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匈奴王阿提拉

(美國迪克·勞瑞執導的迷你劇)

鎖定
《匈奴王阿提拉》是迪克·勞瑞執導,傑拉德·巴特勒、鮑沃斯·布斯、艾麗斯·克萊格等主演的劇情類迷你劇。
該劇以羅馬帝國為背景展開,揭示了一支撼動羅馬帝國統治的重要軍事力量。公元400年,羅馬帝國在世界上的統治雖日趨衰弱,但仍是最強盛的國家。這期間一支來自東方的匈奴族軍隊由阿提拉帶領橫掃歐亞大陸,開始挑戰羅馬帝國的霸主地位。
CCTV6《佳片有約》2006.03.11播出 [2] 
中文名
匈奴王阿提拉
外文名
Attila
其他譯名
匈奴大帝
阿提拉
類    型
動作、冒險、傳記
製片地區
美國/立陶宛
導    演
迪克·勞瑞 Dick Lowry
主    演
傑拉德·巴特勒
主    演
鮑沃斯·布斯
艾麗斯·克萊格
史蒂文·伯克夫
片    長
177 分鐘
對白語言
英語
色    彩
彩色
電影分級
Ratings
imdb編碼
tt0259127

匈奴王阿提拉劇情簡介

匈奴王阿提拉劇照
匈奴王阿提拉劇照(20張)
當政的羅馬皇帝過於年輕,根本不懂治國之道,皇太后只能啓用被打入死牢的原軍隊統帥埃提烏斯,把拯救羅馬的希望寄託在他的身上。
狡猾的埃提烏斯一面利用阿提拉兼併鄰國,一面設法置他於死地。終於,英武的阿提拉喝下了新婚妻子的毒酒,征服世界的壯志頃刻間化為泡影。
羅馬帝國剛剛勉強保住了世界霸主的地位,已經成熟的皇帝便將目光轉向了埃提烏斯…… [1] 

匈奴王阿提拉演職員表

匈奴王阿提拉演員表

匈奴王阿提拉職員表

製作人 肖恩·丹尼爾、詹姆斯·傑克斯、Caldecot Chubb、Michael R. Joyce、Paul Lichtman、Judith Craig Marlin、Robertas Urbonas
導演 迪克·勞瑞
副導演(助理) Aaron Barsky、David S. Cass Sr.、Rita Clifford、Tania Jakovleva、Ernestas Jankauskas、Barbara M. Ravis、Robert 'Skid' Skidmore、Marius Vilunas
編劇 羅伯特·科克倫
攝影 Steven Fierberg
配樂 尼克·葛蘭尼-史密斯
剪輯 Tod Feuerman
選角導演 Abi Harris、Ros Hubbard、Robin Lippin
藝術指導 Roy Forge Smith
美術設計 Galius Klicius
服裝設計 Jane Robinson
展開

匈奴王阿提拉角色介紹

  • 阿提拉

    阿提拉(Attila,406年—453年),古代歐亞大陸匈人的領袖和皇帝,歐洲人稱之為“上帝之鞭”。他曾率領軍隊兩次入侵巴爾幹半島,包圍君士坦丁堡;亦曾遠征至高盧(今法國)的奧爾良地區,最後終於在沙隆之戰被停止向西羅馬進軍。

  • 一代名將,羅馬護國公,437~439年在圖盧茲挫敗西哥特人的進攻,440年返回意大利。451年聯合西哥特人在沙隆會戰中擊敗阿提拉的匈人。但他功高震主,被西羅馬皇帝殺害。

  • 演員 Reg Rogers

    西羅馬皇帝,他耽於聲色,而由埃提烏斯主持政府。454年9月21日他卻在羅馬的皇宮中親手謀殺了這位號稱最後的羅馬人的帝國名將。

匈奴王阿提拉幕後製作

匈奴王阿提拉 匈奴王阿提拉
在《匈奴王阿提拉》中扮演阿提拉的英俊的傑勒德·巴特勒是一位英俊的英國男演員,曾經在《歌劇院幽靈》和《櫻桃園》中有過精彩表演。
匈奴人力量的決定性的崛起是自阿提拉(Attila,406-453)登基成為匈奴帝國的王之後。
公元433年,27歲的阿提拉與他的兄弟布來達(Bleda)一同從他們的叔父羅阿斯手中繼承了帝國的王位。
436年,阿提拉無情地謀殺了他的胞兄,獨自君臨帝國。與他的前輩們相比,阿提拉更具有雄心壯志,更富於侵略性,而且才智極為超羣。在歷史上,阿提拉是一個極為突顯的角色。阿提拉時期的匈奴帝國是匈奴史的最後一章,也是最輝煌的一章。他使羅馬人蒙羞,使日爾曼人喪膽,具有令西人沮喪而無奈的強大力量,以至於他和他的匈奴鐵騎都被稱為“上帝之鞭”(Scourge of God)。
匈奴大帝阿提拉 匈奴大帝阿提拉
關於阿提拉本人各方面的記載,西方史書上有過多少有些貶損,但仍不失生動具體的描寫。
阿提拉年青時作戰勇猛,稱王之後則更主要地是依靠他的頭腦,而不是他武功,完成了對北方的征服。他表現出了勃勃野心,和高超的政治外交手腕,而且為人狡猾、殘忍。作為匈奴王的阿提拉,他的步態和舉止顯示都出了一種其力量可傲居全人類之上的自負和傲慢。
據傳説,他曾自稱擁有戰神之劍,所以他的部下晉見時,如若正面直視他則必須同時後退,否則會燒壞自己的眼睛。他有一個兇猛地轉動眼珠的習慣,好像他樂於欣賞受他驚嚇的人的恐懼。
阿提拉在生活上崇尚簡樸,卻很能容忍部下的奢侈。他的臣民都對他非常懼怕,在他外出巡查的時候,凡見到他必向其歡呼,以示敬畏。
在西方的歷史傳説中,阿提拉極為殘暴兇狠,專事劫掠城市的惡行;並且身上集中了極端的邪惡,嬰兒被他看見都會死去。阿提拉的長相似乎令人不敢恭維。據記載,他身材矮胖,雙肩很寬,短粗的脖子上長着一個碩大無朋的頭顱,有粗硬的黑髮和稀疏的鬍鬚,鼻子扁平,一雙黑眼睛鋭利而陰鷙。儘管這種描寫似乎有些不太恭敬,但有一點毫無疑問,這肯定是一個東方人的形象。這説明經過三百多年的西遷後,匈奴人並沒有被其他民族混血得失去了原來的體質特徵。
我們對於阿提拉時代的匈奴人的社會生活所知不多,但仍然能從一些傳説和故事中窺見鱗爪。曾有一個東羅馬官員及其隨從出使匈奴帝國,他們有幸見到了阿提拉和其他匈奴將領,甚至參加了阿提拉舉行的盛宴。從他關於這段經歷的囉哩囉嗦記載中,我們可以瞭解到當時的很多民俗、外交以及政治等方面情況。

匈奴王阿提拉製作發行

匈奴王阿提拉上映時間

  •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 美國 USA 2001年1月30日
  • 瑞士 Switzerland 2001年8月18日......(French speaking region)
  • 法國 France 2002年4月15日
  • 挪威 Norway 2002年5月8日
  • 芬蘭 Finland 2002年5月8日......(DVD premiere)
  • 澳大利亞 Australia 2002年9月8日
  • 瑞典 Sweden 2004年4月9日
  • 匈牙利 Hungary 2006年3月21日
  • 希臘 Greece 2007年1月22日......(DVD premiere)

匈奴王阿提拉製作公司

  1. Alphaville Films [美國]
  2. Attila Productions
  3. Michael R. Joyce Productions [美國]
  4. USA Cable Network [美國]

匈奴王阿提拉發行公司

  1. USA Network Inc. [美國] (2001) (USA) (TV) (original airing)
  2. USA Entertainment (2001) (USA) (DVD)
  3. Nelonen [芬蘭] (2006) (Finland) (TV)
  4. Universal Home Video [巴西] (2004) (Brazil) (DVD)/(2004) (Brazil) (VHS)
  5. Universal Pictures Finland Oy [芬蘭] (2002) (Finland) (DVD)
  6. Universal Pictures Germany [德國] (2002) (Germany) (DVD)

匈奴王阿提拉特技製作公司

  1. Fantasy II Film Effects [美國] (special visual effects)

匈奴王阿提拉其他公司

  1. Echo Sound Services Inc. [美國] sound editing and re-recording
  2. Hungarian Radio Studio [匈牙利] score recording facility
  3. Lietuvos Kinostudija production services
  4. Lithuanian Film Studio [立陶宛] studios
  5. Odetin Ltd. studios
  6. Otto Nemenz International Inc. camera equipment provided by
  7. R.C. Baral & Co. Inc. [美國] post-production accounting
  8. The Budapest Film Orchestra [匈牙利] score performed by
  9. The Title House titles and opticals

匈奴王阿提拉影片評價

人是悲劇性的存在。驍勇善戰的匈奴大帝,老謀深算的羅馬統帥無不是驚天地泣鬼神的偉大人物。但就有那麼個死穴,一個是英雄難過美人關,一個是來路不明的愚忠,互相點來點去,最後都死在其上。所謂因緣業力,所謂不可執着。
男一號雖然是匈奴大帝,但真正出彩的是羅馬統帥。匈奴大帝的人格和命運都簡單直接,天賦神權的自我建構加點勇猛和謀略,一目瞭然。羅馬統帥的為人則詭譎得多。如此聰明機智之人,將諸多國家民族命運擺弄於股掌,卻不能清楚審視自身行為的動力和目的。他被巨大的盲目的忠誠俘虜了靈魂,我想他決不至於認識不到自己與匈奴大帝敵對而又相需的互動關係。被刺死在羅馬的宮殿大廳那一刻,他也必然早有預見。然而這就是他的心願吧,也是他的執着、他的“阿喀琉斯”之踵,源於對他深愛的羅馬帝國,這個強大或者説他幻想着它強大的“父親”的“俄底浦斯情結”“閹割恐懼”?影片要是交代一下他的成長背景、經歷等等,這個人物一定會豐富立體許多,更加發人深省。
總之,影片很“好看”,但正是因此有些簡單淺顯,演義過度。那些匈奴人除了衣着食宿這類視覺上的不同,似乎與羅馬人並沒有什麼本質區別。然而這是肯定不可能的,匈奴人與羅馬人,野蠻部落與文明社會,當時一定是面對着猛烈融合撞擊的思維方式、生活慣例、價值取向、社會結構等等精神層面的衝突。而不單單是匈奴大帝會舉着不知怎麼刨出來的劍仰天長嘯,而羅馬統帥不會。這是多麼吸引人一探究竟。為什麼當時不是匈奴人而西哥特人滅了西羅馬帝國呢?可惜“過去心不可得”,逝去的永遠不能再復原,只是在不斷嘗試的過程中,由無數個或多或少的演義,創造出無數個新的匈奴大帝、新的羅馬衰落史,他們集合在一起,讓這個謎,愈加閃爍動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