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附地菜(原變種)

鎖定
附地菜(原變種)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莖通常多條叢生,稀單一,密集,鋪散,高5-30釐米,基部多分枝,被短糙伏毛。
中文學名
附地菜(原變種)
拉丁學名
Trigonotis peduncularis (Trev.) Benth. ex Baker et Moore var. peduncularis.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合瓣花亞綱
管狀花目
紫草科
亞    科
紫草亞科
附地菜族
附地菜屬
附地菜組
附地菜

附地菜(原變種)形態特徵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
莖通常多條叢生,稀單一,密集,鋪散,高5-30釐米,基部多分枝,被短糙伏毛。
附地菜(原變種)線稿圖 附地菜(原變種)線稿圖 [2]
基生葉呈蓮座狀,有葉柄,葉片匙形,長2-5釐米,先端圓鈍,基部楔形或漸狹,兩面被糙伏毛,莖上部葉長圓形或橢圓形,無葉柄或具短柄。
花序生莖頂,幼時捲曲,後漸次伸長,長5-20釐米,通常佔全莖的1/2-4/5,只在基部具2-3個葉狀苞片,其餘部分無苞片;花梗短,花後伸長,長3-5毫米,頂端與花萼連接部分變粗呈棒狀;花萼裂片卵形,長1-3毫米,先端急尖。
花冠淡藍色或粉色,筒部甚短,檐部直徑1.5-2.5毫米,裂片平展,倒卵形,先端圓鈍,喉部附屬5,白色或帶黃色;花葯卵形,長0.3毫米,先端具短尖。
小堅果4,斜三稜錐狀四面體形,長0.8-1毫米,有短毛或平滑無毛,背面三角狀卵形,具3鋭稜,腹面的2個側面近等大而基底面略小,凸起,具短柄,柄長約1毫米,向一側彎曲。早春開花,花期甚長。 [1] 

附地菜(原變種)生長環境

生長於平原、丘陵草地、林緣、田間及荒地。

附地菜(原變種)分佈範圍

產自西藏、雲南、廣西北部、江西、福建至新疆、甘肅、內蒙古、東北等省區。
歐洲東部、亞洲温帶的其他地區也有分佈。 [1] 

附地菜(原變種)主要價值

全草入藥,能温中健胃,消腫止痛,止血。
嫩葉可供食用。
花美觀可用以點綴花園。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