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阿爾泰杜父魚

鎖定
阿爾泰杜父魚,學名:Cottus pollux (Günther, 1873),為杜父魚科杜父魚屬的一種魚類。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新疆阿爾泰。體前部粗圓,向後稍側扁。頭大,吻鈍圓。眼上位。口裂大,上、下頜及犁骨均具絨毛狀細齒。體無,頭及體側有稀疏的小刺突。兩背鰭基部相連;腹鰭胸位,後伸不達臀鰭起點,尾鰭圓型。
中文名
阿爾泰杜父魚
拉丁學名
Cottus pollux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硬骨魚綱
亞    綱
輻鰭亞綱
鮋形目
亞    目
杜父魚亞目
杜父魚科
杜父魚屬
阿爾泰杜父魚
分佈區域
模式產地在新疆阿爾泰。
命名者及年代
Günther, 1873

阿爾泰杜父魚形態特徵

阿爾泰杜父魚鱸形目杜父魚科。體前部粗圓而向後側扁。長14釐米。頭寬圓而平扁,吻圓鈍,口大、前位,上頜長。無鱗。頭、體背側有稀疏小刺突。尾鰭圓形。體淡土黃色,有6條黑橫帶斑,鰭黃色。
鮋形目杜父魚科杜父魚屬魚類的通稱,為淡水杜父魚科中種類較多的一屬,約有50餘種,中國有5種。體長約 250 毫米。體延長,亞圓筒形,尾部側扁。頭大,平扁,棘稜低弱。吻圓鈍。眼中大,上側位,眼間隔狹小 。口頗大 ,兩頜和犂骨具絨毛狀牙羣,有時齶骨具牙。體裸露或散具皮突。側線上側位或中位,有時不完全。背鰭Ⅴ~Ⅸ,14~22 ;接近或分離,鰭棘細弱;臀鰭10~22與第二背鰭相似,無鰭棘;胸鰭寬大,鰭條一般均不分枝;腹鰭Ⅰ- 3~4,胸位,鰭棘短小,埋於皮下;尾鰭圓或截形。
體前部粗圓而向後稍側扁。頭很寬圓且平扁,無骨板及骨稜外露。吻鈍圓。眼上位。眼間隔中央略凹。前鼻孔位吻中央;後鼻孔位眼內緣,其管狀皮突短於前者。口大,前位;上頜約達眼前緣下方;下頜較短。唇光滑。上下頜與犁骨有絨毛狀牙羣。前鰓蓋骨向內後方有1鈎狀棘。鰓蓋條6。有假鰓。鰓耙鈍短。鰓孔大,側位。鰓蓋膜連峽部。 [1] 

阿爾泰杜父魚生活習性

冷水性魚類,生活於海拔800-1210米的河內生山澗溪流砂礫底質河段,以小魚及水生昆蟲等為食。

阿爾泰杜父魚分佈範圍

分佈於阿爾泰山南麓。
分佈阿爾泰山水系 [2] 

阿爾泰杜父魚主要價值

食用,研究教學,觀賞、娛樂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