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阿列克謝耶夫教堂

鎖定
阿列克謝耶夫教堂在果戈裏大街和革新街交匯處一代,是哈爾濱南崗區的一個亮點,恐怕與這座阿列克謝耶夫教堂有關。
中文名
阿列克謝耶夫教堂
地理位置
哈爾濱南崗區果戈裏大街和革新街交匯處
阿列克謝耶夫教堂
阿列克謝耶夫教堂 阿列克謝耶夫教堂
果戈裏大街和革新街交匯處一代,是哈爾濱南崗區的一個亮點,恐怕與這座阿列克謝耶夫教堂有關。
這個街區令人想到最多的是俄羅斯情結,不僅僅是周圍建築的原來風格,還因為曾擁有過的原住居民,構成了這一地區的文化。
是一座精美的歷史遺存,它使這裏產生一種説不清道不明的神秘、美麗和莊嚴之感。阿列克謝耶夫教堂上世紀70年代前,老百姓把這條街叫做教堂街,之後改為革新街。
阿列克謝耶夫教堂是日俄戰爭時期的產物,1907年隨調防的俄軍從公主嶺遷來哈爾濱。1912年2月25日,在現址建起一座木結構的教堂(2000年7月13日,在改造周邊環境的時候拆除。),1930年10月在木結構的教堂旁,開始建造這座磚石結構的現存教堂,由俄國建築師斯米爾諾夫·托夫塔諾夫斯基設計。1935年10月6日落成。
古俄羅斯的教堂建築是從拜佔廷建築引進來的,其造型和風格幾乎都是君士坦丁堡聖-索菲亞大教堂的翻版。
直到16世紀,俄羅斯人們推翻外來民族統治,成為中央集權國家,民族意識空前強烈。於是,俄羅斯藝術逐漸擺脱了外來藝術模式的桎梏,注重民族特色,創造出獨立的民族個性。
這個民族個性鮮明地體現在教堂建築上。生活在寒帶地區的俄羅斯建築家們,根據地域氣候特點將拜佔廷教堂的拱頂改為帳篷尖頂,以便積雪無法留存。又從阿拉伯人教堂鐘形圓頂獲得啓發,將一些教堂的屋頂設計成圓球形狀,便出現了有的教堂屋頂上兼容了這兩種造型,形成了建尖圓高低,錯落有致的俄羅斯建築風格。
阿列克謝耶夫教堂的價值就在於此,是擺脱外來影響之後的俄羅斯風格的教堂建築經典。建築結構複雜,裝飾線腳豐富,牆體紅白相間。正門上方的鐘樓上,冠以小穹頂的帳篷頂,在主體建築上部設計了一個洋葱頭頂,前呼後應。正個建築給與人的是韻律的美,造型的美,色彩的美。
俄羅斯教堂裏的繪畫也相當豐富,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俄羅斯人的追求。
據説,阿列克謝耶夫教堂內就有聖像畫家薩得羅基尼所繪的聖畫,聖母十分精緻。
阿列克謝耶夫教堂現為哈爾濱天主教愛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