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阿昌族户撒刀鍛制技藝

鎖定
阿昌族户撒刀鍛制技藝,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隴川縣户撒鄉傳統手工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阿昌族户撒刀鍛制技藝,製作過程須經下料、製坯、打樣、修磨、飾葉、淬火、創光、做柄、制帶、組裝等10道工序,尤以淬火技藝最為突出,通過熱處理使刀葉的硬度和韌性達到最佳狀態,從而煅製成刀。
2006年5月20日,阿昌族户撒刀鍛制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Ⅷ-41。 [1] 
中文名
阿昌族户撒刀鍛制技藝
批准時間
2006年5月20日
非遺級別
國家級
遺產類別
傳統技藝
申報地區
雲南省隴川縣
遺產編號
Ⅷ-41

阿昌族户撒刀鍛制技藝歷史淵源

阿昌族户撒刀 阿昌族户撒刀
據史料記載,明朝“三徵麓川”(1441—1449年)以後,中緬邊境戰事頻繁,整個德宏邊關大軍雲集。由於官軍離後方戰線太長,為保證兵器供應,明軍選擇四面環山、地勢非常隱蔽的户撒,就地修理、製作兵器,並對户撒實行半軍事化管理,以村寨為單位,進行生產的分工。從此,户撒成為在保衞滇西邊防中發揮着主要作用的“兵工廠”。
從明朝起,户撒阿昌族工匠不斷吸收漢族的製作兵器技術,加上阿昌族的創造,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阿昌刀工藝。以後祖輩相傳,延續至今。
民國年間,户撒刀製作生產興盛。户撒商賈雲集,熱鬧非凡。刀具輸出的興旺,給户撒帶來了經濟和文化的興旺,出現了“五山六寺”、“六會九擺”、“九塔四十七奘”的繁華景象。 [2] 

阿昌族户撒刀鍛制技藝工藝特徵

户撒刀種類繁多,工藝特別,有背刀(長刀)、砍刀、腰刀、藏刀(專為藏區生產)、匕首、寶劍等近百種花色品種,工藝方面以背刀(長刀)和藏刀最為精巧和典型。 [3]  這些手工刀具刀裝大部分採用雲南和緬甸本地的名貴木材楠木、紅木、大葉紫檀、雞翅木、烏木等純手工雕刻而成,因而極具收藏價值,户撒背刀(長刀)總體又分為户撒平頭刀、户撒苗刀、户撒鎮宅刀、户撒馬刀。 [4] 
花鋼背刀採用紅、白鐵皮和青鋼混合打製面成,具體為紅鐵皮一層,白鐵皮一層,疊起,然後燒化鐵皮的表面讓它們粘成一塊鐵條,刀口背上加青鋼,打成刀型後,把它鏟白,磨光滑,刀面上就呈現出紅、白、青三種顏色,花鋼背刀由此得名,花鋼背刀刀體美觀,刀口鋒利,深受滇緬邊境各族男子青睞,既是顯示英武的裝飾品,也是農業耕伐木的生產工具和防身武器。
藏刀寬而厚,工藝精巧,長短不一,刀把上鐫刻有“猛虎長嘯”,“飛燕迎春”等精製花紋。
阿昌刀長短不一,有生產用刀、生活用刀、狩獵者護身用的長刀、宰牲畜用的匕首等數十個品種。後來阿昌族利用精湛的冶鑄和鍛造技術,生產出的刀具越來越精。製作刀具的村寨之間形成了較細的分工,各寨都有自己的名牌產品。 [5] 

阿昌族户撒刀鍛制技藝工藝流程

阿昌族户撒刀鍛制技藝製作工序

阿昌族户撒刀鍛制技藝
阿昌族户撒刀鍛制技藝(5張)
户撒刀製作過程須經下料、製坯、打樣、修磨、飾葉、淬火、創光、做柄、制帶、組裝等10道工序,尤以淬火技藝最為突出,通過熱處理使刀葉的硬度和韌性達到最佳狀態。 [1] 
1.下料(或稱落料):
將一段彈簧鋼或碳素鋼根據要打的刀型,切割出相應的大小尺寸。下料時需仔細斟酌,量材使用。
2.燒料與打鐵:
鐵器需用木炭作燃料,一人拉動風箱,另一人將切割好的鋼板放入旺火中燒紅後,以長把鉗夾出,由兩人配合用大錘使均勻的力道鍛打,反覆這樣邊燒邊打十餘次後,基本打出刀型。刀子的形狀、厚薄、長短、寬窄都力求恰到好處。
3.刮皮(或叫剖光):
將基本定型的刀用銼子或砂輪刮磨鐵皮,直至把刀具刮亮為止。
4.拉漕:
將基本加工好的刀具放置在長凳子上,固定好後,在刀葉上拉出與刀葉平行的漕,以便下一步雕刻裝飾。
5.淬火:
將初步加工好的刀片燒紅後,把刀鋒首先放入水槽中,迅速取出後繼續鍛打,加大表皮硬度,之後再急淬整個刀身。經過反覆的加熱、冷卻處理,使刀葉的鋼性與韌性達到最佳狀態。
6.裝飾:
用銼子或砂輪再反覆打磨,使刀更加光亮,然後在拉好漕的地方用鑿子鏨出“雙龍抱柱”或“二龍奪寶”等圖案,刻上刀匠專屬自家刀具的徽標,最後根據刀型配上合適的刀把和刀鞘,一把合格的户撒刀算完成。

阿昌族户撒刀鍛制技藝工具和取材

採用的工具有木製風箱、鐵、泥、石混合做成的火爐,以及錘、鉗、鐵枕等。制刀時,選用保山、騰衝一帶出產的鋼材,放到爐火中反覆加熱、鍛打、刮磨成刀坯後,再蘸水淬火。淬火技術要求很高,刀劍質量的好壞,往往取決於淬火技術的高低,有一種薄韌可彎的背刀就是蘸水後經過香油回火,反覆加工製成的。 [2] 

阿昌族户撒刀鍛制技藝傳承保護

阿昌族户撒刀鍛制技藝傳承價值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軍曾在緬甸組建過一支景頗族軍隊,每個戰士配備一把式樣特別的戰刀,叫做“戈勒卡”,在與拿破崙軍隊作戰中,户撒刀屢立戰功,此刀即出自户撒阿昌族名師之手。1990年,户撒刀製作名師用自己獨特的工藝鍛造了象徵民族騰飛的“九龍”指揮刀,該刀被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的指揮刀。 [3] 

阿昌族户撒刀鍛制技藝傳承現狀

在外來文化和社會經濟轉型的壓力下,户撒刀製作的傳統技藝和設備有被現代機械及原材料替代之勢,加上老藝人年事已長,後繼乏人,阿昌族户撒刀技藝面臨失傳的危險,急需搶救和保護。 [6] 

阿昌族户撒刀鍛制技藝傳承人物

項老賽,出生於1940年,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隴川縣户撒阿昌族鄉臘撒村人。人稱“刀王”,是一個以打刀為生的民間手藝人,也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户撒刀鍛制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生於打刀世家,自幼跟隨父親學習户撒刀的鍛造技藝。成年後,項老賽遍訪各村寨的制刀名師,博取眾家之長,與自家的技術進行融合,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制刀工藝,尤其以淬火工藝精湛而聞名。淬火是製作一把户撒刀成敗的關鍵,稍不留神就會前功盡棄。項老賽經歷了無數次的嘗試,終於掌握了淬火的要義,他鍛制的户撒刀,硬可削銅斷鐵,柔可繞指,纏於腰間,利可迎空揮斷毛巾。 [7] 

阿昌族户撒刀鍛制技藝保護措施

1960年,户撒成立以生產農具為主的“户撒鐵農具廠”,購置了當時較為先進的半自動化氣錘和機牀,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產效率。 [8] 
2006年5月20日,户撒刀鍛制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户撒刀王”項老賽入選國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人代表。“阿昌族户撒刀鍛制技藝”進一步得到有效保護,即將失傳的“七彩刀”工藝得到恢復與傳承。 [9]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隴川縣文化館獲得“阿昌族户撒刀鍛制技藝”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10]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阿昌族户撒刀鍛制技藝”項目保護單位隴川縣文化館評估合格。 [12] 

阿昌族户撒刀鍛制技藝社會影響

由於工藝精湛,户撒刀不僅該民族視若珍寶,而且深受附近漢、傣、景頗、僳僳、藏、白等民族的喜愛。不僅銷往北京、西藏、青海、新疆、甘肅、內蒙古等地,甚至還遠銷緬甸、泰國、印度等國。 [6] 

阿昌族户撒刀鍛制技藝文化軼事

阿昌族 阿昌族
阿昌族人民不僅擅長打刀,也非常愛刀。每家至少有把長刀。青年男子結婚時,總是要身背長刀,方顯得英姿勃勃。這種風俗一直延續。據説在阿昌族還有一個很特別的習俗,女方家長在選女婿的時候,不僅要看女婿的人品德行,還有一個重要的指標就是你會不會打刀。 [1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