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阿拉伯沙瞪羚

鎖定
阿拉伯沙瞪羚(學名:Gazella marica):是偶蹄目牛科瞪羚屬的食草動物。頭尾長97釐米,身高約55-60釐米。雄性體重約為22千克,雌性性體重為18千克。雌雄都有犄角,雄性長達27釐米,雌性15釐米。體型較小。腿細長,善於跳躍式奔跑,時速可達80千米。
棲息于山地、丘陵和海岸平原。耐熱耐旱,聚羣活動,一般是3-8個的小羣,黎明和黃昏活動,是典型的食草動物。飲食包括草本和灌木植物,以樹葉和植物的根莖為食。分佈於伊拉克、約旦、科威特、阿曼、卡塔爾、沙特阿拉伯、阿拉伯敍利亞共和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和也門。重新引入土耳其。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中文名
阿拉伯沙瞪羚
拉丁學名
Gazella marica
別    名
沙瞪羚
外文名
英文:Arabian Sand Gazelle
阿拉伯文:Reem
同義學名
Gazella subgutturosa ssp. marica Thomas, 1897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哺乳綱
偶蹄目
牛科
瞪羚屬
阿拉伯沙瞪羚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綱
真獸亞綱
亞    種
無亞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Thomas, 1897
保護級別
易危(VU)IUCN標準 [3] 

阿拉伯沙瞪羚物種學史

阿拉伯沙瞪羚以前被歸入鵝喉羚,認為是其中的一個亞種DNA證據顯示,儘管這兩個物種關係密切,但它們代表了不同的譜系,因而認定阿拉伯沙瞪羚是一個單獨的物種。
哈薩寧(Hassanin )等生物學家在2012年發現居氏瞪羚細角瞪羚和阿拉伯沙瞪羚之間的成對距離非常低(<1.5%),並建議將細角瞪羚和阿拉伯沙瞪羚視為居氏瞪羚的亞種。這將對保護工作產生重大影響,進一步澄清這一狀況並更多研究它們之間的關係是當務之急。 [3] 

阿拉伯沙瞪羚形態特徵

阿拉伯沙瞪羚
阿拉伯沙瞪羚(12張)
阿拉伯沙瞪羚體長97釐米,(包括15釐米長的尾巴);身高約55-60釐米。雄性體重約為22千克,雌性性體重為18千克。雌雄都有犄角,雄性長達27釐米,雌性15釐米。體型較小。腿細長,善於跳躍式奔跑。 [4] 
體質強壯;有適合長跑的腿;腳上有4趾,但側趾比鹿類更加退化,適於奔跑;門牙和犬齒均退化,但下門牙保留,下犬齒門齒化,三對門齒向前傾斜呈鏟子狀,由於以比較堅硬的植物為食,前臼齒和臼齒為高冠,琺琅質有褶皺,齒冠磨蝕後表面形成複雜的齒紋,適於吃草;胃4室,反芻功能完善;成年雌雄皆具洞角,是由額骨的突起衍生出來形成的對稱骨枝,不分叉,內部空心,外被可脱落的角質套(角鞘),套在骨質的角心上(骨心),並且隨着骨心的生長而擴大;角上無神經和血管,洞角被去掉後,不能再生長;一般長到一定程度便停止生長,且不更換角鞘。 [5] 

阿拉伯沙瞪羚生活習性

阿拉伯瞪羚生活在沙漠、半沙漠、丘陵和山區以及沿海平原。沙特阿拉伯費拉桑島(Farasan Island)上的瞪羚棲息在破碎的珊瑚溝和平坦的礫石區域。 它們通常在夜間出現,主要以香附子為食,並主要從露水中獲取水分。 [3] 

阿拉伯沙瞪羚分佈範圍

分佈於伊拉克、約旦、科威特、阿曼、卡塔爾、沙特阿拉伯、阿拉伯敍利亞共和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和也門。
重新引入:土耳其。
來源不確定:巴林。 [3] 
阿拉伯沙瞪羚分佈圖 阿拉伯沙瞪羚分佈圖

阿拉伯沙瞪羚保護現狀

阿拉伯沙瞪羚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 ver3.1——易危(VU)。 [3] 

阿拉伯沙瞪羚種羣現狀

2008年的總數估計不到12,000。阿曼:在1990年代後期估計約為 13,000只,其中包括Jiddat al Harasis的10,000只 沙特阿拉伯1,500-1,700只,其中1,000只在費拉桑羣島,一半以上在費拉桑凱比爾;也門沒有可用的估計,但這裏通常被描述為罕見。 [3] 
阿曼具最大的物種數量,數年來一直受到嚴重的偷獵,並且懷疑數量大幅減少。截止2015年,估計總數量遠低於10,000只成熟個體。其餘的“阿拉伯瞪羚”(被一些人視為單獨的阿拉伯瞪羚亞種)從2012年的50只減少到2013年的約12只,並且大多數都被保存在圍欄保護區以保護它們。該物種面臨的主要威脅是非法捕獵肉類以及寵物和私人收藏的活體捕獲。 過度放牧是該地區許多地區的一個因素。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