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阿爾卑斯造山帶

鎖定
阿爾卑斯造山帶(Alpine orogenic belt)是指歐洲的阿爾卑斯以及其它一些年青的巨大造山帶和褶皺山系。
中文名
阿爾卑斯造山帶
外文名
Alpine orogenic belt
學    科
構造地質學
性    質
碰撞型山鏈
同義詞
地中海帶、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帶
起    始
阿爾卑斯運動

目錄

阿爾卑斯造山帶簡介

早第三紀和晚第三紀由於阿爾卑斯運動(中國稱喜馬拉雅運動),使沿歐洲南部中生代的古地中海發生了強烈褶皺,形成橫貫東西的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山脈(從西班牙至亞洲南部)。嚴格地説,此詞只限於造山帶的北翼,由徐士 (E.Suess)創名。同義詞有“地中海帶”、“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帶”。板塊構造學説認為,這個造山帶屬碰撞型山鏈。 [1] 

阿爾卑斯造山帶特徵

阿爾卑 斯造山帶主要型式為大陸對大陸碰撞。大陸之間阿爾卑斯型碰撞帶 , 在阿爾卑斯已經研究了一百多年,概括起來講,這種造山帶基本上有三部分:一是推上去的仰衝陸塊;二是插下去的俯衝陸塊;三是中間蛇綠混雜岩。仰衝陸塊呈推覆體構造,主要是由大陸基底變質岩、花崗岩與原大陸邊緣和大洋沉積物組成的蓋層。它們經受了不同程度的變質作用。俯衝陸塊大部分插到仰衝陸塊之下,而有些蓋層被推走呈飛來峯,有些蓋層被淺埋了呈構造窗。中間蛇綠混雜岩帶,不是沉積混雜巖,其中含有大洋殼殘留體,並混入上下陸塊的巖塊,多受高壓變質作用。雖然,有的造山帶表現特點不同,但如果它為阿爾卑斯型造山帶,就具有上述三部分。有的部分,人們未必能見到,但它們一定存在,可能是被剝蝕了或被新的沉積物覆蓋了,也可能經變形、變質作用改造得面貌全非而難以辨認了。 [2] 

阿爾卑斯造山帶相關研究

許多地質學家都認為:造山運動是一快速、災變的運動,在地球歷史上是很短暫的,但在全球或區域上又是同 時的造山運動期。每一造山期後,造山帶都開始了新的發展時期。在造山帶了解造山運動,地層之間的不整合是一個重要依據。但事實上造山運動是持續性的,沒有一個強烈的造山期。從板塊構造觀點看,所謂造山運動是板塊位移接近、碰撞造成的,不是由板塊運動的快慢所引起的。板塊每年以幾釐米近於恆速運動。阿爾卑斯從白聖紀開始就以不變的速度運動着,應變可能有所不同,但位移穩定。造山運動的速度和表現程度是兩個重要概念,運動表現可能是相當強烈的,而強烈是指變形應變程度而不是指運動速度,速度可能是很慢的。 [2] 
參考資料
  • 1.    朱志澄,曾佐勳,樊光明.構造地質學: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2008
  • 2.    王宗起. 對華南構造帶演化特徵的一種新認識——許靖華教授認為華南為阿爾卑斯型造山帶[A].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文集(18)[C].:,19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