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廣西壯族自治區轄地級市,環北部灣城市羣重要節點城市,是濱海城市、邊關城市、港口城市,位於中國大陸海岸線的最西南端,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南臨北部灣,西南與越南接壤,海岸線580公里,陸地邊界100.895公里,被譽為“西南門户、邊陲明珠”,是中國氧都、中國金花茶之鄉、中國白鷺之鄉、中國長壽之鄉、廣西僑鄉之一。
[1]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防城港常住人口為1046068人。
[48]
1985年設立地級防城港區,1993年5月國務院批准設立地級防城港市。作為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核心城市之一,防城港市擁有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東興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中國東興-越南芒街跨境經濟合作區、東興邊境經濟合作區、邊境旅遊試驗區等
[3]
5個國家級改革創新平台,是國家戰略聚集區和先行先試特區。
[4]
2016年5月,防城港還被列為我國開展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地區之一,
[5]
防城港市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泛北部灣區域合作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戰略地位。
目錄
防城港歷史沿革
編輯先秦時期,這一帶屬於百越之地,秦始皇統一嶺南後,歸秦置之象;漢為合浦郡地,三國至晉仍屬於合浦郡地(三國期間為吳國轄地);南朝宋、齊時為宋壽縣地,屬交州管轄,梁、陳時為這宋京郡安京縣地,屬安州管轄;隋、唐時為欽州轄地。宋時仍隸屬欽州管轄,並開始有“防城”之稱。
元、明、清時隸屬欽州或廉州;至清朝光緒十四年(1888年)劃出欽州西部設置防城縣,隸屬廣東。
民國時期至解放初,仍屬廣東省屬。
防城縣1951年至1955年6月劃屬廣西,1955年7月至1965年7月歸廣東,其間,1957年將防城縣劃分為十萬大山僮族瑤族自治縣、防城縣;1958年5月, 經國務院批准,十萬大山僮族瑤族自治縣更名東興各族自治縣,1958年12月,防城縣、東興各族自治縣合併後,稱東興各族自治縣,縣城設在東興鎮。
1965年8月,東興各族自治縣又劃歸廣西壯族自治區。1978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縣城從東興鎮遷到防城鎮,縣名改為防城各族自治縣。1985年3月,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決定設立地級編制的防城港區,直接由自治區領導。
1993年5月23日,國務院批准撤銷防城各族自治縣和防城港區,設立防城港市(地級),以原防城各族自治縣和防城港區的行政區域為防城港市的行政區域,將欽州地區的上思縣劃歸防城港市領導。防城港市轄防城、港口兩個區和上思縣。同時,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決定,原東興經濟開發區(現為縣級市)劃歸防城港市領導,按處級建制管理。
防城港行政區劃
編輯行政區名稱 | 面積(km²) | 政府駐地 | 郵政編碼 | 街道 | 鎮 | 鄉 | 民族鄉 | 居委會 | 村委會 |
---|---|---|---|---|---|---|---|---|---|
防城港市 | 6181.19 | 538000 | 5 | 14 | 10 | 1 | 40 | 282 | |
港口區 | 377.63 | 港口區建政路 | 538000 | 2 | 3 | - | - | 11 | 27 |
防城區 | 2445.35 | 防城區防邕路 | 538000 | 6 | 4 | - | 15 | 141 | |
上思縣 | 2809.56 | 上思縣民政路 | 535500 | - | 2 | 6 | 1 | 4 | 83 |
東興市 | 548.65 | 東興市興東路 | 538100 | - | 3 | - | - | 10 | 31 |
防城港地理環境
編輯防城港位置境域
防城港市地處廣西壯族自治區南部、中國大陸海岸線最西南端,位於北緯20°36'~22°22'、東經107°28'~108°36'之間,居北迴歸線以南。北接南寧市的邕寧縣和崇左市的扶綏縣,東與欽州市毗鄰,西與寧明縣接壤,南瀕北部灣,西南與越南民主共和國交界。市政府駐港口區公車鎮行政中心區,距自治區首府南寧市141千米,距欽州市53千米,距崇左市186多千米,距越南芒街市49千米。陸路、水路皆可連通東南亞,有西部地區最大的海港——防城港,是中國大西南連接東盟最便捷的通道。南北最大縱距102千米,東西最大橫距116.8千米,行政區域總面積6238.62平方千米。
[62]
防城港地形地貌
防城港市地勢中間高,兩邊低,十萬山山脈橫貫其間,向東南和西北傾斜,東南多為低山、丘陵、平原和盆地;西北為中、低山和台地,至與扶綏交界處,東部高,西部低,多為丘陵和盆地。港口、防城、東興三地的地勢西北高、東南低;上思三面環山,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
防城港市有山地、丘陵、沿海灘塗3種主要地形,此外還有河谷沖積小平原和濱海小平原。防城港市地質構造有大菉、彭祖嶺、峒中-扶隆斷層、小董-防城褶斷層、那良-大垌斷層等5個斷層,百更、那垌、平旺3個背斜,縱橫全市各鄉鎮,形成各具特色的地貌。境內地貌主要由山峯、隘口、台地、平原谷地、丘陵溶蝕谷地及河流組成。山地、台地、丘陵、沿海灘塗相間,其中丘陵面積佔80%以上。北部及南部以低山丘陵地為主,中部為山地,東南部為沿海丘陵和海灣灘塗。全市有3個主要地貌類型分區:北部為上思盆地,海拔200至400米;中部為十萬大山,海拔800至1300米;東南部為低山、丘陵和深淵、平原、台地,海拔多在50至500米間。
[62]
防城港氣候
江山半島國際高爾夫俱樂部(2張)
防城港地處低緯度地區,受海洋和十萬大山山脈的共同影響,雨量較充足。該地區降水主要集中每年的6~9月份,佔全年降水量的71%左右,年最大降水量為3 111.9毫米,年最少降水量為1 745.6毫米,多年平均降水量是2 362.6毫米;一日最大降水量為244.1毫米,日平均降水量在25毫米的每年為26.5天。年平均雷暴日數為85.2天。
防城港霧天較少,平均每年為10天左右,最多23天,最少4天。霧氣一般發生在冬末春初之間的清晨及夜晚,濃度較薄,晨霧一般維持2~3小時,日出霧氣消散。歷年平均氣温為22.5℃,歷年最高氣温為36.5℃,每年的七月份最熱,月平均氣温為27.6℃~29.1℃之間,歷年最低氣温為2.8℃,最低氣温多在冬末春初之間。
防城港潮汐
防城港為混合潮港,每月小潮汛有6~8天,屬不正規半日潮,其餘為正規日潮。大、中潮為正規日潮,小潮為不正規半日潮。其特點是:當全日潮顯著時,最高潮位5.54米,平均高潮位3.82米,最大潮差5.39米,平均潮差大於4.5米,漲潮延時15小時,落潮延時9小時,利於衝淤航道;當半日潮顯著時,潮差小於1米,最低潮為0.79米。持續2小時以上的潮位全年天數分別是:潮高2.8米為338天,潮高3米為315天,潮高3.5米為251天,潮高4米為140天,潮高4.5米以上為28天。
潮流
防城港的海流主要有潮流和防城河流以及風浪流共同影響構成。防城灣入海河流主要是防城河,其主流沿漁萬島的西側經牛頭嶺出海,另一支經漁萬島北端海峽流入暗埠江。防城河多年平均流量為58.7立方米/秒,由於河牀地勢平緩,入海口流域面積寬廣,流速極緩慢;防城河只有在颱風影響的短短几天內,對海流造成一些影響,其餘的時間都是風平浪靜,對海流的影響甚微,即防城港的潮流在海流中占主導地位。灣內漲潮流速慢,落潮流速快,漲潮最大流速約為0.4~0.6米/秒,落潮最大速度為0.6~0.9米/秒。航道口外三牙石燈塔附近為逆時針迴轉流,其餘各處均為與航道基本一致的往復流。
波浪
防城港由於東面有企沙半島,西面有江山白龍半島兩道天然屏障,港口風平浪靜。只有在每年6~9月份的颱風季節才有4~5級波浪,但次數不多。一般平均波高為0.5米,常波向為北北東,出現頻率為21%左右,次長波向為南東、南、北東,出現頻率分別為16.4%、15.4%和12.8%。強波方向為南南西,次強波浪方向為南東。風暴時產生的最大波高為7米。
防城港自然資源
編輯防城港水資源
防城港市地處低緯度,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吹夏季訊風的時間長,受海洋濕熱氣流影響大,雨季較長,雨量充沛,水資源豐富。由於十萬大山的地形作用,北面的上思縣雨量相對較少(年均雨量1300毫米),南面的防城則雨量較多,是廣西乃至全國最多的地區和暴雨中心之一。年均降雨量2823毫米,年均降雨天數為176天。加上十萬大山植被優良,山林所涵養的水分,在境內匯成10多條主要河流,全長400多公里,年經總水量80億立方米以上。河流上游落差大,水勢急,水量大,不僅有利於發電,還有利於灌溉等。河流中下游,一般比較平坦、開闊,可用於航運。據測算,水能藴藏量達45萬千瓦,可開發水電裝機容量也有15萬千瓦以上。
防城港市擁有4萬多平方公里海域,是中國沿海最乾淨的海域之一,海產品遠銷歐美日韓等國。
防城港土地資源
防城港城建(15張)
防城港礦產資源
防城港市礦產種類共有48種,佔廣西的33%,主要有煤、錳、葉臘石、花崗岩、磚瓦用頁岩、石灰岩、建築用河砂、建築砂岩等;已查明儲量礦產有28種,佔廣西的29%。礦產地有261處,其中大型礦牀6處,中型礦牀7處,小型礦牀102處,礦(化)點146處。全市持證礦山42個,以砂石土礦山為主。
[63]
防城港生物資源
金花茶(2張)
境內林種資源品種繁多,共有1500多種,林副產品300多種。最著名的是松、杉等用材林和經濟價值較高的玉桂、八角以及國家一級保護樹種金花茶。其次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樹種紫荊木、萬年木、野荔枝、廣柏等和國家三級重點保護樹種竹葉楠、土沉香、香花木。還有野人蔘、木耳、香菇、砂仁、靈芝、巴戟、枳實、伏苓、杜仲、七葉一枝花、蜂蜜等名貴藥材和土特產。在林業資源中,經濟林的潛力很大,得到顯著的發展。其中玉桂、八角等發展最快,共有經濟林90萬畝。年產玉桂4萬擔、八角2.5萬擔,成了山區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依靠肉桂、八角等優勢,有“中國肉桂之鄉”稱號的防城港也正在建全國最大香料基地。
防城港市有哺乳動物、鳥綱動物、兩棲動物、爬行動物等28目,80科,269種。列為國家一級和二級保護的哺乳類動物有蜂猴、黑葉猴、小水獺、金貓、雲豹、獐、穿山甲、蘇門羚等21種; 列為二級保護的鳥類有鷳、原雞、綠嘴地鵑、大山雀等8種;列為二級保護的兩棲類爬行類動物有虎紋蛙、地龜、巨蜥、蟒蛇等6種。
防城港人口
編輯2019年,防城港市年末常住人口96.3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85萬人,其中城鎮人口57.52萬人。全年人口出生率14.39‰,人口死亡率5.25‰,人口自然增長率9.13‰。據公安部門統計,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00.3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04萬人。
[8]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防城港市常住人口為1046068人。
[48]
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866927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79141人,增長20.66% ,年平均增長率為1.90%。
[49]
全市共有家庭户314855户,集體户18763户,家庭户人口數為974194人,集體户人口數為71874人。平均每個家庭户的人口為3.09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66人減少0.57人。
[49]
全市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607412人,佔58.07%;各少數民族人口為438656人,佔41.93%,其中壯族人口為355041人,佔33.94%;瑤族人口為48011人,佔4.59%;京族人口為25973人,佔2.48%。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121957人,增長25.12%;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57184人,增長14.99%,其中壯族人口增加38725人,增長12.24%;瑤族人口增加7572人,增長18.72%;京族人口增加5127人,增長24.59%。
[49]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568426人,佔54.34%;女性人口為477642人,佔45.66%。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19.01,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21.96相比下降2.95。
[49]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為251438人,佔24.04 %;15-59歲人口為646792人,佔61.83%;60歲及以上人口為147838人,佔14.13%,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04921人,佔10.03%。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上升2.30個百分點,15-59歲人口的比重下降5.22個百分點,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2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9個百分點。
[49]
全市常住人口中,擁有大學(指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為108892人;擁有高中(含中專)文化程度的人口為143626人;擁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為399952人;擁有小學文化程度的人口為267463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每10萬人中擁有大學文化程度的由5744人上升為10410人;擁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2272人上升為13730人;擁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40691人下降為38234人;擁有小學文化程度的由28047人下降為25568人。
[49]
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全市常住人口中,15歲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8.90年提高到9.68年。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歲及以上不識字的人)為21026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減少了4486人,文盲率由2.94%下降為2.01%,下降0.93個百分點。
[49]
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643635人,佔61.53%;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402433人,佔38.47%。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城鎮人口增加了225105人,鄉村人口減少了45964人,城鎮人口比重提高了13.25個百分點。
[49]
全市常住人口中,人户分離人口為381937人,其中,市轄區內人户分離人口為113885人,流動人口為268052人。流動人口中,跨省流入人口為75808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人户分離人口增加218629人,增長133.88%;市轄區內人户分離人口增加102154 人,增長870.80%;流動人口增加116475人,增長76.84%。
[49]
防城港政治
編輯職務 | 姓名 |
---|---|
市委書記 | |
市委副書記、市長 | 黃江
[56]
|
市委副書記 |
防城港經濟
編輯防城港綜述
防城港市堅持以港立市、以開放興市、以工貿強市、以文化旅遊旺市的發展戰略,全面推進東興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加快打造現代化鋼鐵基地、有色金屬基地、能源化工基地、糧油食品基地、商貿物流基地、濱海旅遊勝地,成為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生態友好、開放度高、活力迸發的新興港口工業城市、重要門户城市和海洋文化名市。
2014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88.9億元,增長10.4%,增速居全區第2,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大關;規上工業總產值1138.2億元,增長18%,增速居全區第2;財政收入65.3億元,增長10.2%;港口吞吐量1.15億噸,增長8.9%;外貿進出口總額54.7億美元,增長27.3%,總量居全區第2。人均GDP、財政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等13項指標總量或增速居全區前列!
[17]
2020全年實現生產總值732.81億元,比上年增長5.1%。從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11.08億元,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348.07億元,增長6.8%;第三產業增加值273.66億元,增長3.2%。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1.4%、64.9%、23.6%,其中,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0.5%。
[50]
脱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現行標準下1361名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脱貧。開展脱貧攻堅以來,34688名農村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脱貧,上思縣(區定貧困縣)成功摘帽,82個貧困村全部出列,絕對貧困歷史性消除。
[50]
防城港第一產業
2012年,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121.53千公頃,比上年增加2.69千公頃。其中:糧食種植面積49.06千公頃,增加0.51千公頃,其中谷物、豆類、薯類種植面積分別為40.18千公頃、1.55千公頃、7.34千公頃,分別增加0.19千公頃、0.04千公頃、0.27千公頃;經濟作物種植面積52.05千公頃,增加1.52千公頃,其中油料種植面積2.69千公頃,增加0.15千公頃;甘蔗種植面積47.11千公頃,增加1.24千公頃;蔬菜種植面積19.76千公頃,增加0.64千公頃。年末果園面積10.52千公頃,增加0.30千公頃。全年糧食總產量19.25萬噸,增長2.7%;甘蔗產量340.46萬噸,增長4.9%;油料產量0.55萬噸,增長8.6%;水果產量6.39萬噸,增長5.7%;蔬菜產量24.21萬噸,增長4.8%。
[14]
2012年,全年肉類總產量4.53萬噸,增長5.7%,其中,豬牛羊肉產量2.81萬噸,增長5.7%。年末生豬存欄27.95萬頭,增長9.2%。全年生豬出欄34.94萬頭,增加1.91萬頭,增長5.8%;出欄家禽980.48萬隻,增長5.4%。全年水產品產量43.49萬噸,增長4.7%,其中,海水產品產量39.26萬噸,增長4.8%;淡水產品產量4.23萬噸,增長4.4%。在水產品產量中,養殖水產品產量30.50萬噸,增長6.9%;捕撈水產品產量12.98萬噸,與上年持平。
[14]
防城港第二產業
防城港工業發展圖集(6張)
2008年,中國批准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設立東興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了西部第一個核電站——紅沙核電站,佈局建設沿海鋼鐵精品基地以及有色金屬加工基地,總投資超過2000億元。“十一五”期間,GDP 年均增幅超過20%。
[20]
2015年6月28日,武鋼防城港鋼鐵基地冷軋項目試車成功,成功軋製出板形良好的捲鋼,2030mm冷軋項目年生產規模達210萬噸,產品定位於高檔汽車板和高檔家電板。
[21]
防城港市依託港口優勢,大力發展以重工業為主軸的特色產業羣,加快構建糧油加工、鋼鐵、電力、化工、電子、製糖、製藥、特色農產品加工八大工業體系。被專家稱為中國發展鋼鐵工業一塊處女地的企沙工業區已成為鋼鐵、石化等重工業最希望登陸紮寨的地方。防城港市正積極開展鋼鐵、石化、電力等項目工作,大力構建大型臨海工業平台,為大項目的進入創造條件。防城港市充分發揮中國對接東盟“前沿地區”的區位優勢,加快推進物流園區建設,逐步建成面向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區域性物流中心。
[22]
2012年,工業總產值790.52億元,增長20.1%;實現工業增加值207.36億元,增長17.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766.93億元,增長20.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98.47億元,增長19.2%。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53家,比上年增加5家,其中產值超億元企業94家,比上年增加1家。規模以上工業中,從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加值102.85億元,增長23.6%;重工業增加值95.62億元,增長14.9%,輕重工業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貢獻率分別達60.4%、39.6%,分別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長11.6個百分點、7.6個百分點。
[14]
防城港第三產業
防城港學校(12張)
2012年共接待國內外遊客819.28萬人次,增長19.4%。其中,國內遊客806.53萬人次,增長19.4%;海外遊客12.75萬人次,增長23.4%。全年旅遊總收入達52.62億元,增長30.2%。其中,國內旅遊總收入50.36億元,增長30.0%;國際旅遊外匯收入3577萬美元,增長36.4%。
[14]
防城港社會事業
編輯防城港教育事業
防城港職業技術學院(學院代碼:14762)是經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設立的全日制公辦高等職業院校。學院規劃全日制在校生規模為10000人,2021年9月正式招生辦學,計劃招生1000人。學院位於防城港市江山半島教育園區內,校園佔地面積600畝(規劃用地1000畝),現已完成投資5億多元,建築面積11.8萬平方米,校園環境優雅,生活設施完善,教學、實訓設備齊全。
[14]
[51]
類別 | 學校列表 | ||
高等院校 | - | - | |
主要中小學 | 防城港市實驗小學 | 防城港市第一中學 | 防城區實驗高級中學 |
防城港市高級中學 | 防城港市第二中學 | 上思縣第一中學 | |
東興市高級中學 | 北師大附屬實驗學校 | - |
防城港科學技術
2012年,共組織實施科技項目77項,項目總投資86356萬元,科技經費投入415萬元,引進推廣農業新品種10個,研製開發工業新產品13個,推廣應用工業農業新技術、新成果10項;完成科技成果鑑定6項。專利申請量335件,授權專利124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130億元,同比增長32倍。
[14]
防城港醫療衞生
截至2012年末,共有衞生機構(不含衞生室)300個,比上年末增加44個。其中等級醫院5個,婦幼保健院4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5個。年末衞生技術人員3537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094人,註冊護士1376人。每千人口(常住人口)擁有執業(助理)醫師1.2人,註冊護士1.6人。年末醫院、衞生院(含婦幼保健院)牀位數2811張,增加238張,其中,醫院牀位1835張,衞生院牀位846張。每千人口(常住人口)擁有醫院、衞生院牀位3.2張。
[14]
防城港文化事業
- 場館
- 傳媒
截至2012年末,電視發射台1座(一千瓦以上),電視轉播台(一千瓦以上)3座。有線數字電視用户8.11萬户,比上年末增加0.24萬户,增長3.0%,其中農村用户1.48萬户。年末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7.3%,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5.8%。全年報紙出版量577.02萬份。
[14]
防城港體育事業
防城港郵電通信
2012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9.89億元,增長15.1%。其中,郵政業務總量0.47億元,增長15.0%;電信業務總量9.42億元,增長15.1%。年末固定電話用户13.97萬户,其中,城市電話用户10.78萬户,農村電話用户3.19萬户。全年新增移動電話用户10.24萬户,年末達到77.52萬户,其中3G移動電話用户21.52萬户。年末固定及移動電話用户總數達到91.49萬户,電話普及率達到103部/百人。互聯網用户12.14萬户。
[14]
防城港交通
編輯防城港公路運輸
欽防高速公路貫穿全境,直達港口,與西南出海大通道相連,是西南地區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欽州至崇左高速公路也經過防城港市上思境內。2013年12月,防城至東興高速公路開始投入試運營,廣西對接東盟又添新的大通道,該高速公路與欽防高速公路對接延伸,聯通了泛珠三角路網,成為廣西南下出關捷徑。
[25]
客運站:市第一公路客運、港口區客運站
防城港鐵路
南寧-防城港動車首發(2張)
境內有南防鐵路,鐵路經南防線、欽北線、黎欽線、南昆鐵路、湘桂鐵路等與全國鐵路相聯。此外,廣西沿海城際高鐵即南(寧)欽(州)鐵路、欽(州)北(海)鐵路及欽(州)防(城港)鐵路,正線全長約262Km,國家 I 級雙線電氣化鐵路,設計時速為250Km/H,使北部灣四市(南北欽防)進入一小時經濟圈。2013年12月30日南寧至防城港高鐵開通,全程1小時15分鐘。
[26]
南寧至防城港間首發動車為D8251次列車。
[27]
防城港水運
防城港(3張)
防城港市有5個國家級口岸,其中東興口岸是中國陸路邊境通關人數最多的口岸,與147個國家和地區實現貿易往來,廣西70%的關税在防城港實現,2012年經東興口岸出入境就達462萬人次,佔全區的71%,居中國陸路邊境口岸前列。具備建設大型物資中轉中心、物流港口和出口加工區的良好條件。
[1]
防城港歷史文化
編輯防城港影視
中國—東盟(防城港)國際電影季和影視文化產業園項目,涉及影視工業、影視貿易、影視製造、影視人才教育培養、影視旅遊休閒、影視文化廣告創意等多個領域,有望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影視藝術文化產業基地之一和中國與東盟乃至世界各國影視文化藝術合作的重要國際交流平台。
中國和東盟的影視文化將在此交匯。通過防城港這個對接點,中國與東盟各國的影視文化能夠得到一個全面交流與合作的平台,一方面中國影視作品從這裏進一步走向東盟、走向世界。
防城港語言
防城港市的4個世居民族均有自己的語言並都在使用,分別是漢語、壯語、瑤語和京語,除瑤族外,其他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各種語言(包括方言)分佈與民族分佈基本一致,成片分佈。由於民族雜居和文化交融,各語言使用區域參差交錯,語言之間出現相互滲透和影響現象。各民族在使用語言的過程中能互相尊重學習、和諧發展。1993年防城港建市後,城鎮地區化共場所多通行普通話、推行規範漢字,沿海地區普通話與白話共同通行,但語言公佈格局沒有改變。
[45]
防城港宗教
防城港市人對宗教信仰觀念較為淡薄,信教人大部分信仰佛教,少部分信奉天主教、基督教。
- 佛教
佛教於清代傳入,有東興觀音寺和防城水月庵(防城靈峯寺),防城港市有佛教信徒115人,信仰佛教的羣眾約三萬五千人。佛教寺廟的主要活動有朝暮課誦、水陸法會、進香、朝拜等。重大紀念日主要有觀音誕日(農曆二月二十九日)、觀音成道日(農曆六月二十九日)和觀音出家日(農曆九月二十九日)等。信仰佛教的羣眾在農曆每月初一、十五到觀音寺進香、朝拜。
- 天主教
1849年法國教士包文來東興傳教,在今東興市楠木山、竹山建有羅浮、三德天主教堂,1854年法國教士到東興市江平鎮恆望村建一小教堂,1925年教士勞克勤將教堂擴建,可容納700人活動。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法國神富道到上思傳教,1878年在上思設立了主教府,建起了上思教堂(已毀)、米強教堂,那蒙教堂、東衝教堂(已毀)進行傳教活動。現有教徒3000多人,5000多名信教羣眾。天主教禮拜聚會讀聖經活動由教堂負責人主持,而聖洗、告解、領聖體、終博、神品等宗教活動則由教區派神職人員主持。
- 基督教
防城港市基督教於清光緒元年(1875)傳入,上思縣思陽鎮永泰街曾建有“福音堂”(已毀),教堂設有“南寧道救醫院上思分院”。信徒僅130多人,音堂每星期三晚上,星期日上午舉行禮拜聚會,主要活動有唱讚美詩、讀聖經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教會活動基本停止。1980年,教堂開始恢復教事。1984年,上級拔款對部分損壞的教堂進行了修復。2005年防城港市有宗教活動場所12處,有教徒3000多人,5000多名信教羣眾,有12個批准登記開放的宗教場所。防城港市成立後,即成立宗教事務管理局,按照黨的宗教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務。
防城港風景名勝
編輯防城港綜述
防城港旅遊景點有100多處,主要有:江山半島旅遊度假區、萬尾金灘旅遊區 、西灣碼頭(星級景區)、防城港北侖河源頭景區(三星級景區)、垌中温泉度假區、扶隆大峽谷瀑布旅遊觀光區、鄭日東、林鈞山故居、陳濟棠故居(東興河州)、沈鴻周故居、巫劍雄故居、陳維周故居、 劉永福故居 、.鄭翠蘭故居.林杞、林氏宗祠、劉永福故居、高林村民族風情、南山、五指山、大勉水庫、等。古蹟與人文景觀有馬鞍山遺址、古炮台遺址、抗日戰爭烈士陵園遺址(那良鎮)、那良古城址、大勉遺址、抗日戰爭烈士紀念亭、竹山古宅羣、永安書院、明侖書院、古森書院、榮昌書院、壽文書院、澌凜書院、謙受陳公墓、劉永福母之墓、那良抗日起義紀念亭等。
防城港江山半島旅遊度假區
江山半島精美圖冊(11張)
核心景區白浪灘2012年獲國家4A級旅遊景區,金花茶珍稀植物示範基地通過4A省級初評。江山半島發現了迄今為止中國大陸最南端最早年代的恐龍化石、新石器時代的亞婆山貝丘遺址,珍珠灣是中國第一顆“南珠”誕生地,東漢伏波將軍馬援平定交趾叛亂時留下了火燒墩、潭蓬運河(天威遙)、珍珠城、燈架嶺、馬鞍坳、將軍山等歷史文化遺蹟,此外還有清代的白龍古炮台羣、烽火台和抗美援越時期的“海上胡志明小道”等戰爭遺址。
[30]
防城港簕山古漁村
簕山古漁村位於港口區企沙半島中段東部沿海,地處欽州灣西岸,距離防城港市中心約25公里。村莊佔地約400畝,村前為一片方圓數十平方公里的淺海沙灘;全村共73户290多人,村民收入來源主要是養殖和捕撈沙蟲、牡蠣、青蟹、文蛤、對蝦等海產品。村莊樹林清幽,礁石魔幻,崗樓威赫,是一個具有獨特幽林、古堡、碧海以及淵遠村史文化的自然村。簕山古魚村是廣西現存較完整的古漁村之一,具有較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藴,是北部灣沿海漁村歷史發展變遷的一個縮影,對研究古漁村歷史文化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防城港北部灣海洋文化公園
北部灣海洋文化公園圖集(4張)
北部灣海洋文化公園海洋詩書苑佔地約100畝,沿北部灣海洋文化公園中軸線的東西兩側分佈,海洋詩書苑彙集了歷代著名書法家、文人關於描寫海洋的經典詩賦、詞句的手筆墨跡,在近70塊景觀奇石鐫刻出風格各異、形式多樣的120幅書法作品。
[31]
防城港十萬大山國家森林公園
十萬大山國家森林公園(2張)
防城港金灘
防城港野人谷景區
野人谷景區位於防城區那良鎮,十萬大山南麓,毗鄰越南。屬於溪河自助探險河流,位於北侖河的第一大支流河上,以山河雄峻、溪水湍急而聞名。一期開發漂流項目全長5.2公里;全程有32個灘,128個跌水區,2米落差3個,1.5米落差8個。景區面積約150平方公里,後山是劉永福之母墓陵和陳濟棠之祖之父墓陵。山上為原始森林次生狀態。防城港市野人谷漂流採用兩個人一條的橡皮艇;漂流全程需要兩個半小時。
防城港東興屏峯雨林公園
屏峯雨林公園(2張)
防城港那良古街
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那良稱澌凜垌,分那良垌甲、大村甲、那巴甲三甲。1949年6月12日,那良解放,設西區,1952年為六區,1955年為那良區,1957年冬撤區並鄉為那良鄉,1958年成立那良公社,1984年改鎮。那良成圩於1644年,在過去沒有公路相通的年代,主要靠那良江、北侖河水路和大勉,那旺,白賴隘路與東興、上思等外地貿易交流,街上居民多為客家移民,在此處定居後,祖輩在小圩繁衍生息,代代相傳。那良圩街也由小變大,由窄而寬。1980年那良大橋建成後,建設路遂成為政治、文化、餐飲,金融,商業的中心旺街。八十年代末,新菜市建成,新街向北面的榮光場,東記嶺腳,豬屎坡擴展,向東南的雙利,大坡,公路兩邊發展。
防城港劉永福那良故居
防城港野人谷漂流圖集(2張)
防城港林俊廷那良故居
防城港哈節圖片(3張)
防城港友好城市
編輯國家 | 省、道 | 城市 |
---|---|---|
中國 | 四川 | |
中國 | 四川 | 達州市
[32]
|
中國 | 四川 | |
中國 | 遼寧 | 撫順市 |
中國 | 雲南 | |
中國 | 貴州 | |
中國 | 廣東 | |
中國 | 貴州 | 黔南州 |
波蘭 | 熱舒夫市 |
防城港城市榮譽
編輯2019年11月15日,被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38]
- 參考資料
-
- 1. 城市概況 .中國防城港.2012-07-27[引用日期2014-05-13]
- 2. 廣西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06-20]
- 3. 文化和旅遊部舉行第十屆全國雜技展演新聞發佈會 .文化和旅遊部[引用日期2019-07-11]
- 4. 防城港:走向世界的“西南門户” .人民網.2017-05-18[引用日期2017-06-17]
- 5. 12地試點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不影響第三批自貿區 .新華網.2016-05-17[引用日期2017-06-17]
- 6. 城市概況 .防城港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6-18]
- 7. 防城港市防城區 .防城港市防城區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15-04-26]
- 8. 人口 .防城港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11-30]
- 9. 市領導 .防城港市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14-02-25]
- 10. 班忠柏當選防城港市市長 袁煌當選市監察委員會主任(圖|簡歷) .中國經濟網[引用日期2017-11-21]
- 11. 李延強任防城港市委書記 .廣西新聞網[引用日期2018-02-08]
- 12. 唐軼昂任防城港市代市長 班忠柏辭任市長職務(圖|簡歷) .中國經濟網綜合[引用日期2021-01-24]
- 13. 權威發佈!唐軼昂當選防城港市人民政府市長-廣西新聞網 .廣西[引用日期2021-01-30]
- 14. 學校概況-防城港職業技術學院 .防城港市職業技術學院. [引用日期2021-09-22]
- 15. 2013年防城港市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表 .防城港市政府網.2014-2-14[引用日期2014-05-14]
- 16. 防城港,大項目造就現代版濱海新城 .廣西新聞網.2014-1-22[引用日期2014-04-11]
- 17. 2015年防城港市政府工作報告(全文) .新華網.2015-2-10[引用日期2015-07-07]
- 18. 防城港市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中國統計信息網 [引用日期2018-04-04]
- 19. 防城港鋼鐵基地冷軋項目開工 總投資55億元 .新華網.2013-7-28[引用日期2014-01-05]
- 20. 2013年防城港市經濟發展實現穩中有進 .防城港市人民政府門户網站.2014-2-14[引用日期2014-02-19]
- 21. 武鋼防城港鋼鐵基地冷軋項目試車成功 .新華網.2015-6-29[引用日期2015-07-07]
- 22. 防城港市新聞網記者“鄉村行” .防城港市新聞網[引用日期2014-02-24]
- 23. 防城港市中院與清華大學法學院簽訂長期合作協議 .廣西法院網.2012-8-2[引用日期2012-09-15]
- 24. 廣西財經學院防城港校區揭牌 防城港結束無高校歷史 .人民網.2012-8-28[引用日期2014-2-19]
- 25. 防城港市新聞網推出《城事》頻道 .防城港市新聞網[引用日期2014-02-24]
- 26. 南寧至防城港高鐵12月30日開通 全程1小時15分鐘 .新浪新聞.2013-12-30[引用日期2014-01-03]
- 27. 南寧至防城港動車:家的距離 越來越近 .廣西新聞網.2013-12-31[引用日期2014-01-03]
- 28. 廣西防城港致力建成超10億噸現代國際樞紐大港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2011-12-09[引用日期2014-01-29]
- 29. 企沙東島及南港區規劃建設工作會議召開 .新華網.2014-3-13[引用日期2014-03-14]
- 30. 廣西首個綠道旅遊示範點落户防城港江山半島 .新華網.2012-11-02[引用日期2014-02-19]
- 31. 北部灣海洋文化公園“海洋詩書苑”防城港建成 .搜狐新聞.2012-10-25[引用日期2014-02-12]
- 32. 防城港市與四川省達州市締結友好城市關係--廣西頻道--人民網 .人民網.2019-12-04[引用日期2020-12-18]
- 33. 擴大“朋友圈”!防城港市與四川省廣元市締結友好城市 .防城港政府網.2020-12-11[引用日期2020-12-18]
- 34. 中國城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 .中國經濟導報[引用日期2018-11-25]
- 35. 國家發展改革委 交通運輸部關於印發 《國家物流樞紐佈局和建設規劃》的通知 .國家發改委[引用日期2018-12-26]
- 36. 國家物流樞紐佈局和建設規劃 .國家發改委[引用日期2018-12-26]
- 37. 2018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出爐:深圳上海東莞排名前三 .新浪[引用日期2019-08-10]
- 38. 點贊!福建三地被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東南網[引用日期2019-11-16]
- 39. 《2019中國城市綠色競爭力指數報告》在京發佈 北京深圳三亞位列前三 .防城港[引用日期2019-11-18]
- 40. 唐山又進全國百強!2019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榜單揭曉 .環渤海新聞網[引用日期2019-11-25]
- 41. 關於2019年國家園林城市系列擬命名名單的公示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引用日期2020-01-04]
- 42.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於命名2019年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園林城市(縣城、城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引用日期2020-04-06]
- 43. 遼寧六市上榜2019中國外貿百強城市 .騰訊網[引用日期2020-08-18]
- 44. 名單來了!命名411個全國雙擁模範城(縣),表彰59個模範單位和100名模範個人 .中國軍網[引用日期2020-10-20]
- 45. 語言 .防城港市人民政府.2022-09-16[引用日期2022-10-11]
- 46. 2020年防城港市經濟運行 逐季向好 穩步加快 .防城港市統計局.2021-01-26[引用日期2021-03-29]
- 47. 譚丕創任防城港市委書記 李延強不再擔任(圖|簡歷) .中國經濟網[引用日期2021-03-31]
- 48. 廣西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廣西壯族自治區統計局 .廣西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6-23]
- 49. 防城港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1] .防城港市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1-07-01]
- 50. 2020年防城港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防城港市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1-08-02]
- 51. 防城港職業技術學院正式揭牌! .防城港市人民政府門户網站. [引用日期2021-09-22]
- 52. 有顏值有實力!茂名新名片:中國十大環境舒適之城 .澎湃新聞網[引用日期2021-10-05]
- 53. 《中國海關》發佈2020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海口榜上有名!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1-10-24]
- 54. 2019—2020年度建設平安廣西活動先進單位、先進個人推薦名單公示 .平安廣西網[引用日期2021-11-27]
- 55. 廣西7市入選中國康養旅遊城市百強榜單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1-12-18]
- 56. 黃江市長簡歷及工作分工 .防城港市人民政府門户網站.2021-11-18[引用日期2022-01-21]
- 57. 2021年防城港市經濟質量效益穩步提升 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防城港市統計局.2022-01-28[引用日期2022-01-29]
- 58. 廣西壯族自治區食品安全示範城市、示範縣擬命名名單公示- .廣西新聞網[引用日期2022-02-22]
- 59. 廣西首個!防城港市獲批國家級沿海漁港經濟區試點項目 .瀟湘晨報[引用日期2022-03-18]
- 60. 南寧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陳榮茂出任防城港市委副書記 .中國經濟網[引用日期2022-08-08]
- 61. 行政區劃 .防城港市人民政府.2022-09-16[引用日期2022-10-11]
- 62. 自然地理 .防城港市人民政府.2022-09-15[引用日期2022-10-11]
- 63. 資源 .防城港市人民政府.2021-07-05[引用日期2022-10-11]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