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阿爾卑斯山脈

(歐洲西部最高大的山脈)

鎖定
阿爾卑斯山脈(英語:Alps),歐洲西部最高大的山脈,其名稱在拉丁語中意為“白色”,因山峯終年積雪,山谷冰川發育而得名。位於歐洲南部。西起法國東南部,經意大利北部、瑞士南部、列支敦士登德國南部,東至奧地利斯洛文尼亞。呈弧形東西延伸,直線長約1200千米,寬130~260千米。總面積約20.7萬平方千米。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 [1] 
阿爾卑斯山脈分為西、中、東三段。西阿爾卑斯山是山脈最窄、高峯最集中的山段,最高峯勃朗峯(4810米)在法、意邊境。中阿爾卑斯山介於大聖伯納德山口和博登湖之間,寬度最大。東阿爾卑斯山海拔相對較低。山脈主幹向西南延伸為比利牛斯山脈,向南延伸為亞平寧山脈,向東南延伸為迪納拉山脈,向東延伸為喀爾巴阡山脈 [1] 
阿爾卑斯山脈地處中歐温帶大陸性濕潤氣候和南歐地中海式氣候的分界線。山地本身具有氣候垂直分異特徵。歐洲許多大河均源出阿爾卑斯山脈,如多瑙河萊茵河波河羅訥河等。阿爾卑斯山區風景幽美,是旅遊、度假和登山、滑雪勝地,每年吸引大量遊客。山區主要城鎮有法國的格勒諾布爾、奧地利的因斯布魯克、意大利的博爾扎諾等。 [1] 
中文名
阿爾卑斯山脈
外文名
Alps/Alpen
地理位置
歐洲中南部
走    向
東西走向
長    度
約 1200 km
寬    度
130—260千米
起    點
尼斯
終    點
維也納
主    峯
勃朗峯

阿爾卑斯山脈形成演變

阿爾卑斯山地的形成問題是歐洲地質學界長期爭論的問題之一。 [14]  阿爾卑斯山脈的形成與世界地史的發育是緊密聯繫的。在二疊紀,約2.25億年前,亞歐大陸與非洲、美洲大陸連在一起,中部是古特提斯海。古特提斯海實際就是現今的阿爾卑斯一地中海區,它實際上是一條東西延伸的大海槽。 [13] 
根據傳統的大地構造學説—地槽一地台説:在地槽區表現出幅度很大的升降運動和巨厚的沉積建造。大約在1.8億年前大西洋就開裂了,以及由此而產生的非洲板塊和亞歐板塊間的相對運動和早第三紀的喜馬拉雅運動。非洲板塊與亞歐板塊間的相對運動,可分為三個階段。 [13] 
非洲板塊的東移階段,中侏羅紀至上白堊紀(1.65億—0.8億年前)歐美板塊尚未分開,由於大西洋開始擴張,整個海底每隔三、四億年更新一次。大陸隨硅鎂層一起移動,中洋脊把非洲板塊東推,同時非洲北部也分裂出小板塊。 [13] 
非洲板塊相對西移階段,上白堊至晚始新世(0.8億年—0.4億年前),北大西洋擴張。這這時它的擴張速度比中大西洋要快,同北美分離了的歐洲板塊向東運動快於非洲板塊,因而非洲板塊相對來講反而西移了。西段距離較近,匯合較早。 [13] 
非洲板塊北移階段,晚始新世至今(自4000萬年前至現今),北大西洋與中大西洋擴張速度相近,非洲三面被中洋脊擴張力左右,只是北面有海溝存在,因而作向北運動,導致上白裏紀分裂的板塊與亞歐板塊碰撞。又由於勞亞古陸與岡瓦那古陸的東移速度不一,南北分而合,合而分,以及各板塊的自身相對旋轉,因而使古特提斯海大洋板塊破碎不堪。 [13] 
歐洲與非洲總的來講是輻合,它們的邊界屬於擠壓型。然而由於上述種種運動,因而在輻合邊界中有張力或轉換斷邊界。在轉換斷層所在的錯斷帶,岩石比較破碎,易被侵蝕,所以在海底常形成凹槽,地中海就是這樣形成的。 [13] 
而擠壓型的板塊邊界是岩石圈板塊對沖、消亡、碰撞的場所,即兩板塊聚合俯衝帶,構造活動強烈而複雜。阿爾卑斯褶皺山脈就是這樣形成的。此時,古特提斯海日益消亡,形成今天歐、亞、非之間的地中海。 [13] 
上述三個階段中,地中海小板塊大致可歸納為兩塊,伊比利亞板塊(包括伊比利亞半島西嘉島和撒丁島)、阿普利亞小板塊(意大利西部、巴爾幹及亞洲的土耳其等)。這兩塊小板塊,在總的北向輻合過受到種種制約,造成了複雜的輻合過追根溯源,這兩塊小板塊早在上白堊紀前已從非洲開裂。但由於古生代泛大陸於古生代末形成,因而伊比利亞和阿普利亞小。板塊被禁錮於歐非與北美之間。上白堊紀開始,伊比利亞和阿普利亞板塊逐漸向歐洲輻合,在歐洲南岸出現了消亡帶。 [13] 
到了晚新世至早漸新世之間,因上述小板塊與歐洲相碰撞,阿爾卑斯縫合線形成於南阿爾卑斯和奧地利一阿爾卑斯推覆的交界。到了第三紀,發生了喜馬拉雅運動(又稱阿爾卑斯運動),整個古地中海發生強烈褶皺,地球上出現了橫亙東西的山脈,其中包括阿爾卑斯山脈。 [13] 

阿爾卑斯山脈位置境域

阿爾卑斯山脈位於歐洲南部,西起法國東南部,經意大利北部、瑞士南部、列支敦士登、德國南部,東至奧地利和斯洛文尼亞,主要分佈在瑞士和奧地利國境內,呈弧形東西延伸,直線長約1200千米,寬130~260千米。總面積約20.7萬平方千米。 [1] 

阿爾卑斯山脈地理環境

阿爾卑斯山脈地質

地質
地質(3張)
地質上屬第三紀年輕褶皺山脈。它的形成與北大西洋擴張以及由此造成非洲和歐洲板塊間相對運動密切相關。早白堊世以來,從非洲分裂出小板塊不斷北移,晚始新世開始與歐洲板塊碰撞,逐漸隆起阿爾卑斯山脈。巨大的推覆構造為其顯著特徵,這是由於在板塊碰撞過程中多次構成劇烈的衝斷層,使有些巨大巖體被掀移動數十千米覆蓋到其他巖體之上,並形成大型的平卧褶皺。這種推覆體構造以西阿爾卑斯最為典型。地質上屬第三紀年輕褶皺山脈。它的形成與北大西洋擴張以及由此造成非洲和歐洲板塊間相對運動密切相關。早白堊世以來,從非洲分裂出小板塊不斷北移,晚始新世開始與歐洲板塊碰撞,逐漸隆起阿爾卑斯山脈。巨大的推覆構造為其顯著特徵,這是由於在板塊碰撞過程中多次構成劇烈的衝斷層,使有些巨大巖體被掀移動數十千米覆蓋到其他巖體之上,並形成大型的平卧褶皺。這種推覆體構造以西阿爾卑斯最為典型。

阿爾卑斯山脈地貌

瑞士阿爾卑斯山
瑞士阿爾卑斯山(9張)
阿爾卑斯山脈是一條典型的褶皺山脈,它由許多幾乎平行的背斜和向斜構造組成,同時還有相當大規模的逆掩斷層和推覆大斷層。在現代地貌的形成中,第三紀末到第四紀初的垂直運動,以及以後的強烈侵蝕活動和第四紀冰川等影響很大。阿爾卑斯山脈的地貌特徵,可歸納為下列四點:
山勢雄偉高峻;冰川地貌發育,分佈廣泛;各個山嶺之間有隘口相通;東西兩部分地形不一致。 [13] 
阿爾卑斯山地地貌按海拔可分成三個部分:1.山麓冰水沖積平原和低地,海拔在500米以下,主要由冰破小丘、冰水沖積平原和最低的山嘴組成。沿山麓線一帶有眾多的冰碳湖泊。
2.丘陵帶,海拔為50—1000米,包括一些巨大的老的冰碩丘陵和台地等.
3.山地,海拔高於1000米,主要指結晶岩阿爾卑斯山地和石灰岩阿爾卑斯山地,谷底和附近的山頂間的高差達3000米之多。 [20] 

阿爾卑斯山脈氣候特點

阿爾卑斯山是歐洲最重要的山地,地處温帶和亞熱帶之間,是中歐温帶大陸性濕潤氣候和南歐亞熱帶夏幹氣候(地中海氣候)的分界線,氣候同時具有明顯的垂直變化特徵。 [7] 
阿爾卑斯山脈是南歐地中海式氣候和中歐海洋咎與大陸性過渡氣候的分界線,它的隆起阻擋了北面寒潮的南下,同時也有它本身的氣候特徵:
氣温隨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平均每升高100米,氣温下降約1℃。夏季的氣温及南坡的氣温遞減率比較小。
夏季北半球普遍高温,南坡是向陽坡,同時也是面向來自地中海風的迎風坡)最高峯勃朗山坡夏季0℃等温線在3500米;而冬季時130米處的氣温卻低達-5℃。
氣温不僅受高度的影響,同時也受地形起伏的影響。山谷地區的氣候具有大陸性的特點,而山峯和山脊地區的氣候則具有海洋性。山谷地區閉塞,氣温變化比較大,而山峯高頂比較開展,氣温變化比較小。同時,高山地區比山谷地區更易受西風的影響。冬季山谷深處產生倒置現象,即山谷低處氣温可以很低,山坡高處氣温反見升高,不象山谷常有霜害。
降水量一般是隨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到了一定的程度後,愈升高降水就愈少。阿爾卑斯谷中降水一般都很少,迎風坡高度增加,降水增加特別快,邊緣山地降水比內地多。西部阿爾卑斯山地高度大,又處於迎西風的有利位置,故降水量比東部阿爾卑斯山地要來得多。
阿爾卑斯山脈的氣候特點是:南坡氣温高,降水豐富,森林線高;北坡氣温低,降水較少,森林線低;山谷氣候具有大陸性的特徵,山峯和山脊氣候具有海洋性的特徵。 [13] 

阿爾卑斯山脈河流水系

歐洲許多大河均源出阿爾卑斯山脈,如多瑙河、萊茵河、波河、羅訥河等。各河上游都具有山地河流特點,水流湍急,富水力資源。山區湖泊多系冰川成因,較大的有萊芒湖(日內瓦湖)、四森林州湖(盧塞恩湖)、蘇黎世湖、博登湖、馬焦雷湖等。
阿爾卑斯山脈
阿爾卑斯山脈(3張)
阿爾卑斯山脈是歐洲最大的山地冰川中心。山區覆蓋着厚達1千米的冰蓋。各種類型冰川地貌都很發育,冰蝕地貌尤為典型。還有1200多條現代冰川,總面積約4000km²。中阿爾卑斯山麓瑞士西南的阿萊奇冰川最大,長約22.5千米,面積約130km²。
山地年降水量一般為1200~2000毫米,但因地而異。海拔3000米左右為最大降水帶。高山區年降水量超過2500毫米,背風坡山間谷地只有750毫米。
瑞士與意大利邊界上白朗峯以東的大聖伯納山口(GreatSt.BernardPass)地區到科莫湖(LakeComo)以北的施普呂根山口(SplugenPass)地區有一些較大的湖泊。南邊有科莫湖、馬焦雷湖(LakeMaggiore,波河排水系統的一部分);北邊有圖恩湖(Thun),布里恩茨湖(Brienz)、琉森湖
在意大利境內東阿爾卑斯山脈範圍內,加爾達湖(LakeGarda)注入波河,而阿迪傑河(Adige)、皮亞韋河(Piave)、塔利亞門託河(Taliamento)、伊松佐河(Isonzo)注入威尼斯灣。
德國的因河(Inn)、萊希河(Lech)、伊薩爾河(Isar)和奧地利薩爾察赫河(Salzach)、恩斯河(Enns)皆流入阿爾卑斯山脈以北的多瑙河,而奧地利的穆爾河(Mur)、德拉瓦河(Drau)和斯洛文尼亞的薩瓦河(Sava)皆注入阿爾卑斯山脈以東和東南的多瑙河。

阿爾卑斯山脈冰川

據統計,阿爾卑斯山區的冰川有1200多條,總覆蓋面積達3600平方公里。其中最大的是阿列支冰川,長26.8公里,面積達169平方公里。更新世時阿爾卑斯山脈是歐洲最大的山地冰川中心。各種類型冰川地貌廣泛分佈,冰蝕地貌尤為典型。山峯巖石嶙峋,角鋒尖鋭,挺拔峻峭,並有許多冰蝕崖、U形谷、冰斗、懸谷、冰蝕湖等。
第四紀期間,阿爾卑斯山曾經受數次的冰川作用,公認的是貢茲、民德、里斯、玉木四次冰期。最末一次玉木冰期範圍最大,強度最高。冰川極盛時期,阿爾卑斯山地70%以上的地區被冰川覆蓋,在中央阿爾卑斯山地山谷中,冰川厚達3000餘米。巨大的山谷冰川湧入平原和山麓,留下了道道終嘖。 [14] 

阿爾卑斯山脈植被

阿爾卑斯山山地植被呈明顯的垂直地帶性,自下而上可分為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基帶,山脈南坡800米以下)、針闊混交林帶(800~2200米)、高山草甸帶(2200~3200米)、裸岩和終年積雪帶(3200米以上)。由海岸松、棕櫚、龍舌蘭、稀疏的林地等構成的基帶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反映了地中海氣候的特點。 [7] 
南坡海拔800米以下屬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800~1,800米為森林帶,其下部是以山毛櫸和冷杉為主的混交林帶,上部是由雲杉、冷杉、雪松等組成的針葉林;1,800~2,300米處寒冷多風,為森林線上限,以上逐步轉為高山草甸;再往上則多為裸露的岩石和終年積雪帶。野生動物有阿爾卑斯大角山羊、小羚羊、山撥鼠、山兔等。

阿爾卑斯山脈山脈關係

阿爾卑斯山脈主要山脈

阿爾卑斯山脈分為西、中、東三段。西阿爾卑斯山脈是山脈最窄、高峯最集中的山段,最高峯勃朗峯(4810米)在法、意邊境。中阿爾卑斯山脈介於大聖伯納德山口和博登湖之間,寬度最大。東阿爾卑斯山脈海拔相對較低。山脈主幹向西南延伸為比利牛斯山脈,向南延伸為亞平寧山脈,向東南延伸為迪納拉山脈,向東延伸為喀爾巴阡山脈。 [1] 

阿爾卑斯山脈主要山峯

  • 勃朗峯
勃朗峯(MontBlanc)是阿爾卑斯山的最高峯,位於法國和意大利邊界,海拔4805.59 [21]  。勃朗峯於1786年8月8日首次被人類征服。包括頂峯在內大部分在法國境內。整個山體自小聖伯納德山口向北延伸約48千米,最寬處16千米,包括塔古爾勃朗、莫迪、艾吉耶、多倫、米迪、韋爾特等9座海拔超過4000米的山峯。山體主要由結晶岩組成。勃朗峯附近最有名的兩個城鎮是意大利瓦萊達奧斯塔大區的庫馬約爾與法國羅訥阿爾卑斯大區上薩瓦省的霞慕尼,這裏也是第一屆冬季奧運會的舉辦地區。低坡森林茂密,2400米以上有現代冰川。西北坡法國一側有著名的梅德冰川。設有空中纜車和冬季運動設施,為阿爾卑斯山最大的旅遊中心。霞慕尼是通往勃朗峯的登山基地。 [8] 
勃朗峯 勃朗峯
  • 馬特洪峯
馬特洪峯(Matterhorn或MonteCervino)是阿爾卑斯山脈中最著名的山峯,海拔4478米,位於瑞士和意大利的邊境,附近是瑞士瓦萊州小鎮採爾馬特和意大利亞奧斯他谷的小鎮布勒伊-切爾維尼亞。馬特洪峯的名稱是由德語“Matt”(意為山谷、草地)和“horn”(意為山峯呈錐狀像一隻角)組成,由EdwardWhymper和MichelAugusteCroz等在採爾馬特當地父子嚮導大PeterTaugwalder和小PeterTaugwalder帶領下於1865年7月15日由著名的霍里山脊(Hörnligrat)線路登頂成功,但最終只有EdwardWhymper和Taugwalder父子成功下撤,其他人均不幸遇難。2015年是馬特洪峯登頂150週年紀念,在2015年7月到8月期間每晚9點到9點半,有沿着霍里山脊點亮馬特洪峯的慶祝活動,頗為壯觀。
  • 杜富爾峯
杜富爾峯(Dufourspitze)是阿爾卑斯山第二高峯,海拔4634米,向西正對馬特洪峯,是位於瑞士和意大利邊境的羅莎山羣(Monte-Rosa-Massiv)的最高點,屬於瓦萊阿爾卑斯山(或本寧阿爾卑斯山),北臨瑞士小鎮採爾馬特(Zermatt)。 [10] 
  • 多姆峯
多姆峯(Dom)是阿爾卑斯山的第三高峯,海拔4545米,位於採爾馬特的北部蘭達(Randa)村東部,和魏斯峯隔河谷相對,它的東側峽谷則是瓦萊州另一度假勝地薩斯費(Saas-Fee)。多姆峯是瓦萊阿爾卑斯山第二大山羣米沙貝爾山羣(Mischabelgruppe)的最高點,也是完全位於瑞士境內,瑞士實際意義上的最高峯。
  • 魏斯峯
魏斯峯(Weisshorn)海拔4505米,在很多登山者心中是阿爾卑斯山脈中最漂亮的山峯,其形狀極似另一座“世界上最美麗的山峯”——位於南美安第斯山脈的阿爾帕瑪尤峯(Alpamayo,5947米)。
  • 艾格峯
艾格峯(Eiger)海拔3970米,雖然海拔不到4000米,卻因為其著名的北壁而名聲大噪,也是阿爾卑斯山三大北壁之一。瑞士極限登山者DaniArnold於2011年4月20日打破了由瑞士著名“登山機器”UeliSteck保持的北壁攀登記錄,為2小時28分,比UeliSteck快了將近20分鐘。DaniArnold同時也是馬特洪峯北壁記錄的保持者(1小時46分,於2015年4月22日創造)。

阿爾卑斯山脈資源狀況

阿爾卑斯山脈生物資源

阿爾卑斯山動物
阿爾卑斯山動物(4張)
阿爾卑斯山脈地處温帶和亞熱帶緯度之間,成為中歐温帶大陸性濕潤氣候和南歐亞熱帶夏幹氣候的分界線。同時它本身具有山地垂直氣候特徵。阿爾卑斯山脈的植被呈明顯的垂直變化。可分為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山脈南坡800米以下);森林帶(800~1800米),下部是混交林,上部是針葉林;森林帶以上為高山草甸帶;再上則多為裸露的岩石和終年積雪的山峯。
阿爾卑斯山脈中幾個植物帶,反映了其海拔和氣候的差異。在谷底和低矮山坡上生長着各種落葉樹木;其中有椴樹櫟樹山毛櫸白楊、榆、慄、花楸、白樺、挪威楓等。海拔較高處的樹林中,最多的是針葉樹,主要的品種為雲杉落葉松及其他各種松樹。在西阿爾卑斯山脈的多數地方,雲杉佔優勢的樹林最高可達海拔2,195米(7,200尺)。落葉松具有較好的禦寒、抗旱和抵抗大風的能力,可在海拔高至2,500米(8,200尺)處生長,在海拔較低處可有云杉混雜其間。在永久雪線以下和林木線以上約914米(3,000尺)寬的地帶是冰川作用侵蝕過的地區;這裏覆蓋着茂盛的草地,在短暫的盛夏期間有牛羊放牧。這些與眾不同的草地──被稱為“alpages”(高山盛夏牧場),阿爾卑斯山脈和植物帶都是從這個詞衍生出來的──都位於主要的、橫向的山谷的上方。在沿海阿爾卑斯山脈南麓和意大利阿爾卑斯山脈南部,主要是地中海植物,有海岸松、棕櫚、稀疏的林地和龍舌蘭仙人果也不少。
阿爾卑斯山動物種類也較多,巖羚羊、猞猁、狼、紅鹿、金雕、水獺等動物都已經適應山地環境,雖然部分地區已消失,但高地山羊(它同巖羚羊一樣,動作異常敏捷)卻被意大利皇家獵物保護區所挽救。旱獺在地下通道中越冬。山兔和雷鳥(一種松雞)冬季變成白色(保護色)。在一些小山脈的中間,設有幾座國家公園可使當地的動物獲得穩妥的保護。

阿爾卑斯山脈礦產資源

阿爾卑斯山脈 阿爾卑斯山脈
阿爾卑斯現代經濟的支柱是採礦、鑿石、製造和旅遊各業相結合。自新石器時代以來就有采礦業,奧地利的埃爾茨山(Erzberg)採礦業仍很重要,埃爾茨山自中世紀以來就採掘鐵礦。在克呂斯(Cluse)附近,距日內瓦不遠的上薩瓦(Haute-Savoie)的前阿爾卑斯山區,在19世紀的第一個25年中,鐘錶製造、螺旋切削、部件加工及有關工業興起,它已演變成世界上這些類型工業最集中的地區之一。在奧斯塔及穆爾河谷和米爾茨(Murz)河谷,由於當地生產鐵和煤,設有大型鋼鐵廠。

阿爾卑斯山脈旅遊資源

阿爾卑斯山滑雪 阿爾卑斯山滑雪
阿爾卑斯山景色十分迷人,是世界著名的風景區和旅遊勝地,被世人稱為“大自然的宮殿”和“真正的地貌陳列館”。這裏還是冰雪運動的聖地,探險者的樂園。
山地冰川呈現一派極地風光,是登山、滑雪、旅遊勝地。阿爾卑斯山地冰川作用形成許多湖泊。最大的湖泊萊芒湖,另外還有四森林州湖、蘇黎世湖博登湖馬焦雷湖科莫湖等。美麗的湖區是旅遊的勝地。
西、中阿爾卑斯山風景宜人,設有現代化旅館、滑雪坡和登山吊椅等。冬季滑雪運動吸引大量遊客。山麓谷地間的不少村鎮,山清水秀,環境幽雅,每年都有大量遊客來此旅遊。
另外,阿爾卑斯山也是每年環法自行車賽的必經之地,每年有大批遊客被這兩塊金字招牌吸引來,一邊欣賞阿爾卑斯山的美景,一邊現場觀看環法自行車賽,站在路邊給運動員加油助威。

阿爾卑斯山脈水利資源

阿爾卑斯山脈提供歐洲飲水,灌溉與水力發電。面積雖然僅佔歐洲的11%,但提供歐洲90%以上的水源,尤其是乾旱地區與夏季。米蘭等城市就有80%的水依賴阿爾卑斯山脈供應。河川流域裏有500座以上的水力電廠,發電量達2900千瓦。其它河川如多瑙河,主要支流也源自阿爾卑斯山脈。隆河地中海第二大水源,僅次於尼羅河;冰川融化為隆河水源,流入日內瓦湖後再流向法國,在法國還用來冷卻核能電廠。萊茵河源自瑞士一個30km²的區域,約佔瑞士輸出水量的60%。

阿爾卑斯山脈歷史文化

阿爾卑斯山脈特色文化

勃朗峯 勃朗峯
舊石器(60000~50000年前)以來,阿爾卑斯山區就有人類居住,他們狩獵;從法國伊澤爾(Isere)河谷附近的韋科爾(Vercors)河到奧地利陶普利茲(Taupliz)上方的利格爾霍爾(Lieglhohle)河,在各地都留下了手工藝品。在阿爾卑斯山冰川撤退以後(4,000~3,000年前),山谷中便住有新石器時代的人們,他們在洞穴和小居民點中生活,有些小居民點是建在阿爾卑斯湖泊的岸旁。在阿訥西湖(LakeAnnecy)附近、日內瓦湖沿岸、奧地利托特斯山(TotesMountains)中、意大利奧斯塔(Aosta)及卡莫尼卡(Camonica)河谷中,都發現有這類居民生活的現場。卡莫尼卡河谷以大約20,000面岩石雕刻而著名,這些石雕留下了2,000多年人類居住情況的寶貴而生動的畫面。
西元前800~前600年間,塞爾特部落攻擊了新石器人們的營地並迫使他們遷移到阿爾卑斯山脈遙遠的山谷中去,在上奧地利哈爾施塔特(Hallstatt)發現有塞爾特人偉大的文化中心。由於這裏所發現的考古文物豐富,哈爾施塔特這一名稱已成為歐洲青銅器時代末期和鐵器時代初期(1000?~500BC)的同義語。塞爾特人開始鑿闢阿爾卑斯高山上的一些山口作為貿易通道。
公元前15年,羅馬帝國軍團翻越阿爾卑斯山脈,橫掃並征服了半個歐洲。羅馬人擴大了古老的塞爾特人村莊;既在通向阿爾卑斯山脈的山谷中,又在阿爾卑斯山脈本身的山谷中,建起許多新的、繁榮的城鎮。羅馬人改進了水的供應,建造起競技場和劇院,這些保存得最完好的是在奧斯塔。控制阿爾卑斯各山口是羅馬人擴張的關鍵,羊腸小徑被擴大為狹窄的道路。那些連接羅馬國外軍事前哨的山口(如大聖伯納德、斯普呂根、布倫納羅〔Brenner〕、普勒肯〔Plocken〕諸山口)尤為重要。“野蠻人”日耳曼部落的首次進犯發生在西元259年,到400年羅馬人對阿爾卑斯山區的控制已分崩瓦解。
羅馬化了的塞爾特人,其土地被日耳曼各部落如勃艮地人(Burgundian)、阿勒曼尼人(Alemanni)和倫巴底人(Lombard)所佔據。在8和9世紀期間,阿爾卑斯山區土地成為查理曼神聖羅馬帝國的一部分。查理曼的孫輩根據《凡爾登條約》(TreatyofVerdun,843)瓜分了帝國,888年的進一步分解導致了持續至今的基本語言的分歧。塞爾特人、羅馬人和野蠻人強加於阿爾卑斯山區的統一在中世紀期間消失了。在大部分時間裏,各個山谷離羣索居,互不往來。阿爾卑斯各民族的封閉狀態被工業革命和鐵路(通過巨大的隧道穿過阿爾卑斯山脈)的到來所打破。

阿爾卑斯山脈體育運動

  • 登山運動
登山成為一項體育運動項目,是在人類生產活動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其發祥一般被公認為是在18世紀後半葉的阿爾卑斯山區。1786年8月8日一名醫生M.G.帕卡爾和一名水晶石匠人J.巴爾瑪結伴首次登上了阿爾卑斯山脈的最高峯海拔4810米的勃朗峯。後來,人們把登山運動也稱為“阿爾卑斯運動"。 [2] 
  • 溯溪運動
溯溪必須穿越瀑布、攀登峭壁,使得溯溪成為集登山、涉水、露營、跳水、游泳、攀巖、定向活動、地圖研判、野外求生、急難救助於一身的綜合性户外休閒活動。溯溪原為流行於歐洲阿爾卑斯山脈一帶的登山方式,演變為一項相對獨立的户外運動。 [3] 
  • 激流皮划艇運動
皮划艇源於因紐特人的獨木舟(kayak),包括皮艇和划艇兩種賽艇,兩者都是兩頭尖小,沒有槳架的船艇,它們在比賽場地、比賽距離、比賽規則和裁判方法基本相同。皮划艇運動興起於藴含豐富河流資源的歐洲阿爾卑斯山脈和美國的部分山區。歐洲最先開展了一些在河流中順流而下的皮划艇比賽(Oownriver),1920年前後開始形成了國際比賽。1936年在柏林舉行的第11屆奧運會期間,皮划艇被列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1992年,皮劃艇激流回旋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 [4] 
  • 滑翔傘運動
滑翔傘於20世紀70年代起源於歐洲。1978年,法國的一位登山者利用一頂方形降落傘,從阿爾卑斯山上成功地飛降到山下。為此,許多登山愛好者紛紛效仿,並對降落傘進行進一步的改進,製造出了利用山坡地形起飛,能夠在空中自由翱翔的滑翔傘。 [9] 
  • 徒步運動
徒步運動經常夾雜在登山、露營、野外生存、溯溪、攀巖等户外運動項目中,比較純粹的徒步運動形態有:徒步穿越、徒步探險、定向越野、城市(步道)徒步等。現代意義的徒步運動源自阿爾卑斯山脈流行的徒步健身方式,已有一百多年曆史。 [11] 
  • 雪車雪橇運動
雪車雪橇運動起源於19世紀阿爾卑斯地區和瑞士。1924年第一屆冬季運動會將四人雪車列為比賽項目。其後,雪車雪橇項目逐步演變發展成為使用一條人工賽道,包含雪車(bobsleigh)、鋼架雪車(skeleton)、雪橇(luge)三大項的體育項目。統稱為雪車雪橇運動。 [12] 
  • 高山滑雪
滑雪者腳穿雪鞋和雪板,手持雪杖在山上利用重力加速度向山下滑行的雪上運動。因起源於靠近阿爾卑斯山脈的一些國家,如奧地利、瑞士、意大利、法國等國家,又稱阿爾卑斯滑雪。 [15] 

阿爾卑斯山脈文物古蹟

類別
名稱
地區國家
世界文化遺產
瑞士、德國、奧地利、意大利、斯洛文尼亞共有
阿爾布拉-伯爾尼納文化景觀中的雷塔恩鐵路
瑞士、意大利
瑞士
雷蒂亞鐵路阿爾布拉/伯爾尼納景觀
瑞士、意大利
皮埃蒙特的葡萄園景觀:朗格羅埃洛和蒙菲拉託
意大利
包括施塔特阿姆霍夫的雷根斯堡老城
德國
奧地利
意大利
德國
米斯泰爾的本篤會聖約翰修道院
瑞士
世界自然遺產
喀爾巴阡山脈和歐洲其他地區的山毛櫸林
歐洲12個國家
少女峯–阿雷奇冰河–畢奇霍恩峯
瑞士
意大利

阿爾卑斯山脈民風民俗

類別
名稱
地區國家
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阿爾卑斯式攀登
法國、意大利、瑞士
移牧:地中海和阿爾卑斯山季節性牲口遷移
奧地利、希臘、意大利)

阿爾卑斯山脈重大事件

阿爾卑斯山地災害中,屬內力形成的有地震、泥石流、雪崩滑坡、崩塌、滾石、土滑、雪滑、暴風雨、雹災和冰川快速運動等。其中主要是山洪、泥石流、雪崩和滑坡。山洪集中分佈於意大利、法國、南斯拉夫、西德和奧地利境內的阿爾卑斯中低山區。泥石流遍佈整個阿爾卑斯山地。 [19] 
雪崩主要分佈於中央阿爾卑斯高山區(瑞士)、德國南部、奧地利西北部的阿爾卑斯山中低地區。滑坡常常出現在阿爾卑斯山地地質條件差,坡陡且節理裂隙發育的地段,大多由邊坡開挖,排水不當使山坡失穩而引起。 [19] 
在近幾十年全球氣候變暖趨勢日益嚴峻的背景下,在阿爾卑斯山引發冰崩災害。1965年8月30日,位於瑞士南部阿爾卑斯山的薩斯山谷的馬特馬克水壩(水電站水庫)施工現場奧安林冰川發生冰崩,導致88名工人死亡。阿爾卑斯山地區同時也是全球泥石流高發地區,為世界上崩塌和滑坡較為發育的地區之一。 [14] 
阿爾卑斯山重大自然災害
類別
事件名稱
雪崩

其他
瓦依昂滑坡

阿爾卑斯山脈傳説故事

阿爾卑斯山 阿爾卑斯山
神靈
早期在阿爾卑斯及其他的一些山中存在着某種山神形象,他們主要化身為大型岩石、石塊、水源、山洞及樹木。
至今保留下來的是阿爾卑斯山居民的上帝護衞兵列隊儀式及朝拜活動。格勞賓登州的小教堂(Ziteil)每年被朝拜兩次,它位於海拔2433米高處,是歐洲最高聖地。接近自然派宗教認為山是有神靈的,而且神靈居住在渺無人煙的頂峯中,因為那裏是天地交接之處。而阿爾卑斯地區卻正相反,他們的傳説來自民間,傳説中的人物是一些小野人或者是被理想化了的男女牧民,當人們做了好事的時候,會得到他們的獎賞,做壞事時會受到他們的懲罰。
鳶尾花
鳶尾花是希臘神話中的彩虹女神——眾神在凡間的使者,於是鳶尾花也被稱為花中聖者。她與生俱來的不同花色令其百媚千嬌,而生長在阿爾卑斯山上的藍紫色鳶尾花尤為稀有,粗大的根彰顯着旺盛的生命力。

阿爾卑斯山脈保護研究

阿爾卑斯山脈生態保護

20世紀80年代末,奧、德等阿爾卑斯山八國開始討論如何更好地開發和保護阿爾卑斯山的自然文化資源。1991年,八國在奧地利薩爾茨堡共同簽署《阿爾卑斯山公約》。締約國達成了共識,共同推動阿爾卑斯山區的可持續發展,兼顧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阿爾卑斯山公約》於1995年正式生效,這也是歐洲大陸第一個關於山區保護的公約。該公約中對阿爾卑斯山林業、農業、旅遊業、自然景觀保護等方面均做了符合各國國情的規定科學研究。 [5] 
阿爾卑斯山是歐洲範圍內以區域合作為目的成立跨行政邊界機構歷史最為悠久的山區。阿爾卑斯山區的中、東、西部從1970年代起逐步創建了區域工作團體,在兩國或多國毗鄰地帶的著名遊覽區也成立了類似機構。歐洲範圍內的山地組織如歐盟山區合作協會、歐洲山區代表聯盟、阿爾卑斯山聯盟、歐洲山地論壇等也對阿爾卑斯山的保護和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6] 
阿爾卑斯山區國家曾頒佈過多種自然環境的法令,如森林法、山洪泥石流防治法和水利工程資助法等。 [19] 

阿爾卑斯山脈科學研究

阿爾卑斯是現代地質學的搖籃,地球科學的許多經典概念和理論都誕生於該地區。 [18]  近代登山運動是從攀登歐洲阿爾卑斯山開始的,登山科學考察也從此開始。同時近代關於氣候變化的研究,從1840年瑞典J.L.R.阿加西關於阿爾卑斯山脈冰川的研究開始。 [16] 
1779年,瑞士H.B.de索敍爾的《阿爾卑斯旅行》(4卷)發表,是第一部討論阿爾卑斯地質的專著。阿爾卑斯山脈構造地質研究的突出成果是發現了大規模逆掩構造。瑞士A.von 埃希爾於1841年首次在阿爾卑斯山發現較老岩層逆掩到年輕的岩層之上。法國P.泰爾米埃於1891年發現了法國阿爾卑斯山的推覆構造。 [17]  1984年法國科學家Chopin首次在西阿爾卑斯地表發現超高壓礦物柯石英,基於該礦物的超高壓變質特性,提出大陸下地殼俯衝到100公里以下深度並折返到地表的假説,進而發展了大陸深俯衝理論。 [18]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國家重點實驗室牽頭組織中、法、意科學家,於2010年至2013年期間開展了阿爾卑斯地區首個大規模流動地震台站觀測實驗(中—法—意西阿爾卑斯地震台陣探測計劃,CIFALPS),選取西阿爾卑斯俯衝帶關鍵廊帶密集佈設了55台套寬頻帶地震儀器。 [18] 
2023年,法國在檢測阿爾卑斯山的947個永久凍土帶,相關研究在風險較大的數個地點進行。法國生態部出台了具體行動計劃以監測和應對山谷地區可能的自然災害。 [22] 

阿爾卑斯山脈社會生活

阿爾卑斯山脈人口

阿爾卑斯山區主要城鎮有法國的格勒諾布爾、奧地利的因斯布魯克、意大利的博爾扎諾等。 [1] 
阿爾卑斯山是奧地利版圖的重要組成部分,覆蓋奧西部和中部的福拉爾貝格州蒂羅爾州薩爾茨堡州施蒂利亞州上奧地利州等省級行政區,包括因斯布魯克薩爾茨堡等大城市。奧地利境內的阿爾卑斯山區面積佔國土總面積的65%,人口占50%。奧境內阿爾卑斯山區面積為5.46萬平方公里,佔阿爾卑斯山區總面積29%,在相關各國中排名第一。奧境內阿爾卑斯山區的常住人口達到400萬,佔整個阿爾卑斯山區總人口的29%,僅次於意大利。 [5] 
德國巴伐利亞州處於阿爾卑斯山脈的東段北麓境內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BayerischeAlpen),山區覆蓋了巴伐利亞州全境。 [5] 
阿爾卑斯山演變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山區之一。自20世紀五六十年代以來,阿爾卑斯中央山地西部和西北部,在經濟、旅遊、交通各個方面綜合發展的帶動下,人口增長始終保持着5%左右的上升速度。 [5] 
瑞士是阿爾卑斯山地區的主要國家之一。阿爾卑斯山覆蓋了瑞士約60%的國土面積,包括5個地形分區中的3個(前山區、中山區和南坡),全國有24%的人口居住於此。 [6] 
阿爾卑斯山山區 阿爾卑斯山山區

阿爾卑斯山脈經濟

19世紀以前,阿爾卑斯山區相對閉塞,許多村鎮交通落後,部分地區甚至與世隔絕。在整個山區,當地人主要從事農業生產。在德意志人的聚居區,特徵是以畜牧業為導向的農業經濟。個別地區還存在着其他產業,如奧地利施蒂利亞州施拉德明的礦業。只有少數王公貴族在山區避暑休閒,如1849年,奧地利皇帝弗朗茨·約瑟夫在巴德伊舍建築了夏宮。此時山區還沒有旅遊業。自19世紀70年代起,逐漸有人關注到阿爾卑斯山區的旅遊資源。 [5]  現代冰川旅遊起源於19世紀中葉的阿爾卑斯山區。
1855年,巴伐利亞第一本關於阿爾卑斯山旅遊導覽書出版。1862年,3名維也納大學生自發成立了奧地利阿爾卑斯山俱樂部。1869年,在奧地利俱樂部的帶動下,慕尼黑組織了德意志阿爾卑斯山俱樂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奧兩國的阿爾卑斯山旅遊業迅速發展,進入“大眾旅遊”的階段。 [5]  20世紀中期,阿爾卑斯山以高山滑雪為代表的旅遊產業成為瑞士部分地區以及奧地利西部人口復甦和經濟振興的主要推動力。 [6] 

阿爾卑斯山脈交通

為了方便遊客攀登楚格峯,德、奧兩國建設了一系列的鐵路和纜車。1928年,德國修築楚格峯鐵路。1962年,德國架設埃布湖纜車。奧地利於1924年建設蒂羅爾楚格峯火車,並於1989年建成纜車。 [5] 
阿爾卑斯山脈的布倫納山口(1,370米)、辛普朗山口(2,009米)、聖哥達山口(2,112米)等,自古以來就是南北交通的要道。1871年法、意間的塞尼山開鑿第一條鐵路隧道。1922年竣工的瑞、意間的辛普朗隧道(19.8千米),是世界上最長的山嶺鐵路隧道。1958~1965年法、意共同建成勃朗峯公路隧道(11.6千米)。1980年瑞士建成目前世界上最長的聖哥達公路隧道(16.9千米)。
阿爾卑斯山山區主要交通設施
類別
名稱
鐵路
塞梅林鐵路


隧道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