%;蔬菜類產量143574噸,增長0.1%;豬牛羊禽肉總產量21847噸,增長3.9%;禽蛋產量8313噸,下降1.7%;牛奶產量27834萬噸,增長1.6%。
[10]
陝州區第二產業
2017年,陝州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7.3億元,比上年增長9.2%,其中,輕工業增加值2.1億元,同比下降14.0%,重工業增加值55.2億元,同比增長10.4%,輕、重工業比例3.6:96.4,產品銷售率96.3%。
規模以上工業20個行業大類中,從增加值佔比看居前5位的行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佔比22.4%,同比下降6.9%;煤炭開採和洗選業佔比17.4%,同比增長49.2%;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比15.7%,同比增長15.5%,非金屬礦物製品業佔比15.2%,同比增長9.6%;汽車製造業佔比9.4%,同比增長23.7%。
[10]
全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205.4億元,比上年增長38.5%;利潤總額8.6億元,同比增長116.6%,税金總額4.8億元,同比增長56.6%。
全年全區產業集聚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2.3億元,比上年增長9.6%,佔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的38.9%。產業集聚區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42.9億元,增長8.6%,佔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的20.9%。產業集聚區規模以上工業利潤總額1.7億元,同比增長377.7%,佔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利潤的19.3%。
陝州區第三產業
2017年,陝州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1.7億元,同比增長 12.3%。分行業看,批發業7.2 億元,同比增長1.8 %;零售業38.2億元,同比增長14.1%;住宿業0.7億元,同比增長18.6 %;餐飲業5.6億元,同比增長15.2%。
2017年,陝州區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6.0億元,增長13.2%。全區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5.2億元,增長8.6%。
2017年年末,陝州區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53.5億元,比年初淨增11.4億元,增長8.0%。其中住户存款94.0億元,比年初淨增4.8億元,增長5.0%。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110.7億元,比年初淨增11.1億元,增長11.0%。其中:中長期貸款餘額43.2億元,比年初增長3.5億元,增長9.0%。
[10]
陝州區社會事業
編輯陝州區社會保障
2014年,陝州區財政民生支出達15.7億元,比2013年增加2.2億元,佔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79%。惠民政策全面落實。發放農作物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等9976萬元;發放庫區移民後期扶持資金1500萬元;新建、續建保障房940套;爭取扶貧資金2000萬元,完成8個整村推進項目和3個扶貧搬遷安置點建設任務,脱貧人口7200人。社會保障日益完善。陝州區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五項社會保險完成2.3億元;新增城鎮就業8816人,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8.9萬人次,實現收入13億元;新農合參合率達99%,補償醫療費9500萬元,受益羣眾42萬人次;發放城鄉低保金2680萬元,受益羣眾1.9萬人。
[10]
陝州區文化
2013年,陝州區崤函古道申遺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專家組驗收;陝州區廟上村地坑窯院、安國寺入選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電視專題片《人馬寨》獲得“河南省民間文藝金鼎獎”民俗影像作品獎;蒲劇《人間第一情》獲河南文華劇目一等獎。
[11]
陝州區教育
截止2012年9月,陝州區有區直屬學校18所:陝州中學、陝州區第一高級中學、陝州區第二高級中學、陝州區中等專業學校、陝州區教師進修學校、陝州區實驗中學、陝州區第一初級中學、陝州區第二實驗初級中學、陝州外國語學校、陝州小學、陝州區實驗小學、陝州區第二實驗小學、陝州區第三實驗學校、陝州區第四實驗學校、陝州區實驗幼兒園、陝州區第二實驗幼兒園、陝州區區直幼兒園、陝州區特殊教育學校。
[12]
鄉鎮中心校15所:大營中心學校、原店中心學校、張汴中心學校、張灣中心學校、張村中心學校、張村第二中心學校、菜園中心學校、菜園第二中心學校、張茅中心學校、王家後中心學校、硤石中心學校、觀音堂中心學校、李村中心學校、宮前中心學校、店子中心學校。
[13]
陝州區衞生
2014年,陝州區推進區級公立醫院改革,建設標準化村級衞生室20個、改擴建衞生室51個,不斷提高計生服務水平,被評為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區、全省計劃生育工作先進區。
[10]
陝州區交通運輸
編輯陝州區公路
陝州區交通(4張)
陝州區鐵路
陝州區風景名勝
編輯地坑院 | |
空相寺 | |
石壕古道 | |
安國寺 | |
甘山國家森林公園 甘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三門峽市區南20公里處,總規劃面積78.6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98%,森林蓄積量50餘萬立方米。已建成森林遊憩區、紅葉觀賞區、水上游樂區、蝴蝶谷景區和甘山文化區五個景區。境內最高峯甘露峯海拔1886.6米;負氧離子含量平均每立方厘米18000個,最高可達80000個,是中心城市市區的100餘倍;設有户外拓展訓練基地、青少年户外體育活動營地、山地自行車驛站和甘山滑雪運動中心。2014年5月,甘山國家森林公園通過國家4A級旅遊景區公示,成為陝州區首家國家4A級旅遊景區。
[19]
| |
雪花谷景區 |
陝州區地方特產
編輯陝州區城市榮譽
編輯- 參考資料
-
- 1. 陝縣行政區劃 .陝縣人民政府.2013-07-18[引用日期2015-04-26]
- 2. 陝縣自然地理 .陝縣人民政府.2013-07-18[引用日期2015-04-26]
- 3. 水利部關於公佈第二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的公告 .水利部[引用日期2019-11-16]
- 4. 陝縣歷史沿革 .陝縣人民政府.2013-07-16[引用日期2015-04-26]
- 5. 三門峽市陝州區掛牌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6-01-12]
- 6. 《國務院關於同意河南省調整三門峽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2015-02-16[引用日期2015-06-14]
- 7. 三門峽行政區劃 .三門峽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5-04-26]
- 8. 河南省陝縣 .新浪河南.2010-06-25[引用日期2015-04-26]
- 9. 最新!河南多地發佈人事任免-大河網 .大河[引用日期2021-01-23]
- 10. 2017年陝州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三門峽市統計信息網[引用日期2018-6-19]
- 11. 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 .三門峽市人民政府.2014-03-07[引用日期2015-04-26]
- 12. 縣直學校列表 .陝縣教育體育網[引用日期2015-04-26]
- 13. 鄉鎮中心校列表 .陝縣教育體育網[引用日期2015-04-26]
- 14. 陝縣交通狀況 .陝縣人民政府.2013-07-18[引用日期2015-04-26]
- 15. 陝州地坑院文化旅遊區 .陝縣人民政府.2015-03-25[引用日期2015-04-26]
- 16. 熊耳山空相寺風景區 .陝縣人民政府.2013-07-17[引用日期2015-04-26]
- 17. 石壕古道 .陝縣人民政府.2014-07-09[引用日期2015-04-26]
- 18. 安國寺 .陝縣人民政府.2014-07-11[引用日期2015-04-26]
- 19. 甘山國家森林公園 .陝縣人民政府.2014-07-09[引用日期2015-04-26]
- 20. 雪花谷景區 .陝縣人民政府.2013-07-17[引用日期2015-04-26]
- 21. 菜園手工掛麪 .陝縣人民政府.2013-07-18[引用日期2015-04-26]
- 22. 大營麻花 .陝縣人民政府.2015-03-25[引用日期2015-04-26]
- 23. 觀音堂牛肉 .陝縣人民政府.2015-03-25[引用日期2015-04-26]
- 24. 特色產品 .陝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5-07-31]
- 25. 河南省對外開放重點縣再添12個 已達47個 .商都網[引用日期2015-07-31]
- 26. 陝縣被確定為“中國投資環境工程試點城市” .三門峽市陝縣商務之窗[引用日期2015-07-31]
- 27. 陝縣榮獲“中國綠色名縣”稱號 .三門峽網[引用日期2015-07-31]
- 28. 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市、區)名單(160個)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5-07-31]
- 29. 教育部等六部門關於公佈第五批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範縣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02-01]
- 30. 2020中國特色小吃百佳縣市 .小康雜誌社[引用日期2020-05-24]
- 31. 四部門公佈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國家文物局[引用日期2020-07-01]
- 32. 河南省人民政府食品委員會關於命名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和第三批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的通報- 質量興農 - 河南省農業農村廳 .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網[引用日期2020-08-16]
- 33. 2020中國職業教育百佳縣市榜單 .小康雜誌社網[引用日期2020-08-25]
- 34. 2020年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縣以上行政區劃代碼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2021-01-04[引用日期2021-03-08]
- 35. 三門峽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第一號)——全市常住人口及性別構成情況 .瀟湘晨報[引用日期2021-08-07]
- 36. 文化和旅遊部公共服務司關於做好2022年 全國“村晚”示範展示有關工作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引用日期2022-01-16]
- 37. 陝縣郵政編碼 .郵編庫[引用日期2022-02-07]
- 38. 名單公佈!甘肅這些項目、地方入選 .澎湃[引用日期2022-05-02]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