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阿司匹林緩釋片

鎖定
阿司匹林緩釋片,英文名為Aspirin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本品屬於非甾體抗炎藥,處方或者非處方均可,有鎮痛作用、抗炎作用、解熱作用、抗風濕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主要適用於預防-過性腦缺血發作、心肌梗死、心房顫動、人工心臟瓣膜、動靜脈痿或其他手術後的血栓形成。也可用於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
外文名稱
Aspirin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劑    型
片劑
藥品類型
化學藥品
規    格
75mg

阿司匹林緩釋片成份:

本品主要成分為阿司匹林
化學名:2-(乙酰氧基)苯甲酸
分子式:C9H8O4
  分子量:180.16

阿司匹林緩釋片所屬類別:

化藥及生物製品>>解熱鎮痛抗炎藥>>有機酸類>>羧酸類

阿司匹林緩釋片性狀:

本品為白色片,濕氣易變質遇。

阿司匹林緩釋片適應症:

用於預防-過性腦缺血發作、心肌梗死、心房顫動、人工心臟瓣膜、動靜脈痿或其他手術後的血栓形成。也可用於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

阿司匹林緩釋片規格:

50mg

阿司匹林緩釋片用法用量:

口服。每日劑量 50-150 mg(1-3 片),每日一次。或遵醫囑。應整片吞服。

阿司匹林緩釋片不良反應:

常見的副作用為胃腸道反應,如胃痛和胃腸道輕微的出血。偶爾出現噁心、嘔吐和腹瀉。胃出血、胃潰瘍以及主要在哮喘患者出現的過敏反應(呼吸困難和皮膚反應)極少見。有報道個別病例出現肝腎功能障礙、低血糖以及特別嚴重的皮膚病變(多形性滲出性紅斑)。小劑量乙酰水楊酸能減少尿酸的排泄,對易感者可引起痛風的發作。極少數病例長期服用本品後由於胃腸道隱匿性出血導致貧血,出現黑便(嚴重胃出血的症狀)出現眩暈和耳鳴時(特別是兒童和老人)可能為嚴重的中毒症狀。如果出現沒有列舉的副作用時,請及時將這些副作用告知醫生或藥劑師。一且出現副作用,應立即停藥並通知醫生,以便醫生能及時判斷副作用的程度並採取必要的措施。

阿司匹林緩釋片禁忌:

1、已知對本品過敏的患者。
2、血友病或血小板減少症。
3、有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體抗炎藥過敏史者,尤其是出現哮喘、神經血管性水腫或休克者。
4、禁用於冠狀動脈搭橋手術(CABG)圍手術期疼痛的治療。
5、有應用非甾體抗炎藥後發生腸胃道出血或穿孔病史的患者。
6、有活動性消化道潰瘍/出血,或者既往曾復發潰瘍/出血的患者。
7、重度心力衰竭患者。

阿司匹林緩釋片注意事項:

因使用本品可引起哮喘發作,故支氣管哮喘、花粉性鼻炎、鼻息肉或慢性呼吸道感染(特別是過敏性症狀)患者,對所有類型的鎮痛藥、抗炎藥和抗風濕藥過敏者及對其它物質有過敏反應如皮膚反應、瘦癢、風疹的患者應慎用本品。由於本品是緩釋製劑故不適用於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緊急應用。同時使用抗凝藥物(如香豆素衍生物,肝素,低劑量肝素治療例外)者慎用。避免與其它非甾體抗炎藥,包括選擇性 COX-2 抑制劑合併用藥。慢性或複發性胃或十二指腸病變患者慎用。當患者服用該藥發生胃腸道出血或潰瘍時,應停藥。肝腎功能不全患者慎用。非甾體抗炎藥,包括本品可能引起致命的、嚴重的皮膚不良反應,例如剝脱性皮炎、Stvens Johnson 綜合徵和中毒性表皮壞死緩解症。這些嚴重事件可在沒有徵兆的情況下出現。應告知患者嚴重皮膚反應的症狀和體徵,在第一次出現皮膚皮疹或過敏反應的其他徵象時,應停止使用本品。本品宜在飯後用温水送服,不可空腹服用。手術前服用本品請通知醫生。少服或忘服本品後,下次服藥時不能服用雙倍的量,而應繼續按規定和醫生的處方服用。

阿司匹林緩釋片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

孕婦孕早期及孕中期時應慎用本品,因本品在分娩時可增加母親和新生兒發生併發症的危險,故妊娠最後三個月的婦女應禁用本品。乙酚水楊酸及其降解產物能通過乳汁分泌,哺乳期婦女應慎朋,尚服用大劑量時(每大超過150mg)應終止哺乳。

阿司匹林緩釋片兒童用藥:

儘量避免使用。小兒患者,尤其有發熱及脱水者,易出現毒性反應。急性發熱性疾病,尤其是流感及水痘患兒應用本品可能發生瑞氏綜合徵(Reye`sSyndrome)有關,嚴重者可致死,中國尚不多見。

阿司匹林緩釋片老年用藥:

慎用,老年患者由於腎功能下降服用本品易出現毒性反應。

阿司匹林緩釋片藥物相互作用:

1.抗凝血約(如香豆素衍生物、肝素)。
  2.同時使用含可的松或可的松類似物的藥物,或同時飲酒時引起的胃腸道出血危險。
  3.某些降血糖藥(磺酰脲)。
  4.氨甲蝶嶺。
  5.地高辛、巴比妥類和鋰。
  6.某些鎮痛藥、抗炎藥和抗風濕藥(非淄體類抗炎鎮痛藥)以及一般抗風濕藥。
  7.某些抗生素(磺胺和磺胺複合物如磺胺甲惡唑,甲氧苄啶)。
  8.三碘甲狀腺氨酸。

阿司匹林緩釋片藥物過量:

過量或中毒表現:
  1.輕度,即水楊酸反應(salicylism),表現為頭痛、頭暈、耳鳴、耳聾、噁心、嘔吐、腹瀉、嗜睡、精神紊亂、多汗、呼吸加快、煩渴、手足不自主運動(多見於老年人)及視力障礙等。
  2.重度,可出現血尿、抽搐、幻覺、重症精神紊亂、呼吸困難及無名熱等;兒童患者精神及呼吸障礙更明顯;過量時實驗室檢查可有腦電圖異常、酸鹼平衡改變(呼吸性鹼中毒及代謝性酸中毒)、低血糖或高血糖、酮尿、低鈉血癥、低鉀血癥及蛋白脲。懷疑服用過量時應立即告訴醫生,醫生可根據中毒症狀的程度採取必要措施。

阿司匹林緩釋片藥理毒理:

本品屬於非甾體抗炎藥。鎮痛作用:主要是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及其他能使痛覺對機械性或化學性刺激敏感的物質(如緩激肽、組胺)的合成,屬於外周性鎮痛藥。但不能排除中樞鎮痛(可能作用於下視丘)的可能性。抗炎作用;確切的機制尚不清楚,可能由於本品作用於炎症組織,通過抑制前列腺素或其他能引起炎性反應的物質(如組胺)的合成而起抗炎作用。抑制溶酶體酶的釋放及白細胞趨化性等也可能與其有關。解熱作用:可能通過作用於下視丘體温調節中樞引起外周血管擴張,皮膚血流增加,出汗,使散熱增加而起解熱作用。此種中樞性作用可能與前列腺素在下視丘的合成受到抑制有關。抗風濕作用:本品抗風濕的機制,除解熱、鎮痛作用外主要在於抗炎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是通過抑制血小板的環氧化酶,減少前列腺素的生成而起作用。

阿司匹林緩釋片藥代動力學:

本品口服吸收完全,在小腸上部可吸收大部分。1~2小時後,血藥濃度達高峯。吸收後,大部分在肝內水解為水楊酸。水楊酸的血漿蛋白結合率為65%~90%。水楊酸鹽結合率為65%~90%。可分佈於全身各組織,也能滲入關節腔和腦脊液。水楊酸代謝成水楊尿酸及葡糖醛酸結合物,小部分氧化為龍膽酸。遊離水楊酸及結合的代謝物從腎臟排泄。在鹼性尿中排泄速度加快;還可通過乳汁排泄。

阿司匹林緩釋片貯藏:

密封,在乾燥處保存。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