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附城鎮

(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轄鎮)

鎖定
附城鎮,隸屬於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位於海豐縣城西南郊,北連海城鎮,西鄰聯安鎮,南接汕尾市城區紅草鎮,東南、東北分別與陶河鎮城東鎮隔水相望。東西長約10公里,南北寬約8.5公里,全鎮總面積約69.71平方公里。 [1]  截至2022年10月,附城鎮轄6個社區、14個行政村。 [15]  2020年常住人口128953人。 [13] 
2020年附城鎮完成工農業總產值263.57億元,年均增長達18.18%,其中工業產值241.91億元,農業產值21.66億元。 [14] 
中文名
附城鎮
外文名
Fucheng town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
地理位置
海豐縣西南部平原地帶
面    積
85 km²(2019年)
下轄地區
6個社區、14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南湖二路
電話區號
0660
郵政編碼
5164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12.9 萬(2020年常住)
車牌代碼
粵N

附城鎮歷史沿革

附城鎮的建制,有史可查的,始於宋代。
宋熙寧元年(1068年),海豐縣劃分為興賢、金錫、楊安、石塘、石帆、吉康、坊廊、龍溪八都。附城屬興賢都管轄範圍。
元至明代,附城區域仍屬海豐縣興賢所轄。
清雍正九年(1731年),從海豐縣東部析坊廊、石帆、吉康三都置陸豐縣,海豐存興賢、石塘、楊安、金錫四都,下分55約。興賢都包括守望約、旗嶺約、城港約、吊貢約、霞埔約、渡頭約、田心約、聯峯約、石塘約、城關約、赤山約。附城與現海城鎮、聯安鎮、城東鎮域均屬興賢都所轄。
民國三年至九年(1914年—1920年),海豐縣劃分為九個行政區:海城區(一區、公平區(二區)、梅隴區(三區)、後門區(四區)、汕尾區(五區)、赤坑區(六區)、田墘區(七區)、捷勝區(八區)、可塘區(九區)。附城屬一區的一部分。
民國十九年(1930年),全縣原九個行政區調整為七個區,即:一區海城、二區公平、三區梅隴、四區青草、五區汕尾、六區赤坑、七區捷勝。附城屬一區一部分。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以後撤區,全縣分設為35個鄉鎮。附城現行政區域屬城廈鎮、東田鎮、鹿境鄉、優峯鄉範圍。
1950年4月開始,全縣行政區域劃分為七區一鎮,同年9月,海豐縣第一區公所正式成立,範圍包括聯安、聯東、謝港、守望、新蝦、新台山、三峯、海城鎮八個鄉鎮。附城屬一區管轄的一部分。
1952年9月,從一區範圍內劃出田心、聯興、霞埔、聯北、優衝、聯川、聯田、白町、聯愛、聯南、新聯等鄉成立第十(後為渡頭區)。全縣為十區二鎮。新劃分後的一區(新一區)轄雅卿、聯河、赤山、榮山、圓墩、新北平、新山、新南、甘門、蝦西。榮港、新東北、西南、中河、關東、台東、汀後、北河圍、名東、新望、桂望21個鄉及海城鎮。附城屬新一區一部分。
1953年8月,全縣劃分為十二區一鎮。原一區範圍中又劃出聯河、榮港、榮山、新東北、新山、新南、北笏、赤山、雅卿、霞西、台東、關東、陶南、陶北14個鄉成立十一區(龍山區)。原一區的海城鎮和鄰近的名東、西南、中河、城北、守望、桂望等鄉組成城關區。附城鎮現行政區域多屬龍山區管轄範圍。
1957年冬,撤銷區並大鄉鎮,全縣改設為28個鄉鎮(3鎮25鄉)。撤銷龍山區公所,成立“中共聯河鄉委員會”、“中共三新鄉委員會”、“中共守望鄉委員會”、“中共赤山鄉委員會”。原屬城關區的名東、城北、西南、中河等鄉併入海城鎮,新望、桂望併為守望鄉。附城鎮區域分屬聯河鄉、三新鄉。
1958年12月13日,中共海城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正式建立,地址設在海城施厝堂(現海城鎮政府內)。原三新、赤山、守望、聯河、海城鎮五個鄉鎮撤銷並歸海城人民公社管轄。公社下設12個農業大隊(後為18個)
1961年,全縣改設為三個區:海城區、汕尾區、高潭區。轄1個鎮(汕尾鎮)28個公社(除原設公社外,增設赤山、附城鎮、聯河、三新、漁業、黃羌、平東、香洲、芳榮、大河、守望12個公社)。海城公社撤銷後,新劃分為海城鎮、附城、聯河、三新、赤山、守望六個分公社,統歸海城區聯社管轄。附城公社轄城南、中河、城東、名上、名下、南門、南湖、西門、下巷、地磁,河園11個大隊。聯河公社轄聯平、聯華、聯河、榮港、後港、榮和、榮西、榮東、石葉、道山、圓山、下山、信子、興洲、笏口、豐山、聯西17個大隊。三新公社轄新南、新山、池口、新東、新北、北平、桂港、甘門、湖蘭9個大隊。
1963年,合併公社,全縣改設為1個鎮18個公社,原赤山公社、守望公社、聯河公社、附城公社撒銷合併為海城公社。
1964年6月10日,原海城鎮郊五個農業大隊壓縮後併入海城公社管轄。
1965年1月,恢復海城鎮建制,海城鎮割出,與海城人民公社正式分離。4月,三新公社撤銷,並歸海城人民公社管轄。6月,原海城人民公社管轄範圍中分出桂望、新望、吊貢三個大隊與梅隴公社的銀峯、萬中、萬福三個大隊組建蓮花人民公社。
1964年4月3日,海城公社城北大隊劃歸海城鎮管轄。同年12月6日又歸還海城公社管轄。
1967年3月23日,海城公社生產臨時指揮部成立,代行黨委會和管委會職權。
1968年4月28日,海城公社革命委員會成立,代替黨政領導職權。
1974年12月,析出海城公社龍津河以東的名東、東園、東風、關東、赤山、龍山、新江、北平8個大隊,成立城東公社。
1982年11月,海城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易名為海城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
1983年2月,海城公社城北大隊劃歸海城鎮管轄。
1984年1月,海城人民公社改為海城區公所,下轄城西、榮港、中河、城南、聯河、聯西、聯興、圓山、道山、榮山、新南、新豐、鹿山13個鄉。區公所駐地仍設在東笏村。
1985年3月13日,海城區撤銷,併入海城鎮。改稱海城辦事處。同年12月10日,海城辦事處撒銷,恢復海城區公所建制。
1986年1月,海城區城西鄉劃歸海城鎮管轄。
1987年1月,海城區易名為附城鄉,設置村民委員會15個,即中河、城南、榮港、聯河、聯西、興洲、笏口、圓山、道山、榮山、新南、池口、新山、新東、新北。各村民委員會設置主任1人。
1989年2月,鄉政府駐地遷至新址步霞村北面。
1990年1月1日,村民委員會改稱管區辦事處,設正副主任各1名。同期增設南湖居委,設主任1名、副主任2名。
1993年1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附城鄉改為建制鎮。 [3] 
2002年3月,青年水庫的青年水庫管理區理順為青年村劃歸附城鎮管轄。 [4] 

附城鎮行政區劃

截至2022年10月,附城鎮轄6個社區、14個行政村。 [15] 
附城鎮區劃詳情
南湖社區
中河社區
城南社區
雲嶺山莊社區
聯北社區
聯城社區
榮港村
榮山村
道山村
圓山村
聯河村
聯西村
興洲村
笏口村
新南村
池口村
新山村
新北村
新東村
青年村

附城鎮地理環境

附城鎮位置境域

附城鎮位於海豐縣城西南郊,北連海城鎮,西鄰聯安鎮,南接汕尾市城區紅草鎮,東南、東北分別與陶河鎮城東鎮隔水相望。全鎮總面積約69.71平方公里。 [1] 

附城鎮地形地貌

山地面積893.3公頃,已植面積882.6公頃,佔山地面積98.8%;有1333.3公頃以上的海灘塗和海、淡水放養面積。麗江、黃江、大液河流經鎮境匯入長沙灣。 [5] 

附城鎮氣候

日照充足,年平均氣温21.9℃。年均無霜期358天。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2389.5毫米,年平均降雨日184.4天,年平均暴雨日6.4天,年平均濕度80%。 [5] 

附城鎮人口

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附城鎮共有常住人口128953人,比2010年增加47223人,比重由2010年的11.23%上升至17.5%。 [13] 

附城鎮經濟

附城,地處長沙灣,溪河、池塘、魚堤、蠔町多。有寬廣的海水放養面積和千畝成片的淡水養殖基地,有利於開發海、淡水養殖。在海灘塗築堤圍、建涵閘,浚深海水排灌溝路,建設高產魚堤;開發蠔町,大面積放養牡蠣;利用潮汐,在江河出海口等處桁槽、閘箔、打罟、圍網等;圓山、新南、道山村建成深井抽提威水養殖對蝦的養殖場。已大規模建立海、淡水養殖基地。 [5] 
2017年,附城鎮完成工農業總產值55.59億元,其中工業產值51.2億元,農業產值4.39億元,分別比增28%和5%;規模以上工業產值23.7億元,比增32%;社會商品零售總額32.7億元,比增2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2億元。完成國地兩税收入14103.2萬元,其中國税13293.2萬元,地税810萬元。 [6] 
2019年11月,附城鎮完成工農業總產值52.49億元,其中工業產值48.15億元,農業產值4.34億元,分別比增4%和26.4%;規模以上工業產值35.5億元,比增29.3%;規模以下工業產值12.65億元,比增24%;社會商品零售總額22.4億元,比增22%,其中限額上商業總額5.2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8.5億元。 [2] 
2020年,附城鎮完成工農業總產值68.89億元,其中工業產值64.45億元,農業產值4.45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產值53.1億元,規下工業11.35億元。全鎮新增“四上”企業18家,其中規上工業5家,限上企業13家。新增個體户6371户,農民專業合作社23户,個轉企111户,個人獨資企業182户,公司企業1337户。 [14] 

附城鎮社會事業

附城鎮文化事業

1999年後,附城離退休教師組成八音曲藝班、白字曲班,加入縣老年人體育協會,參加文化下鄉活動和演出;大渡、鹿南、圓山、信仔等村有端午節賽龍舟的傳統。2004年,鹿南、圓山龍舟隊獲得海豐縣端午節龍舟賽冠、亞軍。2004年,全鎮共有文化室20間。 [5] 

附城鎮醫療衞生

1988年後,鎮衞生院有病房6間11張牀位,醫生36人。在原有的X光室、B超室、化驗室、內科室、外科室的基礎上,增設婦科室、婦產房等,方便羣眾就診。個體衞生站17個,醫生40人。2004年,衞生院有醫務人員80人,鎮內醫療站(室)42間,個體鄉村醫生72人。 [5] 

附城鎮教育事業

1988年,全鄉有小學12所,學生8981人,教師394人,入學率98%,畢業率99.5%。附城中學有初中生1410人,教師85人,普及率86%,升學率81%。2004年,全鎮有小學17所,在校生8636人,小學教師414人;私立幼兒園13所,入園幼兒698人;中學2所,初中生3340人,教師173人,普及率98%,升學率93%。 [5] 
2020年,附城鎮有13所小學:中心小學、聯河小學、南湖小學、城中小學、榮山小學、聯西小學、圓山小學、新山小學、榮港小學、道山小學、新南小學、新北小學、陽光小學。有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才華外國語學校。有2所初級中學:附城中學、海豐中學。有1所高級中學林偉華中學。有1所完全中學仁榮中學。 [7-8] 

附城鎮基礎設施

附城區域內有南湖市場、新興市場、中河市場、城南市場、步霞市場等,還有佔地40000平方米,集蔬菜、水果、糧油、水產品於一體的海豐縣貿易批發綜合市場。 [5] 
新山村 新山村
2019年,附城鎮推進重點項目彭湃醫院新院址、黃江醫院、東泰醫院建設。麗江公園開始動工。海汕路西閘至埔邊綜合改造工程(海豐段)項目已完成麗江橋架樑。附城中心幼兒園已竣工;附城鎮第二小學、雲嶺學校抓緊實施。華耀城、海迪公館進展順利,以市民中心為核心的商務區初具雛形。 [2] 

附城鎮新農村建設

2019年,附城鎮積極推進我鎮創建省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示範鎮,以新山村的示範建設為轉動引擎,以點帶面,大力推進鹿境片區和道山村“六村連片”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完成西閘至正昇華府沿線自然村升級改造項目,把鹿境市級鄉村振興示範片區打造成為縣城南部靚麗的“網紅”風景點。 [2] 

附城鎮交通

附城鎮區地圖 附城鎮區地圖
附城鎮是海豐縣城的南大門,交通四通八達,省道S242線海汕公路和國道G324線廣汕公路、縣城二環路、三環路交會經過,至汕尾城區需20分鐘車程。 [6] 

附城鎮歷史文化

附城鎮地名文化

附城因處縣城附近而得名。
東笏在海豐縣城東南1公里。附城鄉人民政府駐地。相傳明萬曆年間(1573-1620)陳氏從陸豐南塘東山遷此。處縣城東郊、唐、宋時為和豐浮洋邊低窪草地,俗稱東笏。
新山原名鹿山。在海豐縣城東南4公里。屬附城鄉。相傳南宋建村,時山有鹿,名鹿山。1950年曾設三新鄉,改新山。 [9] 

附城鎮文化藝術

附城,傳統文化藝術歷史悠久。圓山、笏口、道山、興洲、深田、鄔厝塘、烏石張、嶺頭、鹿北、鹿山、鹿南等村有業餘舞獅習武的傳統。有金獅胰、麒麟、醒獅、象等舞獅班;灣路、霞山、新東、步霞、石牌等村曾成立業餘白字、西秦劇團,演出古裝戲;新南、新山、新北、大凹、曾厝堤、淺笏、東格笏、後溪、蓮吳、峯山、潭頭李、信仔、笏仔和長合、上圍等村組建白字、西秦曲班。

附城鎮文物古蹟

名勝古蹟有“麗江月色”、御宴潭、聖井、謝道山寶塔、南門湖等。 [5]  有位於附城東笏村,建於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東笏媽祖廟,有位於附城高田村,建於清乾隆十九年(1754)前的高田媽祖廟,有位於附城鹿境山,建於南宋以前菩提古蹟。 [10] 

附城鎮風景名勝

附城鎮聖井

聖井位於附城鹿境小金籠山南麓,南宋景炎二年(1277),端宗皇帝舟師經此,曾取飲該處甘泉。今石壁有“聖井古蹟”和“兩山挾澗獨清幽,時出香泉石上流,綠水徊環羅帶繞,蓬萊舍此莫為儔”的石刻。 [10] 

附城鎮謝道山寶塔

謝道山寶塔位於附城謝道山,明崇禎二年(1629)縣令週一敬議建,延至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縣令姚德基建成。為海豐“文峯塔”,又稱“文筆塔”現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七層八角樓閣式空心塔,石與灰沙結構。原高25米,現高23.5米,底層直徑10米,內腹徑3.2米,往上逐層縮少。底層用花崗岩石塊(30×30×200釐米)砌築,第二層以上均用灰沙夯築。塔中空心,每層均用木板平鋪,人可沿木梯盤旋登上塔頂。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10] 

附城鎮農民自衞軍訓練場

農民自衞軍訓練場 農民自衞軍訓練場
農民自衞軍訓練場位於大山腳村中心位置,是村中舉辦大型活動的場所,面積約800平方米。1925年成立農民自衞軍和赤衞隊之後,是該村農軍和赤衞隊的軍訓場所。 [11] 

附城鎮新山農會館

新山農會舊址義平社 新山農會舊址義平社
新山農會館,原是鹿境鄉繳交公租和臨時存放糧食的會所,曰“義平社”。該社背靠金龍山,面向空曠谷町,大門正面有圍牆屏蔽,設左進偏門出入,主體建築為一進一天井三間佈局,建築面積大約六十平方米。新山農會籌建初期,呂培其、呂煥標等人利用義平社開展秘密活動,宣傳農會的革命思想。彭湃和蔡素屏夫婦曾經兩次來到新山村,指導農會的工作。新山村農會成立後,義平社成為農會辦公的地方。 [1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