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阿皮亞古道

鎖定
阿庇烏大道又稱亞平大道,由羅馬東南方向越過亞平寧山脈通往布林迪西,全長約660公里,開始興建於公元前400年前後,用了68年的時間,完成後起了溝通羅馬與非洲北部和遠東地區的作用。
中文名
阿庇烏大道
創建於
公元前400年前後
是古代羅馬人修建的第一條也是最著名的軍事道路。今天它仍然在使用。
公元前312年由羅馬監察官阿皮烏斯開始監造這條大道,它與那些傑出的羅馬人的墳墓相連,建成後以阿皮烏斯的名字來命名。這條道路從羅馬向東南方向延伸212千米到達卡普阿,連接了羅馬和它早期征服的一些地區。公元240年,道路又延長377千米到達意大利東海岸的布朗迪西恩(今布林迪西)。
阿庇烏大道工程品質可靠,堅固牢實,“全天候”使用,無論雨雪風暴、翻山過橋隨時都可以保證暢通。平時的交通軍旅以坐騎為主,貨物則用軍運,因此這種道路必須寬度劃一,足容數隊軍騎來往通行,還要保持路線基本平直,上下坡度力求低緩,橋涵設施配套齊全。
為適應行軍需要,路面本身用沙石鋪築四層:最下一層是基礎層,鋪以泥灰或沙,並夯實,作為路基;第二層是石塊與灰土混合鋪築,石塊大約有拳頭大小,用以充實路面、保證一定的高度;第三層是混凝土(或石灰),與下面一層粘牢,為路面提供牢實的基底;有時候工人鋪設碎石或粗沙摻以泥灰,再用滾壓機壓平。最後一層,也就是軍騎直接接觸的路表面,用平整的石塊鋪成,接縫處十分嚴密,石塊整齊劃一,每塊約為一公尺至一點五公尺長。路面中間稍稍隆起,形成小弧形,這樣下雨的時候水就不會聚集,而是順勢流向邊邊,分散到兩旁的下水道。路邊有石砌保護,有排水溝。
主要軍用大道寬約十一、二公尺,路中間硬麪部分寬約三點七至四點九公尺,供步兵通行,外側為騎兵道,寬約二點五公尺。這種建築工程技術的標準是修築阿庇烏斯路時擬定的,以後其他路的修築都紛紛仿效。
鋪設羅馬大道要從異常精確的勘查開始,在開闊地帶,道路是直的,在凹凸不平的鄉間,則要穿過地勢較高的地區。必要時,需開鑿隧道通過山坡,遇到沼澤地帶時,堤道則把它抬高。
由於還沒有電的發明使用,勘察人員經常靠點火調準路線,大部分在黎明和傍晚時分完成。為了完成任務,他們還依賴各種不同的儀器:便攜式日晷,以確定方位;量角儀———一根木杆上裝有水平交叉橫木,四端各用線垂一重物,用來測量直線和直角。還有一個水準測量儀器,叫做地層儀,用來測定地形的剖面。
羅馬大道後來被用於商貿往來,但最初是軍隊使用的道路,是帝國為了向外擴延勢力,為了加快部隊行進速度,以儘快到達前線動亂地點而建設的。
條條大路通羅馬,在愷撒、圖拉真等皇帝親自監督下建造的羅馬大道,建築規範,管理有序,將千萬個城鄉緊密連接起來,極大的促進了羅馬帝國的繁榮和強盛,為羅馬文明的傳播創造了無比優越的條件。
因為其重要性,所以被稱為“女王之路”“驛道中的皇后”。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