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阿爾佛雷德·艾侯

鎖定
阿爾佛雷德·艾侯(Alfred Aho),2020年圖靈獎得主之一,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ACM FellowIEEE Fellow [2-3]  [6]  [11] 
阿爾佛雷德·艾侯於1963年獲得多倫多大學學士學位;1967年獲得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後在貝爾實驗室工作;1980年被任命為貝爾實驗室計算原理研究部負責人;1987年至1991年擔任貝爾實驗室計算科學研究中心主任;1997年成為貝爾實驗室通信科學研究副總裁;1999年當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2003年當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2013年當選為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2020年獲得ACM圖靈獎;2022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1-3]  [11] 
阿爾佛雷德·艾侯致力於算法和數據結構、編程語言、編譯器和計算機科學基礎方面的研究。 [10] 
中文名
阿爾佛雷德·艾侯 [6] 
外文名
Alfred Aho
出生日期
1941年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2022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2020年獲得圖靈獎
2013年當選為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
2003年當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1999年當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阿爾佛雷德·艾侯人物經歷

1941年,阿爾佛雷德·艾侯出生。
1963年,獲得多倫多大學工程物理學學士學位。
1967年,獲得普林斯頓大學電氣工程與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博士導師為約翰·霍普克羅夫特。
1967—1980年,作為貝爾實驗室技術人員從事研究工作。
1980年—1987年,擔任貝爾實驗室計算原理研究部主任。
1987年—1991年,擔任貝爾實驗室計算科學研究中心主任。
1984年,當選為貝爾實驗室Fellow。
1986年,當選為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
1988年,當選為IEEE Fellow。
1995年,受聘為哥倫比亞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教授。
1995年—1997年,擔任哥倫比亞大學計算機科學系主任。
1996年,當選為ACM Fellow。
1999年,當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1997年—2002年,擔任貝爾實驗室計算科學研究中心副總裁。
2003年,擔任哥倫比亞大學計算機科學系主任;同年當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2013年,當選為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
2018年,榮譽退休。
2022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3]  [9]  [11] 

阿爾佛雷德·艾侯主要成就

阿爾佛雷德·艾侯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阿爾佛雷德·艾侯及其合作者在編譯器方面做了基礎性工作,這些工作對於將高級編程語言轉換成低級代碼至關重要;幫助人們理解了算法的理論基礎,併為編譯器和編程語言設計的研究和實踐制定了路線;開發了分析和翻譯編程語言的有效算法;發明了Unix操作系統並開發了c和c++編程語言;與合作者一起發明了aho-corasick算法,這是一種字符串匹配算法,構造了一個自動機,用於在字典中的輸入字符串中查找單詞,該算法以其高速匹配性能而聞名。 [2]  [5] 
  • 學術論文
截止到2023年6月,阿爾佛雷德·艾侯已發表學術論文174篇;引用數:62173,H-index:57。 [8] 

阿爾佛雷德·艾侯人才培養

  • 寄語後輩
阿爾佛雷德·艾侯給年輕人的建議是:你永遠學不到太多數學……學習你所處領域的基礎知識,因為基礎知識不會很快過時……畢業後,試着找一份與該領域最優秀的人一起工作,因為你從這些人身上學到了很多,然後你將為下一份工作做好準備。 [11] 
  • 學術教材
阿爾佛雷德·艾侯1974年與老師約翰·霍普克羅夫特合著的《Th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Computer Algorithms》(計算機算法設計與分析)及1977年與烏爾曼合著的《Principles of Compiler Design》(編譯程序設計原理,又稱“龍書”)都是所在領域的經典之作。 [2]  [6-7] 
作者
教材名稱 [12] 
出版時間
A.V. Aho & J.D. Ullman
《The Theory of Parsing, Translation, and Compiling》
1973年
A.V. Aho, J.E. Hopcroft and J.D. Ullman
《Th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Computer Algorithms》
1974年
A.V. Aho & J.D. Ullman
《Principles of Compiler Design》
1977年
A.V. Aho, J.E. Hopcroft & J.D. Ullman
《Data Structures and Algorithm》
1983年
A.V. Aho, B.W. Kernigan & P.J. Weinberger
《The AWK Programming Language》
1987年

阿爾佛雷德·艾侯榮譽表彰

獲獎時間
榮譽表彰
/
哥倫比亞大學名譽教授
2022年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2020年
ACM圖靈獎
2017年
NEC C&c獎
2015年
多倫多大學榮譽博士
2014年
哥倫比亞大學工程學院傑出教師教學獎
2013年
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
2003年
哥倫比亞大學傑出教師獎
2003年
IEEE約翰·馮·諾伊曼獎
2003年
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1999年
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1996年
ACM Fellow
1988年
IEEE Fellow
1986年
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
1986年
滑鐵盧大學榮譽博士
1986年
赫爾辛基大學榮譽博士
1984年
貝爾實驗室Fellow
參考資料: [1-3]  [9]  [11] 

阿爾佛雷德·艾侯個人生活

  • 成長教育
阿爾佛雷德·艾侯出生在安大略省北部小鎮蒂敏斯,但在多倫多長大,他的父親是芬蘭的移民木匠,母親在亞利桑那州從事秘書工作,父母都沒有上過大學,但他們重視閲讀和音樂:阿霍從小就開始演奏小提琴,還參加了北多倫多學院的學校管絃樂隊,小提琴也成為伴隨他一生的興趣愛好。 [11] 

阿爾佛雷德·艾侯社會任職

艾侯曾擔任美國國家工程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部主席,美國計算機學會算法與計算理論特別興趣小組主席以及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計算機與信息科學與工程理事會諮詢委員會主席。 [10] 

阿爾佛雷德·艾侯人物評價

無數的研究人員和實踐者為這些技術(編程語言理論和實現)做出了貢獻,艾侯和烏爾曼的工作尤其有影響力(While countless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have contributed to these technologies, the work of Aho and Ullman has been especially influential)。(時任美國計算機學會主席Gabriele Kotsis評) [2] 
艾侯和烏爾曼自20世紀70年代初以來一直是思想領袖,他們的工作一直指導着一代又一代的程序員和研究人員直到今天(Aho and Ullman have been thought leaders since the early 1970s, and their work has guided generations of programmers and researchers up to the present day)。(貝爾實驗室評) [2] 
艾侯教授對編程和軟件工程的基礎性貢獻的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為過,他是該領域的傑出人物,也是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工程科學學生的靈感來源(It’s impossible to overstate the significance of Professor Aho’s foundational contributions to programming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He is a towering figure in the field, and an inspiration to classes of Engineering Science student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2021年時任多倫多大學工程科學院院長Will Cluett評) [4] 
艾侯教授在形式語言理論研究、編程語言分析與翻譯、編譯器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艾侯教授不僅以他的研究著作而聞名,而且通過他的教科書和其他學術著作對計算機科學教育做出了巨大貢獻(Professor Aho has achieved phenomenal results in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formal languages, analysis and translation of programming languages, and compilers;Professor Aho is not only renowned for his research works, but also has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through his textbooks and other academic writings)。(NECcc&c基金會評) [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