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阮式

鎖定
阮式 (1889年—1911年),字毓麟,號夢桃。辛亥革命時期烈士,清末淮安府山陽縣人。他16歲中秀才,17歲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南京寧德師範學堂,結識同鄉周實,成為好友,共同接受了資產階級革命思想。1910年春天,他回到家鄉任教,與周實創建革命組織淮南社,編輯刊物,傳播革命思想,並加入同盟會。1911年武昌起義暴發,迅速波及全國,阮式與周實聞風響應,成立武裝組織學生隊,後改名為巡邏隊,在山陽縣響應革命。11月15日,與周實均被反動知縣姚榮澤殺害。 [1] 
中文名
阮式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淮安市楚州區
出生日期
1889年
逝世日期
1911年11月15日
畢業院校
南京寧德師範學堂

阮式人物生平

阮式(1889年—1911年),字夢桃,號翰軒,原名書麒;周實(1885—1911),字實丹,號無盡,原名桂生;兩人均為淮安府山陽縣(今淮安市楚州區)人,“皆系南社之員、同盟會友,奔走革命事業者多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周、阮二人積極從事光復運動,慘遭殺害,為辛亥革命時期第一起震驚全國的流血事件。 [2] 
周實、阮式二人自幼飽讀詩書,1906年夏,同時考取南京寧屬師範學校。在學期間,二人結成好友。畢業後,阮式應聘於皖南宣城模範小學。1909年受上海《女報》聘請出任編輯,後因經費不濟《女報》停刊,1910年回淮,先後在淮南敬恭學校、山陽高等小學任教。 [2] 
1909年秋,革命文學團體南社成立,周實積極響應,與周偉及胞妹芷生一同入社,從此以詩文鼓吹革命,被視為“社中眉目”、“南社健兒”。1911年6月,周實與阮式倡建南社分社淮南社,一時淮上知名之士,奉為依歸,進一步壯大了南社聲威。 [2] 
1911年10月,武昌起義捷報傳來,四方響應。周實自南京返淮,與阮式共商光復大計。二人在淮南社的基礎上,召集城內各校學生和旅寧旅滬回淮學生組成學生隊,周實、阮式分別任正副隊長,之後,學生隊改名為“巡邏部”,周實、阮式二人改任正副部長。巡邏部從山陽團練局處獲得了一批槍支,擔負全城守衞之責,櫛風沐雨,日夜不輟,很快控制了山陽局勢。 [2] 
11月12日,臨時江北都督蔣雁行通令山陽及附近各縣選舉代表赴清江浦開會,討論各地光復事宜。原山陽縣令姚榮澤不願遵從,山陽士紳便推舉周實等五人赴會。周實等人歸來後,於14日召開山陽光復大會,宣佈山陽獨立。周實在大會上演説光復理由,阮式即席發言,慷慨陳詞,痛斥山陽縣令姚榮澤“避不到會,即為反對光復之行為”,百姓羣情激昂。 [2] 
15日,由江北都督蔣雁行派出的一隊官兵來到縣城,説要在此設防,周實出城迎接,阮式留守團練局。姚榮澤偏在此時率衞隊三四十人持帶槍械、前呼後擁而來。阮式無法容忍姚榮澤囂張氣焰,手執雙管手槍呵責其避不到會之行為,並嚴加詰問城中尚存漕銀數目及存放地點,限三日內造冊交呈巡邏部。姚榮澤猝不及防,嚇得面如土色,只能“陽唯諾謝過”,卻暗中勾結劣紳,密謀陷害。 [2] 
同為南社成員的柳亞子在提到周實、阮式兩人秉性時,説:“兩君賦性剛直,不能奄媚取容,而烈士(阮式)尤喜面折人過,不少假借,虎虎有生氣,故忌之者尤烈雲。”他們的行為引起了山陽縣士紳的忌恨。當時又有流言,傳周實、阮式要殺官劫紳,導致各士紳人人自危,趕到姚榮澤處商量對策,欲除掉二人。 [2] 
11月17日上午,姚榮澤命典史周域邠於海會庵召集何缽山、秦保愚、阮缽香等豪紳密謀。其中阮缽香是阮氏的堂兄,在阮氏一族中是個舉足重輕的角色,此人是個封建衞道士,他同意誅殺周實、阮式二人。是日午後,姚榮澤等誘騙周實赴學宮議事,周實坦然前往,突遭姚賊手下劈砍,自知不免一死,從容高喊:“文明世界,請以槍斃!”姚榮澤授意周域邠連發二槍,周實倒地,又中五彈,壯烈犧牲。 [2] 
隨後清參將楊建廷率兵將阮宅團團包圍,將阮式捆綁後劫持到學宮。阮式心知即將身遭不測,面對清吏毫無懼色,怒斥道:“要殺就殺,快刀立斷!”姚榮澤遂指使無賴朱二吼將其刳腸剖胸致死。 [2] 
慘案發生後第二天,鎮江都督林述慶派遣臧在新率北閥支隊一部趕到山陽,要查究周、阮案,姚賊聞風於某日深夜潛逃。由於得到通州總司令張察等人的庇護,遲遲未能歸案。柳亞子等南社同仁奔走呼號,誓為兩位烈士平冤昭雪,得到上海都督陳其美全力支持。在孫中山直接指令和各界聲援下,1912年3月23日,由上海法庭公開判決姚榮澤死刑。後因南北議和,孫中山離職,袁世凱騙取臨時大總統寶座,特赦姚榮澤免死。柳亞子聞訊憤慨異常:“所痛者,二烈士不死於光復以前,而死於光復以後;不死於沙場,而死於東市;不死於祈戰死,而死於莫須有;不死於青天白日,而死於漫漫長夜。” [2] 

阮式後世紀念

1912年4月,山陽縣為周實與阮式在縣城西南萬柳池修建周、阮二烈士祠,大殿上懸有一副對聯:“從古幾見才子筆,到今始識黨人碑”。遺憾的是,主祠與側祠皆毀於日偽時期,唯東廂殘存,“文革”期間,全遭毀滅。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