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陛石

鎖定
用來鋪設御路的石塊就叫做“陛石”。既然是鋪設御路,所以石塊都是漢白玉或大理石之類比較珍貴的石料,而不是普通的石頭。這些石塊的表面還雕飾有各種精美的紋樣,尤其是龍、雲、山、海之類最多。 [1] 
中文名
陛石
應用領域
建築學
作    用
鋪設御路
相關概念
台基
台基單獨看是一個高出地面的台子,與建築物結合時,它就是建築物的底座。台基的四面全部為磚石砌築,裏面大多填土,表面也鋪墁磚石,堅固結實,形體大多比較方正。中國古代大部分的建築都築有台基,而且越是等級高的建築,台基也越為顯著、高大。有些重要建築就乾脆用裝飾精美的須彌座作為台基,如北京故宮中的太和殿等三大殿的台基。
據資料記載,台基早在奴隸社會以前就出現了,《韓非子》中就描述了三皇五帝中堯帝所居宮室的台基:“堯堂崇三尺”、“第蠟土階”,意思是説,堯帝所居宮室的台基是土築而成,高達1m。當然,這還只是流傳典籍中零星的記裁。對於台基形制規定比較清楚的,憑藉可知資料看當為宋代和清代,宋代編纂有《營造法式》,清代編纂有《工程做法則例》,兩者均是由官方布的較為全面、系統的建築工程專著。如清代就規定:公侯以下、三品以上者,所居房屋的台基高二尺:四品以下和普通士、民,所居房屋的台基高一尺。但是實際上的台基高低並不完全按規定而制,很多都根據具體情況有所改變。 [1] 
《羲訓》中説:“陸升高階也”,也就是説特別高的台階就叫做“陛”。皇帝所居宮殿的台基最高,所以殿前的台階就叫做“陛”,因此臣子都稱皇帝為“陛下”,意思是説自己在台階之下向皇帝稟報事情。 [1] 
御路
在宮殿、寺廟等大型建築或等級較高的建築中,其台階的中間部分不砌條石,而順着台階的斜向放置漢白玉石或大理石等巨石,石面上賺刻龍紋等精彩圖案,顯得富麗而尊貴,這一部分石面帶就叫做“御路”。御路雖稱作“路”,但人並不能在上面行走。 [1] 
北京故宮保和殿御陛石
北京故宮中的重要宮殿前後台階中間都有御路,如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等。御路多由三塊巨石組成,每一塊巨石為一階。御路表面主要雕劉龍紋,附有寶山紋和雲紋。龍在雲霧與寶山間穿梭、嬉戲,時隱時現,兩旁有淺浮難花邊作裝飾,使中央的龍雕更加突出,栩栩如生。其中,位於保和殿北面台階中部的御路陛石,長度16m多,重有200多噸,堪稱故宮之最。石面上雕刻着“九龍戲珠”圖案,周圍浮雲繚繞,精美異常。 [1] 
參考資料
  • 1.    王其鈞編著.中國建築圖解詞典 白金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