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伊迪·阿明

鎖定
伊迪·阿明·達達(斯瓦希里語:Idi Amin Dada,1925年前後——2003年8月16日),烏干達政治家、軍事家,第三任烏干達總統
1946年加入英國殖民軍,1959年晉升為准尉,1961年授予中尉軍銜。烏干達獨立後,於1966年成為陸軍指揮官,1970年成為軍隊司令後被撤去職務。1971年,發動軍事政變,成為烏干達總統,1976年任終身總統。1979年,阿明在同坦桑尼亞的戰爭失敗後流亡海外,2003年在沙特去世。 [1-3] 
執政期間,烏干達經濟停滯不前,儲蓄率降低到8%,通貨膨脹率高達1000%;他以恐怖手段維持獨裁統治,殺害了所有異己份子。在阿明統治的8年中,約有10萬~50萬烏干達人被殺。在外交上,烏干達與英國、以色列、美國斷交,倒向蘇聯和阿拉伯國家。阿明與中非皇帝博卡薩、扎伊爾總統蒙博託被並稱為“非洲三大暴君”。 [3]  [6] 
中文名
伊迪·阿明·達達
外文名
斯瓦希里語:Idi Amin Dada
別    名
吃人魔王 [3] 
國    籍
烏干達
民    族
卡誇族
出生日期
約 1925年
逝世日期
2003年8月16日
畢業院校
英國威爾特郡步兵學校
職    業
軍人
主要成就
第三任烏干達總統(1971-1979年)
出生地
烏干達科博科
宗教信仰
伊斯蘭教
身    高
193 cm
軍    銜
陸軍元帥 [4] 
主要罪行
以恐怖手段維持獨裁統治,殺害了所有異己分子

伊迪·阿明人物經歷

1925年前後,伊迪·阿明·達達(簡稱:阿明)出生在烏干達西北部科博科的一個小部落 [3] 
1941年,就讀於一所伊斯蘭學校,但由於家貧,只上了4年小學。離校後,阿明從事過很多臨時性工作,曾是尼羅河曲棍球隊中唯一的黑人運動員。此外,他還蟬聯1951-1960年度烏干達全國拳擊賽冠軍 [1-2] 
1946年,阿明作為助理廚師加入東非英國殖民軍的非洲步槍隊“皇家非洲來福槍軍”第四營 [2-3] 
1948年,阿明成為下士。他頭腦靈活,作戰勇敢,善於巴結上級,阿明在軍中步步高昇,並受英國上級推薦,進入英國威爾特郡步兵學校深造 [5]  。二戰中的緬甸戰爭期間,阿明在同盟國的軍隊服役。20世紀50年代,他與肯尼亞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茅茅游擊隊”作戰 [2-3] 
1959年,阿明被晉升為准尉,這是當時殖民軍中黑人所能獲得的最高軍銜 [2] 
1961年,阿明被授予中尉軍銜 [2] 
1962年,烏干達宣佈獨立,阿明被軍方派往以色列接受軍事訓練 [4]  ;同年,阿明因在鎮壓肯尼亞和烏干達少數民族間的衝突時所犯暴行被英軍押送到烏干達時任總理米爾頓·奧博特處接受制裁。然而,奧博特選擇了保護措施,只輕微地懲罰了阿明 [1] 
1964年,出任烏干達陸軍和空軍司令。 [12] 
1966年,阿明獲得准將軍銜,成為烏干達陸軍指揮官、烏干達武裝力量副總司令 [5]  [1] 
1968年,阿明晉升為少將。 [12] 
1970年,阿明成為軍隊司令,獲得了軍隊的控制權,而同年10月奧博特決定撤去阿明的職務 [1]  [4] 
1971年1月,奧博特命令阿明準備呈遞一份書面報告,解釋武器和軍隊資金的流失。奧博特離開烏干達參加聯邦首腦會議時,阿明被告知奧博特的軍隊將要逮捕他,於是他集結了自己的軍隊,並於1月25日控制了烏干達,10天后控制全國。後任烏干達總統,成為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武裝部隊總司令 [1]  [2] 
1974年,阿明邀請法國電影導演巴貝特·斯特羅德為危機拍攝紀錄片 [5] 
1975年,當選非洲統一組織的主席,同年在聯合國大會發表演講 [1] 
1976年6月,阿明被烏干達國防委員會任命為終身總統 [1] 
1978年10月,為了轉移國內矛盾,發動了對鄰國坦桑尼亞的戰爭(烏坦戰爭),戰爭以失敗告終。戰爭結束後,阿明被追殺 [1] 
1979年4月,反阿明武裝力量在坦桑尼亞軍隊支持下推翻了阿明政權,佔領了烏干達首都坎帕拉。之後阿明逃亡利比亞和伊拉克,最後來到沙特阿拉伯,靠沙特政府的資助和他的4個妻子一起在港口城市吉達生活。 [9] 
2003年8月16日上午, [10]  阿明在沙特阿拉伯吉達市的費薩爾國王專科醫院去世。 [9] 
伊迪·阿明·達達

伊迪·阿明為政舉措

伊迪·阿明政治方面

伊迪·阿明 伊迪·阿明
1971年剛上台時,阿明通過解散米爾頓·奧博特的秘密警察部隊、特赦了55名政治犯(其中絕大數是他親自集結在奧博特周圍的)、許諾1974年自由選舉等方式,提高了自己的威望 [1] 
之後,阿明開始用鐵腕手段統治烏干達。他通過處決和強行流放的途徑剷除潛在的異己分子。所有仍忠誠於奧博特的官員都被處決。凡被指控為“奧博特的游擊隊員”的人都要公開處死 [5] 
他還利用烏干達各部落和少數民族間的分歧使國家處於分崩離析的狀態,以免威脅到他的統治。此外,他發動軍隊使暴力合法化,以維護其權力 [1] 
人權組織説,在阿明執政的8年中,約有10萬~50萬烏干達人被殺。由於來不及挖掘墳墓,很多屍體都被拋入尼羅河。有一次,因為屍體數量過多,位於金賈的一座主要水電站的進水口都發生了堵塞 [2] 

伊迪·阿明經濟方面

  • 綜述
郵票 郵票
阿明執政的8年裏,烏干達的經濟停滯不前,儲蓄率降低到8%,通貨膨脹率高達1000%。基礎設施衰敗以及生產性產遭到破壞。許多農業生產裝置關停,設備頻繁損壞也得不到維修。烏干達最主要的出口商品咖啡的產量也下降。
烏干達在20世紀70年代早期實現擴張的半國營部門,由於增加了大量廢棄的和沒收的工業(其他的則交給了一些缺乏經驗的私營業主)而變得臃腫不堪。整個擴張過程是以一種隨意和無序的方式進行的,幾乎沒有考慮所有制的合理轉變、補償以及資金管控,也沒有考慮半國營部門的管理約束。
政府和半國營部門的管理體制需要適應恐懼和偏袒。許多行政部門和半官方機構的崗位由處於政治考慮而任命的人員所佔據,同時,沒有對技術競爭的激勵,也沒有給予有關經濟戰略或政策的開放討論空間。財政責任事實上並不存在,這導致了普遍的資金濫用和腐敗。 [6] 
  • 驅逐亞洲人
1972年,阿明向境內所有亞洲人發佈驅逐令。雖然當時烏干達的經濟命脈掌握在境內亞洲人手中,但是排外思想加上對財富的覬覦,令阿明完全不計後果,這給烏干達經濟帶來了滅頂之災。90天內,50000多個印度和巴基斯坦家庭全部被驅逐出境,而且僅限帶走隨身物品。
阿明奪來了他們的豪華轎車,就連百萬富翁馬德赫瓦尼在金賈的豪華宮殿也被阿明奪了去。表面是驅逐行動,實際是一場大劫掠。結果亞洲人剛一消失,整個烏干達立刻陷入經濟崩潰中,首都坎帕拉頓時連鹽、火柴、食糖都供應不上。 [5] 

伊迪·阿明外交方面

  • 與英國的關係
《時代週刊》封面上的阿明(1977年) 《時代週刊》封面上的阿明(1977年)
上台前,英國情報人員分析認為阿明頭腦簡單易於控制,支持他統治烏干達。阿明上台後,英國立即給予援助,九百萬英鎊、五十輛裝甲汽車、派軍事顧問幫助訓練烏干達軍隊、扶持他做非洲代理。 [4] 
1973年,阿明發起對英國的“經濟戰”,斷絕同英國的外交關係,將英國人的企業國有化。1974年,阿明自稱開始領導蘇格蘭脱離英國獨立的鬥爭。他在軍中創建了一支“蘇格蘭部隊”,年底在烏干達首都坎帕拉發佈一份給全球領導人的文件,正式宣佈發起蘇格蘭獨立運動,自封為“蘇格蘭國王”,呼籲全球領導人支持“蘇格蘭事業”。
英國與烏干達斷交後,英國仍秘密保持與烏干達的軍火貿易關係,它不僅向阿明的秘密警察出售監視器、還向他們賣本國製造的汽車。 [2] 
  • 與以色列的關係
在阿明發動政變時,以色列曾提供了巨大資助,在烏干達境內保留了一支多達700人的軍事顧問團。但是當烏干達要進攻坦桑尼亞時,以色列拒絕了為其提供武器的要求。遭到拒絕的阿明立刻翻臉,與以色列斷交,把以色列大使館轉贈給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做據點。他向外表示崇拜希特勒,1975年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表演講,宣稱希特勒殺害600萬猶太人“是對的”。
1976年,一架載滿以色列人的法國客機被巴勒斯坦恐怖分子劫持,降至烏干達恩德培機場,劫機犯得到了阿明的支持。7月4日,以色列特種部隊突襲機場,成功解救大部分人質,並報復性炸燬烏干達戰鬥機11架,打死烏干達士兵45人,烏干達空軍幾乎全被殲滅。一名未被營救的英裔以色列老人,被阿明下令處死。 [5] 
在聯合國大會發表演講 在聯合國大會發表演講
  • 與美國的關係
1973年,美國政府公開譴責在阿明統治下的烏干達嚴重的反人類行為,同時關閉了在坎帕拉(烏干達首都)的大使館,並且宣佈將不再向烏干達政府提供任何經濟援助。在美國義正詞嚴的聲明發表同時,美國仍繼續向阿明提供包括軍用直升機在內的裝備、給阿明的秘密警察高級頭目提供專門訓練。
1975年,中情局在美國國會已經明令禁止類似的售武行為的情況下,向阿明提供了炸彈等軍事裝備、幫助訓練阿明的秘密警察,以幫助阿明鎮壓國內的反抗勢力。當時的中情局局長喬治·赫伯特·沃克·布什也捲入此次事件。
1978年2月,美國國會就烏干達局勢舉行聽證會,7月通過決議抵制烏干達咖啡豆。美國的禁令大大削弱了阿明的經濟來源。 [4] 
  • 與蘇聯的關係
與英國、以色列、美國斷交後,阿明轉而尋求蘇聯、利比亞以及阿拉伯國家的幫助。蘇聯、利比亞給阿明提供了更多的裝備、給他的軍隊更直接的訓練,而且對阿明有求必應。尤其是在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提出一個議案准備譴責阿明在統治期間所犯下的反人類暴虐行為時,大多數非洲國家都只投了棄權票,而作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蘇聯利用否決權否決了這個議案。 [4] 
從左到右依次為哈菲茲·阿薩德、阿明、薩達特、卡扎菲 從左到右依次為哈菲茲·阿薩德、阿明、薩達特、卡扎菲

伊迪·阿明軍事方面

  • 與坦桑尼亞的戰爭
伊迪·阿明 伊迪·阿明
1978年10月,烏干達國內形勢急劇惡化,阿明向鄰國坦桑尼亞宣戰,企圖以此來轉移國民視線。而此時,坦桑尼亞得到了英國援助的鉅額軍火,並發動反攻 [5]  。阿明從蘇丹招募了2500名努比亞人。同時,利比亞總統卡扎菲向烏干達部署了2700人的利比亞軍隊。利比亞干涉後,坦桑尼亞投入了所有的軍事力量 [7] 
1979年4月上旬,努比亞人和利比亞軍隊離開了烏干達;4月11日,坦桑尼亞聯軍佔領烏干達首都坎帕拉,迫使阿明向東逃往金賈。隨後的一個月,坦桑尼亞聯軍控制了整個金賈,阿明開始流亡 [7] 

伊迪·阿明個人生活

伊迪·阿明家庭成員

阿明的母親自稱是當地一個大的部族——路格巴拉族的女巫師,父親是一個農民 [3] 
阿明上台後,從烏干達不同的部落和少數民族中選擇妻子,逃亡時帶着4個妻子、30個情婦和20多個子女 [5]  。阿明至少有43個子女 [8] 

伊迪·阿明流亡生活

阿明最後在沙特阿拉伯政府的資助下和4個妻子一起在港口城市吉達生活。在吉達,沙特政府向阿明提供了一套豪華別墅,並付錢給阿明配備了汽車、傭人、廚師。 [3] 

伊迪·阿明人物軼事

  • “吃人魔王”
漫畫 漫畫
阿明發現自己的情人有男朋友之後,當場將其殘殺,然後把屍體煮熟後吃掉。曾有記者向阿明求證他是否真的吃過人肉,阿明回答:“人肉太鹹,不符合我的口味。” [5] 
  • 自封頭銜
為了加深對整個國家的控制,阿明不斷自封新的頭銜。他喜歡把自己比作一個純粹的父親,要求烏干達人將他稱為“爸爸”或者“偉大的爸爸”。他最喜歡的稱呼是“烏干達全體人民的救星、國父,勝利大十字勳章、傑出服務勳章和軍事十字勳章獲得者,大英帝國的偉大征服者、陸軍元帥、共和國總統阿明博士”。 [5] 
  • 騷擾英國女王
阿明時常寫信給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戲謔地稱願意為英國不景氣的經濟狀況出一把力。 [5] 
1975年,阿明給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寫信,挑釁道:“我希望你為我安排訪問蘇格蘭、愛爾蘭和威爾士,會見反對你的帝國主義壓迫的革命運動領袖。”
阿明還有封發給伊麗莎白二世的電報更為露骨,他説:“親愛的莉茲,如果你想了解一個真正的男人,請來坎帕拉。” [2] 
  • 痴迷蘇格蘭
阿明痴迷於蘇格蘭,當他視察部隊時,軍營中就會跳蘇格蘭舞、喝蘇格蘭威士忌酒。阿明本人擁有一套蘇格蘭將軍制服,阿明言語間透露着對蘇格蘭人的熱愛和對英格蘭的鄙視。他説:“如果你去蘇格蘭,你可以同當地人交談,他們會歡迎你去他們的家中。然而,英格蘭人卻把黑人看成是猴子或狗。” [2] 
一些歷史學家認為,阿明“痴迷”蘇格蘭一定程度上是出於政治考慮,他通過把自己同蘇格蘭聯繫起來,來展示他反抗殖民主義的形象。 [2] 

伊迪·阿明人物評價

非洲母親所生的最殘忍的野獸。(米爾頓·奧博特評) [4] 
阿明統治時期烏干達發生的事件令整個文明世界感到噁心。(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評) [4] 
阿明本性殘忍,被英國首相丘吉爾稱為“非洲明珠”的烏干達在阿明統治下,成了一個充滿血腥與暴力,且毫無生氣的半死國家。行為乖張、口無遮攔、“政治上的不定向導彈”是國際社會對阿明的共識。這位烏干達暴君不僅在國內倒行逆施,在國際交往中也是朝秦暮楚,肆意妄為。自以為將世界大國玩弄於股掌之上的阿明,終究也不過是一枚棋子。當阿明越來越不好控制並且不斷製造巨大麻煩後,他的末日也就到了 [5]  (《時代人物》評)
他(阿明)總得對自己統治烏干達八年的罪惡有個交待吧!(烏干達總統約韋裏·卡古塔·穆塞韋尼 [11] 
伊迪·阿明 伊迪·阿明

伊迪·阿明藝術形象

影視形象
時間
作品名稱
飾演者
作品類型
1977年
電影
《末代獨裁》海報 《末代獨裁》海報
1977年
《霹靂行動》
電影
1980年
《一代暴君》
電影
1988年
電影
1991年
Joseph Olita
電影
2006年
電影 [8] 
2018年
電影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