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阿憶

鎖定
阿憶,1964年4月10日出生,北大中文系文學學士,北大法學院法律碩士,曾在中央電視台和鳳凰衞視擔任專題片撰稿人和節目策劃人,現任北京大學傳統文化傳播研究中心研究員 [22] 
中文名
周憶軍
別    名
阿憶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64年4月10日
畢業院校
北京大學法學院
職    業
大學教師
主要成就
《視聽新聞實務》《視頻寫作實務》 [21] 
性    別

阿憶人物經歷

1993年,出版《青春的敵人》,擔任《北京青年報》專欄撰稿人。
1994年,擔任北京人民廣播電台《人生熱線》欄目特邀策劃人兼主持人。
1996年,擔任中央電視台365集大型歷史專題片《香港百年》總撰稿。
1997年,擔任鳳凰衞視《香港迴歸48小時直播·妙語論盡港督》策劃人,並與張越聯袂主持。
1998年,擔當鳳凰衞視16集大型教育史專題片《北大繽紛一百年》策劃人兼總撰稿。
1999年國慶,出任鳳凰衞視30集大型歷史專題片《中國紀錄大回放》策劃人兼總撰稿,並與陳魯豫聯袂主持《國慶50週年大典直播》。
2000年,為北京電視台創辦《誰在説》欄目,擔任主持人。
2001年起,擔當《魯豫有約》主策劃兼總撰稿,同時擔任50家電視台聯播的《夫妻劇場》欄目總策劃。秋天,擔當鳳凰衞視6集文化史專題片《周氏三兄弟》總撰稿。春天,擔任鳳凰衞視12集大型教育史專題片《水木清華九十年》主策劃兼總撰稿。元旦,為鳳凰衞視創辦學術欄目《世紀大講堂》,擔任總策劃兼主持人。
2002年初春,擔當鳳凰衞視12集大型傳媒史專題片《百年大公報》總策劃兼總撰稿。元月,擔任鳳凰衞視12集大型外交史專題片《百年中美風》總策劃兼總撰稿,並擔當旁白配音。
2003年起,擔任湖北衞視專訪節目《往事》主持人。
2004年冬天,為和晶安心生育,代班主持央視新聞中心《實話實説》欄目。元旦,創辦38家電視台聯播的娛樂讀書欄目《非常接觸》欄目,擔任總策劃,並與韓曉豔聯袂主持。
2006年元旦,創辦38家電視台聯播的欄目《翻閲日曆》,擔任總策劃兼主播 [17] 
2007年冬天,出任《翻閲日曆》月刊總編輯。春天,與謝楠聯袂,為中國教育電視台主持辯論節目《父母大人》。
2008年秋天,為北大新聞學研究會製作大型傳媒史專題片《前輩》,擔任總策劃、總撰稿、主持人、旁白配音。
2009年暮春,擔任山西衞視《英達故事匯》欄目總策劃。
2010年,在安徽衞視主持《三國三人行》《紅樓三人行》《水滸三人行》 [18] 
2012年,為山西衞視創辦《晉善晉美晉唐詩》系列,擔任總策劃 [19] 

阿憶研究領域

城鄉宣傳片研究
視聽新聞實務
視頻採訪
視頻寫作
新聞與中國當代改革
早期非虛構影片的貢獻 [2] 

阿憶影像作品

10家電視台聯播24集大型傳媒史專題片《中國電視四十年》
鳳凰衞視12集大型新聞專題片《復關入世十五年》

阿憶學術論文

《心靈世界的生活》
《主持人試鏡的嚴重弊端》
《電視節目評價的可信度分析》
《正劇·主觀敍事·藝術商品》
《個人故事≠隱私》
《“間接智慧”》
《中國式觀眾——電視交談節目現場觀眾的狀態分析》
《不容設計的嘉賓觀點》
《對電視新聞主播的三種誤讀》
《評委與選手的不對稱交流》
《俄國人的普希金》
《明恩浦與美國退還庚子賠款》
《謎至簡,難置信——馬丁·路德·金遇刺報道回首》
《誰害死了張自忠
《意大利水手的絞刑》
《慈禧的歷史原型》
《光緒皇帝的用途》
《名正言順而後行》
《重新編織法網的巨人》
《振興工商的集結號》
《凌遲的終結》
《文學信仰與新聞真實性》 [3] 
《收視率碾滅文化空間》 [4] 
《傳統電視鼎盛時期的探索空間》 [5] 
《逆行的勝利》 [6] 
《海外節目模板的本土化程度》 [7] 
《數字媒介時代的新紀錄片》 [8] 
《科學紀錄片的傳播策略》 [9] 
《模式突破:從演技選秀到影技選秀》 [10] 
《城市宣傳片的播種季》 [11] 
《城市宣傳片的核心傳播動力》 [12] 
《當前城市宣傳片的尷尬及原因》 [13] 
《5G技術與直播革命》 [14] 
《5G對未來影業的影響》 [15] 
《視頻採訪的革命》 [16] 
《視頻媒介工具的大眾化》 [2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