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陛,是一個漢語二級字 [6]  ,讀作陛(bì),本義是指帝王宮殿的台階。 [1]  [4-5] 
中文名
拼    音
部    首
(在左)
五    筆
BXXF
倉    頡
NLPPG
字    級
二級
注    音
ㄅㄧˋ
結    構
左右結構
造字法
形聲(左形右聲)
統一碼
965B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陛bì
⒈ 〔陛下〕對國王或皇帝的敬稱。 [5] 
⒉ 〔陛見〕謁見皇帝。
⒊ 〔陛辭〕臣子向皇帝告別。 [2] 
基本詞義
◎ 陛 bì
〈名〉
(1) (形聲。從阜,坒( bì)聲。從“阜”,表示與地形地勢的高低上下有關。本義:帝王宮殿的台階)
(2) 同本義 [a flight of steps] [5] 
陛,升高階也。——《説文》。按,天子之陛九級。
舉傑壓陛,誅譏罷只。——《楚辭·大招》
陛者,皆聞焉。——《漢書·五行志》。注:“謂執兵列於陛側者。”
大王陛下。——《漢書·高帝紀》。按,臣與至尊言不敢指斥,故呼在陛下者告之。
陛高二尺五,廣長各三尺,遠廣各六尺。——《墨子·備城門》
至陛下,秦武陽色變振恐,羣臣怪之。——《戰國策·燕策》
(3) 又如:陛衞(帝王身邊的衞士);陛檻(宮殿台階兩旁的欄杆);陛兵(皇宮前殿陛兩旁的警衞士兵)
(4) 階次;品第 [rank;position]。如:陛級(地位;等級)
詞性變化
◎ 陛 bì
〈動〉
執兵器列於陛側 [stand in line aside]。如:陛戟(衞士持戟列在皇宮陛下兩側)
常用詞組
陛下 [5]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唐韻》傍禮切《集韻》《韻會》部禮切,音。《説文》升高階也。《玉篇》天子階也。《戰國策》秦舞陽奉地圖匣,以次進至陛。《前漢·東方朔傳》是時朔陛戟殿下。
又《王莽傳》朱戸納陛。《注》孟康曰:納,內也。謂鑿殿台際為陛,不使露也。師古曰:尊者不欲露而升陛,故內之於霤也。
又天子稱陛下。《史記·秦始皇紀》今海內賴陛下神靈,一統皆為郡縣。《蔡邕·獨斷》天子必有近臣,執兵立於陛側,以戒不虞。羣臣與天子言,不敢指斥,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達尊之意。《集韻》或作。《篇海》別作。
又《韓愈·曹成王辭》王亦有子,處王之所。惟舊之視,蹶蹶陛陛,實取實似。刻詩其,為示無止。《注》陛陛,猶比比,言眾多層次也。一説言王之子孫日益盛大,如歷階陛以升堂也。
又《正韻》毘意切,音避。義同。《海篇》別作。◎按諸韻書陛字皆止上聲,惟正韻有上去二音,今存之。《正字通》以去聲為正音,非。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