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阼,漢語三級字 [3]  ,讀作阼(zuò),本義指大堂前東面的台階。也指封建帝王登阼階以主持祭祀,指帝位。 [4] 
中文名
拼    音
zuò
部    首
鄭    碼
YMID
注    音
ㄗㄨㄛˋ
筆順編號
5231211
U
963C
GBK
DAE8
筆畫數
7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阼zuò
⒈ 大堂前東西的台階:阼階。
⒉ 封建帝王登阼階以主持祭祀,指帝位:踐阼(皇帝即位)。即阼。 [4] 
基本詞義
◎ 阼 zuò
〈名〉
(1) (形聲。從阜,乍聲。從阜,與建築有關。本義:大堂前東面的台階) [4] 
(2) 同本義 [flight of steps on the eastern side of the hall]
阼,主階也。——《説文》。與階、除同意。
席主人於阼階上。——《儀禮·鄉射禮》。注:“東階也。”
故冠以阼。——《禮記·冠義》
鄉人儺,朝服而立於阼階。——《論語》
(3) 又如:阼階(東階。為主人出行立位);阼席(主人的席位)
(4) 借指帝位。天子即位時踐阼升殿,因稱帝位為阼 [throne]
阼,主也。——《廣雅》。按,天子踐阼臨祭祀,故國運曰阼。阼,位也,今字亦作祚。
成王幼,不能蒞阼。——《禮記》
(5) 國運。也作“祚” [fortune of the state]
王曰:“魏阼所以不長。” 謝以為名言。——《世説新語》 [4]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廣韻》昨誤切《集韻》《韻會》存故切《正韻》靖故切,𠀤音祚。《説文》主階也。《玉篇》阼階,東階,所以答酢賔客。《禮·曲禮》踐阼臨祭祀。《疏》阼,主人階,天子祭祀升阼階。《儀禮·公食大夫禮》無阼席。
又《集韻》叢租切,音徂。
又疾各切,音昨。義𠀤同。 [1] 

説文解字

【卷十四】【𨸏部】阼
主階也。從𨸏乍聲。昨誤切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