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阿拉伯半島基地組織

鎖定
阿拉伯半島基地組織,一個恐怖組織,總部位於也門。2010年1月,聯合國將“阿拉伯半島基地組織”列為恐怖組織黑名單。“阿拉伯半島基地組織”以及其主要活動基地也門進入國際反恐視野,美國及國際社會紛紛拉響在也門的反恐警報。
中文名
阿拉伯半島基地組織
外文名
Al-Qaeda in the Arabian Peninsula(AQAP)
性    質
一個恐怖組織
總部位於
也門
位    置
阿拉伯半島

阿拉伯半島基地組織政治背景

阿拉伯半島基地組織 阿拉伯半島基地組織
也門是“基地”頭目本·拉登的故鄉,一直是“基地”組織的巢穴之一,伊斯蘭極端勢力活躍。
由於獨特地理位置、中央政府控制虛弱等因素,也門已成為恐怖分子的“避風港”。除也門聖戰者外,大量其他國家的聖戰分子也紛紛從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拉克、沙特和索馬里奔向也門積聚,以逃避打擊,力圖在此開闢新的恐怖活動大本營。
2009年1月,“基地”組織在也門和沙特的分支合併成立“阿拉伯半島‘基地’組織”(AGAP),宣佈將聯合打擊半島的親西方政權。該組織以也門東部為主要基地,在也門和沙特從事恐怖活動。

阿拉伯半島基地組織成員

其領導人為也門人納賽爾·阿·瓦希斯(阿布·巴希爾),曾是本·拉登的秘書。2006年曾與26名恐怖分子集體從也門越獄。第二把手為沙特人賽義德·謝赫裏。
“阿拉伯半島基地組織”與活躍於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基地”之間並無直接的領導和指揮關係,但是該組織中大量成員由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潛逃而來。

阿拉伯半島基地組織恐怖事件

阿拉伯半島基地組織 阿拉伯半島基地組織
隨着“基地”組織在阿拉伯半島的再度興起,恐怖組織開始頻繁襲擊也門政要、軍警以及外國駐也機構、外國遊客等。其中,主要恐怖事件有:
2006年12月,美駐薩那大使館遭槍手掃射;
2007年4月,也北部阿姆蘭省一座清真寺遭縱火,造成至少33人受傷;
2007年6月,美國埃克森石油公司工程技術人員遭襲,1死4傷;7月2日,13名西班牙遊客遭自殺式汽車炸彈襲擊,7名遊客、1名司機和1名導遊身亡,另8人受傷;
2007年12月,東部哈德拉毛省兩個安全檢查站、南部塔茲省安全部隊司令助理庫西及其隨從遭襲,3名士兵死亡,15傷;
2008年1月,一西方旅遊團遭襲,造成2名比利時遊客和2名當地司機喪生,4名比利時人重傷;
2008年3月18日,美駐薩那大使館附近一所女子學校遭炸彈襲擊,13名學生和5名保安受傷;
2008年4月30日,意大利駐薩那大使館遭炮擊;2008年9月,美駐也門大使館遭襲擊,造成19人死亡;
2009年3月,一個韓國旅遊團遭襲,造成4名韓國人和1名也門導遊死亡,4人受傷。
此外,該組織還積極向沙特以及境外拓展,開闢新戰場。
2003年以來沙特發生的一系列恐怖襲擊事件與該組織相關。
2009年4月,沙特逮捕了11名從也門進入沙特境內的恐怖分子。
2009年8月,一名躲藏在也門的沙特恐怖分子假裝悔改投誠,對沙特內政部副部長納伊夫親王實施自殺性炸彈襲擊,導致親王受傷。同年10月,數名也門“基地”分子偽裝成婦女企圖潛入沙特南部發動襲擊,沙特安全部隊擊斃2人,捕獲6人。
2009年12月25日,美國境內發生了炸機未遂事件,“阿拉伯半島基地”事後宣佈對這一事件負責。與此同時,該恐怖組織還揚言要針對西方人發起更多襲擊,把異教徒趕出阿拉伯半島,以淨化這一地區,同時要推翻與美國結盟的沙特現政權。
另外,“阿拉伯半島基地”還決心要弱化和摧毀薩利赫領導的也門政府,以便在也門建立“基地”組織安全基地,並從也門出發襲擊沙特以及美國。
2011年1月也門政局陷入動盪,“基地”組織趁機不斷擴大地盤。
2012年9月15日,阿拉伯半島基地組織呼籲對在阿拉伯世界和西方的美國目標發動新的襲擊。“阿拉伯半島基地組織”還呼籲對中東和非洲的美國外交人員採取更多暴力行動,並敦促西方的穆斯林向美國利益發起攻擊。

阿拉伯半島基地組織遭打擊

也門總統哈迪在2012年2月上任後一直採取措施,大力打擊該組織的恐怖分子。
2012年9月10日,阿拉伯半島基地組織二號頭目、沙特人賽義德·謝赫裏以及他的6名保鏢,當天在也門政府軍在哈德拉毛省瓦迪地區的一次特別軍事行動中被擊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