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阿勒曼尼人

鎖定
阿勒曼尼人(Alemanni ,亦作Alamanni或Alamani。)是日耳曼人中的一支。
最初是由幾支零星的日耳曼部落組成,在蘇維匯人集團中,始終是一個鬆散的部落聯盟。213年羅馬人進攻阿勒曼尼人的記載中,最早提到此名。其後數十年中,他們對羅馬諸行省的威脅日趨嚴重。大約260年佔領阿格里戴克美特(Agri Decumates) “十營房”地區。5世紀末,擴張到阿爾薩斯(Alsace)和瑞士北部,在這些地區使用德語。496年被克洛維(Clovis)征服,併入法蘭克王國版圖。法語與西班牙語中「德國」一詞(Allemagne;Alemania)即衍生於這一支人的名稱。
中文名
阿勒曼尼人
外文名
Alemanni
説    明
日耳曼人中的一支
補    充
早期歷史

阿勒曼尼人發展歷史

早期歷史
阿勒曼尼人文物 阿勒曼尼人文物
在公元213年時,當時的羅馬皇帝卡拉卡拉率眾北征美因河流域的日耳曼人部落時,同行的史官卡西烏斯·狄奧提及卡拉卡拉皇帝在此次軍事行動中,遇到並擊敗了一支“阿拉曼人”(Alamannicus)。這支部落聯盟的成分和成因不明,在羅馬人看來,他們是一支具有相當的攻擊性的部落同盟。就如同法蘭克人,讓羅馬人無法越過萊茵河與下日耳曼行省,後來的阿勒曼尼人也扮演同樣的角色,經常侵擾羅馬的上日耳曼行省。
而在更早的時候,更確切地來説,是羅馬帝國早期。當時的羅馬歷史學家塔西陀曾在他的《日耳曼尼亞志》中提到在日耳曼部落中有一支赫姆度里人(Hermunduri),他們大抵居住在今天德國圖林根州境內,後來遷居到了士瓦本(今德國西南部及瑞士一部,法國阿爾薩斯一部)一帶。從棲息地分析,很多人認為這支赫姆度里人便是阿勒曼尼人的前身。
與羅馬的戰爭
阿勒曼尼人文物 阿勒曼尼人文物
在阿勒曼尼人的歷史中,最為後世所知的是其與羅馬帝國當局的衝突。雖然在卡拉卡拉皇帝統治的時代羅馬已經知道了阿勒曼尼人的存在並與其展開了衝突,不過全面的戰爭狀態還是從“三世紀危機”時代開始。在公元3世紀中葉左右,阿勒曼尼人開始大規模地襲擾羅馬帝國的邊境,從此羅馬方面便與阿勒曼尼人持續交戰。雙方的戰爭至早持續到公元378年。前期的戰場主要在意大利北部,後期則轉向高盧地區。
阿勒曼尼人文物 阿勒曼尼人文物
公元259年,阿勒曼尼人大舉進入羅馬帝國國境,並長驅入意大利境內,深入到波河流域並直指羅馬。但在米蘭城下被羅馬名將加里恩努斯(皇帝瓦勒良之子)重挫,死者逾30萬人。這是卡拉卡拉時期之後羅馬與阿勒曼尼人的第一次接觸。此後,大規模的戰爭愈演愈烈。而僅僅在米蘭會戰的九年後,也就是公元268年,阿勒曼尼人再度大舉入侵高盧及北意大利。而羅馬方面,皇帝加里恩努斯(其於260年繼位)在同一年在米蘭遇刺身亡。繼任的克勞狄二世率35000餘人軍隊迎戰,在意大利的貝那庫斯湖(今意大利加爾達湖)畔再度擊敗阿勒曼尼人,斬首五萬。終於將阿勒曼尼人從波河流域驅逐出去。可這並沒能從根本上化解後者對意大利的威脅。隨後,271年時,阿勒曼尼人對意大利進行了更大規模的入侵。這時的羅馬皇帝是以善戰著稱的奧勒良。奧勒良在位期間對阿勒曼尼人的抵制還是頗具成效的:在公元271年一年內,奧勒良在意大利北部與阿勒曼尼人連戰三場,一敗兩勝,成功瓦解了這次入侵。
接着,在公元298年,戰端再開:當年,阿勒曼尼人以步騎13萬越過萊茵河,圍攻林格勒(Lingones)城,羅馬援軍大舉趕至,雙方激戰一日,阿勒曼尼人被迫撤軍,隨後南下進入阿爾卑斯山區,遭羅馬方面再度擊敗。自從雙方於公元298年在高盧境內再爆發此兩次戰役之後,一連近60年雙方几乎相安無事。
但隨後,公元356、357年阿勒曼尼人又再度大舉入侵。這次的戰場仍然在高盧境內。羅馬皇帝尤利安率眾北上抗擊,在兩年內與阿勒曼尼人發生兩次戰役,先敗後勝,並俘虜了阿勒曼尼國王。遏制住了阿勒曼尼人的勢頭。
然而,不過十年時間,在公元366年時,阿勒曼尼人跨過冰封的萊茵河第三次侵入了高盧境內,這時的羅馬皇帝是帝國末期以武功見長的皇帝之一瓦倫提尼安一世。他得到情報之後,集結大軍在索裏辛紐姆一帶與阿勒曼尼人展開了激戰。這一戰雙方傷亡都極為慘重,然而羅馬方面最終獲得了勝利。這一戰再度將阿勒曼尼人的勢力逐出了萊茵河西岸。再然後,公元378年,阿勒曼尼人中的一支蘭提恩斯人(Lentienses)由國王普阿琉斯率領再一次侵入了高盧,這一次,統治羅馬西部的皇帝格拉提安在阿根託瓦里亞一帶完勝了蘭提恩斯人,斬首逾三萬級,國王普阿琉斯也戰死。從此之後,阿勒曼尼人又有多年再不曾大規模地襲擾羅馬邊境。
綜上所述,羅馬和阿勒曼尼人之間的大規模軍事衝突大約持續了差不多一個多世紀左右。在雙方的交戰記錄中,基本還是羅馬獲勝的次數更多。然而,羅馬也因為阿勒曼尼人不斷地入侵行動而疲於奔命,並且也無法放心地把西部邊疆的軍隊調動去防禦東方的威脅。其實上,無論阿勒曼尼人,或是波斯人,再或者是哥特人,單個的力量還是羅馬所能抗衡的。然而,這幾者接連,甚至是同時地挑戰着帝國的軍事防禦體系,就令羅馬帝國往往顧此失彼。
正式定居與建國後
自從公元378年的戰役過後,阿勒曼尼人和羅馬又是經歷了一個大約近30年的相安無事期。但自從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以後,情況便立刻轉變了。
分佈 分佈
從公元5世紀初開始,在原先日耳曼尼亞地帶上的日耳曼各部族開始全面地進入羅馬帝國的境內。阿勒曼尼人也不例外。他們最後一次遷徙是在公元408年,和大量其他的日耳曼人部族跨過萊茵河進入了高盧境內——這似乎已經是他們第五次進軍高盧了。這一次他們並沒有遭到羅馬或其他勢力的驅逐,他們成功奪取了高盧東南部的一大塊地區——大致就是今天法國阿爾薩斯一帶,以及瑞士高原大部——並從此居住下來。從此開始,形成了一個阿勒曼尼亞王國.
隨後,在這一段時間內,阿勒曼尼人仍然慢慢地向四周輻射擴散其勢力。而外部的勢力也和其保持着接觸。傳説,在公元451年阿提拉入侵高盧的戰爭中,就有阿勒曼尼人的軍隊出現在匈奴人的部隊當中。
不過,阿勒曼尼人的完全獨立只持續了一個世紀,就被新興的日耳曼人大國——法蘭克王國所打破。從公元484年克洛維即位後,便開始了旨在統一高盧地區的戰爭。他先是在公元486年消滅了掛着羅馬名號的塞雅吉烏斯的王國。隨後在基本上支配了高盧北部地區後,便開始對阿勒曼尼人展開進攻。於是在公元496年,雙方於託比亞克一帶展開決定性的一役。這場戰鬥極為慘烈,法蘭克軍的損失總體多於阿勒曼尼人,但仍然獲得了勝利。從此之後,阿勒曼尼亞王國基本不復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作為法蘭克人附庸的阿勒曼尼亞公國。
法蘭克王國對於阿勒曼尼人的統治方式是在由阿勒曼尼人和法蘭克人形成一個鬆散的臣屬關係,由一位法蘭克的王公來擔任統治之職。在公元746年,法蘭克王公卡洛曼在坎斯塔特(今德國斯圖加特)設計殺死幾乎全部阿勒曼尼人的王公,隨後由一名法蘭克王公對阿勒曼尼亞展開直接統治。
而在843年的《凡爾登條約》中,這個公國被保留下來,同時編成為了西法蘭克王國的一個省。這個公國實際一直延續到了1268年。
附註:在今天的法語中,將德國稱為阿勒芒(Allemagne),就是承襲過去的舊稱而來。

阿勒曼尼人大事年表

萊茵河 萊茵河
公元2世紀左右,阿勒曼尼人活動於萊茵河東岸地區。
213年,羅馬皇帝卡拉卡拉率領軍隊北上征伐上日耳曼地區時與阿勒曼尼人相遇,稱呼其為“阿拉曼人”。第一次確認了其名稱。
公元3世紀中葉至4世紀下半葉,阿勒曼尼人與羅馬的一百多年戰爭。
259年,阿勒曼尼人侵入意大利,深入至波河平原,羅馬皇太子加里恩努斯奉詔率師六萬進擊,在米迪歐蘭紐姆(Mediolanum,即今日米蘭)全殲來犯的阿勒曼尼人。使其十年不敢南越阿爾卑斯山
260年,阿勒曼尼人從日耳曼尼亞南下進入羅馬的阿格里區(Agri Decumates,在羅馬的上日耳曼行省之內),並在此落腳。
268年,阿勒曼尼人以十萬之眾,號稱三十二萬,再度入侵意大利,而被羅馬皇帝克勞狄和其部將奧勒良率軍擊敗於貝那庫斯湖畔。
奧勒留 奧勒留
271年,阿勒曼尼人第三次侵入意大利,羅馬皇帝奧勒良率軍出擊,先在普拉森提亞受挫,但阿勒曼尼人隨後在法諾遭到重創,最後在帕維亞一帶被全殲。此後阿勒曼尼人再不曾入侵意大利。
298年,阿勒曼尼人轉而侵入高盧,羅馬將領君士坦提烏斯(君士坦丁大帝之父)在林格勒(今法國朗格勒)擊退阿勒曼尼人,後者伏屍六萬而走,隨後在同年於聞多尼西亞(今瑞士境內)打敗另一支阿勒曼尼人,解聞多尼西亞之圍。自此之後,雙方有58年不曾發生戰事。
356年,阿勒曼尼人第二次侵入高盧,在蘭斯城下大敗羅馬皇帝尤利安之軍。
357年,阿勒曼尼人挾勝威繼續襲擾高盧地區,羅馬皇帝尤利安整軍出擊,隨即阿勒曼尼人在阿根圖拉屯(Argentoratum,今法國斯特拉斯堡)一帶遭到全殲。國王芝諾多馬琉斯也被俘。阿勒曼尼殘部退回萊茵蘭。
367年,阿勒曼尼人第三次入侵高盧,次年與羅馬皇帝瓦倫提尼安一世會戰於索裏辛紐姆(Solicinium,今德國境內),是役羅馬軍遭重創,阿勒曼尼人更幾遭全殲,被迫撤退。
378年,阿勒曼尼人第四次入侵高盧,與羅馬、法蘭克聯軍會戰於阿根託瓦里亞(Argentovaria,今法國科爾馬附近),幾遭全殲。此後一連近三十年阿勒曼尼人都無力進攻高盧。
406年,阿勒曼尼人第五次侵入高盧,取得了今日法國阿爾薩斯地區並從此居住於此。從此之後便有了阿勒曼尼亞的區域概念。
451年,匈奴王阿提拉率號稱五十萬之大軍入侵高盧,阿勒曼尼人加入匈奴聯盟一方作戰。隨後,西羅馬名將弗拉維斯·埃提烏斯率羅馬、西哥特、阿蘭、勃艮第、法蘭克等聯軍三十餘萬拒之於馬恩河流域。阿勒曼尼人所隸屬之匈奴聯軍與之戰於卡塔隆尼原野,不利。以後各自撤退回原籍。
496年,法蘭克國王克洛維率軍進攻阿勒曼尼人,雙方戰於託比亞克(Tolbiac,今德國曲爾皮希一帶)。阿勒曼尼人一敗塗地,國王吉布爾德戰死,阿勒曼尼人同時為法蘭克王國所征服。從此之後,阿勒曼尼人成為法蘭克王國的附庸。阿勒曼尼人仍然保持其王國形態,但受到法蘭克王國的控制。
阿爾卑斯山 阿爾卑斯山
500年左右,阿勒曼尼人勢力擴展到阿爾卑斯山北麓。
554年,法蘭克與拜占庭帝國發生戰爭,拜占庭派遣亞美尼亞籍將軍納爾西斯率軍討伐意大利。法蘭克人遂徵發阿勒曼尼人出戰。雙方戰於沃圖努斯(Volturnus,今意大利沃爾圖諾河畔),法蘭克—阿勒曼尼聯軍大敗。
8世紀時,阿勒曼尼人南遷至阿爾卑斯山谷地區,重新形成一股勢力。
746年,阿勒曼尼亞爆發起義。為消除隱患,法蘭克王國王公卡洛曼製造“坎斯塔特大屠殺(Blood court at Cannstatt)”,於坎斯塔特一帶設伏殺死所有赴會的阿勒曼尼貴族。阿勒曼尼王公的實力從此一蹶不振,法蘭克人完全掌握了阿勒曼尼亞的控制權。這被認為是阿勒曼尼亞時代結束的標誌。
843年,凡爾登條約中宣佈將阿勒曼尼亞公國劃歸西法蘭克國王禿頭查理
843年—1268年,阿勒曼尼亞公國的後期階段,在經過四百餘年光陰之後,該國於1268年被撤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