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阿不拉江·玉努斯

鎖定
阿不拉江·玉努斯,男,維吾爾族,中國石油新疆石油管理局鑽井公司50582鑽井隊隊長。團隊的凝聚力使50582鑽井隊多次獲得新疆局勘探紅旗隊、星級隊稱號,被譽為新疆油田“紅旗隊中的紅旗”,2003年榮獲中國石油“百面紅旗單位”稱號,2004年榮獲中國石油勘探開發“金獎鑽井隊”稱號。阿不拉江先後獲得全國勞動模範、克拉瑪依市“十佳青年崗位能手”等多個榮譽稱號,並於2004年榮獲中國石油集團勘探開發個人金獎。 [1] 
中文名
阿不拉江·玉努斯
國    籍
中國
民    族
維吾爾族
性    別

阿不拉江·玉努斯個人簡介

石南31井開鑽後,阿不拉江24小時頂在井上,嚴格依照設計要求,規範施工程序,嚴控鑽井液密度。在鑽進中,泥漿中的有害固體不但影響鑽井速度,而且會對油層造成破壞。為及時清除泥漿中的有害固體,阿不拉江研究這一地區的地質情況,經多次試驗,利用自身積累的知識發明“固控系統循環維護加強制保養法”,使有害固體及時清除,大大提高了鑽井速度。鑽井的擔子落在了50582隊身上,當時的阿不拉江擔任主管生產的副隊長。經過精心鑽探,陸9井在井深1400米處見到油氣顯示,接近完井。此時,甲方下達6月5日必須將設備解體,使井場具備試油條件的工作指令,而當時固完井已是6月4日11時,要使井場具備試油條件,就必須在30個小時內完成鑽灰塞、甩鑽桿、測聲幅、下油管、搬遷設備等工作。阿不拉江與隊裏其他領導召集隊上骨幹共同研究,組織黨員、團員組成突擊隊,分片分區包乾。6月5日凌晨4時,員工就投入工作,每項工作、每件設備都落實到人頭,利用固完井的候凝時間搶下小鑽桿,另一部分人則開始對外圍設備進行解體。11時,設備解體完成,陸9井順利移交試油隊,比承諾交井時間提前5個小時。幾年裏,阿不拉江以“重在發現,志在油氣”的鑽探理念帶領50582鑽井隊先後在準噶爾盆地沙漠腹部的彩31井、莫北10井、陸9井、石東2井、石南31井等多口重點探井獲得油氣流。

阿不拉江·玉努斯工作經歷

1992年7月,阿不拉江調入32829隊當上了一名鑽工,1993年5月,他調入50582鑽井隊。1995年的古爾邦節,已經一年多沒離開過井隊的阿不拉江回到哈密老家看望父母。母親心疼地看着黑黑的兒子問:“是不是工作太忙?”阿不拉江回答:“我當上了鑽工,就要做一個好鑽工,當好鑽工才能多找油氣。”阿不拉江把1個月的休息看作天賜良機,他可以留在鑽井隊學習鑽井知識。幾年裏,從泥漿到司鑽,再到電機設備和地質資料,他認真地向老師傅請教每個環節上的問題,將書本上的鑽井知識與現場施工經驗融會貫通,幾乎1年才出一次沙漠。在學到技術和知識的同時,石油人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優良傳統也融進了他的血液,使他成為一名真正的石油鑽井人。他逐漸從普通鑽工走上技術員、副隊長的崗位。1999年9月,他加入中國共產黨。2004年他擔任50582鑽井隊的代隊長,2005年任隊長。

阿不拉江·玉努斯工作成就

阿不拉江在井隊管理上的認真和較勁是出了名的。每個螺絲、每個細節他都要求工人按操作規程去做。阿不拉江説,鑽井施工的風險很大,細節處理不好就有可能發生大事故,在50582鑽井隊,每道工序,每個操作都有操作規程管理着,規程就是標準。他説這樣的基礎管理體現一個隊伍的戰鬥力。阿不拉江任隊長後,隊裏的班前班後會成了研究問題和學習提高的有效方式。施工中的每個問題,每個環節,都由主要承擔人講出自己的解決方法,由大家分析合理度,相互提建議。最後,他和大家一起討論並確定解決辦法。這種制度讓每個工作承擔人都受到鍛鍊,增長了處理問題的能力,更便於對施工措施的理解和執行。即使是較為枯燥的理論學習,50582鑽井隊的方法也是先請大家自學,然後講述自己對問題的理解,之後互相交流。這使得阿不拉江的鑽井理念和解決問題的方式,滲透到井場的每個角落和每個施工環節。整個隊伍的技術水平和凝聚力隨之大大提高。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