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阮炳炎

鎖定
阮炳炎,男,漢族,1945年12月生,中共黨員,浙江省紹興上虞市道墟鎮肖金村村民。 2011年9月20日,獲得第三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 1989年,他組建了全省第一支家庭義務消防隊,因義務救火20多年而聞名鄉里,被譽為“救火阿三”。 [1] 
中文名
阮炳炎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45年12月
性    別

目錄

阮炳炎簡介

阮炳炎是上虞市道墟鎮一名普通農民,因家中排行第三,當地人都稱他“阿三”。

阮炳炎人物生平

1999年6月15日凌晨3時,道墟鎮韓濱村一户人家突然起火,阮炳炎率領他的義務消防隊聞警出動。阮炳炎手持滅火龍頭,衝在最前面,攀上翻下,尋找滅火的最佳位置。突然,“哐當”一聲巨響,在場的羣眾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一根燒焦的房梁倒了下來,阮炳炎躲閃不及,肩膀被狠狠砸中。但他不顧手上、身上流血,奮力從窗口跳入火海,繼續組織救火。由於撲救及時,5間房屋保了4間,且沒有殃及到鄰里,挽回經濟損失6萬多元。
2008年5月19日中午11點30分,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驟然響起,“冬桑村旗杆的華剛家起火啦!”阮炳炎立即發動三輪車上的警燈,附近的義務消防員聽到警笛聲,快速從四面八方趕來。不到10分鐘,阮炳炎他們就趕到了現場。當阮炳炎手持滅火龍頭衝向火海的時候,他根本就沒想到自己已是個年過六旬的老人了。兩個小時後,大火被完全撲滅,兩間樓房安然無恙,沒有殃及背後的蠟油倉庫。
這樣的例子在阮炳炎的救火日記中數不勝數:1991年農曆正月初一,張炎家失火。家中無人,一對大紅蠟燭傾倒,燃着了蚊帳,木結構民房頓時淹沒在火海中。阿三率隊趕到,直到大火熄滅,才發覺自己和隊員們已渾身濕透,凍得直髮抖。1996年6月13日,車浦13户人家着火,阿三帶人救了一天一夜,4只煤氣瓶都燒紅了,阿三讓別人走開,自己端着水槍澆個不停。
20多年來,阮炳炎義務救火達156起,為鄉親們挽回經濟損失達600多萬元。雖然阮炳炎因義務救火而聞名鄉里,但他做的好事,其實遠遠不止這些:1959年,跳下池塘救起7歲小孩;1994年,在國道上看到一起車禍,傷者躺在路上,他攔了車,又替人墊了1000多元醫藥費;2003年,無償給敬老院送去糧食……
阮炳炎的英雄事蹟納入國家消防博物館展覽內容,被省公安廳授予浙江省治安榮譽獎章,被評為浙江省十佳鄉村消防衞士、十佳消防志願者、首屆傑出平安志願者。
2014年7月23日被中宣部評為“見義勇為最美人物”,並頒發了“見義勇為最美人物”榮譽證書。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