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0有用+1
0

阙明坤

无锡太湖学院副校长
百科已开放本人编辑服务,若您为词条本人可免费认领词条,解锁低门槛编辑特权
立即前往
阙明坤,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学院分中心执行主任,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无锡太湖学院副校长,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 [22]。担任中国高校校办产业协会产教融合分会副会长、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民办教育研究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办学体制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理事、中国高教学会院校研究分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中华职教社社务委员、江苏省中华职教社民办职业教育专委会副主任、江苏省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院研究员、苏州大学东吴智库特聘研究员、苏州大学民办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专家。从事教育政策研究,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人民日报》等期刊、报纸发表文章300多篇,参编参著著作9部,荣获全国工商联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民进中央参政议政成果二等奖、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省智库研究与决策咨询优秀成果一等奖、江苏省“紫金文化人才培养工程”社科优青、浙江大学智库青年之星等10多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国家高端智库、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等19项,50多篇内参报告被省部级以上单位采纳和批示。 [23]
中文名
阙明坤
国    籍
中国
民    族
出生地
湖北
毕业院校
厦门大学
学位/学历
博士研究生
职    业
教师
专业方向
教育政策、民办教育、独立学院、高教管理
职    务
无锡太湖学院副校长
主要成就
在《教育研究》《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各类文章300余篇,担任CSSCI期刊审稿人,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10多项,获江苏省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一等奖,多次应河北等省行政部门邀请作学术报告。

人物成就

播报
编辑
1. 我国建设新型高水平民办大学的背景、挑战与策略——以西湖大学为例[J]. 高校教育管理(CSSCI), 2020(04). [1]
2. 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现状、困境与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CSSCI),2020(13/14). [2]
3. 面向2035我国民办教育的角色和新规划[J].教育发展研究(CSSCI),2020,40(05).
4.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的历史演变与逻辑理路——基于政策文本的质性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CSSCI),2020(02). (中国社会科学网全文转载)
5. 新时期独立学院规范发展困境及其策略[J]. 高校教育管理(CSSCI), 20颈枣炒酷20(01). [3]
6. 我国独立学院转设发展效果的实证研究[J].教育与经济(CSSCI),2019(04). [4]
7. 教育政策制定的利益博弈与渐进调适——基于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政策的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CSSCI),2019(07).(中国社会科学网全文转载)
8. 改革开放40年我国民办教育发展历程与展望[J]. 中国教育学刊(CSSCI), 2019(01).
9. 改革开放四十年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回顾、经验与弃纸前瞻[J]. 高校教育管理(CSSCI),2019,13(01).
10. 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起点和诊改路径[J]. 职业技术教育(北大核心),2019,40(35). [5]
11. 本科职业技术大学的兴起背景、国际经验及人才培养机理[J].教育与职业(北大核心),2019(20). [6]
12. 我国独立学院三大区域发展模式及政策规制[J]. 教育发展研究(CSSCI),2018(23).
13. 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现实挑战与突围路径[J].中国教育政策评论(CSSCI集刊),2018. [7]
14.讲煮厚 建立现代大学公私混合所有制产权制度[J].中国高等教育(CSSCI), 2018(Z3). [8]
15. 我国民办教育区域规模差异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复旦教育论坛(CSSCI),2018 (05).
16. 美国营利性高校“三合一”监管的路径、问题及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CSSCI),2018(09).
17. 基于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省思[J].江苏高教(CSSCI),2018(04).
18. 应用型高校设置框架与制度保障[J].中国高等教育(CSSCI),2018(06).
19. 民办教育新法新微和府政解读及其影响分析[J].教育与职业(北大核心),2018(05).
20. 我国民办教育区域规模差异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8,16(5):98-106. [9]
21. 台湾科技大学及技术学院发展经验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启示[J].社会科学家(CSSCI),2017(07).
22. 混合所有制视角下独立学院办学体制创新研究[J]. 复旦教育论坛(CSSCI), 2017 (03).(中国社会科学网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17年第09期全文转载)
23. 我国提端发展营利性民办高校若干难点分析及相关建议[J].教育与职业(北大核心),2017(07). [10]
25. 独立学院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CSSCI), 2017,38(03).
26. 推进民办教育分类管理需处理三大关系[J].教育发展研究(CSSCI),2017,(03).(中国社会科学网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17年第07期全文转载)
27. 独立学院“迁址办学”现象研究——基于江苏、浙江两省的实证调查[J].教育发展研究(CSSCI),2016,36(Z1).
28. 民办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困境与策略——基于全国141所民办本科院校的实证调查[J].复旦教育论坛(CSSCI),2016,14(02).
29. 我国独立学院转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教育研究(CSSCI),2016,37(03).(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30. 独立学院发展现状、困难及“后过渡期”发展路径分析[J].教育与职业(北大核心),2016(24). [11]
31. 民办本科院校专业设置的问题、成因与对策——基于129所民办本科院校的调查[J].教育发展研究(CSSCI),2016,36(17).
32. 博弈·边界·创新:我国大学内部治理的权力审视[J].现代教育管理(CSSCI扩展版),2016,(5):14-18.
33. 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研究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北大核心),2016(12).
34. 独立学院五年过渡期:改革成效与建议[J]. 中国高等教育(CSSCI), 2015(24).
35. 基于实证调查的独立学院转设政策研究[J]. 复旦教育论坛(CSSCI),2015, 13
36. (04).
乐促危37. 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困境及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北核),2015(18).
38. 我国独立学院转设区域分布现象、归因及对策[J]. 教育发展研究(CSSCI), 2015,35(07).
39. 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初探[J].职业技术教育(北大核心),2015,36(04).(中国社会科学网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09期全文转载)
40. 应用技术大学:地方高校“升级版” [J].教育与职业(北大核心),2014(07).
41.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J].教育与职业,2014,(25):30-33. [12]
42. 聚精葛焦民办教育分类管理与合理回报[J].教育与职业(北大核心),2014(31).
43. “转型”时代:高职扮演怎样角色[J].教育与职业(北大核心),2014(19).
44.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继承与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北大核心),2013,34(30).
45. 大限之困——独立学院走过渡期[J].教育与职业(北大核心),2013(19).
46. 创新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策略分析[J].教育与职业(北大核心),2013(08).
47. 透视中外合作大学[J].教育与职业(北大核心),2013(07).
48. “党建”助力民办高校科学发展[J].教育与职业(北大核心),2012(28).
49. 大学文化的"五大病症"[J].生活教育 ,2012 ,(007 ):24-25. [13]
50. 建设高水平民办大学:由理想向现实迈进[J].教育与职业(北大核心),2012(10).
51. 从威斯康星大学发展看独立学院社会服务[J].教育与职业(北核),2011(29). [14]
52. 批判性思维:创新人才培养的“短板”[J].教育发展研究(CSSCI),2011,31(09).
53. 大学人才培养:答易行难[J].教育与职业,2011(13). [15]
54. 中国大学走进“联盟”时代[J].教育与职业,2011,(25):40-43.
55. 大学的责任与担当[J].教育与职业(北大核心),2011(01).
56. “钱学森之问”拷问中国教育现状[J].教育与职业(北大核心),2010(01):85 [16]
57. 高校“去行政化”关键在于建立现代大学制度[J].教育与职业(北核),2010(28).
58. “高校专业预警退出机制”值得蒸促腿推广[J].教育与职业(北大核心),2010(19).
59. 教育改革期待一场文化启蒙[J].教育与职业(北大核心),2010,(31):84-85. [17]
60. 警惕高校"功利化"办学趋向[J].教育与职业,2010,(34):80.
61. 解决就业离不开高校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北大核心),2009(34).
62. 不宜过分责怪大学生就业观念落后[J].教育与职业,2009,(16):78.
63. 大学生实习:就业前的起跑[J].教育与职业,2009,(16):42-45.
64. 面对经济危机大学生更需提高硬实力[J].教育与职业(北大核心),2009,(4):84.
65.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共创美好未来[J].中国青年研究(CSSCI),2008(10).
66. 基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实践 [J].职业技术教育(北核),2008,29(29). [18]
67. “边缘教育”:亟待规范[J].教育发展研究(CSSCI),2007(04).
68. 论高校校园创新文化的构建[J].长沙大学学报,2007(01). [19]
69. 从争当贫困生看大学生人格“缺铁”[J].中国德育,2007(02). [20]
70. 实施“金牌战略”打造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教育与职业(北核),2007(31).
71. 学生提问:创新教育的起点[J].教育艺术,2006,(10):72-73.
72. 为什么非法学术期刊如此繁荣[J].基础教育(北大核心),2006(09). [21]

所获奖项

播报
编辑
从事高等教育管理与研究10多年,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中国高教研究》《复旦教育论坛》《中国高等教育》《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期刊、报纸发表文章300多篇,参编参著6部著作,荣获全国民办学校党建研究成果一等奖、江苏省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一等奖、江苏省高教学会教育经济研究会学术论文评比一等奖、江苏省社科应用精品工程二等奖、江苏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无锡市哲社学术论文一等奖,荣获团中央、江苏省教育厅、无锡市政府等表彰10多次,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12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10多项。
2022年4月,被授予“无锡市五一劳动奖章”。 [24]

社会任职

播报
编辑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民办教育研究所特聘专家、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民办教育研究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办学体制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华职教社民办教育专委会委员、中国教育智库联盟民办本科转型发展研究中心专家、江苏省民办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市民办高校辅导员研修基地特聘教授、中国高教学会院校研究会常务理事。