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阿爾納·蘇克斯多夫

鎖定
阿爾納·蘇克斯多夫,外文名Arne Sucksdorff ,出生於917年2月3日,去世於2001年5月4日,紀錄片導演
中文名
阿爾納·蘇克斯多夫
外文名
Arne Sucksdorff
出生日期
1917年2月3日
逝世日期
2001年5月4日

目錄

阿爾納·蘇克斯多夫簡介

阿爾納·蘇克斯多夫(Arne Sucksdorff )(1917年2月3日斯德哥爾摩-2001年5月4日斯德哥爾摩)。 瑞典人,20世紀最偉大的紀錄片導演之一。世界公認他在拍攝大自然時獨具匠心,因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瑞典電影復興時期佔有重要地位,他的精心拍攝下來的花、鳥、蟲、獸組合到他的電影中去,在他的作品裏,自熱風光主宰一切,人不過是造物主另一種生物而已。

阿爾納·蘇克斯多夫作品

森林大冒險劇照 森林大冒險劇照
 先拍攝短片。1939年他的第一部短片《奧古斯特狂想曲》(八月狂想曲)獲得全國大獎後,瑞典主要電影公司斯文斯克電影公司和他簽了長期合同(193--1953)。早期的短片的特色是對大自然的熱愛,這是瑞典電影默片時期就有的特色。突出的有1941年:《夏天的故事》。1944年:《海鷗》(描述波羅的海海鳥世界,以海鷗為反派角色)。1945年:《雪地上的黑影》(關於森林中烈熊的故事)。1947年:《城市的節奏》(獲得金像獎最佳短片獎)。1948年:《被分割的世界》(場景設在冬季黑夜的瑞典森林裏)。1948年《廣闊的道路》(展現了對瑞典吉卜賽人所做的研究)。1950年:《風與河流》(在印度拍攝)。
哭泣的企鵝劇照 哭泣的企鵝劇照
後拍攝長片。1953年:《森林大冒險》是他本人編劇、導演、剪輯並製作的第一部故事片。沒有起因職業演員。描述一個孩子和水獺的故事,獲得1954年戛納電影節銀獎和柏林電影節文化和紀錄片 [1]  ,1958年:《弓與笛》(在印度)。六十年代移居里約熱內盧,是砍伐熱帶雨林的直言不諱的批評者,1960年:《樹裏的男孩子》。1965年:《在柯珀卡巴納我的家裏》(在巴西)。1971年《哭泣的企鵝》是他最後一部片子。2001年因肺炎死在他斯德哥爾摩的老家。
參考資料
  • 1.    《不列顛簡明百科全書》第7冊524頁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6年4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