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阿育吠陀

鎖定
Ayurveda”為梵文,中文一般譯為“阿育吠陀,阿育吠陀是梵文,由兩個字合成的:Ayur意指“生命”, Veda意為“知識”,因此阿育吠陀一詞的意思為生命的科學。
中文名
阿育吠陀
外文名
Ayurveda

阿育吠陀基本概述

印度的醫學體系包括阿育吠陀(Ayurveda,又稱生命吠陀)醫學和悉達(Siddha)醫學。它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醫學體系。五千多年來,它在無數印度傳統家庭中使用着。其影響波及南北半球幾乎所有的醫學系統,因此印度阿育吠陀被譽為“醫療之母”。由早期的文獻可看出,阿育吠陀的醫生對於植物的強力醫療特性具有先知灼見,可説是現代藥理學的開山鼻祖。他們也對體內的運作極為了解,甚至有證據指出阿育吠陀醫師動過人體手術。此外,此係統從古到今都同樣強調飲食與靈性的重要性,中國的中醫以及“現代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的醫療方法,都可見到阿育吠陀的影子。

阿育吠陀歷史發展

阿育吠陀梵醫館 阿育吠陀梵醫館
阿育吠陀傳統醫學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的吠陀時代。它以世界上最古老的有記載的綜合醫學體系而著稱。
根據印度神話記載,阿育吠陀的起源頗具傳奇色彩。它是由印度教三大神之一的創世者梵天(Brahma)在創造人類之前為保護人類而創建的。梵天先把阿育吠陀傳授給醫學之神孿生的雙馬童(Aswins),他們又傳授給專司雷雨的天神因陀羅(Indra)。因陀羅傳授給在人間修行的賢達之士,他們再傳授給他們的後代和弟子。
在歷史上,阿育吠陀的記載首次出現在公元前6000年印度古老的詩歌總集梨俱吠陀(Rig Veda)中。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四部吠陀經典之一的《阿闥婆》(Atharva)問世,其中阿育吠陀作為吠陀聖典的補充——副吠陀,附屬於阿闥婆吠陀。儘管阿育吠陀醫學早已經應用於實踐,但直到此時它才由口頭相傳編撰成書,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

阿育吠陀學科研究

阿育吠陀梵醫館 阿育吠陀梵醫館
以下為阿育吠陀醫學的八大分支:
1. Kayachikitsa(內科學)
2. Shalakya Tantra(頭頸外科學及治療、眼科學耳鼻喉科學
3. Shalya Tantra(外科學
4. Agada Tantra(毒物學
5. Bhuta Vidya(精神病學
6. Kaumarabhritya(兒科學)
7. Rasayana(延緩身體老化的老年學
8. Vajikarana(生育學)
上述八大分支最早的論述出現在《阿提耶集》(Atreya Samhita)中,它至今仍然在現實生活中應用。

阿育吠陀學派研究

大約在公元前1500年,阿育吠陀醫學分化為兩個學派:阿提耶——內科學派和曇梵陀利(Dhanvantari)——外科學派,從而使其成為一門更加系統化的科學。這兩大學派編寫了阿育吠陀醫學的兩本主要著作—《遮羅迦集》(Caraka Samhita)與《妙聞集》(Susruta Samhita)。這兩本醫學經典均著於公元前1世紀上半葉。《遮羅迦集》由偉大的印度醫祖遮羅迦所著,並經阿提耶補充修改,它至今仍然是應用最廣泛的阿育吠陀內科醫學著作。妙聞繼承了印度醫學始祖曇梵陀利學派的理論,他編寫的《妙聞集》收集了修復外科的各種知識,包括換肢手術、整形外科手術、剖腹手術甚至腦外科手術。同時,他還以發明了鼻整形術而聞名於世。大約在公元500年,第三部重要的阿育吠陀醫學著作《八支心要集》(Astanga Hridaya)問世。它綜合了阿育吠陀醫學兩大學派的觀點。從公元500年至公元1900年,16部重要的藥物專著Nighantus作為對阿育吠陀醫學經典的補充逐一問世,收集記載了各種新藥物,並在用法上進行了擴展,同時摒棄了陳舊的藥物和物質辨別方法。
有證據表明阿育吠陀醫學曾豐富了世界上幾乎所有的醫學體系。通過與印度的海上貿易,埃及人瞭解了阿育吠陀醫學。亞歷山大大帝的入侵,使希臘人和羅馬人接觸到阿育吠陀。傳統的尤那尼(UNANI)醫學就是在這種交流中形成的。在第一個千年的早期,隨着佛教東傳,阿育吠陀醫學也傳播到東方,並對藏醫學和傳統的中醫草藥學產生了巨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