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阿帕霍加墓

鎖定
阿帕克霍加墓,又名香妃墓,坐落在新疆喀什市東北郊5公里處的浩罕村,佔地面積30畝,始建於公元1640年前後,距今已350年,是一座典型的伊斯蘭式古老的陵墓建築羣。
中文名
阿帕克霍加墓
地理位置
新疆喀什市
佔地面積
30畝
建立時間
公元1640年前後

阿帕霍加墓墓葬由來

阿帕霍加墓
阿帕霍加墓(3張)
現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其中葬有明末清初喀什著名伊斯蘭教“依禪派”大師阿帕克霍加而得名。阿帕克霍加是墓中第二代人,曾一度奪得葉爾羌王朝的世襲政權,更成為17世紀“依禪派”伊斯蘭教的首領,名望遠遠超過其傳教大師的父親。
香妃是清乾隆皇帝的愛妃,本名買木熱·艾孜姆,自幼體有異香,被稱為“伊帕爾罕”(維語意為“香姑娘”)。她被清朝皇帝選為妃子,賜號“香妃”,因不服京城水土病故。民間傳言清帝下令由124人抬運她的棺木,歷時3年運屍回鄉安葬。但據今人考證,她的陵墓就在河北清東陵,香妃墓僅僅是她的衣冠冢。

阿帕霍加墓建築構成

阿帕霍加墓
阿帕霍加墓(4張)
陵墓由門樓、小禮拜寺、大禮拜寺、教經堂和主墓室5部分組成。主墓室在陵園東部,是這處建築羣的主體建築,造型宏偉壯觀,風格莊嚴華麗,為整個建築羣之冠,也是新疆最為宏大精美的陵墓。主墓為方體圓頂,橫長36米,縱深29米,通高27米。墓室四周的牆上,由綠色硫璃磚貼面,間以黃藍二色瓷磚鑲嵌,瓷磚表面繪有彩色圖案,還有阿拉伯文警句。墓室內的墓台上,排列着大小不等的58個墳丘,埋葬着阿帕霍加五代共72人。阿帕霍加墓是我國古代維吾爾族建築藝術的典範。
阿帕霍加墓
阿帕霍加墓(3張)
香妃墓就像一座富麗堂皇的宮殿,高40米,由門樓、小禮拜寺、大禮拜寺、教經堂和主墓室5部分組成。穹窿形的圓頂上,有一座玲瓏剔透的塔樓。塔樓之巔,又有一鍍金新月,金光閃閃,莊嚴肅穆。陵墓高大寬敞的廳堂裏,築有半人高的平台,依次是香妃家族五代72人大小58座墳丘。香妃的墳丘設在平台的東北角,墳丘前用維文、漢文寫着她的名字。墓丘都用藍色玻璃磚包砌,上面再覆蓋各種圖案的花布,既表示對死者的尊敬,又有保護墓丘的作用。陵墓左邊,建有大小兩座精緻的伊斯蘭教禮拜寺。陵墓後面,還有一大片墳墓,景色十分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