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阿爾芒·埃馬努埃爾·德·維涅羅·迪·普萊西

鎖定
阿爾芒·埃馬努埃爾·德·維涅羅·迪·普萊西(Armand Emmanuel de Vignerot du Plessis,1766年9月25日-1822年5月17日),第五代黎塞留公爵(5e duc de Richelieu,1791年-1822年),18至19世紀法國貴族、軍人和政治家。第四代黎塞留公爵路易·安託萬·索菲·德·維涅羅·迪·普萊西之子。是復辟時期的法國外交部長和法國首相。
中文名
阿爾芒-埃曼紐爾·索菲·迪普萊西,黎塞留公爵
外文名
Armand Emmanuel de Vignerot du Plessis
國    籍
法國
民    族
法蘭西人
出生日期
1766年9月25日
逝世日期
1822年5月17日
職    業
貴族、軍人和政治家
人物生平
阿爾芒·埃馬努埃爾·德·維涅羅·迪·普萊西在1785年接替祖父黎塞留元帥兼公爵在宮中的職位,為寢宮第一侍從。1790年訪問俄羅斯和奧地利,適逢俄土戰爭,隨即轉入俄軍,在蘇沃洛夫手下參加伊茲梅爾要塞攻堅戰,法國大革命後在1795年正式加入俄軍,任聖喬治重騎兵團中校團長,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後來又任命他為敖德薩總督(1803年)和新俄羅斯總督(1805年),政績卓著,1814年復辟時期隨路易十八返回巴黎,拿破崙百日王朝時期,他再次加入俄軍。1815年9月繼塔列朗任首相,監管外交事務。上任後不久即代表法國簽訂了第二巴黎條約。由於他和沙皇的友誼,他促使聯盟緩和了對法國的懲罰,在1818年的艾克斯拉姆會議上,他促使聯盟佔領軍撤退,法國得以正式加入四國同盟,同年辭職,1820年再任首相,但1821年在極端保王黨的壓力下又辭職。 [1] 
參考資料
  • 1.    呂一民 著.法國通史: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2-12:163-165
  • 2.    Armand  .Emmanuel du Plessis, duke de Richelieu | Napoleonic Wars, French Revolution, Diplomat | Britannica.2023-09-21[引用日期2024-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