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防禦戰役

鎖定
防禦戰役,是抗擊敵人進攻的戰役,是戰役的基本類型之一。其目的是消耗和殺傷敵人,挫敗敵人的進攻,以爭取時間,為轉入反攻或進攻創造條件。 [1] 
中文名
防禦戰役
性    質
戰役
屬    性
防禦
世    紀
20世紀

防禦戰役分類

按空間,分為陸上防禦戰役,海上防禦戰役,反空襲戰役,陸上、海上和空中聯合防禦戰役;
按規模,分為戰區戰略性(大型)防禦戰役、戰區方向(中型)防禦戰役和集團軍(小型)防禦戰役;
按行動性質和任務特徵,分為陣地防禦戰役、機動防禦戰役、島嶼防禦戰役、海岸防禦戰役、抗登陸戰役、城市防禦戰役、海上反封鎖戰役和退卻戰役等。 [2] 

防禦戰役發展歷史

古代戰爭中,已出現具有防禦戰役特徵的作戰。火器出現後,發展為要塞和塹壕、交通壕、火器工事等組成的陣地,增大了防禦縱深。20世紀初,出現了集團軍防禦戰役。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達到了方面軍(集團軍羣)規模,出現了對坦克的防禦和對空防禦的內容,並構成築壘地域與野戰工事相結合的防禦體系。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出現了方面軍羣防禦戰役,火力配系和障礙物配系得到迅速發展,形成了大縱深、多地帶的陣地體系和多梯隊、諸預備隊的戰役部署,並普遍強調頑強防守與堅決反擊相結合,進一步提高了防禦的積極性。如斯大林格勒保衞戰,即是大規模的防禦戰役,蘇聯軍民通過大縱深的節節抗擊,大量消耗和削弱了德軍力量,為轉入反攻創造了有利條件。蘇軍 3個方面軍由此發起的戰略反攻,迅速發展成 l1個方面軍的總攻。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長期革命戰爭中,進行了一些防禦戰役,如遼瀋戰役中的塔山、黑山阻擊戰,淮海戰役中的徐東阻擊戰等。特別是在抗美援朝戰爭中,進行了長期的以坑道為骨幹、支撐點式的堅固陣地防禦,積累了組織實施寬正面、大縱深陣地防禦戰役的豐富經驗。如著名的上甘嶺戰役,貫徹了“持久作戰,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構成了以坑道為骨幹的支撐點式的防禦陣地體系, 通過堅守坑道、 嚴密組織火力和適時進行反擊等行動,粉碎了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的瘋狂進攻,沉重打擊和削弱了敵人力量,取得了戰役的重大勝利。 [1] 

防禦戰役主要特點

防禦戰役,以頑強的防守和積極的攻勢行動為基本手段,必須集中主要兵力於主要方向、要點或重要地區;構成縱深、立體、環形、嚴密的防禦體系;周密組織全方位、全縱深的整體抗擊;積極組織攻勢行動,從被動中爭取主動;穩定指揮,周密協同和保障,保持持續作戰能力。現代條件下的防禦戰役,是諸軍兵種共同進行的合同戰役;對於處於戰略防禦地位的軍隊來説,其地位和作用將進一步提高;嚴密防護,提高防禦軍團的生存能力,將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周密組織對空防禦,抗擊敵人的空中突擊,是現代戰役的一個重點問題;適時殲滅空降之敵和搭載直升機實施超越陣地進攻之敵,是保持防禦穩定性的關鍵之舉;制止敵人穿插、迂迴、合圍、割裂,是發揮防禦戰役體系整體威力的前提;適時組織出擊和反突擊,並以游擊戰相配合,是保持防禦穩定性、完成任務的積極手段。 [1] 

防禦戰役目的

目的是保存自己,消耗和殺傷敵有生力量,挫敗敵方進攻,爭取時間,為轉入反攻或進攻創造條件。防禦戰役以頑強的防守和積極的攻勢行動為基本手段。 [2] 

防禦戰役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①儘早判明敵進攻企圖,預先做好防禦準備,提高快速反應能力。②集中主要兵力,加強主要防禦方向、要點和重要地區的防禦,掌握強大的機動力量。③充分利用戰場有利條件,建立縱深、立體、環形、嚴密的防禦體系。④發揮各種作戰力量的整體威力,遠距離積極打擊,全維立體抗擊。⑤依託陣地與靈活機動相結合,堅守作戰與攻勢行動相結合。⑥建立靈敏、穩定的指揮,快速應變,力爭主動。⑦周密組織協同和保障,提高生存力及防禦持續力。 [2] 

防禦戰役實施

組織實施防禦戰役,應綜合利用各種偵察手段,查明敵情、戰場環境等情況,判明敵進攻企圖和主攻方向,正確定下決心;立足複雜困難情況,進行周密計劃和充分準備,適時展開兵力,建立防禦部署;綜合運用信息進攻、火力打擊、特種作戰和各種障礙,破壞敵人進攻,遲滯敵人行動;集中主要力量,堅決扼守戰略、戰役要地和要點;善於運用各種戰法,削弱敵之進攻能力;組織有效的後方防衞,對敵人後方實施打擊;適時組織攻勢作戰,殲滅突入之敵,穩定防禦態勢。隨着各種偵察傳感器材、立體機動工具和遠程精確制導武器的大量使用,非接觸防區外聯合火力打擊和非線式立體進攻將佔據主導地位,防禦戰役的信息對抗更加激烈,空中威脅顯著增大,戰役的全維性、突然性更加明顯,穩定防禦體系、有效保存實力達成防禦目的將更加困難。 [2] 
參考資料
  • 1.    防禦戰役 
  • 2.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