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防風通聖丸

鎖定
防風通聖丸,中醫方劑名。出自《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北京方)。具有解表通裏,清熱解毒之功效。主治外寒內熱,表裏俱實,惡寒壯熱,頭痛咽乾,小便短赤,大便秘結,瘰癧初起,風疹濕瘡。
名    稱
防風通聖丸
出    處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北京方)即《黃帝素問宣明論方》卷三“防風通聖散”改為丸劑見該條,
組    成
麻黃、荊芥穗、防風、薄荷大黃、芒硝、滑石、梔子、石膏、黃芩、連翹、桔梗、當歸、白芍、川芎、白朮(炒)、甘草
功    用
解表通裏,清熱解毒
主    治
外寒內熱,表裏俱實,惡寒壯熱,頭痛咽乾,小便短赤,大便秘結,瘰癧初起,風疹濕瘡

防風通聖丸組成

麻黃、荊芥穗、防風、薄荷大黃、芒硝、滑石、梔子、石膏、黃芩、連翹、桔梗、當歸、白芍、川芎、白朮(炒)、甘草。

防風通聖丸用法用量

口服。水丸一次6g,一日2次;濃縮丸一次8丸,一日2次。

防風通聖丸功用

解表通裏,清熱解毒。

防風通聖丸主治

外寒內熱,表裏俱實,惡寒壯熱,頭痛咽乾,小便短赤,大便秘結,瘰癧初起,風疹濕瘡。

防風通聖丸方義

麻黃辛散微苦温通,善發汗解表、宣散肺氣;荊芥穗辛香微温,善散風解表止癢;防風辛散微温,甘緩不峻,善祛風解表勝濕;薄荷辛涼芳香,善疏風解表、清利頭目與咽喉。四藥合用,既能使外邪從汗而解,又能散風止癢,故為君藥。大黃苦寒泄降,善瀉下攻積、瀉火解毒;芒硝鹹軟寒清降泄,善瀉熱通便;滑石甘寒清利,善利水滲濕、清解暑熱;梔子苦寒清降泄利,善清熱瀉火利濕。四藥合用,既清熱瀉火,使裏熱從內而解,又通利二便,使裏熱從二便分消。石膏辛甘大寒,清泄透解,善清熱瀉火;黃芩苦寒清泄,善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連翹苦寒清解,善清熱解毒、疏散風熱,兼散結利尿;桔梗辛散苦泄,善開宣肺氣、利咽。四藥合用,善清熱瀉火、解毒散結,兼助君藥透散表邪。凡此八藥,共為臣藥。當歸甘温補潤,辛温行散,善補血活血;白芍酸甘微寒,善養血斂陰,兼能散血;川芎辛温行散,能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炒白朮甘温苦燥。善健脾燥濕。四藥合用,既養血活血、健脾和中,又祛風除濕。與君臣藥同用,則發汗而不傷正,清下而不傷裏,從而達到疏風解表、瀉熱通便之效,故共為佐藥。甘草甘平,伍桔梗能清熱解毒利咽,並調和諸藥,故為使藥。全方配伍,汗下與清利共施,共奏解表通裏、清熱解毒之功,故善治外寒內熱、表裏俱實之證而見上述證候者。

防風通聖丸附註

即《黃帝素問宣明論方》卷三“防風通聖散”改為丸劑。

防風通聖丸注意事項

孕婦及虛寒證者慎用。服藥期間,忌煙酒及辛辣、生冷、油膩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