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阿郎

(漢語詞語)

鎖定
阿郎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ā láng,釋義是父親、主人,出自《書儀·家書》、《元詩紀事》、《無雙傳》、《敦煌變文集·董永變文》。 [1] 
中文名
阿郎
拼    音
ā láng
詞    性
名詞
含    義
古人稱父親、男主人
引證解釋
1. 父親。
宋 司馬光《書儀·家書》:“古人謂父為阿郎,謂母為娘子。”《元詩紀事》卷四五引《元詩癸集·福寧州謠》:“大男終歲食無鹽,老婦蒸藜淚盈掬。阿郎辛苦學弄兵,年年販鹽南海濱。”
2. 主人。
唐 薛調《無雙傳》:“又數夕,有青衣告 仙客 曰:‘娘子適以親情事言於阿郎,阿郎雲:“向前亦未許也。”模樣云云,恐是參差也。’” 張友鶴 注:“古時稱父為阿郎。這裏是婢女對男主人的稱呼。”《敦煌變文集·董永變文》:“不棄人微同千載,便與相逐事阿郎。” 蔣禮鴻 通釋:“這些‘阿郎’都指 董永 所賣身的主人。”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