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防禦戰鬥

鎖定
防禦戰鬥是指抗擊敵人進攻的戰鬥。戰鬥的基本類型之一。目的是大量殺傷、消耗敵人,扼守陣地,爭取時間,為轉入進攻或保障其他方向的進攻創造條件。
中文名
防禦戰鬥
外文名
Defensive combat
別    名
防禦作戰
釋    義
抗擊敵人進攻的戰鬥
類    別
戰鬥的基本類型
領    域
軍事
詞    性
動詞
目的是大量殺傷、消耗敵人,扼守陣地,爭取時間,為轉入進攻或保障其他方向的進攻創造條件。防禦戰鬥和進攻戰鬥是同時出現的。中國早在遠古時期,一些部族在居住地周圍構築土墉,挖掘溝壕,抵禦異族的侵擾;或臨戰佈陣,抗擊敵方的進攻。夏代以後,出現城邑防禦戰鬥。春秋時代,在城邑防禦戰鬥中,主要依託城牆,設置拒馬,使用抵篙、叉竿、飛鈎等兵器禦敵;野戰條件下,則“環車為營”“扼車禦敵”,或構築臨時工事實施防禦戰鬥。戰國時代,城邑防禦戰鬥進一步發展,依託構築的內外城牆組成多層防禦;戰鬥中,還利用地道實施伏擊、出擊等穩定防禦。10世紀,中國開始將火藥用於軍事,城市防禦戰鬥中已增添了火力因素。宋代,在守城戰鬥中,以冷兵器為主,結合使用霹靂_、火箭、震天雷等燃燒性火器和爆炸性火器,抗擊金兵的進攻。明代,軍隊中火器的數量增加,質量提高,火力成為決定戰鬥勝負的重要因素,防禦戰鬥中首先以火炮、火槍殺傷敵人,而後以白刃格鬥結束戰鬥。16世紀,歐洲出現了炮台式要塞防禦,開始建立稜堡,防禦時以火力結合出擊殺傷敵人。17世紀後,在野戰條件下,開始利用多面堡和火炮等實施防禦戰鬥。19世紀中葉,隨着後裝線膛火器的出現和火炮射程的增大,野戰陣地防禦戰斗的地位提高,開始構築掩體、塹壕等防護工事,戰鬥中運用炮兵攔阻射擊、步兵和騎兵的反衝擊等手段,抗擊敵方的進攻。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防禦戰鬥發展成為諸兵種協同實施的合同戰鬥,防禦體系逐漸完善,出現了由2~4道陣地組成的防禦地帶,兵力沿正面和縱深作疏散梯次配置。戰鬥中,運用攔阻射擊和炮火反擊殺傷、消耗敵人,並廣泛實施反衝擊、反擊消滅進攻之敵;同時開始組織打飛機、打坦克和控制接合部的火力。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防禦戰斗的合同程度進一步提高,縱深增大,工事構築更加完善,出現了防坦克支撐點,障礙物的種類增多、密度增大,特別是加強了防坦克障礙物的設置;打坦克火力和防空火力成為火力配系的重要內容,形成了以炮兵火力為骨幹、以防坦克為主的火力配系;防禦戰斗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戰後,防禦戰鬥加大了掩護地帶的縱深,更加強調以廣泛的機動和攻勢行動挫敗敵人的進攻,反坦克成為防禦戰斗的主要內容,並注重對核化生武器襲擊的防護,反空降也成為防禦戰斗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工農紅軍進行的防禦戰鬥多為阻擊戰鬥,規模小、縱深淺、工事簡單。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新四軍主要採用運動防禦戰鬥,節節抗擊,以火力和反衝擊殺傷、消耗敵人。解放戰爭時期,在戰略防禦初期仍以運動防禦戰鬥為主;到戰略進攻階段,普遍運用野戰陣地防禦戰鬥,以主要兵力扼守要點,用火力、陣前出擊和反衝擊與敵反覆爭奪,大量殺傷敵人。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創造性地發展了以坑道為骨幹並與野戰工事相結合的堅固陣地防禦戰鬥,加強了對空、對坦克的防禦。防禦戰斗的基本問題包括防禦戰斗的分類、基本原則、組織與實施等。按照不同的劃分標準,防禦戰鬥有多種分類。按目的、任務和手段,分為陣地防禦戰鬥(包括野戰陣地防禦戰鬥、堅固陣地防禦戰鬥)、反空襲戰鬥、突圍戰鬥和機動防禦戰鬥、運動防禦戰鬥;按準備程度,分為預有準備的防禦戰鬥和倉促防禦戰鬥;按戰場環境,分為城市防禦戰鬥、海岸防禦戰鬥、島嶼防禦戰鬥、山地防禦戰鬥、荒漠草原地防禦戰鬥、熱帶山嶽叢林地防禦戰鬥、高寒高原地防禦戰鬥、嚴寒地區防禦戰鬥、江河防禦戰鬥和水網稻田地防禦戰鬥及夜間防禦戰鬥等。現代防禦戰鬥,在地面、水上和空中、前沿和縱深同時展開;戰鬥突然性增大,組織準備的時間縮短;電子對抗激烈;提高生存能力更加重要;攻勢行動更加廣泛;情況變化急劇,指揮協同複雜。基本原則:①整體防禦。防禦戰鬥必須着眼於敵人進攻的特點,充分發揮己方的整體戰鬥效能,充分發揮各種防禦力量、手段和各種防禦要素的綜合效能,以整體力量在防禦的全縱深同時挫敗敵人的進攻行動。統籌考慮前沿與縱深、地面(海面)與空中、不同防禦方向與不同防禦要素的需要,使之有機結合為一個整體,在保障重點的前提下構建全縱深立體防禦體系;充分利用戰場的有利條件和預先準備的優勢,着眼參戰各軍種、兵種部隊的特長,科學地組合防禦力量,形成能夠使各種防禦要素相互作用,利於發揮各自最大戰鬥效能的防禦結構;圍繞統一的目標和意圖,周密組織各方向、戰場、軍種、兵種部隊之間的協同動作,使防護、抗擊、攻勢行動、支援、保障等多種戰鬥行動緊密銜接,破壞敵進攻行動的節奏,挫敗敵人的全縱深立體攻擊,保持防禦的穩定。②重點抗擊。針對敵人的進攻重點,集中防禦的主要兵力、火力、障礙物、電子對抗和各種物資器材等,圍繞防禦戰鬥進程中的主要行動,形成和發揮最大的實際戰鬥效能,各個擊破敵人。注重整體力量的形成,採用系統方式爭取相對優勢,正確處理好集中戰鬥力量與保存防禦有生力量的關係,將作戰力量有機地集中於主要防禦方向;不僅在防禦戰鬥準備的同時預先選擇和形成主要防禦部署及重點防守地區,而且在敵人進攻的不同階段,適時調整防禦部署,實施兵力、火力機動,及時協調主要防禦行動,達成防禦全過程的重點抗擊;在防禦全縱深預先相對地均衡配置防禦力量的同時,掌握強大的機動力量,根據需要適時機動,在關鍵的方向和時節迅速形成優勢。③防反結合。在防禦戰斗的全過程中,不失時機地綜合運用防禦性與進攻性戰鬥行動,最大限度地消耗敵戰鬥力量,保持防禦的穩定,逐步轉變敵對雙方力量對比,最終粉碎敵人的進攻。在嚴密防護、頑強抗擊的同時,抓住一切有利時機,採取襲擾、反衝擊、反擊等各種積極的攻勢行動,不斷消耗、打擊敵人的進攻力量,逐步剝奪敵人的進攻能力;科學把握各種手段運用的尺度,寓攻於防,攻防一體,着眼防禦全局的穩定,將嚴密防禦、頑強抗擊、廣泛襲擾與適時反衝擊、反擊戰鬥手段緊密結合,綜合運用各種防禦力量,以協調一致的抗擊行動,挫敗敵人的進攻。④頑強靈活。立足防禦作戰全局,圍繞統一的意圖,實施堅定的戰鬥指揮,從實際情況出發,主動靈活,英勇頑強,在總體劣勢的情況下積極爭取局部優勢,逐步轉變敵我力量對比,從被動中爭取主動。積極調動部隊的主觀能動作用,最大限度地發揮各種防禦和防禦要素的整體威力,善於根據防禦戰鬥情況的發展變化,因勢利導,巧用計謀,以果斷的指揮和靈活快速的行動彌補客觀物質條件的劣勢與不足。在危險、複雜的情況下,堅決貫徹上級的戰鬥決心和意圖,沉着冷靜分析判斷各種複雜情況,積極主動爭取各種有利條件,採取各種有力措施保持戰鬥的連續性與防禦的穩定性。組織防禦戰鬥通常包括:①組織偵察、警戒。建立全方位、全縱深的偵察、警報報知和警戒配系,及時掌握敵情變化,嚴防敵飛機、直升機、導彈、特種部隊的襲擊破壞。②定下決心和下達戰鬥命令。指揮員在偵察的基礎上,對敵情作出正確判斷,根據上級意圖和受領任務,及時定下決心,迅速下達戰鬥命令。戰鬥決心主要包括防禦企圖、主要防禦方向和堅守的要點、戰鬥部署和陣地編成等。③組織協同動作。指揮員根據上級指示和本級決心,周密組織打擊開進、展開之敵,抗擊敵人的火力準備,抗擊敵人衝擊,以及消滅突入、迂迴和機降之敵的協同動作。同時規定協同動作信號,明確協同遭敵破壞時的處置措施。④組織工程、偽裝和對精確制導武器襲擊的防護等戰鬥保障。着重明確保障的任務、方法和要求,以及兵力使用和完成的期限。⑤組織後勤、裝備保障。着重明確後勤配置地域,物資器材儲備標準、消耗限額,後方防衞措施,以及武器裝備的供應、搶修的方法等。防禦戰鬥實施通常包括:①破壞敵人進攻準備。炮兵、航空兵火力打擊開進、展開之敵;偵察、特種分隊或掩護支隊,採用阻擊、伏擊、襲擊等手段,遲滯、殺傷敵人,破壞敵進攻準備。②抗擊敵人火力準備和衝擊。當敵火力襲擊時,炮兵、防空兵積極與敵炮兵、航空兵作鬥爭,部隊迅速進入掩蔽工事進行防護;當遭敵核突擊形成缺口時,迅速機動兵力、火力和設置障礙物封閉核突擊缺口;當敵開始衝擊時,以密集火力,特別是反坦克火力,重點打擊敵坦克和步兵戰車,力爭在前沿前挫敗敵進攻。③制止敵人快速突進,殲滅突入之敵。當敵突入防禦陣地時,堅守部隊依託陣地,與敵反覆爭奪,制止敵繼續擴張;炮兵火力突擊敵後續梯隊;合成預備隊以反衝擊殲滅突入之敵;對在縱深機降之敵,先以火力、可撒佈地雷實施打擊,並快速機動反空降預備隊或合成預備隊將其圍殲。隨着信息化武器裝備的發展,軍隊的火力和機動力的增強,防禦戰鬥縱深將進一步加大;機動在防禦戰鬥中的作用不斷提高,樣式更加靈活多樣;火力突擊的連續性將增強,抗擊進攻的手段越來越多;從不同高度、不同距離和不同方向對進攻之敵實施一體化聯合打擊,將成為防禦戰斗的基本方式。的防衞。戰鬥中,以炮兵、航空兵、戰役戰術導彈部隊的火力打擊和警戒分隊、襲擊分隊的積極行動,破壞敵人進攻準備;當敵火力準備時,充分利用掩蔽工事嚴密防護,並隨時準備抗擊敵人衝擊;當遭敵核、化學武器襲擊時,適時機動兵力、火力,封閉核突擊缺口;當敵強擊支隊攻擊時,依託陣地,頑強堅守,積極抗擊;當敵突入陣地時,適時機動兵力、火力和機動設置障礙物,靈活運用伏擊、反衝擊等攻勢行動,與敵反覆爭奪,大量殺傷敵人;當敵佔領防禦要點時,適時使用預備隊反擊,在堅守部隊配合下,消滅佔領防禦要點之敵,恢復陣地;當敵在陣地縱深或側後機降時,以反空降預備隊迅速將其殲滅。
發佈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